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7-17 14:03:51 分类:公务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记录我们的真实想法,自身的语言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心得体会是提高我们思考能力的一种方式,你会写心得体会了吗,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1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讲我来交大上课已有半年之余了,各个课程的老师严谨负责和认真的态度给了我太多的感触,最近我们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结束了,童梅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态度,生动的把自然辩证法给我们从各个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传授着,童梅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倍受感动,在我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象,也使我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有了真正的认识。我们每周上课的时间都是在周末,都占用的是周末时间,但是童梅老师没有丝毫怨言,每次都是比我们提前进入教室,提前做好教学工作准备。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我们周内和老师一样都是要进行自己本职的工作,我们怀抱着求真务实和态度严谨的思想来到交大进行入职之后的再教育,老师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来让我们明白了交大的校训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作为研究生,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本分,学习和研究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接受实践对它的检验,学习自然辨证法可以让我们人眼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前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事实只有一个,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事实,当人们的认识和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时,人们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当不一致时,就是错误的认识.学习了这门课以后,才知道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研究绝对的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绝对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只有观察到的事实.人们所说的事实一定是具体的观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背景指导下观察到的结果,由于人们的局限,也由于观察主体的背景不同或指导的理论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个对象常常包含有无数的信息,但具体能够观察到什么信息,即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定是和观察主体紧密联系的,另外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一定是对事实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绝对的脱离观察主体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

既然人们发现和掌握的事实只是观察主体站到各自的角度,在他所能凭借的条件下观察到的.因此不管在当时当事人看来他看到的事实是如何正确,他也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真理与事实.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能够掌握观察对象的全部的信息,因此对一件事情的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尽管结果不一致,但他们都是对事实的真实反映。真理可能不只有一个。人类甚至还不如那个瞎子摸象中的瞎子,因为瞎子还有能力摸完整个大象得出对大象的正确认识。而人类穷其智力对一个事情也常常是一知半解,雪泥鸿爪,既然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永远都要保持对研究对象的敬畏之心.永远都要谦虚,人类是有很多局限的,我们观察了解到的事实永远都是对象的一部分,即使是我们最熟悉的对象,对很多的对象我们了解的要比我们以为我们了解的要少的多。对待研究对象,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也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不夜郎自大,不强以为知.其次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既然对同一个对象观察由于主体的观测的角度或背景不同从而得出的事实不同,并且建立在不同观测事实基础之上的判断也肯定会不同,那么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一点事实,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跟自己不一致的人都是错的,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一个观点是对的,尽管是相反的观点,也有可能都是对对象的正确反映.比如当前对我国改革的讨论,两派观点争锋相对,但在我看来都有道理,都说出了部分事实,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不同,对对象的认识也不同.既然真理即不是存在于那一个聪明的人所独有,对同一个对象的真理性的认识也不只一个,那么人们要获得对一个对象的全面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对象的不同层面与不同侧面.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是要营造一个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的环境,要鼓励别人说话,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要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力.只要这样才能掌握对象的更多信息,这样做出的决策才可能少犯错误。三是永远都要有一种怀疑精神,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对事实相对正确的判断,因此对一个理论和一种判断一定要知道他的约束条件,知道观察者是从那个角度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在运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要注意人的观察活动对事实的干扰,人观察对象的时候必定会对对象有干扰,我们可能降低干扰,但不可能消除,而在人际关系方面,观察了解事实的干扰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管理活动或者考察人员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干扰,尽量减少这种干扰的影响。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充实,对生活和工作的帮助很大,虽然课程学完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书实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童梅老师用心血教了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学习为主,最后,我还是得感谢我们辛苦负责认真的童梅老师,正式因为童梅老师的教授我们材进去了自然辨证科学的世界,使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观和认识观有了新的认识。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2

我们在党校学习的第一阶段,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收看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所做的“学习引言”,聆听了孙广灼教授所做的“如何搞好党校学习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单元教学说明”的报告,认真学习了中央党校教授杨春贵等讲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课程。

通过课程讲解、自学原著和理论研讨,我们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一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

每个学员都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党性锻炼计划”,重点阅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路德维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在学习和阅读中紧密联系实际,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从马列主义思想中探究真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我们的学习与思考既要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分析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教训,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改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也要潜心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这也就能够正确理解“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这个问题了。

第一单元的学习,为我们深刻理解我党当代的理论建设成果作了历史背景回顾,并使我们在这些重要理论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通过学习,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都是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3

一、新颖的教学模式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老师改变了一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老式教学,采取了一种新的自主教学方式。自主教学内容分为“课件展示”和“我看外国人看中国”两个部分,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各班分为3—4组进行展示和相互间的比拼。在“课件展示”和“我看外国人看中国”这两个环节中,学生自己通过前期的团队分工、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查找习题、阅读并翻译外国文章以及现场上台进行讲课的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离开了老师进行自主的学习,而且还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学习中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感情。我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很值得提倡,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能真正的从实践中学到知识,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填鸭。

二、成绩测评的特殊性

在我所接触到的学科里,基本上所有科目的最终成绩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的,但是大多数学科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30%和70%,意味着期末笔试成绩的好坏对最终成绩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两项成绩各占50%,这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将平时的表现与期末的笔试放在同样重要的位子 ,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同学们的最终成绩。更加特别的是,这门课程设置了免考这一政策,如果平时的作业完成较好,分数能够达到规定目标,再加之全勤的话就可以获得免考的资格了。不管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分配,还是期末的免考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同学们的负担,降低了大家期末的压力,也让大家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而不仅仅着眼于期末两三天的临时抱佛脚。

三、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由于在高中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在思维和意识上养成了对老师或者他人的依赖,所以在这种完全依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课程要求中,我们难免会显得手足无措。比如在“我看外国人看中国”的作业中有一项要求是这样:找一篇外国人关于中国看法的文章(必须是外国原文),并将之翻译成中文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对外文的翻译,由于我们目前对词汇积累的缺乏和对语言种类的局限,且不说只能找一些英文的文章,就连英文的我们也不能很好的将其翻译成中文,有时甚至连其大概意思都难以把握。为了完成学习计划,我们不得不上网寻找各类外国人关于对中国看法的文章,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泡在图书馆的资料库里,不得不翻阅各类的词汇工具书。有时可能因为一句话我们就得忙活一整天。

四、自我提高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半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欢笑和泪水,有成功和挫折!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坎坷,但正是在我们不断解决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让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像之前提到的翻译文章遇到的单词瓶颈一样,正是因为遇到了不会的单词,我们才会去查找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当翻译完一篇纯正的外国文章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单词量又增加了不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很多概念都很难理解,但分小组进行演讲展示的教学形式却让这门可能会很枯燥乏味的课,变得生动起来,整本书学完了以后,我发现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有很多东西对我们都有启发性的作用。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作简单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是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一,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在于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应该从认识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的区别开始。没有正确人生观的人也许会成功一时,却难以成功一世。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分析和处理问题,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收获。

通过对马哲课的学习,对马哲实践作业的完成,同学们受益匪浅,并下定决心好好学好这门课程以便更好地学以致用,为我们的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精神,为祖国的明天出谋献策。

愿我们的马哲课越来越好,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愿每个人的未来都越来越好!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4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是我的思维得到了拓展,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深入,并且能够让我更好的处理生活中问题。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与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通过唯物辩证法可以让我们解释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人类一开始并不知道磷火产生的原因,然后就产生了许多主观臆断的猜测说“那是死者的阴魂不断,鬼魂在那里徘徊,”即所谓“鬼火”,但很少有人去深究。而科学家们则对此做了许多研究,最终证实“鬼火”不过是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同样是看到苹果熟了掉在了地上这一自然现象,但只有牛顿对此产生思考并做足了功课,于是万有引力的定律出现了。有些同学常常羡慕其他同学在课堂上表现的出色,并且认为他人比自己天资聪颖。但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本质是其他同学在课后认真预习的结果。还有的同学说,我和他每天都保持同步,他学习我也学习,但为什么我们的考试成绩差距这么大呢?然后就对自己说,算了吧,人家比我聪明,我可能不是读书的料!但我想说,看着是都在学习,但两人的用心程度以及学习方法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才会取得进步。

我们还常常讲量变产生质变,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很多方面。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告诉我们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又用同学说了,我考试前两天把你们这一学期学的的都看完,咱们都把这本书看完了,你一点点的走到千米,但我一步到位不更好吗?但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正如量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打个比方,你种一颗小树苗,别人每天按时除草、施肥。而你的小树苗几天施肥一次,一次把前几天的量都施肥上,那么到最后肯定是别人的张的又高又壮,而你的又矮又细。所以说,唯物辩证法还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量变达到质变是有一个临界点或者是范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判断。比如有名的谷堆悖论,谷粒变成谷堆的界限是模糊的,依据人的判断。比如对于蚂蚁来说,10颗谷粒就是一个谷堆,但对于人来说不是。

唯物辩证法还有很多方面,它几乎可以解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唯物辩证法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学习唯物辩证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更好。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5

通过章教授的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

关于自然辨证法,虽然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但是,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索。要想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个信息,即人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这不仅是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思想的最好解释,同时也是当今科学界的共识。其次,在确定上个观点后我们就要从源头来了解自然和人类的起源。关于这个方面,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若斯教授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在地球的发展进程中,与生命有关的大的事件有三个。第一是生命在地球中的出现,第二是人类的出现。在第一个大转折点中,生命从非生命物质转化过来,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进化而来。也就是说,生物的基因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人类出现以后,这个方式改变了。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应自己的基因,也就是说,不再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今天,随着人类关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不断增加与深入,人类能够很快既改变自己的基因,又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就即将到来了。

了解了上述三个转折点,我们知道了人类而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由于我们拥有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人类不必经过生理上的突变就能很好的应对周围的环境。但是,现实中,我们却越来越感觉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那么,为什么人类现在越来越显得不能控制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为什么人类日渐觉得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合居住?

我想答案就在于基因进化与文化进化的根本差别之中。基因进化通过基因突变起作用。如果一个物种的基因突变符合自然选择的要求,它就会在生命史中短短几千年里成为地球傻瓜占统治地位的物种。与此相对,文化进化是通过引入新工具、新思想或新制度能够使自己在几乎一夜之间就改变整个社会。比如19世纪中期的蒸汽机、20世纪的内燃机和今天的核能、计算机等,这些人类发明的新工具深刻得改造着我们的环境。明白了这些,我们再看看一个悖论: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的同时,越来越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环境,但是,却越来越不能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适合居住。

之所以出现这个悖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我们不不了解环境,而是我们有这么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加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人类迫切需要学会在获得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智慧之间达平衡。做不好这个,那么人类便会像爱因斯坦警告我们时说的那样:人类现在正面临着的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灾难。

在我们步入工业社会后,变出现了一种病态般的社会,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个病态的社会,其特征是极其简单的,这就是它为人的生物学需要提供得太多,但同时却处于精神饥饿状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所自有欲望和自身能力的肯定,对自身利益、个人主义倾向一种过度追求所导致的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这种观念具体表现为倡导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许多人的吃、穿、住、行、用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本来从人的身体健康而言,在饮食方面,明明是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即可。可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场合下的请客吃饭是为了讲排场,摆阔气,显富贵,把这种实际需要发展到极端铺张浪费的地步。从住房条件看,明明是求得安全、方便、舒适、温馨即可。但实际情况却把这种需要发展到宾馆式,宫殿般的豪华享受而且陷入盲目的攀比中不能自拔,人人累得气喘息息。正是由于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消费观,造成了当今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系统的高破坏。因为人类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如果无人消费,这个产品就无法生产了。因此正是由于高消费刺激了高生产,高生产导致向大自然的高索取,而高索取必然造成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平衡的高破坏。从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高消费arr;高生产arr;高索取arr;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的恶性循环之中。可以说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终结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之所以说是漠视而非无知,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规律是有认识的,但却因自身的利益而不愿意理睬种种自然规律。这也是社会文化与自然文化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恶果。

那么这种观念导致自然界无情的报复,我们面对种种非正常的人与自然关系所表现出得现象,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历史性难题。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提出解决21世纪的矛盾、冲突的方法:只有大乘佛法与中国的孔孟学说。当然,我们不仅是要从传统理论中找答案,也要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找答案。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法制建设层面。基于人性的弱点,我们有必要而且只能通过这种硬性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来不断完善立法、严格司法。

第二,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人天合一的自然观。首先,人类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员,自然之一份子。人类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这个位置,给自己定好位。人类不能狂妄自大,不能什么都以人类为中心。其次,人类要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第三,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与废物的旧观念。采用经济、文化、资源、人居环境和人的素质等综合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民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中,以引导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人类要改变过去那种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五,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资源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绿色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已任的绿色技术。这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面对环境破坏这一问题,我们有很多解决之道,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法自然,既是要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形式,但不能改变事物的内在规律。承认人的能力的有限性,承认并尊重规律,是我们的必修课。

最后,我想感谢章汝先教授带给我的这门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有意义,对我今后的成长、发展、对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均有及其重要的积极影响。另外在此感谢章教授的阳光心态妙语200条及课堂上的精彩讲授。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6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成物”和“成己”。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_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签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能力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是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而且改造了世界,在自在世界(天然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人世界(人类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7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法与唯物论,唯物论比较熟悉,所以相对陌生的是辩证法。在中医里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但此处两个“辩证”完全不同,不仅含义不同,用字也不尽相同。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关键点。再者就是有五对基本范畴,它们分别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

这五对基本范畴体现了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规律。辩证矛盾有别于逻辑矛盾,它虽称之为矛盾,但在逻辑上并不矛盾,这是它的本质特点。以前也听说过“矛盾”这一概念,但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应该还是逻辑意义上的矛盾吧。

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里还有两个规律,即量变质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很好理解,就如同我们常说“由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改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在这个规律里还有一个哲学范畴,那就是“度”,度便是量变与质变之间的界限。关于度的另一个要点便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把握度,太过或者不及都不是十分合适。

相较于我们比较熟悉的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更为陌生一些。之前不太懂为啥一定要否定两次,否定一次也是一种发展啊。

直到近期的一件攸关未来的选择的事儿,在我曲折的心理历程后,我似乎懂了否定之否定的含义及意义。

最近自己遇到一个需要做选择的事儿,两个选择游移不定。最初坚定的选择了a,但因为某些原因又更偏向于b,因此有些拿不定主意,两者都各有优劣,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最终,我还是又回到了a选择,这不是勉强为之,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而当心再次偏向a选择后,我才发现原来之前对b的某些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

依据否定之否定规律,当我的意向回到a选择,并不意味着我又回到了原点,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某些想法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对这件事思虑更加周全,思想更成熟了。

而新事物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之否定中产生的,这就是发展的规律。

随着这几日的学习,从最初的抗拒,到如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逐渐发现马原的乐趣所在,现在感觉学习这回事也挺有意思。或许有些理解可能并不正确,但也是进步啊。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篇8

知道了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

明白要证实一个科学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即使我们穷尽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可能,但也不能保证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与理论相反的例子。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同时明白证伪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这句话来概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们的宗教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并从中找到乐趣,另一个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很少纯粹的科学探求。

古希腊把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的主体并列的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并且他们相信其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对其研究更大胆,更具体,更深入。而中国文化一直对自然心存敬畏,并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用推测类比来印证和解释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缺乏对自然的深入的研究。

乐于探索知性认识,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正是希腊文化渊源流传至现代的宝贵的气质,这种气质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断。这种气质就是康德说的知性精神,一种不断求索、追求概念严格化、努力探索论证方式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的重要土壤。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所企求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达到“诗和数字统一”的文明极地。有灵性和人性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科创精神属于人文素质的范畴,人文素质是个人长期养成的稳定的思想品格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和气质,这主要由主体自我自觉地靠多方面知识的积淀和滋养而成。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不能停滞不前,要永远不停探索不停创新,这正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科学领域中,至今还有太多悬而未决的难题: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

《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