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得范文5篇
写心得体会的任务是避免不了的,也是绝对不能敷衍了事的,写心得体会是需要自己对个人的情况有清醒的认知,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心得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心得范文篇1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5月27日,由8名队员组成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消息传来,振奋人心。旗帜引领方向,榜样引领力量。测量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书写的至诚报国、勇担使命、敢闯敢试、勇攀高峰、无畏前行精神,告诉我们什么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党员、干部和人才,党和人民期待的党员、干部与人才是什么样的。
家国情怀,是测量队员们的精神支柱。登顶珠峰,不仅需要两三年时间的准备,也不仅仅是登顶的征服感和欢愉,更为重要的是代表着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水平,代表着中国证明国土领土完整的尊严,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力量和的体现。对测量队员来说,登顶珠峰,意味着需要克服极端天气,需要经历冰雪严寒的考验,更需要面临雪崩等危险,可以说,测量队员是抱着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无畏牺牲、报效祖国和为“国家荣誉”而去的。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召,是激励我们践行报国之志的强大动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昂首迈向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须要我们永葆炙热初心,把“个人梦”自觉融入到“中国梦”中,不断涵养爱国之情、树牢强国之志、激发报国之行,将个人的奋斗目标、前行步伐、创新创造成果印刻在推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新时代、再创佳绩攀高峰。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次次测量珠峰高度,靠的是奋斗。翻越崇山峻岭、穿行大漠戈壁,复测珠峰、南下极地……测量队员们不仅完成了一次次珠峰的测量,也为国家完成了许许多多的重大工程测量任务,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汗水,有的测量队员还付出了宝贵生命,靠的是无畏前行、矢志奋斗的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勇于担当、矢志奋斗的乐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前,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也给推动改革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要涵养攻坚克难的勇气、涵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面对危险不退缩、面对困难不畏惧、面临问题不逃避,立足本职岗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专心致志谋发展、凝神聚魂干事业,为决战决胜凝聚力量、贡献才智。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测量队员们攀登珠峰再次开展珠峰高度的测量,不仅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攀登精神体现,也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体现,更是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价值精神体现。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为,需要我们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和发扬测量队员身上勤奋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定力,根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精神,爱岗敬业、实干苦干,甘于吃苦、甘于奉献,勇闯新路、创造高峰,在为民服务路上不负韶华、不辱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测量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发扬。昂首进入新时代、信步踏上新征程、盯紧瞄准新目标,我们要以测量队员们为镜,自觉对标、自省,找准差距和不足,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明晰方向,在新时代壮丽征程中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勇创佳绩、再攀高峰,书写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佳绩。
疫情心得范文篇2
疫情来得突然,疫情来得迅猛。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不断闪现的镜头,那些不断更新的消息……无一不让人思绪翻滚,无一不让人心灵震颤。灾情无情人有情。在大灾大难面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面,时刻闪现在我的眼前,触碰着我那敏感的神经,总是让我感动得热泪盈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缘由,他们正是中华民族始终挺立的脊梁。我决心用笔墨记录下那些“感动”,对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84岁高龄、两度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院士。因为2003年的sars,钟南山院士进入我们的视野。未曾想到,时隔16年,年届84岁高龄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台前。坐不上飞机就坐高铁,纵使在火车上,也不忘研究工作;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虚华,真正展现了“国士”气度、“国士”风范;特别是在战“疫”一线,他那敏锐的目光、那执着的精神、那凝重的神情,总让人心灵震颤;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鼓舞了信心,就增进了斗志。谁曾想到,没有理由出战的他,不需要理由而出战了;谁曾想到,他的带动和鼓舞,激发了无数医疗战士的斗志;谁曾想到,这次疫情虽然凶猛,在他的精确判断和准确把握下,正得到及时有效抑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钟南山院士,有钟南山院士一样的战“疫”团队,有他们始终昂立的民族精神,再凶猛的“疫”情也必将得到控制,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与时间赛跑、拉长自己生命时间的张定宇院长。不是央视《新闻1+1》节目,谁曾想到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一个身患渐冻症的病人,自己妻子也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张定宇,毅然战斗在抗击疫情、救治病人的最前线,坦然面对记者说,“我会用好这些时间”。受病情影响,他的脚步变得高低不平,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但每当有人问到,他总是说自己“膝关节不好”。他说自己不想影响同事,他生来乐观,不喜欢叫苦。然而早在2019年12月27日,金银潭医院已经怀疑这些病人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面对特殊的病人,需要穿上隔离服,工作量是平时的3到5倍,病人吃的一些餐食,以及他们的生活垃圾,要做集体清运……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张定宇院长用自己的实践默默坚守,将有限的生命时间拉成“无限”的生命高度,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恻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朝气勃勃之生命力!在无数“张定宇”的奋进拼搏,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坚持奋战、脱下口罩后满脸创伤的医护人员。1月27日,媒体发了一组题目为“瞬间泪目,却让人满血复活”的照片,当看到“坚持:脱下口罩的医护人员”的那张照片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淡定的神情与那深深的压痕形成鲜明的对比,山东省的周建国老师以《有一种大美叫“口罩压痕”》一文进行由衷赞美。作为一线医护人员,身体长期处在不透气的防护状态下,出现问题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然而,当他们面对重大“疫”情,已无暇顾及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些。只有在偶尔喘息的时候,才“真相大白”。翻开网络,可以看到好多医护人员,饿了方便面充饥,累了就躺到地板上、坐椅里、角落处打个盹……那是一幅幅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啊!以“大美”形容之一点也不为过!这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更是一种生命的坚守。有了他们,这场战“疫”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一时的困难也终将不是困难,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多难兴邦。在重大疫情面前,无数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坚决贯彻_指示要求,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血肉之躯,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感人的场景,有太多感动的瞬间。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吧!让我们一起加油,为战胜疫情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祝福,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疫情心得范文篇3
当我们怀揣着美好而又愉悦的心情准备踏入2020年时,一场瘟疫将人们原本美满的计划打破。它使全中国人民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喜庆团圆的日子里门窗紧闭,不敢再像往年那样走亲访友。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有人传人的现象,并且传播速度很快。正值春运时刻,极大的人流量也使防疫工作格外艰难。
即使是这样,我国的医护工作者及医学专家还是奋不顾身的前往抗疫前线。院士钟南山,已八十三岁高龄。在零三年非典时就曾放话“将最严重的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此时此刻,他又踏上与病毒搏斗的征途,只身前往武汉,成为抗疫战场上最美的“逆行者”。同时,许许多多医护人员也纷纷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他们放弃了与家人难得的团聚,放弃了不易得的休闲假期。我们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发展的信息,看到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病倒,由于救治患者被感染,由于病毒而牺牲,都感到十分痛心。
在抗击病毒的战场上奉献力量的,也不仅仅是医护工作者。还有军人、党员干部、志愿者、企业家和捐赠防疫物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不分老幼,不论职业,都向受灾的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温暖。其他的国家也是有力献力,有物捐物。使我们心中倍感温暖。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毫不吝啬,向我们捐赠了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
而此刻,我们能做的,就是待在家里,认真读书,不要抱怨。我们的岁月静好,是白衣天使们合力用生命守护的。
疫情心得范文篇4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党在,国家在,疫情便不再可怕了。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再从“武汉封城”到“各省市采取一级响应措施”,疫情进展过快,但面对这些难题时,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各省也是有条不紊的落实一项项嘱托,完成一个个任务,共同攻克疫情。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我们可能是在朋友圈转发肺炎严重性的第一批人,我们会理性的转发卫生部门等发布的官方信息,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应对疫情,呼吁人们真实客观地对待疫情。随着疫情的发展,这件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也增生了一些散布谣言的现象,而我们作为医学生,秉承了科学的理论知识,不信谣,不传谣,也应积极告诫他人辨别谣言,拒绝恐慌,用实际行动来防护自己的安全,而不是沉溺于网络谣言,避免其打垮我们内心的战胜疫情的信念。
在我朋友圈中看到我校三十多名老师先后前往武汉进行支援,也在新闻中得知数以万计的医疗人员报名参与医疗志愿时,我们更应该坚信这场战争的胜利终将会到来。我们现在所能做的除了稳定身边朋友的情绪以外,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利用这段休息的时间,多看书以完善自己医学知识,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基础,待祖国有需要之时,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疫情心得范文篇5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仍在被坚执锐,虽然艰辛,但是我们众志成城,除了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在社会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是在夜空如星光熠熠的烟火,是令人惊喜的封封红包,又或是春晚这背景音下的齐家团聚、和乐融融。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春节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是更为艰巨的挑战、不可松懈的关键。
有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他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早已赶往最前线,实地了解疫情。“我的动力来自疾病对人的生命的威胁。”疫情爆发后,这位老人马不停蹄、辗转广州湖北,为大众解读最新情况。他就是“春节最美逆行者”——钟南山院士。
其实不只有钟南山院士,好多医生、护士、铁路工作者,他们依然守在前线,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还有那些大公司、企业家纷纷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资,为这次“战疫”做出了伟大贡献。
澳大利亚华人、日本人、韩国人等全球各国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募捐口罩物资,共同研发疫苗。
除了这些人员,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也尽自己的力量,留下了一个个暖心的瞬间。
武汉市公安局摄像头记录了暖心的一幕:一位年约七旬的老爹爹杵着拐杖,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的将一个装着防护口罩的手提袋放在九峰派出所值班室门口,随后转身离去。值班室内工作人员赶出去追问时,该老爹爹已上车离去……
这样的温情不止发生过一幕。千秋派出所先后收到两名群众送来的850只口罩;年轻姑娘送45副护目镜到分诊台,留下纸条“平安,加油”;安徽一公安局派出所值班时,一小伙送来500个口罩,然后逃离,留了句:“你们辛苦了”。
他们这“一放一逃”,放下的是关心,留下的是感动。这些都是来自普通市民的善意,他们把自己能供给的东西直接献给最需要的前方人员,不求回报,是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信任,也是对这场攻坚战的积极参与。
这是一场需要我们一起面对的“共同战疫”!需要我们携手同行才能攻克!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这场“战疫”最美的样子。
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就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