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1-10 11:04:06 分类:培训心得体会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自我提升,我们写心得体会之前一定要构思好自己的写作思路,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1

_从业23年来在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发生过一起不安全事件,在工作期间,他总是科室上班来的最早的,下班最晚的那一个。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_更是没有畏惧,毅然“扑”在了工作上。在战“疫”期间,_全身心投入到抗“疫”的事业之中,为员工分发抗“疫”物资,关心员工个人身体状况,统计科室员工体温信息,积极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我们都笑称他是飞行区安检部监护二科的“大管家”。

党性深入骨髓防控亲力亲为

作为一名资深党员,_严格遵守党的纲领,履行中共党员的义务。20__年4月,非典疫情在社会上蔓延。当时的_积极组织员工做好个人疫情防控工作,对全体员工开展科学的宣传教育,稳定员工思想情绪,保障了航空器监护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在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抗战以来,_将抗击非典时的经验传递给又一代安保,使得新一代的安保人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时,用恪尽职守、团结一心的精神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做足了准备。

作为科室里的“老大哥”,科室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通常都会去寻求杨哥的帮助。“杨哥,这个怎么做啊?那个去哪找啊?我这个表格该去找谁签字啊……”因为_是科室里资历最老,经验最为丰富的老同志。在这次疫情爆发之际,各类与疫情有关的数据、表格,_都亲自把关,确保数据的精准,我们常常会开玩笑的说:“杨哥,你撑起了我们科室的一片天。”虽是一句笑谈,但这句话却深深的展现了_在同事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行事以人为先责任奋勇担当

“杨哥,今年您又值班,您不想跟家人做一起吃个除夕团圆饭嘛?”范晓萱问道。_回答说:“想啊!年年都想啊!但是我家离得近,岗位上这群孩子们都离家远,很长时间都不能和家人团聚一回,先让这群孩子们回家团聚团聚吧!”在今年的新春之际,_常常是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却殊不知自己已经是个年过5旬老同志,他将除夕团圆的机会又留给了科室的其他人,勇担新春“值班”任务,却在电话中这样对他的妹妹说:“妹子,我这边工作太忙了,咱爸这次复检结果咋样,一切还好吧!”

在工作的这些年,_凭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也曾多次受到科室领导的表扬,是科长眼中的好员工,员工中的“老大哥”。工作之余,_还会常常利用时间去学习,闲暇之余也会写写文章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我曾问_:“您为什么这么好学?”他说:“汗水与努力不会辜负年华,也会给予你应得的收获。”或许这就是他奋勇向前的动力。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2

x,男,汉族,x岁,x县x镇红庙村人。19x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x被常德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

20__年1月26日(大年初二),x接到x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

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x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x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x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3

“最近有没有发烧感冒?”“没有。”“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或者其他的一些症状?”“都没有哦”“好,那你们平时睡觉的地方、住的地方都要记得常通风,如果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和我打电话。”今年x岁的x,是百福司镇x村卫生室的一名普通村医,今年是他在x村卫生室上班的第x个年头,累计接诊x余人次。x村是一个拥有x个村民小组、x余村民的大村,占域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分布分散。x作为此次新型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独自一人每天要在村内来回十多趟、在村里走上x多公里路、给x多名务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时刻都在关注着村民们身体状况的变化。

20__年的年初,x去做身体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当时妻子x感觉天都要塌了,倒是他反过来安慰妻子说,只要每周做好透析,影响不大的,别担心。自从患病以后,从两天一透析,到正常生活工作,x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繁重的工作,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一线。“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支持他去一线工作,给他做了好几次工作,他还是坚持要去,他说:squo;作为一个医生,这是我的工作,身处在一个地方,就应该尽自己的职责,要为老百姓负责,我走了就没有人给老百姓量体温,检查身体,他们又要居家观察,不能出门,你让他们怎么办,所以,我不能走!squo;”x的妻子x,看着家里的顶梁柱风雨无阻地去挨家挨户地测量体温,内心欣慰却又担忧。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x就开始了每天的奔波。

“x医生每天都背着他的药箱,八点半一到,雷打不动能看到他人出现在我们组,挨家挨户地上门测量体温。”

“x医生人特别好、特别负责,以前生病了他来看,现在疫情这么严重,还是他来看。”“他还有个两岁的小娃娃呢,希望x医生能保重身体,我们大家都感谢他!”几乎每一位x村的村民都知道x医生,每一次体温测量、每一句防疫嘱咐、每一张记录表构起了坚不可摧防御病毒的钢铁城墙。x踏遍村里的每一条路、走到每一户人家门口、诊进每个人的心中,织起了万众一心、牢不可破的防护网。

“他天天都在吃药,都在打针。每一个星期还要去做三次透析,做完又马上赶回来下乡去测量体温。我看着也心疼,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做医生的职责。”x的父亲x启万是x村的上一届的老村医,现在已经退休。但看见儿子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就又拾起老本行,在x下组给村民检查时,就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看小毛病,减轻x的负担。村里的居民也自发组织人员设卡劝阻外出人员,主动宣传当前疫情防感染的重要措施,自觉做到不外出,少接触。疫情来袭,x义不容辞,毅然决然地冲锋在最前线。坚持战斗,是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是作为丈夫、父亲应树的榜样,更是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他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不站出来哪个站出来,村里的书记、主任都在一线,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怎么行嘛。而且现在村里宣传得很到位,老百姓防护意识越来越强,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次疫情攻坚战!”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4

有这样一对80后,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某某管理处的一对普通的“双职工”。他们的工作岗位一个在服务区,一个在收费站。

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为了让熟睡中的儿子多睡上十分钟,某某和某某夫妻俩赶紧摸索着起床。简单洗漱后,一个忙着做一家人的早餐,一个忙着给儿子收拾当天的网课教学课辅资料。等吃完早餐后又忙着一起出门将儿子送去祖母处托管。

疫情防控期,夫妇俩每天互相提醒:“记得戴好口罩,记得多洗几遍手...”单位和家庭的不停奔波,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

作为某某高速某某服务区现场负责人,某某肩负着疫情防护的重担。对内要做好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特殊时期的情绪安抚,对外要保障过往司乘人员有安全舒适的休憩体验——场区消毒、餐食供应、厕所革命、停车引导,一样都不能少。加之简阳市政府在服务区设置的入境车辆疫情排查点,需要协调和提供各项后勤供应,服务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凡事亲力亲为,带领着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管理团队”团结一心、并肩作战。自春节起,他未休息过一天。同事父亲腿摔伤,需要请假回家护理,他马上顶上去,24小时值班,远在重庆云阳老家的父母想在视频里见见儿子,也需提前约好时间。

而处于收费一线的某某,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同样认真坚守着岗位。疫情期间,她坚持优质文明服务,并将服务阵地拓展。随着返程高峰到来,某某主线车流量增大,某某服务区的入境疫情排查点出现拥堵,高速公路上排起了长龙,不少去往成都方向的车辆选择从就近的某某高新区收费站驶出绕行。为确保疫情防控部门的体温检测数据准确,收费站外的交警嘱咐司机先开窗散凉,再接受体温检测。某某见交警忙不过来,主动提前在收费亭挨个提醒司机打开窗户,一天下来,重复的话语说了上千次,嗓子又干又哑。但看见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夫妻俩商量每天回家后先与儿子隔离一米开外,等洗澡消毒后再和儿子接触。工作的艰辛、生活的繁琐,让相守十余年的他们更加紧密。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上无数“双职工”家庭的缩影,他们用理解、鼓励、守护、担当助推了某某高速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感恩有你们。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5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3月1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过去的一个多月,高岚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高岚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防控疫情期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五)

上午9点——

主动上门问需求

趁着上午9点物资尚未送达的待命时刻,谢小玉看望了住在30栋楼15层的80多岁的周奶奶。

“奶奶,降压药够吗?燃气卡要充值吗?”“小玉来啦,放心,都够用。”周奶奶感动地说,有一次为了帮她买降压药,谢小玉连跑了3家药店。

因为老人家不会用手机、腿脚又不方便,谢小玉就特别关心周奶奶。“周奶奶第一次接电话时,看到是陌生的手机号码,以为遇到了骗子,熟悉了以后,周奶奶经常主动打电话找我谈心。”她说,以前连对门邻居都不熟悉,这段时间却认识了很多社区邻居,有些人还给她送防护物资。

服务200多户居民不是简单事。单从买药来说,居民对生产厂家、品牌型号都有特殊要求。有时候她和其他志愿者连“逛”几天药店,才能买到某种指定的药。

上午10点——

大箱小箱送快递

“我的顺丰快递到南门了。”上午10点,30栋楼1单元一位居民在群里求助志愿者,谢小玉看到后立刻起身。

取快递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30栋楼离社区南门最远,来回一趟要十几分钟。一上午谢小玉就帮居民取了4次快递,看到她气喘吁吁地抱着大箱小箱,其他志愿者连忙帮她找推车。“没事,这几天,我的力气都锻炼大了。”谢小玉说。

“快递业务是从2月下旬开始逐渐增多的,最忙时一天要跑十几趟,一批快递在南门,一批在社区服务站前,收到居民通知就得赶紧取走、避免堆积。”谢小玉介绍说,居民个性化需求比较多,经常会有退换货的情况。

几天前,谢小玉向一位社区居民借了辆电瓶车。“最近取快递、取货方便多了,但小玉总是把电瓶车给我们用。”一起负责30栋楼的下沉干部毕彪说,谢小玉年纪虽小却很爱照顾人。

当然,工作中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一次分快递时,有居民冲她发了火,她哭了。“不只是感到委屈,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没做好。”谢小玉不好意思地说,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都在鼓励她,她也慢慢学会了调整心态。

下午5点半——

挨家挨户发活鱼

“团购活鱼到楼下了。”下午5点半,近10份活鱼在灌满清水的塑料袋里活蹦乱跳。谢小玉在群里发出通知,担心有居民没及时看到,她又一家家打电话通知。“谢谢小玉!”不到20分钟,鱼分发完了。随后,她仔细查阅笔记本上的记录,再次确认当天的物资和生活用品是否全部送到,然后继续值班。

脚踩一双粉色球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扎着利落的马尾辫,未满20岁的谢小玉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原本计划今年寒假和家人出去旅游过年,“虽然旅游没成行,但当社区志愿者也挺有意义的。”

搭档万小强说,小玉上岗时正值2月中旬寒潮来袭,爱心物资大部分是米面油,都特别沉,一周要发三四次。小玉挨家挨户敲门送货,好几次一直从傍晚忙到晚上11点。“这个‘00后’小姑娘一点也不娇气,很坚强,很有责任感。”万小强佩服地说。

“抗疫一线也是大学,志愿服务就是课堂。社区工作的经历和体验,是我课堂上学不到的。现在,我的承受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都增强了。”谢小玉自豪地说。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6

3月15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接诊大厅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正在接收转院患者。

“非常感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医生救了我的命。”来自湖北黄冈的王女士经历了10多天的治疗,治愈出院时这样感叹。她是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收治的第一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是一家投资近40亿元、建设3年的民营大型综合医院,原计划在今年3月底开业应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尚未完工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火线开业,为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床位超1000张。截至3月18日21时,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累计收治2055人,累计治愈出院1125人。

1月底,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多,医护与治疗床位均出现较大缺口。经过多次请战,2月8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被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确定为确诊病例治疗点。

提前开业并不容易。运营前夕,医院现场还残留有装修建筑垃圾没有清理:两米多长的木板,一箱箱50多斤重的垃圾。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从负责人到员工,从专家到年轻医护,全部竭力搬运垃圾。虽是寒冬之日,他们的衣服却被汗水浸湿,手套磨破了,手掌冻僵了,灰尘迷了眼。

“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所有人都深知,多腾出一间屋子,就能多救一个人!”执行院长肖骏说。疫情发生前,肖骏想过很多种医院隆重开业的样子,“我没想过这座医院会以这样勇敢的姿态投入战斗!”

刚接手病房时,很多护士都是第一次接触传染病。有护士因为不习惯防护服的闷热,第一天就在病房里晕倒了。但在仅仅两天的时间里,大家已经细化出详尽的制度流程,“比如什么时间段为病人测体温、测血压、测氧饱和度,一天测多少次……边做边理顺,只要有了制度流程,所有人都能迅速执行。”泰康同济(武汉)医院icu护士长曾敏说。

面对疫情没人退缩。墙建军是该院呼吸内科专家,接到通知后,他火速逆行回到武汉。临行前,女儿对墙建军说:“你说疫情危险,为什么你要回去?”他回答:“爸爸要回去把病毒消灭掉,才能让你们安全回到武汉。”

军地一家亲,携手共战疫。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携手开展医疗服务。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感控负责人崔敏说,军队医护人员中许多人的年龄比自己孩子还小。“在与军队医护人员携手战斗中,他们敬业、忘我、奉献、拼搏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在军地协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该院治愈出院。“前方后方都是战场,披上白大褂都是战士。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肖骏说。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7

现在,有数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前线全力以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是照亮生命的一颗颗最美的星。今天(3月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女“战士”。

陈静:火神山医院icu的硬核护士长

陈静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士长,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洗手,保护每一名进出病房人员的安全是她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事。

除了时刻提醒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对于患者出现的顾虑,陈静也是及时进行安抚。

治疗中,医护人员还要进行插管、吸痰,对于这样容易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陈静总是抢着去做。

陈静曾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icu里几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没法通过语言沟通,她专门针对沟通困难的患者制作了一本《新冠护患沟通手册》。

乔杰:以坚韧温柔护佑生命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37天了。2月1日中午,乔杰接到任务,3个小时后就率领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国家队赶赴武汉。第二天,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重症病房。

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乔杰率领团队仅仅用了30多个小时。经过她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这场战“疫”中,武汉市约有11万名医务工作者,另有4万多名来自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二。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此刻更是“战士”,她们护佑着生命,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五)

日前,总台央视记者蹲守在国家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房,真实记录他们和时间赛跑、攻坚克难的医者仁心。

周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他要在上午尽早完成一台床边手术,给一名危重症患者植入人工膜肺ecmo。

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要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过膜肺氧合,再通过血泵将血液循环回体内。

即将被植入ecmo的患者是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58岁男性,发热咳嗽已经11天,被送来icu后,立即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几天过去,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医疗队专家们商讨后决定要提前用ecmo干预,防止病人病情恶化。

特殊时期条件有限,整个植入过程要万分谨慎,这个精细的“生命”平均每分钟要-3000的转速,操作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致命的意外,大家紧紧地盯着指标数据的波动,不敢有丝毫松懈。

手术完成、管路对接、血液引出……生命通道连接成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改善。

针对新冠肺炎可能引发的多脏器功能损伤,战斗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23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个多月的并肩作战与磨合中,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治疗关口前移、提前干预刻不容缓。

随着目前确诊新增人数的降低,新冠疫情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重症病房,多学科合作的精准施治给重生带来更多的希望。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8

今天,迎着昔日东升,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壮观的发射场面令人振奋,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令人鼓舞。

航天梦,连系着中国梦。此时,我们更敬佩航天英雄们为国奉献的追梦精神。这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他们将在天神组合体中生活、工作30天,创下我国在轨驻留最长时间的纪录。特别航天员景海鹏,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进入太空,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奇迹、或壮举,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迹却很伟大,绝不亚于一次长征。景海鹏,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人们都羡慕做航天员的光彩,但可知他们光彩背后有着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亲情的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执行任务时,相当长的时间里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艰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素质,包括身体、技术、心里素质,要求特别高,近乎于苛刻,因此,被选上航天员仅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还需苦练基本功,需要一个长久艰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决不是嫦娥飞天九天揽月那般诗意和美好,狭小的空间,失重的环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是难以胜任的。

可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意志和爱国奉献的理想追求。景海鹏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讲:人的这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梦想串联起来的,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梦想,把各种梦想串联起来,就形成这一生。人要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认识如此说,也是这样做的,从20xx年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飞行,又恰好随奥运会的节拍,所以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体育健儿的拼搏,一届接一届的拼搏,像王义夫那样,参加了九届奥运会,坚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这是何等坚强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有祖国。

其实,将航天员的太空之路比作长征更合适,从地上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艰难很多很多,意志稍有松懈就难以走下去。看央视听一位百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天上飞机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一边与敌人打,一边赶路前进,长征的艰难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来。中国航天能走到举世瞩目的今天,岂不是每个航天人在坚强中拼搏出来的?航天精神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景海鹏那样,争做追梦者,用行动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伟大祖国,敢于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往直前,还如景海鹏所说: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样,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为国争光。

《疫情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