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抗击事迹材料参考7篇

时间:2022-11-09 10:01:37 分类:公务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是我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书面文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大家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抗击事迹材料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参考7篇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鸠江区汤沟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们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们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一名村居干部,他们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大年初一,春节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但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消息也一直被村居干部关注着,他们_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疫情,面对春节期间大量的返乡人员,加上村里办喜事的、聚会的多,都心里捏着一把汗,随着疫情严峻的消息不断传出,不少村居干部便开始在镇政府的工作微信群中主动询问,是否有防疫工作安排,形势不容乐观。

会议结束后,个别村居书记给自己打气,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点赞”。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 14 村居于大年初二上午,全部组织召开了“两委”会议,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布置到位,明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具体措施。全镇各村居干部,立即从春节假期的氛围中抽出身来,迅速调整思想状态,全部到岗到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____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了,我们不上谁上。”在三元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姚清海面对个别人员的担忧,严正表态。

防控就是责任,当最接地气的“逆行者”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自把各自的网格管好、管严、管紧,各自把各自网格内的人员排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后到我这汇总签字上报。”__村党总支书记汪贻平明确“两委”干部网格责任,把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__村充分利用“向心聚力、三网共治”载体,全村划分为 6 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两名“两委”干部包保,同时发挥党群议事点作用,发挥党员、村民代表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都交给网格,像一颗颗旗子下在网格点上,时时掌握网格动态信息。全镇 14 村居依托“三网共治”113 个网格,明确村居网格员属地责任,汤沟镇武汉返乡人员信息排查人员准确、上报及时、信息全面,与村居干部落实好网格责任是分不开的。

“到村入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你们不是只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了大家负责,这个时候,不能逞强。”每次下网格,到村入户排查摸底,陪同医务人员跟踪检查在家自我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前,早映村党总支书记汪贻武都会多唠叨几句,生怕大家放松了自我防护。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太多“逆行者”,村居干部算是其中最接地气的,他们面对的是春节前广大在外务工返乡人员,这个春节农村很宁静,但情况也很复杂,形势似乎比村干部们认识到的更为严峻,他们丝毫不能懈怠。

发动村民群众,我们就是“门神”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2

在家中,他是妻儿的主心骨。

在村里,他是人人夸赞的好村长。

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截至2020年2月7日,全国已确诊31225例,死亡637例,__县也已经确诊_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__乡党委、政府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成立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面摸排武汉归来人口,并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对相关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安装电子探头实施24小时监控。__冒着被感染了的风险,接下了安装探头的艰巨任务。__乡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__县各个乡镇,有的住在__,有的住在__,为确保安装进度,他需要每天早上8点出发,带着监控设备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拼装、连接、调试,累了就在自己车上休息一会,两天时间便安装完成了__户的电子监控。

“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咳嗽发热不要慌,医院发热门诊帮,防控疫情不要怕,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__村的大喇叭中和流动宣传车里传来的声音,让村民听了就忘不了,连日来,__自编自录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响彻__村的角角落落,他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单靠村组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要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她带领村组工作者加强宣传引导,先后入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800余份,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切实有效的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毅然不顾家中年幼的儿子、放弃了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坚持在战斗在第一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每天带领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带领村医向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确认着每一个群众的信息,向群众宣传做好消杀和测温,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在全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在这所有人都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__“逆行”而上,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却咬紧牙关,始终默默坚持,做到不计报酬、不惧危险,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

大家都说他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却笑着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就是平凡人加上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3

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她探索钻研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难题,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

为攻克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达80%的这一国际性治疗难题,李兰娟院士自1986年起历经20余年的艰苦攻关,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探明了alss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和《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有力地推动了人工肝在全国的广泛开展并与国际接轨。迄今alss治疗重型肝炎1600余例,近7000余例次,显著提高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显著降低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显著降至56.6%,alss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并成功将alss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为肝移植创造了时机和条件,有效减轻了术后排异反应,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推广alss技术至全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于2001年至今,作为大会主席连续主持召开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提高了我国人工肝研究的国际地位。alss研究获1997年及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中国高校科技二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肝病微生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李兰娟院士创建了感染微生态学,对肝病微生态和细菌耐药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并于2002年10月出版了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而国际上直到2006年在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才刊登论文指出“破坏微生态就是损害人类健康”。获得2001年、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指导全国新发和再现传染病的防治

2003年,在sars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关键时刻,李兰娟院士对浙江省sars疫情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科学的措施,在确保不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研究成果获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本人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8年,全国多个省市发生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主编首部《手足口病》专著,并捐赠给卫生部,向全国免费发放,得到了卫生部陈竺部长的高度评价。抗震救灾期间,主持制定了《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诊治专家推荐意见》,建成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为青川灾后医疗卫生体系恢复重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生国际大流行,李兰娟院士受命担任国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临床诊治组组长,参与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她的防治建议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认同与肯定,对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4

陈昌世,咸宁阳光助困协会会长,咸宁市供电公司普通员工,是一个话语不多、质朴诚恳的53岁男人,在咸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却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40多天来,他一刻不停歇,带领协会志愿者们用心用力用情守护着咸宁这座城。

一片口罩一片心免费发放口罩

钟南山院士公布新冠肺炎病毒人传人后,陈昌世的心也紧张起来,他立即召集协会骨干商量,为咸宁市民免费发放医用口罩预防病毒。1月22日、23日,他带领会员走上街头,将协会通过多渠道购买的1万只口罩发放到市民手中,并向市民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2月1日,协会又自筹资金购买1万只口罩捐赠给城区垃圾分类公司、高新区桑德环卫公司、咸宁桑宁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

一份物资一份情为医护人员提供保障

1月底,一省包一市的云南医疗队支援咸宁,他带领协会后勤部购买了2万余元的水果、干粮、尿不湿、电热毯、热水袋、衣架、指甲钳、啫喱水、护手霜等生活必备品,分装后送给云南医疗队的100多位医务人员,暖心的举动得到了云南医疗队员的一致好评。

1月30日,得知一线医院急缺医疗物资,协会将内部募捐到的5万多元,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了防护服300件、护目镜200个、医用口罩、n95口罩4万只、84消毒液300瓶、水果、干粮及生活必备品等急需物资,捐赠给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咸宁市中心医院。

1月28日起,他组织协会志愿者陆高明、刘耀先为一线医护人员所住的酒店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协会2名志愿者牺牲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已为云南医疗援助团队、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200余人提供了6天的后勤保障服务。

一路跋涉一路歌协助物资转运

2月初,社会捐赠物资逐渐增多。陈昌世组织协会成立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突击队,随时听从号令。参与突击队的154名志愿者冲在一线,协助市防控指挥部社会捐赠专班做好捐赠物资的转运、分配、发放等工作。15天的应急突击队活动、累计118小时的长途跋涉,无论风里雨里雪里,志愿者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将承载着爱心人士深厚情谊的生活物资,顺利转运到咸宁城区及六县市区的医院、单位、企业、社区、居民小区和其他地方。

一次义剪一绺爱解决市民“头”等大事

2月26日,第一批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到咸宁已一个月。陈昌世在协会群里招募三位理发师志愿者,为云南援助医疗队及隔离点的60多位工作人员剃了个“满月头”,解决了医护人员“头发长了很热”的烦恼。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理发成了一大难题。协会志愿者先后为2000余名医院防控人员、单位疫情防控值守人员、生活困难老人理发。简易的工具,配上娴熟、精湛的手艺,志愿者们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乱蓬蓬的头发修理的服服帖帖,还大家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场消杀一场净迎接胜利曙光

咸宁确诊新冠病毒患者已连续多日零新增,抗疫即将接近尾声,陈昌世却丝毫没有松懈。他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到10台弥雾机,带领18名志愿者到温泉城区岔路口社区、马柏大道、中央城小区、鄂南高中、咸宁东方外国语学校等地对楼道、垃圾倾倒点、卫生死角等处进行全方位消毒杀菌。每到一处,陈昌世和志愿者们先调好药液,分好区域,再背着70斤重加满药液的弥雾机喷洒,平均一个小时喷洒3桶。一天下来,消杀“战役”虽然累的腰痛、胳膊酸,可是他们却没一个喊累。目前,已坚持消杀了9天,消杀面积达20万平方,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市民创造干净的环境、为学校开学做好保障。

陈昌世说:我没想过当英雄,所做的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家园能很快战胜病魔,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只有大家万众一心齐努力、同舟共济克病毒,才能早日战胜疫情,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助力!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5

__,男,__省__县人,中共党员,现担任__县公安局政工办公室副主任、__镇__村驻村第一书记,二级警督警衔。工作多年来,因工作表现突出,曾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公安政治工作者等省级表彰奖励。

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__同志不怕辛苦,不怕危险,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履职;主动请缨,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难危险和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带头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头,将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责任担在肩上,主动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积极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担当,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

一、听党指挥,思想高度重视

疫情就是命令,他对此非常关注和重视,在年三十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写下请战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博爱精神和情怀。

二、爱岗敬业,主动担当作为

20__年_月,__同志受组织选派,来到__镇__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__年1月中旬左右,他刚刚忙完__村年终扶贫考核台账资料整理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冬季攻坚行动”、年终扶贫慰问等工作,他没有回家休息,第一时间回到原单位工作岗位,正常上班和参加春节巡逻,连续20多天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他的作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一个基层公安政工干部的爱警爱民的伟大情怀,更体现了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

三、接受使命,要求一线工作

__年除夕,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新型肺炎病毒漫延,__同志本来可以在家陪伴家人过个欢乐、幸福的除夕之夜。可是,在接到上级要求“公安民警放弃假日,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命令后,__同志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大好机会,立即写下请战书,要求到一线工作,参加卡口执勤检查工作,卡口执勤下班稍作休息,又到办公室参加其它日常工作。

四、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在__年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中,__同志不仅积极主动作为,而且勇于担当履职。他的妻子__在县__工作,接到上级命令后,也是天天出去参加防疫工作。夫妻两人忙于防疫工作,而家里年近七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一个_岁的小孩没有人照顾,只能由暂时未开学读中学的女儿在家照料。对母亲的不舍、对孩子的担心,也阻止不了他参加防控阻击战工作的脚步,舍小家、顾大家充分体现了他的大爱精神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决心。

五、做好宣传,激励参战民警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6

砥砺初心展本色,抗“疫”前沿显担当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乡镇、街道副职

这个春节,他是“不孝顺”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但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__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__同志。

统筹有力,开启特别“战疫”宣传模式

“疫情防控,宣传先行,我们要在辖区内推行‘双五一’全覆盖,即重点区域‘五个一’,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处,每一个户外led显示屏,都有疫情防控宣传横幅标语。所辖小区‘五个一’,每个小区入口挂一条宣传横幅,每个楼道贴一条宣传标语,每个单元门贴一份警方通告,每个家庭发放一封信和一份科普知识宣传单。”__同志在街道疫情防控宣传发动工作中提到。为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对疫情发展和防控的重视程度,让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连日来,__同志超前谋划、高位推动,通过策划宣传主题、发布宣传标语、公布防疫资讯、科普防疫知识等方式方法,带队深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社会宣传。累计在村、社区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标语1万余次;在辖区内各小区单元门张贴宣传材料和《致__居民的一封信》__余张;在街道主次干道、重要路口、管辖范围内的各小区悬挂宣传条幅__余条;组织工作人员和__志愿者开展现场宣传__余人次;转发上级宣传材料、视频、口号__余次;制作宣传页和微视频__余个,上报各类信息__余篇,有效助起了基层“防护网”,切实打通了疫情防控辖区宣传的“最后一米”。

点滴努力,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居民易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情况,__同志在街道信访办公室强调:“疫情防治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要时刻把为民解难、为党分忧铭记于心,克服一切困难和辖区居民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下我们一定要当好‘三员’切实发挥信访举报电话在疫情处置的‘中转站’作用:对居民反映的疫情方面问题全部接听、整理,当好疫情信息‘收集员’;对居民反映问题精准交办,督促承办单位和部门立即处置、及时回访,当好疫情反映的‘督办员’;认真分析群众反映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多发性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和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当好疫情防控的‘参谋员’”,从除夕开始,__同志带领街道信访办公室、各村、各社区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接听,受理辖区疫情防控热线电话,他自己更是通宵值守连续奋战,用温和简洁的语言,规范快捷的流程,引导居民反映疫情防控的相关诉求、建议、意见。了解民情,疏导情绪,收集信息,转办督办,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共累计接听、受理居民来电__余件,群众回访满意度达到100%,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打赢抗击肺炎疫情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冲锋在前,用担当展现共产党人的风采

__月__日__:__,刚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鞋还没来得及换,就接到__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人员电话,称街道辖区内发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疑似病例,该疑似病例已在医院就诊,当晚就要对该疑似病例所居住的楼栋进行消杀,为避免该住户因对其进行隔离产生抵抗情绪,__同志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隔空与该住户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防止疫情扩散,__同志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穿着自己的冲锋衣替代防护服,直接面对病毒感染的危险,来到人们避之不及的小区楼栋与疾控中心、物业人员一同进行全面消杀作业,用执着的奉献和敬业精神为辖区居民的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一夜无眠,超负荷运转,__同志在连续高强度工作的第五天身上冒着虚汗,眼里数着星星,差点晕倒在工作一线。然而,作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的他不仅分管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担负着所任“第一书记”的__村、__社区的分包疫情防控工作,还肩负着街道执纪监督的重责。

宣传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排查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是否持续坚持外来人员登记、消毒、测体温工作,是否做到及时上报异常情况都是__同志挂念的问题。街道下辖__个村__个社区,每到一个点位,他都会反复确认这些问题,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并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研究解决方案。

住户不理解,不配合排查,对入户排查的工作人员恶语相向,反对粘贴宣传海报,前来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居民不愿佩戴口罩、拒绝消毒。面对工作人员反映的问题,__同志一边安抚工作人员的情绪,一边以身作则,加入排查、消杀、服务队伍给工作人员带去了极大的鼓舞。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篇7

作为一个icu白衣战士,她挽救了4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作为一个专业医者,她保护了许多面临高度危险的战友,并多次踏上生死线……

董芳,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icu主任,一位不断与疫魔搏杀拯救生命的女战士,深夜躺在值班室,总是热泪满襟。

2月26日,对于董芳而言,是奋战的一天,是光荣的一天,也是伤痛的一天。当天从早到晚,她都在icu抢救病人。中午匆匆吃过盒饭,就在住院楼走廊上拉开鲜红的党旗,她举手宣誓,成为光荣的预备党员。晚上8点,她终于远远见到了分离1个多月、刚从生死线上回来却还在隔离的丈夫……

1.病人的生死线

董芳第一次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是1月10日。那天,她到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感染科病房会诊。一位老年病人呼吸困难,随时要插管上呼吸机。虽然董芳意识到这位病人是有传染性的,但看到病房外家属焦虑期盼的眼神,她毅然跨进了病房,查看患者病情。

“病人家属很期待地看着你,需要你进去看一下病人的状况,然后出来告诉他。我必须进去!”董芳回忆说。

此后,不断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住进icu病房,董芳每天都要面对这些生命垂危有高度传染危险的患者。2月14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被指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

2月17日下午,一批危重患者同时进入病房。董芳和同事们忙得汗流浃背。有个患者在楼下的运送车里上不来,董芳就推了一辆轮椅下了电梯。老人被运送人员抱上轮椅。老人太瘦弱,以至于小小的个子在轮椅上缩成了一团。董芳只能一只手环抱住她的胳膊,另一只手推着轮椅,上了电梯。终于到了10楼,董芳大声呼喊同伴,一起将患者转运到病床,进行后续抢救。

有同事劝董芳,有的危险操作就别做了,万一感染上怎么办。“可生命那么宝贵,不做的话,这条命不就没了?”董芳想。

2月18日上午,120救护车又转运来一名昏迷患者,这是一个肥胖的男性老年人。董芳和同事们一起将患者推进icu。他的老伴流着泪反复说:“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啊!”

病人有糖尿病,血管条件非常不好,输液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需要快速建立深静脉通道。这在平时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一切都变得很难。董芳需要弯腰90度,基本和病人脸贴脸,双手戴3层手套。护目镜过了几个小时就模糊一片,防护服下层的衣服早已被汗湿了几层,一切只能凭感觉!等董芳接好了输液管,病人的血压终于有了起色。

不到两月,40个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生命,被董芳和她的icu团队从生死线前拉了回来。

越过生死线去世的有七八个患者,每一个逝者都让董芳久久难以忘怀。“有一个50多岁的病人,今天抢救了一天,我希望他能够活下来,能够好转,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董芳2月26日晚告诉记者。

后来,记者收到董芳的短信:“很悲伤,他走了!”

“我觉得挺遗憾,我还是觉得没有帮到的人太多了,我只是觉得尽力做我能够做的事情,看能不能换来病人的一点点希望。”董芳说。

2.战友与自己的生死线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3.丈夫的生死线

1月18日,董芳的丈夫陈伟因为感染而住院了。

陈伟是武汉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兼门诊办主任,经常为患者做喉镜检查,近距离接触患者呼吸道。1月上旬,董芳劝陈伟上班戴n95口罩。陈伟说:“n95口罩比较少,要留给一线的人用。”

“在医院你也是一线的,你也应该戴。”董芳急了。

“那不行,我要留给他们戴。”陈伟很坚决。

1月16日,陈伟开始头痛,肌肉酸痛,没有发烧,他以为是流感。到1月18日,陈伟说很难受,然后他就趁董芳在医院值班,悄悄地去了武汉中心医院住院。一拍ct,左肺有磨玻璃影,很快确诊为新冠肺炎。董芳忙赶去他的隔离病房探望,从那之后,董芳一个多月没能再见丈夫。

“他那段时间是真的很忙,他们不停地开会。他有专家门诊,还有手术,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回家。他其实身体是不错的,因为太疲劳了,抵抗力下降,才被感染的。”董芳反复念叨着,哽咽不已。

更让董芳揪心的是,已是重症病人的陈伟没能使用高流量给氧设备治疗。“当时他没有那个设备,我好着急,我真的怕他呼吸衰竭了,会要气管插管,就像我的病人一样……”董芳说。

终于过了最难熬的日子,陈伟在2月21号病愈出院,还需在医院附近的酒店隔离14天。1月26日晚8时,董芳来看望丈夫,终于看到了在生死线上抗争了一个月的丈夫。陈伟在4楼打开窗户,董芳在楼下,夫妻俩只能喊话问候,互道珍重。

董芳这天很开心,为丈夫正在康复开心,也为自己当天宣誓入党开心。她在2月2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起入党,她真诚地说:“疫情发生以来,党员都在带头攻坚克难,我很受感动,我觉得我应该向党组织靠拢!入党宣誓时,当国际歌响起,我觉得平时自己在做救人的事,此刻更感到是在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疫情抗击事迹材料参考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