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6篇
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感受的文字形式,能让自己的内心所想得到很好的展示,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历了一定的事情后,赶紧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吧,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6篇,供大家参考。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1
秋季开学,我省中小学校在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小学语文(1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1年级)、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新编教材。为确保新编教材在我省顺利使用,省教研室先后在湖州、金华举行了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专题培训,全省300多位语文、品德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培训中,由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柳琏老师、杭州市青蓝小学娄屹兰校长等多人组成的小学语文专家团队从教材解读、入学教育、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口语交际、阅读教学、字词句运用、课外阅读指导等各个层面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浙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执行主编王健敏教授对新教材的修订背景和教材设计进行了介绍,执行副主编林莉副教授对一年级教材的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雅琴老师对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及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内容设计进行了详细解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侯定伟老师就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色及培训工作思路与大家做了总结交流。
与会代表还围绕新教材的培训与使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本次培训活动及时而有效,既有教材编者、出版社人员对教材的整体介绍,又有专家团队对教材的系列解读与教学建议,为新编教材在我省的全面顺利推开使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下阶段我省学科教研活动的有效跟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明确了方向。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2
上周参加了临沂市初中讲课比赛听课学习,我的触动很大。虽然从教十年,但改教思想品德才不到两年。期间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压力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思路清晰 。
教师在教学环节过程中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情境导入;二、畅所欲言;三、探究篇;四、收获篇。在这四大板块的引导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学生自如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 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次大赛,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语言丰富有激情。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正如许光老师说的那样,一个字“动”起来。一、“动心”学生心灵的触动。例如,一个恰当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心动。二、“灵动”材料要有选择。三、“活动”有效地活动能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四,“动手”就是放手给学生。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再做到许老师说的这些,我相信我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思想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3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与脉络
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个人情况的搜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或布置的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所讲的内容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学法都是理想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探究有助于激荡思想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栏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问题或要求,明确探究方向,避免偏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亦可在此基础上,细化或延伸问题,让探究话题更深入、更贴近学情。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憧憬美好集体”为例,学生在探究为班集体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时,有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还跟班干部对着干,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这样笔者就让他来当纪律委员,目的是让他来换位思考,体验一下身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的艰辛,体会纪律委员的职责。当时请班主任老师配合让他来管理班级,一周之后,笔者再来让他说说当纪律委员的体会时,他终于理解了当纪律委员的不容易。经过反省后,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检讨自己的行为,表态以后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监管。这样从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从完成教学任务走向学生问题解决。
(四)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彭拜、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死气沉沉,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仅仅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专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良好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篮球比赛”、评选“学习小组”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4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与脉络
20xx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个人情况的搜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或布置的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所讲的内容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学法都是理想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探究有助于激荡思想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栏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问题或要求,明确探究方向,避免偏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亦可在此基础上,细化或延伸问题,让探究话题更深入、更贴近学情。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憧憬美好集体”为例,学生在探究为班集体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时,有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还跟班干部对着干,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这样笔者就让他来当纪律委员,目的是让他来换位思考,体验一下身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的艰辛,体会纪律委员的职责。当时请班主任老师配合让他来管理班级,一周之后,笔者再来让他说说当纪律委员的体会时,他终于理解了当纪律委员的不容易。经过反省后,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检讨自己的行为,表态以后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监管。这样从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从完成教学任务走向学生问题解决。
(四)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彭拜、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死气沉沉,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仅仅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专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良好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篮球比赛”、评选“学习小组”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5
3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右所中心小学举行的澄江县市级名师示范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聆听了“秋韵杯”道德与法治组第一名周岚洁老师的一堂优质课《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周老师的这堂课给了我极大的感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魅力,如何去“简简单单”上好一堂道德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亲切与蔼的态度就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
在本次教学观摩学习活动中,让我感触最大的就就是周老师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态度亲切与蔼,温柔耐心地与孩子们沟通,使学生很快的就能够进入到情境当中,仿佛就是身临其境地参加了一次天安门升旗仪式。周老师在说课时提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我觉得既然就是活动课,就应该以多维性角度去感染与教育学生,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正就是在于,教师以情激情,使得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激发起她们对国旗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周老师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写着一手漂亮规范的粉笔字。在教学中周老师的板书简洁而漂亮,虽然谈不上书法作品,但就是在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上能让学生感受到要如何去书写汉字,给了学生与在场的老师一个榜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教师的字写的好,班级上绝大部分学生的字也也得好,可见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就是何等重要。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周老师学习,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工整漂亮的粉笔字。
2、不要把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上成语文课
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将课堂内容简单化,她设计的内容分为以下几大环节:(一)生活引入,初识国旗;这一块里周老师以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为主,简单而深刻地介绍使得学生知道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就是我们中华人民的象征。(二)走进国旗,深化感情;周老师首先播放了197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升旗仪式,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上升,象征了中国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三)合作探究,尊重国旗;这一环节的重点周老师放在与学生交流各类场合的升旗仪式,视频播放了2017年10月1日国庆典礼上的升旗仪式,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的升旗仪式仍然威严壮丽。奥运会赛场上,我们的运动健儿赢回了一枚枚金牌,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赛场上方,周老师引导孩子们谈感受,同学们一个个都表达了激动的心情,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四)走进生活,实践礼仪;分享了升旗仪式,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少先队员都懂得了尊重国旗,热爱祖国。周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就是尊重祖国?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做起,指导学生规范地敬队礼并现场播放升旗视频,全体孩子一起体验规范的升旗仪式。(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爱国旗,更爱我们的祖国,随着嘹亮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课堂结束,瞧,孩子们一个个挥舞着手里的小红旗,一个个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们周老师的课赢得了大家洪亮的掌声。
古人云: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周老师的一堂课向我们娓娓道来,并肯定了这一观点,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就是真正的人才,培育孩子,我们从良好的品德教育开始,灌输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听课心得体会道德与法治篇6
本周三参加了在文华中学听课学习,听评了一节课改观摩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本节观摩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畅所欲言;
二、探究篇三、收获篇。在这三大板块的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如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 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的事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否则会使这门课成为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厌烦,本节课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十分注重了学生自身的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所学的东西是鲜活的,不是教师在说教,从认识上自然地能接受,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恰当地运用短剧,首尾呼应短剧的设置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而在课程结束时的短剧表演又突显了本节课学生的收获。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教育作用。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五、板书设计巧妙,独具匠心本节课的课题是《走向自立人生》,授课教师将本节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表现等巧妙地拼成一个“立”字,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板书效果。
以上是我觉得本节课的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过思想品德课有它的特殊之处,就是说课设计得好,可是与现在的考试有时候是不能完全挂钩的,如何能解开这样的困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向具有前位思想的同行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在课改大潮中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