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推荐8篇

时间:2023-07-18 17:03:54 分类:工作心得体会

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将心得体会写好,大家对待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推荐8篇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1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治气,就是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标配”;治水,就是要打好碧水保卫战,构建起“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河道水系;治山,就是要打好青山保卫战,形成“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治城,就是要打好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环保“四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保综合效果,必须一体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提高联动性。一体推进环保“四治”是系统工程,协调联动正是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四治”涉及的内容多,协调联动要落点于城市规划合理安排之上,统一规划、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相邻城市、流域内城市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立足于全局视角,突破“楚河汉界”,在措施上加强对接、节奏上步调一致、标准上统一执行、进展上实时衔接,保证“四治”事半功倍。“四治”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社会、市民要同心同向行动,寻求民意支持,形成社会合力。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突出责任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个别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只顾当前,不计长远,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攻坚任务没有完成,触碰了生态环境高压线,首先要问责党政主要领导。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增强责任性,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扎实推进“四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位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提高环保“四治”能力,用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成效换回和留住青山绿水蓝天,建设美丽城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保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2

10月15日----24日,我们研修班一行20人,参加了“全国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教学” 研讨会。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南等地的中学校长、教务主任对他们如何实现和谐课堂做了专题报告,让我们广大学员受益匪浅。

一、考察学习总体影响:那就是“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农民还是原来的农民,但产量不是原来的产量”。

究其原因,是“和谐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和谐课堂”让他们得到了实惠。那么所谓“和谐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何不同呢?和谐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为学生而设计,为课堂而设计,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了学生,依靠课堂,依靠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组织者让学生的学习高度有序,参与者、合作者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最大的帮助,最主要的一点是把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的调动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课堂” 依靠课堂、依靠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谐课堂”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和谐课堂”革新了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是让学生通过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成果展示、师生点评、知识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己能学会的,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次研讨会上,讲课教师最多只有十五分钟的发言时间,而大部分时间则交给了学生。学生的活动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体会、上台发言、成果展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主动的。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和谐课堂”依靠学生,依靠课堂重视学生合作交流。

我们所听的课,学生被分为六人一个小组,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充分地发挥出了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组内有组长、有组员;组长承担着检查验收小组内每位成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组员中有交流发言的、有展示成果的;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正真体现了课堂为学生而设,因学生而生。

3、“和谐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即“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农民还是原来的农民,但产量不是原来的产量”。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考察学习收获

1、在几年前的一次课改培训学习中,我发现由于人们对课改的一些理念的理解缺失或不到位,导致广大教师把一些非常好的方法舍弃掉或者说丢掉,而又在为寻找新的教学方法绞尽脑汁,让人深感痛惜。在这次考察学习中也让我看到了一点,那就是“知识树”的应用问题,其实我个人在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使用知识树,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的老师是使用大括号把每一个知识点连了起来。那为什现在又要重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事儿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在某些环节失去了延续性,不能把一些好的、有价值的做法延续下去(这是不当的批判主义遇到问题一棍子打死的错误细想造成的),从而造成了这种局面。

2、这次考察学习让我看到了“管理出效益”。 通过听他们的报告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不管是杜郎口还是鉴开中学、以及其他学校,取得教学成绩的关键在管理,他们的管理精细化值得我们学习,正如他们在报告中所说:“管理是关好人,让每一个岗位有人,每一个人有岗位,并努力把每一个岗位的是做好。”

3、教育是用心做出来的。通过这次考察,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不管是杜郎口还是洋思,还是鉴开,领导在用心管理,教师在用心教学生。也许有人对我的这一观点持反对态度,这也不足为怪。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都知道,那就是“中国国情”,何况在一个地区、一个市县、一个乡镇、一个学校就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特殊情况呢”,所以我反过来说还是比较好,杜郎口的成功是因为杜郎口形成了杜郎口的“校情”。那就是教师都在用心教学生。

三、考察启示:

1、教育实现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必有法,在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今天,涌现出了很多教育大家,南有李镇西的奇,北有魏书生的神。也出现了一批有有独特风格的学校,杜郎口的奇迹、洋思的神话,更有天津鉴开中学给我们的耳目一新。无不说明了中国中学教育今天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势头

2、成功的教育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人在说教育,而更多的人在编教育,编一些数据,制造一些文字材料,供别人去看。只有少数人在扎扎实实地做教育。所以大多数学校教育并不怎么成功,这就是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阻力。而通过在天津鉴开中学考察学习,我发现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做教育,所以他们让教育开出了鲜花,结出了果实;大家都熟知的李镇西、魏书生、还有杜郎口的催其升,他们是正真做出了教育的真谛。

3、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多种多样的,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鉴开中学等等。他们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教学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支撑下,他们都做出了特色,做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让我们兄弟学校刮目相看,推动了当地教育的飞速发展。说他们好吗,确实好,我们能不能照搬,不一定,他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师,我们只有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师生的教学方法,那才是最好的。

今后的打算

在这次考察学习之前,我们虽然对“和谐课堂”了解不是太多,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一直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呕心沥血。通过本次参观学习,转化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同时也增加了信心,决心结合自己的情况大胆改革。

1、 首先通过与领导班子进行沟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其次,对教师全员发动,达成共

识,形成浓厚的改革氛围,第三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督促和保证。第四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结合已有的经历和成功做法,参照考察到的经验,重新制定本校的课改方案。成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业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改革小组,进行督促和实施,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

2、对教师进行“和谐课堂”理念的培训、指导,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3、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行为,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建和谐课堂

4、学习前人的一些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方法得以延续。

总之,我们将以本次考察为契机,转变思想,扎实改革,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3

易地搬迁后贫困群众的就业工作,一头连着脱贫攻坚,一头连着全面小康,要兑现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需要我们瞄准就业“关键点”,做好乐业“大文章”,让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既住上新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做好思想文章,激发“想干事”的热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要实现从政策“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从被动帮扶到换发活力,拔掉思想上的“穷根”是基础也是关键,“思想关”不攻克,余关莫论。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加强思想教育和引领,不断提高易地搬迁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激发“想干事”的热情,把大家的思想带上脱贫致富之路,从根本上培育内生动力。要当好“贴心人”,走村入户要接地气、有情义,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把加油鼓劲、振奋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在拉家常、话里短、交心声之中;要强化“文化扶贫”,把新思想、新理念、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要加强对“等靠要懒”“码牌”“不养老”等负面对象进行教育转化,引导他们坚定信心、崇尚实干,扎实配合、埋头苦干。

做好能力文章,培养“会干事”的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业的本领越高强,就业的道路就越宽广。要着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易地搬迁群众“会干事”的本领,提高“造血”能力,为增收致富增添更多硬核“筹码”,让大家具有就业的选择空间,既帮助实现持续就业,更能增加对幸福生活的信心。在培训对象上,要根据劳动力的身体健康、学习教育、就业意向、家庭情况等,精细划分群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用“小专班”的精准滴灌切实破除大水漫灌的弊端。在培训内容上,要精准分析研判市场需求,把技能培训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结合起来,开展农业种植、产业管理、电商物流、汽车驾驶、机电维修等培训课程,实现“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集中理论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法,打造全面、立体的技能培训平台。

做好岗位文章,搭建“有事干”的舞台。岗位稳,就业才稳。易地搬迁的地方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周边产业基础较薄弱,工厂、企业等较少,就业岗位必然会有所不足。因此,要广开就业渠道,让“想干事”“会干事”的易地搬迁群众“有事干”。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结合本地生态优势、地域优势、文化优势等精心选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发展设施农业,铺起一道又宽又长的产业扶贫大道。要做实做细就业扶贫,努力补上外出务工、就近务工、打零工等方面存在的断点,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精准对接;开发道路养护员、小区清洁员、生态护林员、河流水管员等公益岗位,优先供给贫困户就业。要广泛开拓就业岗位,统筹推进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等,全力以赴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4

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秀美乡村、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建设,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我们外出到,等县市考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三天的考察学习,这些地方创新的做法、开阔的思路、完善的措施、科学的政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与震撼,使我开阔了眼界,触动了思想,感受到了外面的发展速度,看到了的差距!

一、考察学习之地的特点

市新建区镇,区镇、镇,县镇等特色小镇,均已初具规模,处处有特色,个个有亮点,且辐射带动性强,均走在了全省前列。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理念创新,规划超前。这几个小镇的规划都体现了“小空间大聚集,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设计理念,在编制规划时首先聘请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既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貌,又发挥了当地特色产业功能。

2、形式多样,快速推进。这几个小镇虽然建设模式不同,但是建设速度都很惊人。如区的镇、镇是镇政府出资建设小镇区域内的基础配套、公共配套等服务性设施,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经营性设施;两个特色小镇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设完成。新建区的镇,由社会资本出资负责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工作,为该镇景上添花。

3、政策优惠,招贤纳士。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入驻是这几个特色小镇最突出的特点。区的镇通过形式多样的招商方式,吸引了大商、优商入驻。如政府将步行街临街店面全部长期租赁后,按政府的布局和要求无偿提供给客商使用,打造特色步行街,大大提升了小镇品位。

4、产游融合,注重生态。这几个小镇在做好产业升级和配置时,依托各自周边的环境做好生态保护。依托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原有的古建筑、历史传说、名人故居等进行改造、充实,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历史遗存和自然生态,做到了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双赢”。

5、狠抓环保,回归自然。这次所到之处,处处干净整洁,处处如诗如画,人人都仿佛居住在森林公园,美不胜收,恬静惬意至极。这归功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归功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常抓不懈,归功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如县提出的“三多三少”良策,即多一点自然,少一点现代。多一点绿化,少一点硬化。多一点乡愁少一点做作。很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考察学习心得

几个特色小镇建设,从概念提出到全面展开所用时间都不长,但取得的成效却很显著。这些小镇的成功创建,关键在于他们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传统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对我镇特色小镇建设启发很大,收获颇丰。

1、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所考察的几个小镇发展理念超前、招商力度大、建设速度快、融资渠道多、干部热情高,社会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特别是新建区镇、区镇和镇,他们大胆创新、超前规划,抓住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与民俗文化快速崛起的契机,通过几年的积累已初具规模。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高点定位、高位规划,充分发掘和利用省苏维埃政府红色品牌和我镇绿水青山的优美自然环境,才能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亮点工程。

2、政策有力、让利企业是招贤纳士的最大支撑。出台好的政策,让企业引得进来、留得住,真正做到让企业和人才落地生根。如区的镇,制定了各类优惠政策,宽容、包容的吸引各类人才、企业,甚至贴钱、砸钱培育产业链,占领未来发展至高点。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要快速起步快速推进,必须借助黄精产业优势,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大型医药企业入驻,带动其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解决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

3、敢于担当、团结务实的干部团队是小镇建设的坚实基础。这次外出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干部的担当和“亲商、助商、安商”的环境。、干部队伍有思想、有朝气、有闯劲,干事氛围深入人心,担当作风蔚然成风。区的镇,干部敢做敢为,敢于担当的精神,解决问题的韧劲,是小镇项目做大做强的坚实基础。如该镇移民房项目每周一调度,在六个月内即建成,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干事能力差距之大。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打造敢于担当的实干型干部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即将迎来省道升级,区位交通将有明显的提升,具有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山清水秀的优美风光等优势,已具备建设特色小镇基础条件。目前,县政府已初步确定了我镇为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下一步,个人建议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明确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统一谋划、分步实施、集中发力、重点突破。由政府先行启动集镇的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本进行黄精产业的规划和经营,红色、绿色旅游的开发经营,为特色小镇增色添彩。

2、高规格规划设计。精准的规划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必备条件和前提基础。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小镇产业功能,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引领和指导小镇的建设。可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一以贯之地落实好规划方案,确保整体思路的延续性,做到不变样,不走样。

3、突出重点布局。以改造集镇道路,管网,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新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小学及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重点打造集镇水系的升级改造,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将集镇河道打造成绿色明珠。着力谋划黄精广场建设,将其打造成以黄精生产、加工、销售为龙头的综合性商贸广场,引领和带动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5

20xx年11月15日至19日,在进修学校赵校长的带领下前往济宁、枣庄等地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收获颇多,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考察团成员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学校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乡镇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与邻市学校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人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形式活泼,我们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特别是赵校长,梁校长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我们更是深受感动。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深入实地的查看了济宁、枣庄两市的几所学校,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济宁师范附小的以孔子文化为主的文明礼仪教育已初具特色,校园内处处展现着孔子文化的气息。楼道内,墙壁上,教室内处处悬挂论语标语,以此为内容的各种活动也非常丰富,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枣庄实验小学,业务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状况及常规管理特色,并向我们每个参观老师发了一套学校的特色材料,这两所学校无疑都是成功的学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

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做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换: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长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校长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必须由稳重守业的模范型向开拓型发展。

开拓而不是守业是对中小学校长角色转换的又一个要求。校长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改革发展方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拓型的中小学校长,在其社交活动中往往通过介绍学校状况,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学校经费紧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交往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坦诚无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攻关才能。当然,在开拓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校长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风度,更不能违章操作,而应该努力保持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品德高尚的专业管理者形象。

(四)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

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长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校长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都是自己主动抓教育科研,抓学校规划和决策,健全校内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励机制,甚至独立承担某项科研课题,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科研环境。校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由于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往往会出现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承担课题的可喜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学以致用,路在脚下

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说到底都是在进行人的管理,都要抓住人心。只要管理制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被老师们认可,深入人心,就能使老师们自觉规范于制度之内,就不愁人心不齐,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替代人治,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高尚的事业造就人;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优厚的待遇挽留人;勤奋的工作培养人。通过成就事业留人、培养感情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凝聚人气,激发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关心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业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相对稳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是对教师评价和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对我们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对学校管理措施进一步整改,明确了以下五点要求:

1、准确的设职设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2、责、权、利三者分明,予给实干、能干的同志充分的权力和信任。

3、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制度,让老师们“流汗不流泪”。

4、适度的激励机制,激活全体教职工的事业热情。

5、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体现对肯干、能干同志的充分尊重。对学校工作重心予以调整,提倡“一求人人成才,更求人人成人”。学校提出“从最后一名学校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变成100%的现实”。真正把“关注学生”落到实处,不搞特色班和重点班,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求全体教师从中、差生实际出发处理教材,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中、差生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标。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狠抓后进生对先进生是很好的促进和提高,水涨船高。在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同进,也保证了优秀生的学习环境和质量。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6

5月11日至5月20日,跟随市教育局学习考察团一行79人,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省区山东省学习考察。我们先后深入茌平杜朗口中学、潍坊广文中学、即墨二十八中、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四所学校,通过阅读资料、进课堂听课、听校长讲座、参观校园等方式,对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第二课堂活动等进行了认真考察和深入学习。在参观学习以后,我个人感受非常深刻,思想深处相当震撼,山东的学校教育让人耳目一新,高效课堂异彩纷呈,现将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一、用全新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一是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我们所到的四所学校,都从他们各自学校发展出发,确立了适合本校长远发展的办学理念,从而引领各自学校的发展。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虽然建校仅两年不到的时间,以“仁爱尽责 ,追求卓越”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学校将“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国际化的全国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以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一流的教学设施,鲜明的个性化办学特色,和谐而高效的教学方法,适合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独特育人模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即墨二十八中的教育理念是“和谐互助”,“教孩子三年,为孩子的终生发展负责”;广文中学始终把“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生中倡导“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师中倡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在师生间倡导“互尊互爱,共同成长”;杜郎口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宗旨,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享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为特色的课堂模式,从而引领学校的发展。二是优雅的校园环境展现校园文化。我们所到的

每一所学校,环境干净整洁,校园绿树成荫,特别是即墨二十八中,美丽的校舍与清新的绿化带交相辉映,碧绿如茵的草地、造型优美的喷泉、28尊世界文化名人头像和雷锋雕像、整齐有序的28棵常绿女贞树、名人名言和交通标志等,形成了“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校园文化格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体现出一片自然与和谐。三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特别是杜郎口中学,每个班级的教室外墙都有文化长廊,都是班级的板报区,都由学生亲手承办,组成了一部独具特色的“校园百科全书”。各式各样的内容和图画让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同时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个班级都有班徽、班旗、班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名称。“让每一堵墙都说话”业已成为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只要我们随处走一走,就会发现,学校的现代化屏幕上、橱窗的宣传栏中、教室的窗台上、角落里,围墙的墙壁上都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二、用精细化管理支撑学校发展。一是从学生细节感知学校管理。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当我们走进以上四所学校的时候,有很多学校管理中的细节让我们折服不已,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许多表现让参观学习的人由衷赞叹。我们在即墨二十八中看到,校园环境一尘不染,在参观校园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一片废纸,没有发现一个学生随手丢掉的塑料袋,没有一个未及时清理的垃圾桶。学生在校统一着校服,学生中没有发现一个留长发,染怪发、穿奇装异服的现象。学生上下楼梯秩序井然,无拥挤起哄,追逐打闹等现象,始终坚持靠右行,课堂上无一人睡觉打瞌睡。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现象,一是放学一出教学楼门,上学临近校门,全体学生精神抖擞,气定神闲,从容淡定,很自然地汇集成两三条人流向前走去,间或有三两人未曾进入人流,也是前后紧跟,绝不并行说谈;另一个是学校学生自行车的摆放,毫不吹嘘的说,这是我乞今为止见到的摆放最为整齐的学生自行车,所有自行车的摆放成一条直线,每辆自行车之间的距离最多不超过10厘米,其整齐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以上现象中真正感知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正

可谓“件件小事见管理,最细微处见精神”。二是在学校领导讲座中聆听学校精细化管理。几个校长在谈到学校精细化管理时提到,管理是科学, 更是哲学, 管理不是一时的激情冲动, 而是长期冷静观察;不是泛泛地进行论证, 而是细致入微研究分析;不是虚无缥缈的高谈阔论, 而是脚踏实地的躬身实践。不论是计划管理还是组织管理;不论是质量管理还是经验管理;不论是制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其标准都是“经世致用”, 其过程都要把管理从“理念”层面, 落实到“制度”层面, 物化为“行动”层面。真正把精细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管理之中。三是从考察所见所闻中思考学校精细化管理。一是这几所学校已经把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和素质,写在墙壁上的只能叫标语,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才叫校园文化。二是学校工作无捷径可走,唯有实实在在,唯有扎扎实实,唯有一丝不苟。

三、用全新的理念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建设是我们这次考察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杜朗口中学从1998年改革以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而形成的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叫做“三三六”教学模式;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是在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的升级与发展。以“五步十环节”为载体,同桌两人为小组,师生互助为特征,通过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五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助,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她把小组学习的重心下移,使课堂文化进一步开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学习小组”和“教学评价体系”;广文中学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多元课程体系,即生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形成了“54321”自主课堂;我们进课堂听课之后,感受相当深刻,一是课堂组织形式十分新颖。学习小组的建立,每组独特的文化标识和富有个性的励志目标,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传统课堂中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不相干的差距,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之高,学生参与面之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效发展时间之长,实现了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

二是课堂开放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提高。各校课堂教学随时向所有参观人员开放,上课期间,每个参观人员可以随时推门听课,这就给所有讲课教师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内行的检阅与评价,这就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是一种无形的锻炼和提升。三是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在各校的课堂上,我们几乎很少看到老师的高谈阔论,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更多的是学生踊跃的回答和激烈的辩论,学生秩序看似混乱,但乱而有序,教师真正变成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

五、用科学的管理实施校本研修。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以上几所学校从教师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制定各类业务学习、反思、交流、评价、奖励的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研修机制,

促使教师研修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依托高校,巧借平台、相互交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让教师与知名学者、专家、模范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感悟名家的人格风范、学养睿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二是通过创办刊物,开设“论坛”,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交流心得、成长体悟的多元化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广文中学将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三者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共享。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加强教师“六项修炼”:修炼上进的事业心、博大的爱心、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怀、协作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使每一个教师人格挺拔,精神卓越。三是启动“园丁锻造工程”,实施文化富脑工程,内化教学文化,使“崇尚精彩、拒绝平庸”“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内化为每一个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

六、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教育发展。以上四所学校以前瞻的理念、战略的眼光,大视野定位,大手笔规划,积极创办国内知名、世界一流的学校。一是加强教育与国际交流。除杜朗口中学外,其它三所学校均成立有国际部,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与世界高端、前沿接轨,教育实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二是实现与高校、企业合作办学。各学校与高等学院、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高中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企业的对接融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多样性,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将来适应时代需要和形势发展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名家进校园、百家讲坛进教室、电影电视进课堂、知名校友讲座、社会名流进校做报告等形式,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发展。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7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__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__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__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__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__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__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篇8

上周我校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十人一行赴基础教育课改名校宜川中学考察学习,从他们口中得知,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课堂这两个方面很有特色,听了之后感觉是神话,有点不可思议。经学校领导安排这一周再次组织班主任参观了宜川中学,我校15名教师经过两天蹲点观摩学习,确实应验了他们所说的话不是神话。通过观看周一学生升旗、早读、疯狂英语、激情跑操、自主课堂、自主学习课堂、“晚点”、学生就餐、就寝等,让我感受到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谈以下感受:

一、崔人奋进的育人氛围。

一进入宜川中学的校园便被校园内那一幅幅标语给震憾了,从标语中可以看出学校前卫的办学理念。充分地肯定了学生是学校的生命之本,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突出学校本土特色。从校园内张贴的各类教师、学生光荣榜,上下楼梯口在楼道内张贴有学生的各类标语,且用中英文对照,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行为习惯表现较差的学生则通过严明的惩罚形式展现出来,如通报告示、教室外的批评栏,让这些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会影响班级和学生的声誉和形象的。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幅字画,每一个标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赏罚分明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

校园环境整洁美观。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一日三打扫,分学习小组轮流打扫,由小组长负责,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督促检查量分,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打扫并检查。从校园内看不到垃圾,教室里也是非常整洁干将,垃圾桶周围也看不到垃圾,这些都与平时严格的约束和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是分不开的,这需要长期坚持,长期训练,并且用强有力的考核机制去考核,才能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学习氛围浓。不论是学生的早读还是课间操前的读书,学生们都能很有兴致的读书,不浪费一点空余时间。尤其是下午和晚自习的预习课,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各学科的自学预习任务,教室内无一人说话,更看不到学生在教室内打跳、追逐,有无老师在对他们已没有任何约束,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管理刚柔并济,自主管理三架马车齐头并进。

在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后听取了学校管理工作报告,我发现宜中能发展到现在的状况,这与学校高效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都能做到刚柔相济,通过严格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人,服务人。尤其是对学生管理方面,学校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培养班主任,提升班主任工作热情和工作意识,统一思想认识,同时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班主任津贴挂钩,进一步促进班主任工作扎实开展;通过建设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机构,由政教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在校生活等多方面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通过周考核、月考核、学期考核直接与班级管理考核相挂钩,有效促进各班级的管理;各班都成立了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职务由学生通过报名竞选产生,主要督促班级内各学习小组在校的生活、学习、卫生、纪律、卫生等工作,并交检查结果用来考核学习小组,同时对不良现象及时公示于班级爆光栏。通过班主任、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管理委员会的层层管理和落实,学生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学生教育氛围,从而形成了学生自已管理自已,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课堂彰显学生学习风采。

课堂教学采用教师编写学生自主学习学案,课前学生自学完成学生任务,教师讲课不超过15会钟,课堂学习教师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通过展示,教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的引导,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后留给学生10分钟的课堂检查时间,学生在当堂课就消化掉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师真正达到高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兴趣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待优生的提高培养。

四、教师敬业,乐于创新。

在与几位教师交流后,我发现这些教师的敬业意识强,有高的责任心和优患意识。教师们对学校的管理和工作认可度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就是能在宜川中学教书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教学中能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安排的各项活动,尤其是教研活动,老师们更是当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来做,对于导学案的编,要经过层层审核,不符合教学实际,以备课组为单位还要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直到满意为止。

五、结合我校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教师,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更新观念。

2、学生管理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

3、学校管理制度有待修改。

4、校本教研应做到务实,高效。少行政安排,多注重教研实效。

5、创造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拓眼界,提升境界。

《平来榆考察心得体会推荐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