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是当下的一种常见的书面材料,相信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都会保证语句是通顺的,下面是白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1
提到新教育,我对他的了解都是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自己没能真正的走进它,了解它.今年寒假开学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新教育》的第一章的一些内容,感觉受益匪浅,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实用的书。文中精彩的思想,磁石一般紧紧地吸引着我,看得我内心激情澎湃,仿佛走进了实验基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这本书就是一个向导,带着迷茫的我走向了光明。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诗意,如此浪漫。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我们的行动而变得异常精彩!哪就让我们从此刻行动起来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最需要执行的一句话: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我觉得朱教授的这句话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我们坚持的工作。我们也只有坚持才能看到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所以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希望自己能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些事情,不要急也求成,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腾飞的时间。蹲下是为了更强有力的跳起!
三、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谈教育幸福?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习惯,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再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了,孩子何尝不快乐呢!
为师者,不断提升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教学,用"心"总结!让我们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2
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3
细细品读教育著作《新教育之梦》,我有一些感悟。学生欢迎能和他们平等沟通,尊重他们人格的老师。《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讲到: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是啊!我们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充满求知欲望、对老师有着崇拜、信任心理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思维能力可能不太敏捷,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甚至有个别学生行为习惯也不大令老师满意,但因为他们是孩子,是我们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去伤害他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平等的沟通,尝试着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对话。教育需要宽容,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欣赏中,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虽然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一些赏识成功教育、新型师生间平等民主式教育,但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使得我们好多教师观念未能真正转变,有些老师还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那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教育!那些经常受到教师批评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从而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只有自卑,缺乏应有的自信,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
教师应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写到: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教育的至理名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设身处地为那些后进学生想想: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从下手,面对一张张试卷头脑中一片空白,这样长此以往,他们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吗?他们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吗?因此,我认为,转变后进学生的关键是帮助他们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和优秀生一样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作为老师,不能以一个成绩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相反,我们要淡化成绩,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而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适当放宽对他们学习的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对待,培养他们端端正正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有不懂的内容能主动问老师同学,争取理解;培养他们敢于正视老师;培养他们融入集体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做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我肩负着孩子们的启蒙之责,要想给我的学生一滴水,我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源源不断的泉水。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4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
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师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
3、朱永新曾说:“我过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类教育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朱老师认为: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将阅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学习朱老师《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导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断,愈发增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对我的启发
1、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2、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3、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5
近期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重新认识了如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教学中,我更愿意去为幼儿去创设一个探索的情景,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时间、场地和充足的经验,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兔子,那我就把真实的兔子带给他们,在喂养过程中,不喜欢便便,我们就以便便处理为契机,支持幼儿对于兔子便便的探索,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自己去照顾幼儿,寻找如何处理便便的方法,以及后续对便便利用的研究。在课程完成之后与幼儿进行一个分享和交流,提升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深度的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在这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会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成为幼儿的好伙伴。课程有限,但又无限,我们结束了在课堂上对兔子便便与兔子的研究,但是小兔子一直养在我们的植物角,接受着小朋友们的照料。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特别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教师首先从热爱幼儿做起,尊重幼儿的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保育活动特点,提供适宜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心,少一点打击,多一些欣赏,要平等对待幼儿,学会倾听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虽然我距离主教授提出的理想教师的标准还很远,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以此标准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朝着理想教师的目标而奋进。
朱永新谈教育心得体会篇6
首次翻看这本书,我被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其中,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让我深刻感悟到: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所谓陪伴,并不是简单的陪着孩子,而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力求成为孩子的榜样和精神引领者。这本书就是一个向导,带着迷茫的我走向光明,引发我诸多思考,以下是我读“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感悟:
有教育意义的陪伴
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教育陪伴必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和当前严峻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变灾难为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与孩子共同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掌握防范各种灾害和伤害的知识与技能,在关键时侯能够进行自救。
我们要注重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在这次的洪涝灾害和疫情防控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是教育孩子最好的素材。我们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白衣天使救治病人是责任,小朋友读书、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勇敢承担责任,有始有终做好每一件事。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
书中介绍了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博士教育孩子的案例,正是说明了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父母要求孩子读书做作业,自己却在家玩游戏,看电视,搓麻将,因为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成长只是孩子的事情。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会感到焦虑、烦躁。其实,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往往发生在自己身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如今,手机的普遍使用,也在悄然影响着年幼的孩子,有时我们会把手机当作“哄娃神器”,久而久之,孩子就依赖上了手机。之前我女儿要用手机播放着动画片才肯吃饭、睡觉,每次我想要制止,换来的都是孩子的大哭大闹。有次闹得最凶的时候,孩子说:“为什么你总是看手机,就不让我看”,听到孩子这么说,我才意识到问题还是发生在我身上,不想让孩子玩手机,家长自己就要做个好榜样,正确引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阅读是高质量的陪伴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时常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思考与反思,当形之于文字时,我遇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不够清晰,总感觉词不达意,这时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为孩子做出表率,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是最高质量的陪伴。亲子阅读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愉快的享受和情感交流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使孩子爱上阅读,从而爱上学习。所以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有益的方式。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很多。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我们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