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7篇
一份出色的心得体会能意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通过写心得体会,我意识到自己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不足,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1
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很快的就这样过去了,在初为人师的三年里,让我既体会到了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种新鲜感,又感觉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劳累。回顾三年的工作,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这一年在工作上的收获,愿和各位老师共勉。
一、把握机会,积累经验
以前我一直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就可以当好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其实是兼有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只靠专业知识是无济于事的。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新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第一堂课,靓出你自己
有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是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牢记的准则。在第一堂课上,你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去年我接手的是五年级语文,班主任在向我介绍班级情况的时候,就严肃地和我说,千万不要对着学生笑,一定要对他们“凶”。刚开始我也有点发愣,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其实这个“凶”,就是指教师必须先树立威信。打个比方,你要在上课铃声未停之前到达教室门口,注视全班。目光要犀利、灵活而有神,以便让学生尽快安静下来。如果还有人打闹,可以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盯"住他。千万不要傻乎乎地直接开始上课。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教训,结果一节课下来,班级里乱糟糟的,更不用提什么教学效果了。一旦学生安静下来,你要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教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经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我们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经占到了80%。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则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为抚养。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不理想。最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你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可以提供几个小窍门以便记忆:你可以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另外,你还必须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
暖。你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如果你能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他受到的鼓励将是非常大的。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四、博采众长,成就自我
作为新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恐怕是令大家苦恼的问题。幸运的是,每个学校都会为新老师指定一个指导教师。在一年的试用期中,指导教师将会对你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有个全面的指导和评价。一般情况下,指导老师都是平行班的老师。所以,每上一堂课之前,你可以先去听听指导教师讲课。当然,听课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琢磨其“所以然”。琢磨不出其中的妙处时,可以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然后再来准备自己的课。但是,自己的课不一定全盘照搬老教师的设计,但一定要向老教师谈一谈你的设计意图,征求她的意见。或者你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去听你的课,请他给你的教学成败把把脉。千万不要惧怕指导教师的听课,其实她的每一个听课,都是你不断进步的机会。同时,坚持听课,你也可以听其他老师的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 切实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在平时认真阅读有关学科的杂志和书刊,把好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这一年来,从陌生到熟悉,我开始融入到学校这个集体中,在和教师前辈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习到了他们那种甘心奉献、默默耕耘的高尚情操,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这般鲜活地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智慧。与他们相比,我自愧不如。一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从教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衷心感谢教育局的关心以及蓉浦学院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让我们新教师能快速地成长起来。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2
教育的题材应当来自生活自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小朋友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应都以生活化的方式活动,使幼儿体会科学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发生亲切感,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
一、活动的资源,来自幼儿生活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直根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饿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抓住幼儿身边的事物来组织活动。如:幼儿园、社区公园、超市、学校、理发店等,这些周边的环境都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很好的场所,秋天的时候,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走进身边的公园,观察树叶的变化,,小草枯黄,可以让小朋友走进超市,自身为家长购买东西,在自身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和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活动室的环境也是科学教育的资源,门上的锁、空调、电扇等,都是科学教育的资源,这些来自幼儿生活的活动,小朋友们都会非常乐意接受,活动的效果也非常好。
记得一次,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发现了地上很多的叶子,婷婷喊了起来:“好多的桑叶。”我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问:“到底是什么?这里有桑树吗?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地方?”于是,小朋友就与边上的同伴商量,并在周围寻找答案了。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到答案了,原来这个叶子是,上面的葡萄树上掉下来的,和桑叶长得有点相同,小朋友们都认为是桑叶了。假如小朋友身边没有这样好的教育资源,那么小朋友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兴趣,这么主动地参与活动了。老师千万不要错过身边一些好的教育资源,一定要和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活动的开始,是从幼儿自身动身的
科学活动中的开始,我们一般都是从小朋友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的,而且活动的内容都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小朋友的积极性也就很好地调动了。例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认识左右”,我开始就直接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老师做游戏吗?那请你举起你的手,因为生活中一般小朋友都是习惯用右手来做事情的,于是我就马上说:“你们刚刚举的就是右手。”那你知道另外一只手叫什么吗?小朋友们马上说:“左手”。这样一会小朋友们就能区分出左右了,还让小朋友找出像左右手一样的朋友,进一步巩固对左右的认识。在开心、宽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小朋友是多么的喜欢呀!
三、接受的教育,是幼儿自愿的
一般我们以前的科学活动,总是老师先讲方法,然后才让小朋友们去做。这样幼儿比较不自由,必需跟着老师制定的计划来做,比较被动。在一些日常活动中小朋友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地玩,那么老师可以观察,并给予小朋友一定的指导。
一次我们户外活动回来,可是洗手时却没有水,小朋友就三三两两地在说:“水怎么会没有的?是不是用完了?”然后我就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没有水会怎样?通过交流,让小朋友知道要节约用水,没有水,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方便。还让小朋友回家后把没有水以后的情况画下来,本次活动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的心中也意识到了水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在于老师组织的正规活动,应贯穿于小朋友的一日活动中。老师要随时捕捉学习的环境。如:吃点心时,可以问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用什么做成的、什么口味的。小朋友带来的糖果,实物我们也可以进行分类,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过后,小朋友对于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四、教育是随机的,处处存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制作教具、准备资料,可效果不一定令人满意。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有心人,尽量给小朋友 “活”的教育,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幼儿进行随机引导。如:一次在午睡起床的时候,我在弄窗帘,发现彬彬趴在窗边,就问:“在做什么呀?”“老师,窗户的玻璃可以写字。”其他小朋友问:“为什么可以写字?”“有水吧!”“那水从哪里来?”“哪个小朋友知道的?”一会,活动室里,小朋友的讨论声沸腾了里起来,虽然小朋友吃点心、起床的时间慢了,还影响了午间操,但他们很主动地在讨论问题,作为老师也以阻止吗?一旁观察,给予适当的指导,才是必要的,他们自身的知识也就无形中掌握了。
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教育是生活的一局部。生活是教育的内容,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活不只仅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也培养了幼儿真正的探索动机,好奇心、探索欲望,提供了前提和背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幼儿最关心或者与幼儿有直接联系的实际生活,采用观察、探究、实验和操作的方法,激发幼儿知、情、意的全身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时地扩大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坚持与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才会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3
我天晚上,应朋友邀请听了一堂科普讲座,讲授图文并茂受益匪浅。
我把我的理解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好多人都在问癌症传染吗?
我告诉大家癌细胞是不传染的,它是体内的一个病毒。寄生在体内靠吸食人身的血液生存。当人们感冒发烧抵抗力弱的时候,体内的病毒最活跃。
感冒十天半月不好,时轻时重,大医院医生让查肿瘤五项,结果ca指数偏高。
医生也说了ca指数偏高不见得是癌症。在身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也可以出现一过性增高。
还有人问,为什么检查结果都用,英文字母代替,不直接这在化验单上。
我想因为直接写上大部分病人都接受不了,一听癌症这还能活吗?没啥大事也能把病人吓到,所以用英文字母代替。是让病人心里没有压力。
最后有讲了,癌症是什么,生动的讲就是,有个苹果烂了一块,可以看到,有的苹果外表看着跟别的苹果没两样,切开两半中间烂了。教授讲,这就是为啥有的ca高看上去挺好,不想有病。就像苹果,从外面看到了用刀削去里面还是好好的。
检查看到问题好治,就怕看不到。等看到的时候,也就是无药可救了。
讲的太好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体会,不代表大家。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4
一、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疏导工作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必须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样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一样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群众,充分发挥群众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用心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用心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群众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构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构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我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用心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潜力,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理解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理解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理解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群众荣誉感,合作精神。
三、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持续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王邱玉
日前,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景荷校区的同学齐聚报告厅,聆听由施一公校长带来的全省中小学生“科学第一课”。
这场别开生面的课堂中,施校长通过一个个问题——黑洞会不会消失?时光能否倒流?人类为什么需要睡眠?以及一张张从宏观到超微观的图片,展现了物质结构之美,激发了学生对探索的渴望,为他们开启一扇思想之门。宇宙瞬息万变,而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科学很遥远,科学也近在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提出问题。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广阔的认知视野,提升科学兴趣!
同学们深有体会,904班吴亦乔同学说:“今天我观看了百名科学家进课堂的启动仪式,让我了解到了150年前有这样一批孩子,也是我们这样的年纪,在战火中求学,他们的信仰始终是国之大者。太阳每秒都在发光发热,我希望我的每秒也能够像它一样发光发热。”
这场科学思想的碰撞告一段落,同学们也颇有收获。沈士翔同学认为,“科学看起来离生活很遥远,如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解释的是宇宙星体的相对运动,似乎这些与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正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发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将人类社会从一个人吃人的野蛮时代变成了现在这么美丽的信息社会科学与我们命运交织着它,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引领我们前进着。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进步添砖加瓦,我们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老师们也对这节课一致好评,科学姚敏老师认为:“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非常有幸聆听了施一公校长的 科学第一课。施校长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深刻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用他对科学发展、对国家发展的独特视角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将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融入学生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我在听讲座过程中也是深受启发和激励。”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6
一、高中体育学生心理状态的现状
从传统视角来看待体育的基本功能,大凡有如下几种:能增强个体的身体条件。有助于形成群体的集体主义精神,诸如此类。对上述观点进行考察,发现:这些都是从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宏观的角度进行的理解。根据这种习惯理解,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就体现为:以竞技、力量的训练为主。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同时,通过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所形成的交叉研究表明:个体在体育方面若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所谓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由概念界定所规定的要件可知: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形成了一种映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个体间的互动,将增进个体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和普通的身体锻炼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就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学生善于快速分析,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者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个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个体心理的发展。
同时,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三、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
1、认知行为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思考,以此来削弱那些消极想法,改变沮丧和焦虑的状态。尽管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把开始运动和坚持运动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自我能力认可与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这两种因素帮助参加者继续健身锻炼,并取得收获。
2、注意力分散的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时,运动量的增大和运动动作的发挥,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焦虑和沮丧的事情的注意,并且,把这种情绪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发泄,从而使人身心轻松,大大受益。健身运动把人们从焦虑和抑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3、身体所产生激素的设定
健身运动之所以使人的个体生理、心理受益,是与运动后人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关。人的荷尔蒙激素,是大脑在外力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物质。大量的荷尔蒙分泌,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加强愉悦感,增强健康活力。这种健康感可以降低沮丧、焦虑和其他消极状态的程度。一些研究认为,任何健身运动均具有以上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而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各次考试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具体可以表现在这6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自我个体意识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疾患。
四、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实现的途径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的实现,需要体育与心理学两方的共同作用,相互渗透来完成。
1、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运动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晨练的人们多数选择在公园,因为那里鸟语花香、绿菌环绕,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及时更新体育设备和器械,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和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当学生走进宽敞明亮的健美馆,踏着柔软的地毯,听着优美的音乐,墙壁上的大镜子映出他们青春活力的身影,必然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或者,当学生们走出沉闷的教室,来到蓝天开阔的操场,各种他们喜爱的体育器械一应齐全,学生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多么轻松。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认为,高中体育学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心理卫生课是定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和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卫生常识,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如何克服等。做到自我诊断、自我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建立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
实施健康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非常必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来自的省份、地方;家庭状况(如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大学生气质、性格特征;是否确定恋爱关系;有无焦虑、抑郁、孤独、空虚、苦闷等不良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等。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这项内容可与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完成。
脑科学与教育讲座心得篇7
(原创文章,用心之作,恳请评论指教)
同学们好,老师们好,大家都好。
首先,感谢学校提供这个机会,让我能站在这里,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我对人生、对生活、对教育的一些感悟。如果我的讲座,令你有所收获,能够触动你心灵哪怕是很微弱的触动,引起你的思考,激发出你青春的活力,更自信的面对人生,前方的路越走越宽,我们就彼此祝福和感谢。
我讲座的题目是”改变你的一生”,这个讲座,估计是许多权威的成功学专家或专家级的心理咨询师都不敢用的题目,不敢涉猎的讲座内容,而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挑战性的题目作为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对自己的挑战,让自己反思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让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也让同学们能够最大程度的获益我的讲座。
1、“你是付费的“
大约在5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催眠师最得意、最出色的弟子,在给当事人做集体催眠的时候,失败了。他反思自己的催眠过程,没有任何的问题。他又做了一次,并将整个过程录了音,给他的导师听。导师听了,也感觉不应该失败。他又给当事人做了集体催眠并把整个过程录像,让导师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导师看了一遍又一遍,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可能不成功呢?忽然,老师恍然大悟,问“你收费了吗?”没有。这就是问题所在。在免费的集体催眠过程中,当事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不能按照催眠师的指令行动,再好的催眠师也无法避免失败。
这样的免费我们遇到的太多了。到日照去听专家报告,中间有人悄悄走了。课程专家来进行教材内容分析,中间休息,回来的人明显少了。在座的诸位,也有许多没有认真听讲,因为你也是免费的来听。课堂上,有许多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课下,有许多同学几乎从来没有向老师请教学业上的问题。那些动辄上千上万的收费报告、讲座、培训等,自己付费的听众,都听的聚精会神,笔记记的都很认真。休息的时候,都积极主动的和讲演者探讨。
而我们真的是免费的享受服务吗?不,我们是付费的。你的老师是国家为你付费的,你的学习、生活费用是父母为你付费的,你的时间是自己付费的。请珍惜那些付费的机会。
2、学会感恩
我们在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时候,父母是主要为我们付费的。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提供最大的付费。看看我们的父母,想想他们平日的一日三餐,他们的上衣、裤子、鞋,为我们操劳的那饱经风霜的脸,那深深的皱纹,那隐藏在黑发里的丝丝白发,那时常牵挂你的柔弱的心。他人生的意义,就是让你更好的享受阳光、雨露,而自己面对风雨坎坷。你所不知道的故事里,有多少父母含辛茹苦的酸涩。我们的父母,宁愿尝尽人间苦辣,也不愿意你受到丝毫的伤害。问世间可有比父母对你还好的人?没有。无私的爱,只有亲情的母爱、父爱。应不嫌弃,应不抛弃,不求回报,我们享受到世间最好的爱。
我们要感恩,我们要回报。
请从尊重父母开始。
家长会上,不要嫌父母穿的土,没有为你精心打扮,他们的时间都在为你赚钱,为生活奔波。从父母手中接过钱,不要嫌少,父母已经尽力,他们节省下来的钱都留着给你备用。不要怨父母无能,他们的才能已经发挥极致。
到家的时候,问候一声父母。外出的时候,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每个特殊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给父母买些小礼物。勇敢的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爱是需要表达的。
离开父母的日子,好好的表现,不要让父母牵挂,不要让父母为你那些烦心的表现担忧。
你长大了,你要有成熟的表现,你要三思而后行,你要记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让父母蒙羞,不要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你无须太多的保证,用你的行动去表达。不是父母对你没有期望,是你的表现令父母无法期望。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梦想,你寄托着太多爱你的人的希望,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努力吧!
有经济能力的时候,记得要回报父母,从物质到精神。不要把钱浪费到你的酒肉朋友身上,也请父母一次大餐。逢年过节,不要只记得送礼与利益之人,也要给父母一份大礼。当父母老了,要好好孝敬他们,不要嫌弃他们,他们的光和热已经散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尽所有的力量帮助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如同我们最初享受到他们对我们的那份关爱。
3、学会感谢
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可能,他们早已忘却,但我们要记住。记住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即使微不足道,也要缅怀于心。
心存感谢的人,灵魂不会虚妄;懂得感谢的人,感性世界充满阳光;学会感谢的人,心胸有海般宽广。
学会感谢,感谢就像一缕春风,吹过你的心田,让麻木的灵魂苏醒惊喜;感谢犹如一场春雨,拂过你的心灵,让干枯的思想焕发滋荣。
学会感谢一切仁慈和恩惠,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那种穿透世俗壁垒的淳朴而真情的感激,让每一个接触的目光里洋溢着祥和、亲切与自然。
感谢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关心、帮助和鼓励的人,同时也要学会感谢那些给以冷落、讥讽、甚至愚弄过我们的人。前者心存善念,我们要感谢他们善良、正直和热情。有了他们哪怕是一句简单鼓励的话语,也可以让我们坚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坦然地面对一切苦难。我们感受着友情的温暖,人性的质朴。而后者,也正是在我们生活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感受,我们可能会消极、孤独、痛苦过,当你回转过心境时,你会发现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心智。冷落过我们的人,他可以让我们学会热情地对待别人。讥讽过我们的人,他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感悟。当我们身心受到伤害时,它会让我们活得更坚强、更自信。学会感谢,正是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愚弄与嘲讽,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先天性”的不足,成为我们向上的一种动力源泉。所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人生其实是个大战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实战家。有失败、有成功、有悲伤、也有喜悦,我们要学会感谢失败,带给我们再一次冲击的勇气。感谢成功和收获所带给我们的快乐。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不经历挫折就不懂得进取。学会感谢,那是激发我们向上攀援的阶梯,让人生的感动更真实地走进你我的心田。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用哲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我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欣赏开在寒冬里傲骨风霜的梅花。那是两种不同的美,美的让看到它的人感动,从心底有一种叹肃,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振动。一个美的质朴、纯洁、有些彰显;一个美的高傲、热烈、而又坚定。人生也是如此,无论我们生存环境好与坏,只要心存感谢,即使是困苦和磨难,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起点。苦难是面对一切挑战的路灯,这灯虽然有些昏暗甚至会有些破碎,只要有勇于挣脱自身的束缚,用激励心智的火花,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馈赠,你会发现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都是一片情感的绿洲,都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的一个精彩的过程。
学会感谢吧!我的学生。不要哀怨命运的不公,保持一份进取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无论你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无论你是充实的还是迷茫的,也无论你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都要学会感谢,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这些馈赠。放弃心的忧怨,放下手中沉重的行囊和破碎的心灵负荷,轻松地走向生活的大战场,那样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快乐而又简单的人。
4、学会快乐
(1)要有目标和追求 【斑马骑着摩托车 老虎也跃跃欲试】
(2)经常保持微笑 【小狗张着大嘴 戴着假牙 瞧 我的牙多白】
(3)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两只小狗 面对一块大骨头 说着悄悄话】
(4) 乐于助人 【一个小孩要跌倒 三只小狗迅速的跑过去 用它们的手推着后背】
(5)保持自己一颗童心【小猫用手捂住狗狗的眼睛 猜猜我是谁】
(6)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小鸡、小狗、小花猫、小兔、小猪和谐的在一起】
(7)保持幽默感 【敌人来了 小鹿爬到树上 大猩猩在树底下端着枪 别怕 看我的】
(8) 要能处乱不惊【三个猛男在wc小便 一只威武的大熊出现了 男子低头斜看】
(9)学会宽恕别人【一只小狗在给另一只小狗擦眼泪 不哭 谁都会犯错误的 我原谅你 请接受我的原谅好吗?】
(10)有几个知心朋友【冰冷的雪地上 两只狗熊相互依偎在一起 千两黄金易得 知己一个难求 可贵】
(11)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三条狗相互帮助 把食物放入冰箱的最上层】
(12)享受你的天伦之乐
(13)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小猫照镜子 镜子里出现狮子的脸】
(14)尊重弱者
(15)偶尔放纵一下自己【小狗舒服的躺在椅子上 吸着主人的烟 】
(16)有空来贴吧灌灌水【小兔用爪子快速的敲打着键盘 快出来伙计 冷清死了】
(17)有空来家中坐坐 【老鼠迷恋着 那诱人的老鼠夹 此生难以忘却】
(18)最后,不要财迷 【小花猫迷人的陶醉的睡了 手里紧紧握着那20、50、100、500、1000的美钞】
5、自信与自卑
从最简单的角度来定义自信和自卑,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对自己有积极正面的评价,自卑是个体否定自己,对自己有消极负面的评价
我们往往称赞有自信的人,而批评自卑的人。虽然做一件事而受到鼓励,便会使人有信心,但,称赞,却不会导致有自信的人事业比较容易成功;批评,也不会使自卑的人产生自信,更不代表自卑的人一生就注定失败。因为自信和自卑,与成功和失败并没有直接而绝对的关系,只是大多数人都误以为称赞和批评对自信和自卑有正面的作用,所以称赞自信与批评自卑就一直出现在人类的行为里。
自信来自自我,它是一种自我评估合格的产物,亦即是自我肯定,以为自己并不输人。但是,古语有云:「待人也严,律己也宽。」如果是这样的话,自信当然很容易产生;如果是「待人也宽,律己也严。」的话,什么都跟别人比,自然不可能样样赢,那么自卑便成为常客。因,自信或自卑,就看自己是如何评量自己的,标准是高或?是严或宽?所以,在自认为比别人好的层面,我们就有自信,而在不如别人或自己无知的层面,我们就显的自卑,而绝口不提。
自信虽然可以轻易的经由宽待自己而产生,然而,这种经由宽待自己的评量所产生的自信,却是没有足够能力的自信,因为评量的标准太过主观而且偏低,往往最后导致自卑。
自卑情节使人不敢轻易去尝试新的事物,深怕会再度失去自信。然而,自我却颇赋阿Q精神,会以各种办法来找寻获得自信的方法,如打架、闹事、诉说及幻想别人的糗事等一般人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情,或是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建立自信。
我们的生活,绝大部分就摆荡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即使有自信,却也常常不能把是事情做的完整;至于感到自卑的事,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更不用说要主动去做。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是注定要失败和难堪,而只能以自己鸡毛蒜皮的过人之处来自傲,和以听到或看到别人出糗的事情来自娱吗?当然不是,会有这样的精神生活困境,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我思维的盲点,和不了解自信与自卑的根源所导致。
自信和自卑的根源是相同的,它们同样是自我的产物,我们经由眼睛观观察人事物,为了要方便及增强头脑记忆,和自我本身能力的有限,所以只能够记忆事物部分特征,在自我选择事物的特征时,自我与自己的外观和所生活的环境做了比较,来找寻其间的差异,因为身体的外观和生活的环境,最受自我保护,自我最熟悉不过,所以自我总是拿任何观察到的事物跟自己做比较,就在这比较之下,产生了多、少、强、弱、输、赢之分,然而,说穿了,这些分别与行为并没有直接关系,只因为自我对与比较之结果加以认同和执著,所以产生了自信和自卑,自信与自卑就因为自我意识的作用而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一件事受到别人的鼓励、欣赏或肯定,就会有信心去做任何尝试,这种信心与自信是不相同的,信心是在别人的关爱之光芒照射下所产生的一股力量,当然它也可以是自发性的,这股力量远远超过因自信而生的力量,它让人充满动力和智慧,而自信只产生勉强。所以,因自信和自卑而生的行为是被动的,而信心则是完全的主动。
我们总认为,头脑中浮现的各种想法或意念就是我们行为的唯一的根据,就是自己的智慧,但其实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受到自我意识的蒙骗,因为我们不认识自我,所以不晓得它的真实面目,不能看穿它的谎言,要是我们认识某人,就会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会与他做适度的相处;同样的,如果我们了解自我,就会知道它的优点和缺点,而不会一昧的相信自我意识所产生的一切。我们必须了解自我意识的作用和根源,然后才能了解它的优缺,而适当的运用它,只要我们不再一昧的与有限的自我意识认同,我们就不会在执著于为方便记忆而做比较的结果,如此我们就能摆脱无力的自信和无胆的自卑情节的束缚,而拥有绝对的信心。
我们真正的主宰是我们的良知,而非自我,只因为良知的讯息短暂而不易理解,所以经常遭到头脑的忽略,而自我意识则因为其讯息都是利用头脑已知的,容易为头脑接受,所以便取而代之成为伪政权。良知也就是所谓的觉醒或本来面目,是心灵真正的主宰,它是空无一物、超越时空、有完整智慧及无限力量的。而自我则是受无史以来即有的业力所影,所以是受时空限制的,而其讯息都是第二手的、陈旧的,所以也是无知、无能、矛盾无秩序及无明的。自我顶多只能作为头脑的参谋,所以若是以自我为行为的主宰,我们的生活当然是混乱不堪。
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了解自我,进而明心见性、超越自我,虽然这必须有相当的毅力、智慧与机智,但却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而在我们尚未了解自我之前,即使感到自卑,我们也要有勇气去尝,要了解自卑不等于是失败,因为自卑是一种心理上错误的自我认同,而失败则是自己在实际的事件处理上做的没有别人好,因此而输别人,两者是不同的。虽然有自信,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了解自信不等于是成功,自信也是心理上自我的错误认同,而成功则是事情的判断及处理手法比别人精确及完善,所以能有过人的表现,两者也是完全不同的。
诸多社会问题,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因过于自信而导致自卑,以及在不甘自卑的情节中,不择手段找寻自信的恶性循环所造成,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心理恶习的矫正工作,如此,不仅我们的心灵得以常乐,也能根除非法及不正当行为的产生,而具体减少社会纷争,进而创造安和进步的社会。
附 录 失败会让人得到评估自己的能力。失败的感觉虽然难受,却能够引导我们走向成功,因为,成功是由失败的经验所累积而成的,是由一连串难受的感觉所换来的,是心血的结晶,所以小失小得,大失大得,只有一再的检讨缺失才有永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