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8篇
结合实际,心得体会才能有深度,才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智慧,我们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知识面有提升的,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1
王茂榕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先后获得“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四好少年”“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从小学习舞蹈、钢琴和声乐的王茂榕,是胶州市少儿秧歌艺术团的小演员,热爱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立志将胶州秧歌“扭”向国际大舞台。自6岁起,她就经常登台演出,先后参演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晚会和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暨“新时代”秧歌艺术精品展演,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秧歌表演技巧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齐鲁风韵和胶州的风土人情,传递了艺术情愫和文明基因。在纪念中法两国建交55周年的全球功夫春晚上,她两次登场,赢得满场喝彩;为庆祝青岛市与日本下关市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她参与青少年研学交流及秧歌展演活动,将胶州秧歌从国内“扭”到国外。在学校的王茂榕还担任着“秧歌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同学们一起学习秧歌。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有个坚定的梦想,那就是要将传承非遗扎根心底,让胶州秧歌发扬光大,成为响亮的“国家文化名片”。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同学少年一题就是摘自《沁园春·长沙》的一句,讲的是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人发生在位于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历时五年半的真实故事。“少年”一词体现他们满怀热情与理想,充满了正能量。
故事中的主角就是上面提到的人物,他们当中也只是个别家境好一点,能拿出学费,其他的人都是需要借钱读书。毛泽东,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伟大的领袖。他以前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他有远大的志向,最终成为伟大的人物。他主张: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志,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他也一直这么做,使自己变强大,增长知识与智慧,不断让自己进步。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_章中最后一章节,街上所有的人都逃了,就剩下一师的学生和老师,毛泽东带领大家,奋力反击,让敌人投了降,也证明了一师学生爱国之心。
对比一下当今社会,如果换做是我,我想我不会那么大胆,提出建议并实施行动,恐怕连走都不敢走上去。现在城市和谐发展,家庭富裕,也只有警察、消防队员才可能去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如今每家每户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不用为了每日三餐而发愁,更不用为没有学费而担忧,我觉得读书方面也应该比以前好,不要连我们的祖辈、父辈都不如。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一切为了和平、温饱、家人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以前的少年志气高,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也应该有志气,不要比不上艰苦时代的读书人,我们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延伸阅读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通过走访50位中国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多角度还原当年的战场故事。通过电影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当年的历史和更加关注抗美援朝老兵群体,珍爱和平,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1950他们正年轻》心得体会”,供您参考。
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生活状态,那么牺牲和准备牺牲也应该是军人的生命状态。有幸参加了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的首映,数次泪流满面,感动之余,浅谈一下关于生死的5组词:你死我活、出生入死、舍生忘死、生不如死、向死而生。
影片剧照
“你死我活”,很残酷的词。在战场上,于敌,你死我活是胜利、是骄傲;于友,你死我活是遗憾,是背负一生的痛苦与怀念。为什么那么多从战场归来的老兵,把军功章深深藏起,再也不对外人讲起那段硝烟,在访谈时谈到最多的是对逝去战友的愧疚,他们感觉自己在偷生。活着是罪过,这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心路沧桑。
“出生入死”,很宿命的词。从人的一生看,每个人脱胎于母体,被授予生命,开始生活于世间,最终衰老、死去、入土为安,“出生入死”概括了一生。对军人来说,上战场出发时是生的,但已抱定了必死决心,离开战场可能就“马革裹尸”了。军人的“出生入死”是一曲慷慨悲歌,是一种天定宿命,更是一份职业荣耀。
“舍生忘死”,很壮烈的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把生命都舍弃了,再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舍生”的军人不可能被战胜,因为他要么胜利、要么牺牲。人最恐怖的是死亡,把死亡都忘记了,这种极端的精神力足以冲破一切,多么强悍的战斗精神。军人对待死亡或许有三重境界:一是不怕死,可以正确看待;二是慷慨赴死,敢于直接面对;三是忘死,已经抛之脑后了。
“生不如死”,很纠结的词。中国人重视生命、重视现世,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居然有“生不如死”的观点了,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活着太痛苦。如此痛苦,死了算了,死了是解脱。军人在战场上,有时不得不面对极端饥饿、极度疲劳,或者战俘营、敌人监牢,难免遭遇“生不如死”境地,但此时能一死了之吗?必须顽强的活下去,活下去才能打败敌人。
“向死而生”,很坦然的词。既然生命的尽头都是死亡,既然不得不过着一生,那就面朝死亡、春暖花开,坦然面对一切。好的态度应是把握当下、过好当下,不因每一个逝去的当下而遗憾,也不因每一个未知的未来而畏惧。正如老兵所言:上了战场不要怕,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综上,生不畏生、死不畏死,这或许是军人和每个人应有的生死态度。
“守墓人”:倡议年轻人看抗美援朝故事 传承其精神
片方原本要在沈阳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起举办观影活动,因为疫情的原因临时取消了。导演表示非常遗憾,“我们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陵园里安葬了众多志愿军烈士,我们希望回到这个项目开始的地方,与观众一起,致敬每一位志愿军战士。无论是当年的抗美援朝,还是当下的疫情、洪灾,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才让我们有美好的未来。”
称自己为“守墓人”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肖淑芬女士表示:“作为烈士英灵的守护者,我们倡议,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观看这部《1950他们正年轻》,了解抗美援朝故事,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站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岗,为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肖淑芬女士还表示:“这部影片是对先烈们的一种告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众多英烈在这里安眠,这里还有镌刻着所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将士的英名墙。这里也是所有志愿军遗骸的安葬地。《1950他们正年轻》不是一般的纪录片,它是通过英雄战士的回忆与讲诉,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再一次弘扬,我们要传承好不畏强敌、爱国报国的基因,使其发扬光大。”
1950他们正年轻这部电影目前已经被正式定档在9月3日,导演也是解释了为什么定档在这一天的原因,因为在9月2日,第八批志愿军烈士将会回国,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来致敬这一群可爱的人
由宋坤儒执导的抗美援朝老兵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将于9月3日在全国上映。片方发布终极海报和一支新的预告,片方表示,9月2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将回国,选择在9月3日上映,是对志愿军的致敬,倡议大家勿忘历史致敬英雄,一起观看抗美援朝故事。
新发布的海报中,一名战士奔跑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画面中花的元素非常抢眼,象征着当年入朝的战士是如花一般的年纪,同时红色的花也暗示鲜血浸染的惨烈。抗美援朝,197653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异国他乡,我们从未忘记,当年,有百万年轻人响应祖国号召,用血肉为祖国人民筑起一道新的长城,将强敌阻挡在国门之外。《1950他们正年轻》收录了26位志愿军老战士的影像,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看他们战火硝烟里的无悔青春,激励新一代的年轻人保家卫国,自强不息。
26位志愿军老兵首登大银幕 9月3日上映意义非凡
?1950他们正年轻》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首励志感人的“青春”赞歌。
70多年前,百万青年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把威胁挡在了国门之外,他们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回来的战士,如今他们怎样了?当年的战场究竟有多惨烈?在军力物力悬殊的那场战斗中,这些年轻人想的是什么?《1950他们正年轻》历时四年拍摄制作,主创团队以“真实、珍贵、热血青春”的创作初心出发,走访了近50位志愿军战士,选取了26位收录在影片中,从不同军种、不同维度还原当年的战场故事。
从这部电影发布出来的预告和海报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段充满着硝烟的年代,我们国家无数的有志之士,为了国家以及民族的尊严和安全,前赴后继奔赴战场,只为创造一个盛世的中国。
?榜样6》充分发挥了那些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可以鼓舞我们,带给我们前进的动力,成为一名品德高尚优秀的人才。怎么才能避免将《榜样6》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榜样6》专题节目观看个人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开播。他们是戍卫边疆的战士、基层党务的“多面手”、扎根南海岛屿的守护者、“为国铸盾”的科学家、为村民挖渠的“当代愚公”、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燃灯校长”……榜样们身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共产党人的“爱国之光”“开拓之光”“奉献之光”,让我们一起追光,向榜样之光奋揖前行。
追逐“爱国之光”,涵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丹心。
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英雄团长祁发宝用张开的双臂展示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态度,在外军的围攻下,祁发宝带领士兵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战斗,坚持到增援队伍赶到,让来犯者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在边境线上,魏德友放牧巡边57年,堵截牲畜、劝返人员,“组织让我守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做到问心无愧”,几十年来,魏德友为国戍边的信念从未改变。“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边防英雄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爱国的赤胆忠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逐“爱国之光”,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根植在心中,并转化为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追逐“开拓之光”,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
“力,形之所以奋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开拓创新就是这样的“力”。南京仙林街道的孙金娣,开拓创新网格化服务,纵向上划分三级网络,横向上区分类别,划分为439个网格“同心圆”,把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为全国各地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搞科学就是要不断创新”,这是陈定昌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在激光雷达领域刚展露冰山一角时,陈定昌就以科学的论据取得了项目支持,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啃下了硬骨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工作不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多探索,跳出思维定式、逻辑惯性,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创新伟力。
追逐“奉献之光”,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解决草王坝村缺水问题,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如一日,挖出一条“生命渠”;为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四十年,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党员干部当追逐“奉献之光”,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胸怀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意识,在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道德自觉为人民赤诚奉献。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英雄张开双臂就是护国的长城”
越是伟大的时代,就越是呼唤榜样,越是需要楷模。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观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后,我被触动了。
52年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魏德友用“活地图”诠释着边防人的初心。他说:“一次宣誓,守护终生”,他说:“地窝子都住过了,有啥苦的?这里挺好,我们哪也不去。”在物质需求越来越重的今天,他过的比任何人都开心,他活的比任何人都自由,心灵的升华胜过繁华的浮夸。
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恐惧与担忧,在病床前仍能审阅200余页学生的手稿是何等的毅力。陈定昌没有辜负“决心长大了一定要投身国防,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的诺言,他舍小家,为中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媒体说他是拓新者,他更是守护者,他用“红旗2”为国铸盾,他用“毫米波、红外、反辐射”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大山里的孩子难成才。这不是偏见,是几十年的现象。山里教学简陋,山里人不想读书,更不愿让孩子读书,特别是山里的女娃,可能从一出生她们的人生轨迹就被定义成“耕田育娃”。《榜样》中有一段采访让我记忆深刻,一位从张桂梅女子学校毕业的学生说:“如果我不读书,可能我的孩子已经三岁了,我感谢张校长让我走出大山。”比起大城市的少女,他们曾经心甘承受老天的安排,可偏就有这么一位校长,以药为伴、以校为家,徒步劝导家长,用生命传授知识,拖起了两千多孩子的未来。她说:“我这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救了一代人。”
当然,今天的节目还有很多感人事迹,不一一赘述。仔细拼读,他们都不为钱、不为利,他们只是想对得起自己对党宣誓的誓词,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他们有着凡人很难得到的精神快乐。这种信仰令人感动、震撼心灵、净化灵魂。
总有人问我,有没有信仰,年少的我总说我信仰善良,现的我说我信仰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信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我们应该向榜样学习“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带着信仰做好自己基层螺丝钉的本职工作,说大一点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合格党员。说小一点叫:“做好自己,不愧于心。”
观看《榜样6》系列节目,为我们当下年轻人展现了当代各行各业模范党员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鲜活事迹,在这些先进模范党员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用一颗颗赤诚的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青春,用热血,乃至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人民幸福。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我们要带着信仰做好自己基层螺丝钉的本职工作,义务在手,责任在肩,使命在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坚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作为一名青年社区工作者,我想说一批批优秀的青年社区工作者在基层历练和成长,我们会把为民服务的初心化作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社区安宁,用真情服务居民。
一盏明灯照亮大地,一个榜样照亮内心。12月8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洗礼,备受鼓舞。
而在观看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榜样6》的标志背景、还是缓缓展开的荧幕,亦或是让榜样们重温入党誓词的初心台,无一例外都以红色为主题颜色。红色,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而如今在榜样的背后,同样蕴藏着那一抹炽热的“红色”。
1950年他们正当青春年华,为了祖国安全和和平依然坚定的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去往朝鲜的战场。71年过去了,对于那些经历过战争的战士已经不在年轻,但是他们的精神依旧在,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将会接过他们的责任继承他们的精神。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心得体会”,供您参考。
有幸很早就去看过这部片的样片,我以及与我一起去的同事都哭了。说实话,对于抗美援朝,我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对那场战争并不感兴趣,因为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的,都与死亡有关。我感动的是这一群老兵,他们经历过那么大的事,很多依然很乐观,还在唱歌。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依然斗志昂扬,让我一个整天想着躺平的年轻人很惭愧。如果当年他们躺平了,我们会怎样?看片子的时候时常会脑子里面想这个问题。
有个老爷爷,想找他战友的遗体,他说电影上了以后,他希望更多人帮他找,一直到他过世,电影还没上映,朋友跟我说起的时候,我也想哭。那个战友救了他的命,自己牺牲了,当年的环境,只能就地掩埋。但中国人,我们讲究叶落归根,这个老兵希望能把他战友的遗体找回来,埋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些爷爷奶奶,他们在出镜的时候很多都戴了他们的军功章,这是他们的荣誉,也是祖国与人民给他们的感谢。
相比《金刚川》这一类的剧情电影,这部电影更为真实动人,看到这些乐观向上的老年人,我们作为年轻人,受到的激励还是不少的。
有孩子的家长,或者创业者、迷茫焦虑中的年轻人,都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里的普通人,如何敢打敢拼,成为时代的英雄。
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生活状态,那么牺牲和准备牺牲也应该是军人的生命状态。有幸参加了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的首映,数次泪流满面,感动之余,浅谈一下关于生死的5组词:你死我活、出生入死、舍生忘死、生不如死、向死而生。
“你死我活”,很残酷的词。在战场上,于敌,你死我活是胜利、是骄傲;于友,你死我活是遗憾,是背负一生的痛苦与怀念。为什么那么多从战场归来的老兵,把军功章深深藏起,再也不对外人讲起那段硝烟,在访谈时谈到最多的是对逝去战友的愧疚,他们感觉自己在偷生。活着是罪过,这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心路沧桑。
“出生入死”,很宿命的词。从人的一生看,每个人脱胎于母体,被授予生命,开始生活于世间,最终衰老、死去、入土为安,“出生入死”概括了一生。对军人来说,上战场出发时是生的,但已抱定了必死决心,离开战场可能就“马革裹尸”了。军人的“出生入死”是一曲慷慨悲歌,是一种天定宿命,更是一份职业荣耀。
“舍生忘死”,很壮烈的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把生命都舍弃了,再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舍生”的军人不可能被战胜,因为他要么胜利、要么牺牲。人最恐怖的是死亡,把死亡都忘记了,这种极端的精神力足以冲破一切,多么强悍的战斗精神。军人对待死亡或许有三重境界:一是不怕死,可以正确看待;二是慷慨赴死,敢于直接面对;三是忘死,已经抛之脑后了。
“生不如死”,很纠结的词。中国人重视生命、重视现世,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居然有“生不如死”的观点了,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活着太痛苦。如此痛苦,死了算了,死了是解脱。军人在战场上,有时不得不面对极端饥饿、极度疲劳,或者战俘营、敌人监牢,难免遭遇“生不如死”境地,但此时能一死了之吗?必须顽强的活下去,活下去才能打败敌人。
“向死而生”,很坦然的词。既然生命的尽头都是死亡,既然不得不过着一生,那就面朝死亡、春暖花开,坦然面对一切。好的态度应是把握当下、过好当下,不因每一个逝去的当下而遗憾,也不因每一个未知的未来而畏惧。正如老兵所言:上了战场不要怕,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综上,生不畏生、死不畏死,这或许是军人和每个人应有的生死态度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是很值得看的纪录片,有些东西我们不能遗忘 。每一位爷爷奶奶都值得我们去尊敬,去铭记。从影片最开始,一位爷爷讲他的战友,一个女孩子,腿被炸没了,在抬回去的路上,没喊一声疼,她一直在唱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瞬间泪崩[流泪] 还有那位喜欢拉手风琴的爷爷,他失去右手,同时失去了他的梦想。他和战友说,是老了,拉不动了[流泪] 还有一位爷爷在和战友视频的时候说,刚刚给工作人员讲了抗美援朝的事情,在最后他说苦了,他不应该说苦的。眼泪又开始流出,怎么就不应该,本来就很苦[流泪] “我希望世界和平,打仗对谁都没好处,但我反对投降”
近期,在韩志愿军的遗骸被陆续接回祖国,山河已无恙,英魂归故里!希望爷爷奶奶们可以尽快回到祖国的怀抱。有的小伙伴说他们那里排片很少,甚至有的小伙伴那里还没有排片,这部影片没有钱宣发,只能网友自来水+政府扶持,真的很希望大家有条件能去支持一下。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因为之前一直都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1950他们正年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因为青年是一代有理想的青年、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才有希望。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观看"七一"建党直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岁月在更迭,青年会老去,但青春的集结号经久不息,嘹亮而清澈。
100年前的您说:“部队要攻城了,为了抢到背炸药包的机会,我虚报年龄火线入了党。要知道,参加尖刀班、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这是一位革命前辈在谈到入党初心时的真诚独白,云淡风轻之间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
100年后的我们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前辈们您看,2019年3月31日,是令人无比心痛的一天:凉山的扑火英雄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留给世界最后一道“最美逆行”。在和平年代,以青年为主体的消防和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的群体,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青年,不愧是中国革命的燎原火种,中国大厦的不锈钢钉,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呼唤新章,领袖新时代的嘱托在耳畔久久回响:“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过去的100年,你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100年后,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继承了你们的精神,正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进发……
新的时代,我们将迎来小康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世界强国……这些都将在新时代青年的手中变为现实。
百年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100年前,你们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100年后,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
100年前,你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100年后,我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信念坚定,更加斗志昂扬!
100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回望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鲜红热烈的历史,我们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将自己的激扬青春,奉献于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走入这一百年的历史,我们看到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常有“最后一块布做了军装,最后一口饭做了军粮”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中,有着罗布泊的巨响,有着一位老人在南海画的圈,有着人民子弟兵救灾抢险的辛勤背影。现如今,“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问”逐梦,进博会举办……这样的成就,何尝没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辛苦付出?何尝不是于艰苦中寻找出路,于青春中反哺祖国?攻坚克难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离不开无数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事关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时期。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虽然是“80后”,但他以超出他人百倍的努力,最终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的“90后”们,与前辈合作,将“玉兔”送上月背,让携带月球土壤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
可是,青年一代毕竟还年轻,虽然能取得许多成就,但有时仍然会冲动行事,缺少理智,难以明辨是非。路怒族、键盘侠,都是典型的例子。因此,青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合理的引导,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青年为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世界,并以此为标准,主动承担时代重任。同时,无数共产党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对青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一种永恒的魅力,能带给人真正的教育、引领和感召,具有着永恒的价值。可见,党的领导,可以助推青年更好地肩负时代使命。
作为青年的我们,应不再迷惘,中华大地是我们立足的基点,前辈的殷殷期望,是我们的光,热血还未燃尽,执起手来,团结一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这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我们的激扬青春,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礼。
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红船走来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筚路蓝缕,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历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百年前,中国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鱼肉”,今天我们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百年前,路上国门破碎,海上门户洞开,今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百年前,中国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西方世界,今天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百年前,中国连年饥荒,百姓忍饥挨饿,今天14亿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百年前,上学读书对普通孩子来说遥不可及,今天国家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百年前,老百姓生病时无助绝望,今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百年前,贫困的梦魇严重地困扰中国,今天,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百年前,中国出行不便,交通建设受制于人,今天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故我中华之少年当学吾辈之楷模,扬民族之精神,做到: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形成和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是无数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我们必须学习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三、从党史学习中凝练担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少年时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代又一代青年接过前辈的名字,那赤子的热血从未改变,那坚定的信念从未改变。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风茂,今少年不忘国之风骨,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江河万里丰碑昂首,一部党史写满不朽的辉煌。在鲜红的党旗下,让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昂首挺胸,如松似柏。牢记党的教诲,不忘艰苦岁月,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以汗水和热血,续写辉煌。
这一路走来,不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始终如一的初心,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使命,不改的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同时,更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不负人民、甘于奉献,用使命担当诠释新时代党员初心。在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重要指示时,“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来形容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攻坚一线、奉献自我的大无畏精神。作为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心中无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念兹在兹、心系人民;必须做到心中装事,始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必须做到心中有情,始终带着感情做事,真正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必须以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境界诠释新时代党员的初心、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不负使命、倾情投入,用激情活力答好新时代主要命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交汇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在守护初心的同时,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始终充满激情、倾情投入,用满满的青春活力勇当时代先锋,以满腔热情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开拓者。始终富于创新、锐意进取,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以满腹经纶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拼搏者。始终勇担使命、攻坚一线,用“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气魄勇做时代楷模,以满心责任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奋斗者。这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重要课题,必须以牢记使命、全情投入的状态回答好新时代的主要命题,当好这个时代的答卷人。不负时代、向往生活,用美好青春唱响新时代美丽赞歌。如今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国际形势,常常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忘记曾经的初心,动摇我们的步伐。往往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回首来时的路;静下心来,回忆来时的初心;放平气息,倾听内心的声音。必须坚持顺应时代,让奋斗目标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坚定的理想、心中的梦想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靓丽五线谱;必须坚持趁势而为,抓住时代夹缝中的机遇,以“拾荒者”的精神、“筑梦人”的状态填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绚烂音符;必须坚持顺势而上,珍惜时代给予我们的美好生活,牢记人民寄予我们的美好愿景,以向往的生活,青春的力量唱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丽赞歌。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向往生活”。为人民守护初心、为民族践行使命、为国家唱响赞歌,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向往生活”。
在我眼中,党就像一位母亲,时刻关怀、体贴着我们;党就像一位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党就像亲人、朋友,在我们为难的时刻,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应该感谢党,因为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党是中华民族的英勇和守护神。如果没有党,我们中华民族也许到今天依旧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回眸历史,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多重压迫之下,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英勇地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号召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陕北,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大无谓的革命精神;还有那浴血奋战的台儿庄大捷、气壮山河的百团大战等赫赫战功,也无一不是我们党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党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鸟巢”,为中国的发展而欢呼雀跃;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华夏大地一片祥和,美不胜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在日渐强大,“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脱去了“落后”的旧装。党是和平的使者,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位母亲。当利比亚的孩子正在饱受战火的侵袭,我们正在惬意地享受着党为我们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当伊拉克的上空还弥漫着弹药的味道,我们的人民正在夕阳中享受天伦;当国外此起彼伏的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是那样的惬意与安详的生活着并快乐着。这一切,都源于您----倡导和平的我们的党,我们的母亲。这就是我眼中的党,一个小学生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中学习,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学习是在为党而学习呢?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理当为党奉献毕生。作为意气风发的新一代,我们必须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拥有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3
6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滨河家园社区提前就在青少年活动群中发布了观看通知,辖区青少年30余人纷纷在家自行观看,并上传了照片,观看后,学生和家长都感触颇深。
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振奋人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从小养成优良品德,这是一个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不仅要热爱学习,更要待人有礼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乐于助人,自强自律。
现在拥有幸福生活的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和感恩。要以积极向上的面貌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4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新时代好少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时代在进步,青少年也在进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学生王颉热爱科学,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创新,初中时加入学校机器人社区,多次在区、市等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少年的活力。冯丽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爸爸妈妈叔叔都患有疾病,家中又遭遇火灾,生活非常艰难。但积极乐观的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经常帮助家人做家务,刻苦学习,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家人治病,帮助更多的人,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
新时代好少年是有孝心的,乐于奉献的。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河南省新乡市的路子宽得知父亲患有白血病,毅然决定为父亲捐髓,他身上的那份孝心,勇敢值得我们学习。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山西省晋城市的刘雨墨6岁时就跟随父母参加公益活动,累计参与公益活动329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新时代好少年是多姿多彩,多才多艺的。古往今来,留下了太多传统文化艺术,需要我们去学习,传扬。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日做到了这一点,她3岁开始学习内蒙古传统歌曲,多次参加比赛获奖,通过参与节目录制,让更多人感受到蒙古文化的魅力。还有辽宁省的李晰陶,学习成绩优异,爱好广泛,擅长古筝,绘画,写作等,热心公益。从她身上,我体会到了少年的青春和绚丽。
从《新时代好少年》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许多少年身上的优秀品质,激发了我作为新一代少年的热情。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个乐于奉献,刻苦学习,孝敬父母,顽强拼搏,有梦想,有信心的好少年。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5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这个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给人类定下了一个规矩,这就是孝的内涵。
中央频道有一套节目,“最美孝心少年”.一共评选了10位孝心少年,这10位孝心少年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故事就是黄凤的故事。
十年前,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在某一天里这个美满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凤的爸爸在建筑工队的高楼上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把脊椎摔断了,从此下身瘫痪了。黄凤一心想让爸爸好起来,就拿着家里仅有的27元,推着板车要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去给爸爸医治,这一路黄凤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走了许多天,终于走到了上海的某大医院,可医生却说无法医治,黄凤不甘心又走了许多大医院可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黄凤爸爸的病无法医治。有人把这个故事发到了网上,有一家武警医院愿意免费去给黄凤的爸爸医治,现在黄凤爸爸病已经好多了。
看了这10位孝心少年故事后,我明白了很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只要我们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一个吻爸爸妈妈就会高兴的不得了,所以我们每天要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或一个吻,好吗?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6
这期节目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少年,有热爱航模飞机的董天晨,沉浸科技的邵子衿,坚持不懈的颜玉宏……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颜玉宏。
这位少年在儿童时期患了小儿麻痹症,未及时就医而导致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不愿屈服,每天坚持用拐杖走路。他还加入了残疾人游泳队,每天在游泳馆里练习,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由于双腿不能动,他经常沉到水里,可他依旧坚持不懈,努力练习。看到这里,我很震惊:一个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他却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另一方面他学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屏山中学。新学校住宿在五楼,他不得不坚持爬楼梯。学校出于好意,想把他的宿舍改在一楼,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爬上五楼。就餐时他得用手把碗拿到桌上,本来就要用双手握住拐杖,可还要用几根手指拿碗。同学们看见了,想去帮他,他却说:”同学只能帮我三年,以后还得靠我自己,所以要尽量自己做事”。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对啊,家人不可能永远陪伴在我身边,终有一天我会离开父母,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太依赖父母。
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7
晚上,我随意调台,定格在了少儿频道。过了一会,《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开始了,我被节目吸引住,一刻也不落地看到结束,节目里许多故事,让我感同身受。
节目里提到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年龄在11-16岁之间,他们都经历了一段悲惨的遭遇,经受了生活的考验。他们的家长有的生了重病,有的身患残疾,还有的甚至已经撒手人寰。由于家庭的原因,这些孩子们早早地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不忘报答父母,尽量帮助父母减轻痛苦甚至重新站起来。他们在学习、打工与父母间来回奔波,但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小小送票员”路玉婷趁着中午学校放学的空隙,骑上自行车,一丝不苟地送机票。当记者采访她“你想不想像其他的孩子一样玩?”时,她微笑着说:“说不想那都是假的,但我天天送票已经习惯了,就是为了治好妈妈的病”。还有一对姐弟,父亲外出打工,母亲不幸早逝,他们与奶奶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只靠自己种地卖些农作物为生。奶奶身体不好,急需用一药,他们便背上四十多斤的玉米和茶叶,不辞辛苦走上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去卖……这些少年用真挚的孝心谱写下爱的乐章。
别说,中国的汉字真有其中的魅力。“孝”的上半部是老的一半,下半部是“子”,意为晚辈要孝敬长辈。然而,现在的社会中,独生子女多了,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天天是爸爸妈妈照顾我们,古时许多家庭奉守的美德如今都被遗忘了。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时候会想到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百善孝为先,这些孩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不值得所有人学习吗?
观看少年闵子骞心得体会篇8
百善孝为先。在观看了今天的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后我深有此感。
今年11岁的王帅康,过早地经历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难。20xx年秋天,王帅康的爸爸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两次手术无力回天,最终撒手人寰。在沉重的精神打击下,奶奶患上了严重的心肺综合征,医生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妈妈含泪改嫁他乡。他还患有严重近视。王帅康上小学一年级时,被医生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
生活如此坎坷,王帅康一次次经受磨难,但他丝毫没有退缩。他要苍天知道自己不认输。他每天捡废弃瓶,卖出去。赚了一点钱。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每次都先想到爷爷奶奶。吃的,穿的。他用自己的的双手撑起一片家。
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孝字。家人给了他生命,所以他心中就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任何困难和疾病都不能战胜的。他用自己的双手诠释了孝,诠释了生命的伟大。
我觉得生活中也应该时时刻刻懂得孝道,哪怕一点点小事,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因为父亲母亲在节日那天没有给他买礼物,感到伤心。一个老人告诉他,你的父母给了你很多。他们给了你一双明亮的眼睛,灵活的腿脚,和一个聪明的头脑。给了我们这美好的世界。
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要给予回报,总有一天,他们会变老,我们要保护爱护他们。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让我们时刻心怀感恩,让爱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