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6篇
写心得体会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随便应付,那么你注定是没有成长的,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1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2
第二,贯彻落实新思想,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经济建设。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去年,我们泾阳发展也发生了新变化,经济支撑被严重抽空,发展动能衰减。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具有泾阳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要按照“一切产业旅游化、一切旅游产业化”的理念,加强与社会资本方的战略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电子商务,推进“四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升级,助推县域经济再次腾飞。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意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新时代奋斗在各级的有志青年带来了最强音。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要知责思为。时刻把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行动准则,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职责,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行使权力,使自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切实做到谨言慎行、克己奉公、勤勉敬业。
要守责知为。提高谋事的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谋划,科学求证,努力克服谋的过程中的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盲目决策、武断拍板,积极为人民群众排解困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要尽责有为。杜绝履职不尽职,做事不尽力,怕苦怕累、安逸度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行事作风,埋头苦干,尽力工作,绵绵发力,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大干快干实干,办好群众所需。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4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将这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
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时期,其特点不可能不发生某些阶段性变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三个维度,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参照坐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显然,这些内涵和使命是紧扣中国梦包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目标来说的。也就是说,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的非凡能力。同志去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能不断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时代变化的关头准确判断历史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大潮的走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谋划发展,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的变化或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1956年,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那以后,我们党一再强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并且都是将其同国情、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讲。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同国情问题、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紧密联系的。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面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个变化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应把对最大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与时代同行中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和确立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制定、调整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也是体现我国发展时代性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就明确提出,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1987年,邓小平同志考虑我国发展目标的时候,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党又把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大明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现在算起,再有3年便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便出现一个新问题:怎样规划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此,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步,从2021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战略安排提升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一是把原来确立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完成。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超乎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已经并将继续深刻而快速地改变中国的面貌,我们有把握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够提前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自然也要升级。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这个目标增加了美丽的要求和强国的表述,意味着我们的新目标不是建成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是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5
一、主要做法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广清一体化”的抓手,开发区出“人、力和钱”,实现一级财政法人体制创新。出资方面省、市、广州、开发区各自比例为1:2:3:4。实施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科学管理的创新体制。第二是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服务,将其作为广州开发区的飞地,借助广州开发区30多年来的理念贯穿园区,建构部门一站式服务平台,转变工作思路,从2014年开始,制定了充分授权的模式,封闭运行的体制,一共是67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授权给广清园区,制定了有20枚三号公章全部下放,做到了办事不出园,真正是成为广州的一个区位,山区市的成本和珠三角的服务。第三是按“产城融合、智慧城市”等理念进行产业园区规划。
二、下步发展建议:
但通过短暂的调研和座谈后,发现存在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此提出四点思考对策。
(一)园区规划:加强“产城人”融合的规划。一个好的工业园区要强调人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园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功能的完善,第二是要加强生态空间的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往往是一个园区的核心卖点,是规划的眼。第三要梳理产业园区的城建如何搞,比如定制化或者标准化厂房、基建与刚需生活配套,共享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实验室等。
(二)产业规划:亟需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到2017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引进了精细化工、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几个产业板块。但对园区的招商目标、发展路径并没有详细思路,目前招商来的几个企业并没有较为有关联的产业链,比如欧派家具、汽车制造等等,用产业吸引力和相对竞争力两个维度,抓大放小,集中优势兵力,有选择性地引进、培育和发展,力促产业落地、构建集群生态。
(三)招商平台:明晰广清产业园招商施路径。要对招商组织配置进一步优化提升,主要有组织架构,定岗定编,管控流程、招商奖励机制、组建招商团队、团队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等。其次是关键产业政策:要有招商目标、本省同同类城市的现行政策,跟踪、反馈和更新。再次是关键人才政策,在目前人才“黄金十条”的基础上再优化升级。最好是单个项目的定制化招商落地,要了解企业落地的核心诉求,重点引资项目的个案规划,个案招商政策的落实,落地模式和业务规划,项目选址与细节磋商,项目投资意向书签署,商业计划与公司成立等等。
(四)激发活力:建设产投平台和运营平台。产投资平台方面,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成立产业投资和并购子基金,产业孵化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发布招募公告。在运营平台方面,要注重企业间协作机制,出台协作机制和奖励办法,优化协作流程,同时政府高效服务支持,建立便捷融资平台;加强企业能力提升计划,企业审计、税务规划、风险咨询、公司战略和财务咨询;建立共享合作的研发平台。
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篇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大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长期坚持不懈,不断发展。
要贯彻落实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策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中的领导都放在14个基本方略的第一位,这个第一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先一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齐全意识,自觉维护党的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的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稳定的工作总基调,统一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高党的方向、大局、政策力,促进党的总体整体整体整体整体整体整体整体整合作,确保党的整体整体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