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5-13 11:05:12 分类:安全心得体会

想要保持良好的思维,及时动笔写心得体会是很重要的,善于记录心得的人,个人努力的方向一定都十分明确,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6篇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1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回首过去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为了换来我们民族的荣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像春潮般温暖着我的心。“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成为我奋斗的目标。

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七十年前的那些日子,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更早

一些,北京圆明园,一个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就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

屈辱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无法磨灭,虽然已是过去,但却成为人民永恒的回忆。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作为新一代的蓬勃少年,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自己的成长发展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不能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

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我们是早晨六七点钟的太阳,我们需要时刻爱自己的祖国,将祖国文化传承一代代。时刻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自强有为的爱国人,无时无刻不把祖国大事放在心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新时代的青少年必须要勤奋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我们在学习中要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报国,先要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就是为祖国献出力量的一大步。

遥想曾经,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未来的烛光已经点亮,需要新一代的我们在这光亮下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不断成长,报效祖国,为了祖国的明天。

未来,为了祖国,我将会有所作为。当我的生活中充满着一种渴望,想去看到未来祖国的美丽,那美妙的事情就会出现:平凡的生活变得非凡。我会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做一名时代新人。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2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优势。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更新、更宽阔的视野。

一、要立足国际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二、要立足民族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属于党的,同时也是属于民族的。红色基因所包含的民族自强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党为民族独立所经历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了红色基因,在苦难与辉煌中代代相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唯有汇入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才能在繁重任务面前挺起民族脊梁、敢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坚定前行。人类历,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将红色基因植入各族人民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的共同归宿、前行的共同动力。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伟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就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精神支撑。

三、要立足未来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开创美好未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从红色历史中找到属于未来的东西。面向未来传承红色基因,就要让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留下的影……这些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信仰信念、先进的制胜之道、崇高的革命精神、优良的作风纪律,这些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优良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质。生理基因与生俱来,红色基因淬炼而成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传承下来了,发展就永恒。正因为如此,我们重温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决不是发古人之忧思,而是一种回望,看看初心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对表,看看有没有偏离本真;是一种回归,看看如何从这些红色中找到属于未来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昂首阔步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3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4

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并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秀水泱泱,红船依旧;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更是我们激发牢记使命的时代力量。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奋斗本身也是幸福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更担负着时代发展给予的重任,因此每一名党员都要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自己拥有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信仰和铁一般的意志。当然,我们更要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奋斗者的姿态、求真的态度做扎扎实实的工夫,在新时代里牢记自己的使命,既看的到光明前景,也要看到任重道远,既憧憬美好未来,也要不畏百转千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更是我们坚持人民中心的价值追求。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它蕴含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最高价值追求。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当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忠诚诠释奉献、用奋斗书写奉献、用淡泊彰显奉献。所谓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为百姓服务的,要时刻为老百姓的困难和需求而心怀忧虑,解决民众之苦、排除民众之忧,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我们唯有不忘,方能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历史;

唯有永远奋斗,方能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唯有牢记使命,方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18年底的9059.4万名党员,98年来,在这一和使命的激励下,50的星火萃取出的红船精神,将继续指引9000万的燎原之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50的和使命,要有赓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大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我们党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根据革命形势变化制定正确斗争策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48.8万的和使命,要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烽火28年,新中国成立后,怎样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摆在448.8万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个历史性考题。正是在奋斗精神的凝聚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探索,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9000万的和使命,要有永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今日之中国,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处处澎湃着党的创新理论引路指向、凝心聚力的深厚力量,处处奏响振奋人心的追梦乐章。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059.4万共产党人一定要继续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满足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篇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路不在长,有故事才能让人铭记。挑粮小道就是这样一条路。

在中国共产党刚拿起枪的岁月,失败像是串在捻绳上的佛珠,一个接着一个。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挺进。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朱德、陈毅“拖队上山”。于是,在1928年4月,以朱毛为首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了。

井冈山位处湘赣两省的交界,罗霄山脉中段,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从军事角度来说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天才之举。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山外的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红军会师后,根据地人数上万,但山区贫瘠产谷不满万担,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军长朱德带头随队去挑粮,一天挑两次,往返100余华里。我们走的“挑粮小道”就是其中一段。

上山之前我并没有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场教学告诉我们从大陇镇源头村出发,全程3.1公里,没有回头路,预计一个半小时完成,在黄洋界哨所集合。当时我心想,红军当年挑着担子走三公里确实辛苦,可我两手空空走上这些路应该不算什么,平时散散步也不止这点距离的。结果山高路陡,走到半路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咬着牙坚持到黄洋界,计步才8000步,但是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用力和坚实,所以运动量真的很大,让我瞬间理解了毛泽东诗云“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内涵。

站在黄洋界哨所,山风习习,薄雾初散,想象当年红军负重奔忙在这条“挑粮小道”上,艰难困苦,朝不保夕,这条路,非超常之毅力和忠诚之信念者不能走完。

以后几天,随着对井冈山历史的深入学习,我愈发觉得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其实就是围绕“粮”与“路”开展的。井冈山时期,共产党所遇到的困难实际也可归纳为“粮不足”与“路难走”的危机。

“粮不足”不仅指战需供给不足,更是指精神迷茫的危险。当时,井冈山革命斗争艰苦,根据地供给困难,残酷现实侵蚀和削弱着党员、红军的理想信念,即便是铁血之师也不能免疫畏难与动摇的情绪,有的人开小差,有的人悲观失望,有的人叛变投敌,甚至高级将领林彪也提出了“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右倾悲观主义乌云密布,比“南瓜汤、苦野菜”更能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路难走”,这不仅体现在部队转移征战中山路崎岖,同时,也是中国红色革命之路并不明朗的真实写照。当时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做法,学习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越来越走不通,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红色革命“路在何方”成为绕不开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智慧的、独创性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为中国革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红色基因共传承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