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12-23 14:05:08 分类:公务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的写作可以将我们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一份实用的心得是可以提升我们的眼界和思想高度的,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8篇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1

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已经持续一月有余,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长期值守奋战一线,克服了很多困难,有的不分昼夜,有的连续奋战多天,有的不顾个人安危,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没有在一线的普通公民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出门、不聚集,为疫情防控斗争做出了特殊贡献。通过全国上下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这时,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开始出现松劲心态,如部分社区防控工作明显放松,一些地方出现了人群扎堆的现象,一些人排队购物时距离过近,一些人不戴口罩在人流中穿梭,这些现象需要我们给予高度警惕。人们常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底才能胜利。疫情防控更是一场不容懈怠的赛跑,稍一懈怠,就可能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斗争意志。疫情还没有结束,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要继续咬紧牙关,继续保持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斗争状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用不懈努力换来明媚春光。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2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当前我们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只有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在这场大考中向人民交出优异答卷。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头等大事。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今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不仅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而且还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因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手哪一手抓不好,我们都无法通过当前这场特殊的大考。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目前,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我们既要看到疫情形势的可喜变化,又要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返城返工陆续启动,人员流动量加大,人员密集度增加,潜在“带病回城”“带病回岗”,使疫情防控面临新风险、新形势、新挑战,新增病例呈现零增长的省市又新增疑似病例,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另一方面,当前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只有重点地区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统筹抓好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做好统筹兼顾的文章,要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区分级的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一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做到有条不紊、从容有序。还要把握分寸,不能机械执行,要密切监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总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统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要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支持复工复产、恢复和稳定就业、畅通交通运输、保障市场供给等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生产运营“微循环”。对疫情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要进行分区域差异化管控,打通交通堵点。科学放开货运物流限制,逐步有序恢复道路客运,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方法抓统筹。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冷静地研判疫情,精准制定和施行分区分级防控措施,才能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坚决遏制疫情上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更不能留有任何盲区和死角。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大概率思维有效防范小概率事件,拿出“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失万一”的较真态度,不给病毒传播留下可乘之机。要坚持辩证思维,善于“弹钢琴”,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要坚决防范因复工复产带来疫情扩散风险。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能不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切实把各项统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3

全力抢抓企业项目复工复产达产,压实市州、县市区属地责任。加强省级层面协调调度,确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抓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障,把耽误时间抢回来,把遭受损失补回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用好坝区、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增加就业,进一步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在带动农民增收脱贫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严格落实挂牌督战举措,及时查漏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适时调整防控措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覆盖开展动态摸排,坚决防止疫情反弹。要加大医疗救治力度,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完善预检分诊流程。要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科学制定不同风险地区的车辆和人员流动管控措施,打通交通动脉,畅通微循环,确保交通运输和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行。要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首先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短期内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问题,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昂扬斗志,科学研判形势,增强工作韧劲,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4

画好脱贫攻坚收官“最终点”。收官之战怎么打,答题过程很关键。各级党员干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树牢“乐业才能安居”意识,着眼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新房子”住起来,“新设施”建起来,不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有力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不能“一搬了之”“不闻不问”,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医疗等一体化发展,让困难群众有事做、有屋睡、有盼头。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用心用力帮扶困难群众,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连接小康社会建成“时代线”。千年梦想,一线之隔、一步之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脱贫攻坚、需要乡村振兴,更要为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要求,不仅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而且明确提出了“六保”任务。“六稳”“六保”,稳的是发展之基、保的是民生福祉。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5

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复工复产面临风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村基层发展受阻等影响还在持续,但经济社会不能长时间停摆,全民战“疫”定会取得最终胜利,必须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劲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用好人才“特效药”,化疫情“威胁”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契机”。

集聚好专业人才强化“免疫系统”。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撤除交通卡点、放宽非聚集性经营场所限制等方式调整工作重心,却出现了个别地方大量人员流动、聚集的情况。“治愈后复发”“尚无特效药”等仍然必须面对的问题时刻警醒着我们:万不能麻痹、厌战、侥幸、松劲。统筹推进战“疫”和发展,首先要用好一剂“免疫疫苗”,做好疫情防控这个前提性工作。要通过集聚医疗卫生类人才中坚力量,同步发动广大科研人才加快技术攻关,为战“疫”提供更具系统性的防控操作、更具实效性的诊疗方案、更具科学性的防控理论。各地要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落实保障激励措施,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保持斗志精力,构筑抵御疫情的“硬核”防线。

动员好领军人才唤醒“休眠器官”。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停滞、员工流动受限、销售通道不畅、资金链条松扣,随着“不敢复产”“不敢复工”等焦虑心理不断蔓延,推动发展的重要“器官”陷入了“休眠期”。统筹推进战“疫”和发展,重点要用好一剂“复苏激素”,解决“无企业”“无岗位”“无员工”等问题。领军企业是各类企业的“标杆”,领军型企业家人才是领军企业的“领头雁”,破冰之举必然带来春潮涌动。各地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做好员工“点对点、一站式”安全返岗运输等工作,为领军人才发光发热给予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引导他们将带头复工复产,作为检验和拓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成效的“战场”,示范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为接续战“疫”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使用好实用人才激活“粘稠血液”。在广袤的农村基层,农产品积压、春耕延缓、农民工滞留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农村发展的“血液”流通不畅,也会衍生出一定社会矛盾。统筹推进战“疫”和发展,尤其要用好一剂“活血胶囊”,化解农业农村农民后顾之忧。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关键在解决人的问题。要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品牌、人脉、渠道等优势,同步发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包保服务,为农产品采收、销售、购买等提供便利。要发动农村实用人才带动春耕,通过生产资料统一订购配送、线下线上技术指导等,开启复工复产的农村篇章。要厚储基层治理力量,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实用人才,大力开展递进培养,扣紧“致富带头人—党员—后备力量—村干部”成长链条,带着感情和责任把他们留下来、用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6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年初爆发的“遭遇战、前哨战”,是必须优先处理,优先解决,优先总结的关键战役。而这场战役对于党员干部今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党员干部要用好疫情防控这块“经验石”,从战斗意志、工作机制、志愿服务三个方面精准打磨发展之“玉”,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为乡村产业平稳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打磨工作机制,抓好村级应急“三件套”。“有备无患,敢以此规。”通过这次疫情防控,也加深了党员干部对于村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思考。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应急管理的重视,各级纷纷成立应急管理机构。而村级应急管理作为紧急处理的最前沿,更需要健全应急机制,党员干部应抓好村级应急“三件套”。一是要抓好村级应急物资的筹备,如灭火器、雨衣、消毒水等物资,做到有备无患,主动处理。二是要抓好驻村专业人员的配套,如乡村医生、电力工人、水库管理员等,同时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为村级应急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三是抓好紧急沟通渠道,做到第一时间接收命令、部署,动员,将危害影响迅速降到最低,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打磨志愿队伍,完善村级党群志愿服务。“知书达礼描绘胜景中华,尊老爱幼书写优雅乡村。”这次疫情防控,我们惊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党群志愿服务者活跃在广大农村,他们筹备善款,购置防控物资,积极培训村集体开展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涂上了一抹爱心和奉献。发展党群志愿服务同样也是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一环,党员干部要积极创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社会群团积极参与的党群志愿服务形式,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日常工作、应急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应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这块“经验石”,进一步夯实乡村管理基础、完善设备配套,以饱满的热情,全力助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7

战疫这场大考中,防疫是短期难题,发展是永恒命题,这两张答卷全答对才能得满分,答对一张只能是零分。当前,疫情形势出现的积极变化,既要求我们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又要求我们抓好复工复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试,要用好加减乘除法,书写这防疫、发展双答卷。

减税费,下足政策及时雨。小微企业面大量广,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石,但它们自身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疫情打击更是雪上加霜。付薪、交租、还贷、给货款这四座大山本就是压在小微企业头上的资金压力,不开工相当于直接等死,开工又惶恐不安。针对复工成本高的问题,需要政府从信贷、社保、租金、税费等方面拿出全方位的支持方案,实实在在纾解小微企业困难。疫情变化、复工在即,要想企业有速度,政府就要有温度,减税费为复工复产卸了包袱,也为持续发展添了底气,实乃政策及时雨。

加资源,打通复工主动脉。员工不足、物资缺乏、物流受阻、发货困难是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人力物力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恢复交通、保障物资、有序复工势在必行。随着城际交通恢复、高速公路卡口的撤销、列车部分班次恢复……要逐渐打通人流、物流、商流要道,为复工安上快捷键。政府包招代接让员工坐上复工的专车专列,兜底保障让企业享受防疫的物资支持。在这个特殊时期,正需要党和政府扶上马、送一程,这复工的主动脉才能通、企业才能加速跑。

乘效率,打出复产组合拳。复工只是第一步,复产才是目的。疫情防控需要与时间赛跑,因为疫情而耽误的时间要尽快抢回来,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效率、只争朝夕投入生产。商事登记易企办零见面服务、转产口罩企业定向帮扶机制、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绿色通道……提供线上服务,简化线下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开工不用等,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让企业开工更放心,科学防控有序复工复产。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这场大考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破楼兰终不还,逐渐恢复生产生活、增强信心决心,才能共克时艰、迎来春天。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篇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接续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建议》绘就的新蓝图,具有全局性、历史性的意义,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接续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建议》的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

?建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使命担当。成功的战略既要谋一时一地,更要谋全局长远。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

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个伟大目标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一茬接着干,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干事创业一脉相承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蓝图建议,通过五年规划,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因此,一张蓝图绘到底也就成为我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以贯之的特征。

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建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验的自觉承续。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我国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此后,三五至五五计划的实施,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编制并实施了六五到十三五共8个五

年计划、规划,持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开始,审议通过五年计划、规划成为历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可见,新中国成立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远期有战略、中期有规划、年度有部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的方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继1995年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又一次研究远景目标问题。这表明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预示着为实现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按照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再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向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更高自觉。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编制的13个五年计划、规划,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十

四五规划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谋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以更高的系统思维,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以更高的战略要求,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中,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以更高的目标要求,实现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再通过接续努力奋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鼓舞人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将《建议》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