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时间:2023-05-13 18:01:53 分类: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学习到很多重要的知识时,赶紧写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吧,我们在写体会是要沉下心来、埋起头来,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的培训,首先要感谢县委给我们这次机会,也要感谢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学习课程以及优良的学习环境。让我又一次重温在学校的学习时光。此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智联伟业培训中心的老师周到的服务,优良的学习氛围,高素质的教学给了我很深的震撼。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下一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信心。本次培训有以下两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培训形式多样,内容针对性强

培训采取课堂学习、参观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班除了邀请专业的教授、专家授课外,同时还邀x市委宣传部外宣策略专家,通过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工作,给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二是课堂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学员分成7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学员们相互学习、交流心得,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培训主体和培训内容相结合。结合参加培训的人员情况和工作特点,培训课程的设置从工作实际出发,重点学习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义与案例借鉴等理论知识。

二、坚持学以致用、实效性强 一是丰富了知识,提升了理念

这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既有战略理论提出的背景意义,又有具体实施的任务要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为各位学员提供了大量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知识。二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x统筹乡村振兴发展,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通过此次培训,极大的增长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三是鼓舞了干劲,明晰了思路。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到了专业的知识,了解了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受益匪浅,为做好x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思路。

最后,做为乡镇干部,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是我们不忘的宗旨,带领老百姓走进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好基层民生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民富县强裕美x宜居的新广灵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继续一往如前带领全乡老百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和民生工作,特别是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地和实施,真正地为老百姓服务好,维护好一方平安。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篇2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篇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抓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属性,突出领导核心地位,这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之魂。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加强党的工作。注重创新组织设置,探索将党总支设在产业联盟上、党支部设在产业协会上、党小组设在产业联合体上,不断织密组织网络。推进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党组织要领导并支持其他各类组织依法依规行使职权,逐步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组织党员有效聚合。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做法,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党内关爱资金,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归属感。

基层党建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倾听时代声音、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程。抓基层党建,就要奔着问题抓、按照要求抓、结合实际抓。抓实抓活党支部。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分类抓好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让党组织能落实、好操作,让党员想参与、有收获。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倒排一批软弱后进村党组织进行循环化整顿。切实提升凝聚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来自于联系服务群众的质效,来自于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健全服务体系和链条,把农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要把抓发展有机融入基层党建每个环节、每个要素,落实基本制度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组织活动要结合重点任务,发挥党员作用要着眼群众需求,确定党建项目要立足解决发展难题。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要把党员、群众和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以发展成效检验党建成果。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好,把农民群众团结服务好,需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放在心上、任务抓在手上。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抓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分内职责,层层建立抓农村基层党建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基层党建和日常工作一同谋划、一同研究、一同推进。把抓农村党建工作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党建主责,直接部署推进。要强化务实创新。加强调查研究,把形势的变化分析透,把基层的诉求弄明白,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推动农村基层党建顺时应势、固本开新。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篇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当前,农牧民仍然是牧区的主体人群,而乡村又是我们发展中最大的短板、难点和差距所在,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低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做好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

一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从而提高农业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技术科学化。

二是聚焦精准扶贫,加快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目前,扶贫工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多数贫困村和贫困户来说,实现退出问题不大,下一步主要是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好教育、宣传、引导、组织、带领、支持群众的作用,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高农民自主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扶贫先扶志”理念,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加强政策宣传,搞好解惑释疑,通过参观成功典型等形式,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树立信心。改进帮扶方法,探索在产业扶贫上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的.做法,通过有效参与和投入,提高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完善政策设计,在政策支持上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篇5

乡镇干部要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播先锋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兴,尊重和发展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乡村对外界的吸引力,提高投资者的建设信心。那么作为乡镇的党员干部,在传播本乡传统文化时要胸怀战略格局、保持敏锐嗅觉、踏准发展节拍。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要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格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胸怀大局,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各自乡镇的传统文化,符合时代正能量的,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眼点,大胆弘扬,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等不同方式传播特色文化,但不能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真正做到传播传统文化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要保持“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嗅觉。“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春天到来时庭院的小草最先知道。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乡镇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有敏锐嗅觉,要能够见微知著,要下功夫做有心人,主动学习和了解本地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要做到“拨云见日”,在本地文化中寻到符合时代与当今社会主旋律的特色文化,要有超前思维,但不可撒谎与掺假。既要善于整理传统文化故事,又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吸引外地投资者来建设与发展本地。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要踏准“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发展节拍。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只要你能把握节奏,乡村文化的振兴自会盛装莅临。乡村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其内生的魅力,因为它是地区的灵魂所在。作为文化传播先锋,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部抛弃,而是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方面,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需要各方合力,久久为功。

实施“优先发展+配套支持”,让农业基础“强起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资金予以优先保障,政策予以优先倾斜,人才予以优先提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机器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关键是人才。高校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要继续扩大面对农民的招生培训力度,提供“套餐化”“精准化”教学,提高农民专业水平。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实施“宣传引导+典型带动”,让村居环境“美起来”。要围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变“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把农村打造成“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的“后花园”。要对村居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村民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要重点整治门前屋后、垃圾处理等场所环节,做到无杂物、无异味。要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加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乡亲见贤思齐,美化环境。要充分挖掘农村“乡土文化”“孝道文化”“宗族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让子孙后代“爱家乡、念家乡、建设家乡”。

实施“自主经营+优化服务”,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千条路,万条路,发展经济才是好道路。要聚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业生产补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推广订单式生产模式,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增加收益。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技推广人等专家学者作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益。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特色农产品推广宣传,扩大农产品销路。

做好“三个加法”,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领会年轻干部成长的“双循环”之道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双循环”是我们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武器”。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不妨也深入领会一下成长成才的“双循环”之道。

领会“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内修”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年轻干部,要注重培养“爱学”的兴趣,既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领略处世智慧,又能在先进科学理论中涵养为政品德,既能在与同事的协调配合中积累经验,又能在与群众的交心谈心中增长见识,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培养“善学”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特别是要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手段、丰富学习内容,对一些有失偏颇的、落后的文化要果断舍弃,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学习实效。要注重培养“勤学”的习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决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歇气思想,时刻保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恒心和“水滴石穿”的毅力。

领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之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年轻干部,要忠于本职、抓好岗位实践,勤学业务、勤练业务,作风务实、兢兢业业,在执行好每一个任务、落实好每一份安排中经风雨、长本领,努力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要开拓视野、抓好社会实践,多去乡村发展一线贡献力量,多去项目一线跟班实践,多去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始终敢于冲锋陷阵、勇于创新实践、乐于担当作为,不断培育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要甘于奉献、抓好为民实践,勤到村社农家沾一沾“泥土气”,多与群众坐一坐“一条凳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办一批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中国传统武术有句名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愿所有年轻干部都能内练“品德”、外练“才行”,努力成为一名内有“德”、外有“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年轻干部。

顺应人民“新期待” 描绘乡村“新画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任务,要着眼于人民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啃下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催生美丽乡村蝶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产业发展,描绘富美乡村卷。“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推动产业振兴,要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通过旧村复垦、土地流转等形式,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等多种产业,并试点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深化村企帮扶脱贫模式,引进“企业+农户”的扶贫车间,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依托本地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乡创文旅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村民在家就业创业。

提升生态环境,描绘秀美乡村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宣传教育先行,通过印发卫生知识宣传单、发送短信、推送微信、广播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并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党群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种会议,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号召全体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紧紧围绕“路面干净、水沟畅通、边角清楚、门前整洁”的目标,精细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强力开展厕所革命、裸房整治、“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涵养文明乡风,描绘和美乡村卷。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拥有厚实的“里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和践行者。要积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保护和开发并重,保护古村落、古民居,从乡村记忆、家规家训中挖掘优秀文化,守住文化根基,让乡村依然保有浓浓的“乡韵”,让乡愁有归途。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简化红白喜事流程,牵头筹备设立基金,弘扬外出乡贤注重孝道、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

坚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黄金水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部署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启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发展新航程。此次座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第三次座谈会,也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专题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入手,加强统筹协同治理,巩固提升污染治理成效,突破面源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难点,让长江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各类主体活力,让长江经济带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推动文旅融合,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充分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突出地方特色,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让黄金水道川流不息、千年文脉绵延不绝。

《文化振兴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