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0-28 09:07:30 分类: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生活的智慧积累,使我们能够更明晰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通过分享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互相启发和学习,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5篇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

学习了《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公报》,《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中共红河州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通知》,《州委关于上报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班子成员表态发言提纲的撰写要求》。

要坚决拥护党中央、中纪委对违法乱纪人员的处罚,坚决拥护省委政府对违法乱纪人员的处理,四套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州委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结合泸西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继续践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划清界限,把坚持工作转变到风清气正的改革发展上,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依法依规履职;三要做好泸西十三五规划发展,与全省全州发展同步起来进入小康社会,做到"严、实、干、闯",找准泸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性,发掘泸西资源优势,从而推动泸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每一位班子成员都是泸西经济发展的脊梁骨,要打破常规,善于思考,善于创新,每一位班子成员定位要清楚,路线要选对,方法要明确,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允许做的大胆做,确保州委下达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同样要警钟长鸣,新常态下适应新形势,用新理念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篇2

立足云南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际,深入阐述了从严治党,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全面反思了过去一段时期我省管党治党,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聚焦"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抓住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肃清不良影响,解决突出问题,严肃党风党纪,完善制度机制,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的讲话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共青团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狠抓从严治团,抓好各级团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提升,针对团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党风党纪,完善制度机制。共青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当好党的助手,为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奠定坚实的青年群众基础。

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及时把思想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要求上来,紧密结合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下一步共青团工作重点。他强调,共青团落实从严治团关键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基层组织建设,要充分整合资源,探索有效运转机制,在"两新"组织、"非公"企业、国有企业的团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研究。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党性锻炼、能力提升、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对于当前一些团干部身上存在的"浮躁病、宽容病、任性病、空想病、不实病、心弱病",要深入剖析,正确认识,认真反省,坚决改进。要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与"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谋划安排、把握工作重点、坚持以上率下、防止流于形式、搞好统筹结合、强化宣传舆论,打造成检验工作落实成效的标尺。

会议就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好"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积极顺应社会扶贫大趋势,不断探索新思路、拓宽新渠道、建立新机制、搭建新平台,把更多的社会力量汇聚到扶贫事业,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团省委机关全体在编干部两年内将分四批派驻到全省各相关县(市、区)开展工作,形成制度,成为常态。会议强调,"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以密切联系青年、锤炼优良作风、推动基层工作为目标,是践行"三严三实"和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要努力实现服务青年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本领提高在基层、作风转变在基层,通过持续深化,突出基层导向,更好地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篇3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省委党校在全会结束不久,于11月1日下午组织中青班学员召开会议,由副校(院)长余甫功同志传达了全会精神;我所在的中青三班一支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求全班学员在外出社会调查期间加强自学,并于11月13日晚专门召开主题班会,对全会精神进行集体学习;班会后我所在的第三小组紧接着开展小组研讨,围绕全会精神畅谈心得体会。在参加一系列集体学习和认真自学过程中,我对全会精神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头,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水平达到了新境界。全会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篇闪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制度自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一、全会精神及《决定》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治理保障。

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制度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并在1956年完成私有制改造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当代中国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奠定了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并提出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命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宁、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说,新中国7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是根本与长久解决之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面对前进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握我国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推出一系列治理举措,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提出的13个“坚持和完善”覆盖13个方面的制度,内容完整系统、内在相关、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大格局。《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一个与国家现代化总体进程相协调的总体目标,旨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强大支撑和保障,必将有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全会精神及《决定》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基本依据。

“中国之治”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会首次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首次集中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为我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国家制度建设上高度自信,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制度好在哪里、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走得通、走得好”……,全会《决定》作出了明确回答,集中概括为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每一条都经历了历史和实践检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实践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决定》集中概括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使我们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认识更加深刻,对“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认识更加深刻,从而进一步使我们坚定立场、把准方向,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进一步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的更大奇迹,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三、全会精神及《决定》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世界怎么了,世界将向何处去,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更加瞩目中国成功的秘诀。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当今世界,一些国家长期陷入社会动荡、冲突不断、战火纷飞,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制度建设落后、治理能力疲弱。反观中国,国家稳定、社会有序、人民幸福,一片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正是这样的中国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无可争辩的事实也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和治理经验的有益成果,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全会《决定》集中概括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和13个方面的制度,不但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社会制度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

全会《决定》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在制度设计层面确定对外关系,有力回击了西方国家所谓“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的论调,使伙伴关系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模式。《决定》提出“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等,这些举措也表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与各国共同发展,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贡献积极力量。

四、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贡献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当前,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在党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会精神和《决定》学懂弄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通过强化执行力才能使制度功效落地,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青年干部要树立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学会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贯彻好全会精神,关键要结合工作职责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比如,我所从事的检察工作,就要围绕《决定》提出的“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要求,在坚持和巩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法治中国行稳致远作出贡献。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篇4

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通过近期局党组组织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认真收听收看了全会相关新闻直播,仔细研读了全会公报。下面结合近期的学习,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历史文化源流启发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一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源流。制,《说文解字》言,裁也。在小篆的字形里,制左边是一个未,右边是一把刀,指的是以刀断木、治木为器。后引申出制定、节制、法制、形制等意思。度,《说文解字》言,法制也,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如《孟子》说,度,然后知长短。制和度,细分是两个内容,制是标准规则,度是对标准规则的把握。制度寄托了造字者的智慧,启发我们制定制度,不能好高骛远、削足适履,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要拿捏分寸火候,否则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他人作嫁衣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制度,是全会的主题词,在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出现频率最高,多达77次。每一处制度论述背后,都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深刻阐释,都是对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具体回答,蕴含着深厚的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我们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我们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是一座飞来峰。鸦片战争后的百年,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也曾照抄照搬、亦步亦趋,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种种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案都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历史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全会总结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得来的。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没法照谁的模式办,也没有谁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二是国家发展成就告诫我们要完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言语谆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92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站上新起点,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公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成就作出高度评价: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首次系统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用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透露着深刻的辩证法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整的两句话。少了一句,理解都会出现偏差。改什么,不改什么,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丝毫不能丢。13个坚持和完善是我们的方向,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进。公报分三阶段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三是推动国家发展要求我们要推动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公报单列一段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一要以身作则当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是制度执行的风向标,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地学习、尊重、执行和维护制度,全党全社会才会形成制度先行的良好氛围,使制度畅行无阻并推动治理现代化。二要真学真信当信仰。自觉尊崇,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深刻认同。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至真至诚的信仰,制度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严格执行,意味着在制度执行上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坚决维护,就要敢于同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在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有着坚定的制度自信,才有高度的执行自觉。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优势。面对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丰富实践成果和巨大生命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四个自信,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对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保不出偏差。三要坚决执行当遵循。公报指出,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制度执行最终靠人。广大干部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尊崇制度、重视制度,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提高执行制度的本领,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提高制度执行力,还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如果监督问责不严,制度执行和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得好和执行得不好一个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只有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检查,才能确保制度刚性约束。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要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用监督督促执行,用监督检查执行效果,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篇5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指出:“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这在客观上“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修宪的目的是调和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冲突,将蕴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上升为宪法规范。宪法是对政治事实的确认,也是将事实转变为价值和规范的过程。执政党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将新时期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实践和探索及时予以总结、提炼,转变为宪法规范。这次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局势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提出了许多符合国情的治国新理念、新思想。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无穷的政治智慧。

《十九届3中全会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