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党史心得体会模板6篇

时间:2023-12-26 13:03:35 分类:公务心得体会

我们写出来的心得体会不可以很晦涩难懂,我们在写工作心得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去感受,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及党史心得体会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及党史心得体会模板6篇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我们中共__市委也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党章、学党史、学先进”活动的意见》,并召开大会对学党史等重要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集中组织大家学习中共党史,是一件好事,很有必要。同时,学习中共党史,也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有利契机和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号角已经吹响,动员令已经发出。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抓好贯彻落实。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和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曾经有过中共党史课程的教学经历和平时学习思考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了解过程。中共党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学习中共党史,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个过程基本的来龙去脉和大致的阶段划分,这样就像一幅中共党史的轮廓和结构示意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学习中共党史需要掌握的一种宏观把握和整体印象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入门的必修功课。

二是关注变化。如果把中共党史比作是一幕好剧,自然人们欣赏剧目的时候,就会把目光集中到剧中的角色上,而观众的兴趣和主要看点却是角色的塑造和演绎。同时这种角色的塑造和演绎又是形象生动地体现在各种角色之间的差别和前后的变化之中。具体到学习中共党史,我们就应以关注党史人物的起落沉浮以及他们影响下的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作为我们学习中共党史的基本线索,进而从中感知我们党的不断成长、日趋成熟和从中获得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突显出来党的显著特点、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

三是聚焦重点。一部中共党史自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比。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学习、面面俱到。在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条件下,学习中共党史应该是把握关键、聚焦重点,然后以点带面,了然全局。这里重要是选“点”。这些“点”应该是那些旗帜型人物、标志性事件、麻雀式典型。比如毛泽东、邓小平,比如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比如党的指导思想或者某一项具体政策,比如地方或部门党史,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共党史的切入点,以此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四是搞清逻辑。我们搞清楚了中共党史的点、线、面(轮廓和结构的示意图)之后,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共党史的灵魂。这个灵魂不是别的,正是中共党史发生发展内在的逻辑(因果律),这是历史必然性的根本依据,即不是人为杜撰的历史。中共党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各个“角色”(即人物、理论、政策、经验、方式等)都有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呈现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之间和变化之中都对以后的事情有所预示和推动,这就表现为或者可以概括为其历史规律性的一面。所以,搞清逻辑,说到底就是要把握中共党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总的趋势和一般规律。

五是站对立场。学习中共党史也有一个立场问题。自然,立场不同学习的态度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直至导致不同的结论和不同的行动。我们提倡学习中共党史的起码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的,而不能是别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主要是学会从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知识,看待和处理问题。坚持中国的立场,就像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讲的那样,“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不要“言必称希腊”,更不要戴上“外国有色眼镜”对中国自己做的事情评头论足、吹毛求疵。

六是用好方法。学习中共党史还有一个方法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当年讲的那样,我们的任务是过河,怎么过河呢?就需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这个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也就是现在我们如何学习中共党史的方法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学习中共党史应该掌握“比较、总结、提炼、概括”这样一种基本的管用的方法。比较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比较就无法区分。作了比较、有了区分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就是总结,就是作判断、分轻重、有取舍。取舍之后,还要再进一步,就是提炼,就是对选取保留的东西做深加工,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精益求精,形成一种更具条理、更趋集中的东西。最后就是概括,就是一个为了便于人们记忆和传播,再把提炼的东西进一步转化一种约定俗成、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符号、名称、模式。这样我们学习中共党史就能学得快一些、记得牢一些、理解得深一些。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2

一、通过学习更加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逻辑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学习,发现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探索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就立下的初心。党的一大就把进行社会革命作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迎来光明前景。新时代认真学习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守好初心、为民族担起使命。

三、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理论逻辑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经近百年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四个自信”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信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等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思想的最初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思想形成的开端。经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传承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胡锦涛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丰富深化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概念,论述了“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四个自信”的功能。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党史中最丰富的内容,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3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4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学习,发现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探索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就立下的初心。党的一大就把进行社会革命作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迎来光明前景。新时代认真学习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守好初心、为民族担起使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经近百年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四个自信”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信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等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思想的最初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思想形成的开端。经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传承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胡锦涛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丰富深化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概念,论述了“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四个自信”的功能。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党史中最丰富的内容,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付雁作为一名机要干部,向东北军区报到,随后作为第一批赴朝鲜人员去朝鲜,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一名话务员。

这时候,他才16岁。

抗美援朝,志愿军官兵牺牲很大。但是,付雁因在志愿军总部,没有上前线,加上又是话务员,个人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经历了好几次的惊险时刻。

首先是在赴朝路上,他与22名机要干部乘坐汽车进入朝鲜。一次,汽车行驶在公路一个拐弯处时,突然前面一颗炸弹爆炸,冲击波很大,汽车颠簸了几下,除司机受了一点轻伤外,其他的人虚惊一场,毫发无伤。

为什么?

公路拐弯处前的一个山头,挡住了飞舞的弹片。

三天三夜后,他们抵达志愿军机关所在地——大榆洞,随后,再被安排乘坐汽车去前勤指挥部报到。一路上,飞机不停地轰炸。晚上,大家昏昏欲睡时,突然又一声巨响,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驾驶员头部和胸部受重伤。

而其余的八人个个完好,其中也包括付雁。

以后,付雁又两次历险。

那是在第五次战役前夕,因为前方一直在激战,话务员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经常是敌机在头上盘旋,他们照常工作。一天,大家正在吃晚饭,敌机突然出现,狂轰滥炸,付雁和大家立即往山沟转移。

结果,在途中,通讯员小韩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8岁。

其他人安全无恙。

因为工作太忙,睡眠不足。付雁等话务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睡上三四个小时。一次,他在烛光下带着棉帽工作,不知不觉睡着了。结果,烛火把棉帽右边的护耳烧着了,把他右边的头发和眉毛烤焦了一大块。

这是付雁在朝鲜唯一的一次受伤。

付雁是丹东人,自幼丧父,家中有四兄妹,他是老五,母亲最喜欢他。1953年朝鲜停战了。因为他离家较近,领导照顾他,给他批了10天假期回国探亲。

付雁是三年前被东北军区到学校挑选机要员,被选中参军的。当时母亲知道后,舍不得他走,心里难受,但没反对。

1950年元旦前四天,付雁离家正式去学校了。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母亲彻夜未眠,一面流泪,一面为他准备了几件衣服。第二日,她冒着寒风,踏着白雪,满含热泪,把儿子送上了火车。

这一次请假回家,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付雁很高兴,带上了立功喜报,还从战友那里借了一些钱,准备孝敬母亲。

可是,他回到家后,哥哥和姐姐们虽然很高兴,却表情异常,似乎都在躲避什么。付雁突然预感一种不祥之兆,便追问:“母亲呢?”

“母亲已经病故两年了。”大哥说。

接着,大哥告诉他:“你走后,她就一反常态,情绪始终不好。后来,听说你上前线去了朝鲜,整天坐卧不安,神魂恍惚,天天念叨你,见到当兵的就问:‘我家春子(付雁的小名)呢?’她还说要去沈阳看你。三个月后,1951年初,她发展到不吃不喝,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月10日逝世。你在朝鲜打仗,我们也无法告诉你。”

这真是晴天一声大霹雳!付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天,他在母亲的墓前整整坐了三个小时。

随后,假期还没结束,他就带着终生的愧疚返回了朝鲜。后来,付雁在部队中干了一辈子,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干部。

60年后,付雁还忘记不了自己的母亲。在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时,他含泪向人们讲述了母亲当年不吃不喝而死的往事。但是,他坚定地说: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变。”

及党史心得体会篇6

学党史 守初心 充分发挥首都工会新闻宣传主阵地作用

劳动午报社党委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在市总工会党组领导下,报社党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报社作为首都工会新闻宣传主阵地作用,积极做好全市广大职工思想引领工作。

一、坚定理想信念,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

丰富学习教育形式,高质量推进学习教育。报社党委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明确7项学习教育内容、12项学习教育工作和4个方面具体要求。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专题读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9篇。围绕三个“历史决议”文件、4本党史学习教育书籍,通过微信推送、视频会议、“午餐讲座”等方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全员覆盖。在市总工会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奋发有为的新闻宣传队伍。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报社党员干部筑牢了新闻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初心和使命。疫情发生以来,报纸、杂志、新媒体,没有停刊一期。

去年,报社共有6名青年职工向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0件作品、26名编辑记者分获北京市专业新闻奖一、二等奖;报社被国家网信办纳入媒体“白名单”;报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评选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二、聚焦主责主业,发挥首都工会新闻宣传主阵地作用

找准主旋律主基调,发挥工会媒体特色做好报道。聚焦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两件大事”,紧密围绕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和广大职工中开展的“寻足迹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在报纸、杂志、新媒体全平台开设“寻足迹、听党话、跟党走——我为职工办实事”专栏,突出报道首都各级工会党史学习教育的举措。深入挖掘各级工会通过夯实服务阵地、畅通诉求渠道、开展普惠性服务等具体举措,以及解决职工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大量经验做法。

创新宣传形式,重大主题宣传让广大职工爱看爱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报社从劳模先进人物引领、报道形式创新、职工喜闻乐见等方面入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方位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职工故事和工会干部故事。精心策划开设“劳模工匠读党史”“我家的红色文物”“我的入党故事”等专栏。策划推出微电影“一封家书”,选取劳模、工会干部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报道“红色文物中的工运故事”,记者走进“红色打卡地”,推出30个红色地标短视频、抖音。开展“把一切献给党 劳动创造幸福”首都工会职工阅读活动。开设百名劳模话党史、工会干部蹲点日记等专栏。拍摄《唱支山歌给党听》mv等各类视频416个。开展生动活泼、图文声像并茂的报道,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

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把工会组织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要求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到工会工作的各环节,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听党话、跟党走。报社加大宣传力度,对网约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把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

开展大型主题活动,引领广大首都职工凝心聚力跟党走。策划承办“首都万名劳动者 同心接力绣党旗”主题活动,为建党百年献礼。承办“在京过大年,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人员、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职工、高新技术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赠送新春福包、最美微笑照,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18家媒体联合对活动进行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编发《劳动午报》291期、《工会博览》36期,专栏刊发稿件近4000篇,各类视频和活动的网络点击量、参与量累计达到3000万人次。

三、持之以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不竭动力

下一步,报社党委将持之以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全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在抓好全体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报社在首都工会新闻宣传工作作用,围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聚焦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平台联动办好党史学习教育专刊专栏,推出《中国工运红色足迹》系列连载,持续在全市营造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市广大职工中走实走深,为新时代首都工会宣传思想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解职工难题 创维权实绩

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党支部

法律服务中心党支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见实效”的目标。

一、学党史悟思想,围绕“三个突出”实现“三个提高”

一是突出强化学习,提高凝聚力。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指定材料,凝心聚力,筑牢党员干部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是突出示范作用,提高执行力。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引导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双报到”、结对共建等属地党建工作,提高党员实践能力、政治执行力。

三是突出资源利用,提高感染力。用好平台载体、红色资源,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二、解难题办实事,围绕“三个聚焦”实现“三个突破”

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为职工办实事的效果作为检验标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聚焦职责特色,实现接诉即办工作效能突破。深化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建设,实现市、区两级工会+仲裁调裁衔接,推进与市高院的诉调对接,培育金牌调解组织夯实调解组织建设,开发“线上调解”实现“一网通办”,编写工具书为调解员工作赋新能。规范市区两级法援受理流程,用好工会法律援助、“中彩金”两个渠道实现应援尽援。全年解答职工咨询6797人次,全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8万件、法援案件1278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共3.42亿元。

二是聚焦融合创新,实现“维权向前一步”路径突破。巧用新媒体优化“送法进基层”项目,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制作投放20个视频课,普法逾20万人次。成立“工会劳模法律服务团”,开展每月热线咨询、劳模进企业、理论圆桌等活动。纵深推进法治体检工作,将体检范围扩大到市、区两级,源头维护职工权益。

三是聚焦重点人群,实现精准化服务水平突破。面向“两新”群体推出对口服务,配合权益工作部制定《北京市工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法律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法规文件汇编》,按需定制40条音频开展视听微普法,设立独立通道优先办理维权诉求,全年接待“两新”案件1150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161万元。配合权益工作部推进“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律服务行动,组建90支服务分队开展285场实地普法活动,惠及农民工1.12万人次。持续办好“三八”女职工维权月,开设“女职工维权绿色通道”,发布网络普法课。

2021年,法律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北京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荣誉称号。

三、开新局促发展,围绕“三个立足”实现“三个推进”

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时之计、一年之功,中心党支部将持续发力,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一是立足学深悟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坚持推动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做到党史教育常学常新、党员干部真学真信。

二是立足成果转化,推进工会重点任务落实到位。以改革为契机做强市级法律服务阵地,做实咨询、调解等维权传统项目。

三是立足职工需求,推进法律服务工作谱写新篇。调研职工需求,打造智慧服务系统、扩大法治体检范围、拓宽劳模服务内容、盘活新媒体普法资源,培育法律服务新兴品牌。

深学党史践初心 勇担使命开新??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工作部党支部

12351职工服务热线是北京工会职工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是首都工会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12351职工服务热线坚持365天7×24小时不断线,为市总工会把握职工队伍发展脉搏、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贡献力量。

一、深学细悟守初心,努力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作为党和职工群众的“连心线”,12351职工服务热线始终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和发展对象为主体,带动全体座席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史学习教育期间,7名热线座席人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是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宗旨意识。通过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感悟等方式,将党史学习成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与为职工服务相结合。

三是在知行合一中牢记初心使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强大动力。

二、聚焦需求办实事,用心用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12351职工服务热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健全完善12351职工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实际担当作为聚力解决职工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一是全力推进“接诉即办”工作落实。按照“市总统筹、基层协同,上下联动、分类处置,分级落实、科学评价”的运行机制,严格落实职工诉求办理时限,全力确保职工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2021年办理职工诉求9.97万件,派单1.93万件,派单办结率100%。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重点任务。重点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诉求情况,向市总劳动关系舆情研判及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上报7起舆情线索。连续承办市政协工会界委员“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活动,开展12期“听心声、解忧困、聚合力”工会领导干部沟通日活动。2021年,12351职工服务热线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推动工会维权服务“向前一步”。为实现职工由“要我入会”向“我要入会”转变,热线坚持同标准、同要求、同流程办理非工会会员职工诉求,全年受理非会员诉求占总受理量的63.73%,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会维权服务由会员群体向职工群体延伸。

三、笃行实干开新局,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作为首都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平台,12351职工服务热线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

一是精准研判职工需求变化。联合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多维度全方位分析职工诉求数据,研判分析职工群体诉求变化情况。有效开展办理回访,将回访满意度作为提高服务与需求贴合度的重要指标。全年回访1.9万件,回访满意率92.13%。

二是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强化数据分析成果运用,通过12期月度分析报告、4期季度分析报告和1期年度分析报告,为市总党组及相关业务部门统筹谋划工作、预判职工群体需求提供参考。

三是切实提升服务职工实效。积极推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创新,主动了解职工需求,针对职工期盼推出专项服务项目。

下一步,12351职工服务热线将继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针对性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实际行动助力首都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及党史心得体会模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