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6-05 10:04:23 分类:工作心得体会

要知道心得体会能够锻炼我们思考能力的,让我们好好来写吧,心得是形容个人感想的一种实质性文书,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8篇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专题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录了《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这原是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切中肯綮地指明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协力应对挑战、齐心开展全球协作的客观要求,还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国际交往思想、不断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推动构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马克思曾预言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经济的本质属性特征,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是不可逆的时代规律。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全球成为一张巨大的经济网,形成覆盖全球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的供应链、产销链、资金链、贸易链、信用链、物流链。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这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现实,号召世界各国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推动构建对话协商、消解分歧的安全共同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会有战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据可考的事实阐述。邓小平同志基于对美苏争霸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考量,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这一判断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对国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对国际形势的长远预判。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逐渐显现,尽管局部地区的战争和冲突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和冲突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为了保证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安全,为人类社会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当前国际安全问题的现实,号召世界各国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共同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对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远大理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政治的基点就是阶级属性,不同的政治制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划分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两大阵营,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过了充分的实践证明,在广泛的国际交往中可以超越国家政治属性来谋求世界不同国家的共同利益。为了保证世界形势的良性发展,为人类社会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当前国际政治问题的现实,号召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推动构建超越隔阂、文明互鉴的文化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为了保证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长远发展,为人类社会繁荣发展创造丰富的文化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基于当前世界文化问题的现实,号召世界各国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推动构建环境友好、合作应对的生态共同体。随着历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张力与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矛盾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等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一方面世界各国都追求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环境的承载空间逐步压缩到了极致,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逐年凸显。为了保证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创造自然生态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当前世界生态问题的现实,号召世界各国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将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做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全人类发展与世界未来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一向是负责任的大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的背景下,中国能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解决方案是具有建设性和重要意义的。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因此,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国要一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实现世界稳定的基石,各国之间要通过文明交流,实现互利合作,而不是企图依靠强权政治实现本国繁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主要在于:一、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四、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深刻内涵是建立在以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各国之间持续对话协商、相互尊重、同舟共济,为实现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外交的道路。中国一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遗余力地推动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着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远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不断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是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目标。当然,现实情况总是复杂困难的,还需要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一起克服艰难险阻,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对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席提出的四点主张切中要害,赋予这一时代命题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商量。一要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安全问题是双向的、联动的,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共同治理。各国政府和政府间组织要承担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三要坚持法治精神,实现公平正义。国与国之间开展执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两国各自的法律规定,又要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四要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各方应该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努力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全之路。

习主席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中,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贡献。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还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并倡导国际执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中国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深度开展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提出责任共担、社会共治的国际禁毒合作方案,联合各国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打击电信诈骗等执法行动,全面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框架内的执法安全合作,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的回信中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维护人类健康福祉,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疫情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之外,需要各国同心协力、携手抗疫。当前情况下,构建防疫命运共同体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好阐释。防疫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国际社会的利益与共、安危相系。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的危局面前,各国应通力合作、互通有无、守望相助,共同阻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然而,由于传染病造成的恐慌,一些国家对中国存在一定误解。例如少数国家存在过度反应,极右翼的种族主义者乘机兴风作浪、幸灾乐祸,甚至大搞针对中国人的歧视,还有一些国家借疫情重拾文明冲突论调,对中国抗疫举措和发展模式说三道四。面对这些不友好的声音,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大受害者,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大国担当,采取实际行动消除误会,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在积极主动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目前,中国已经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了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与世卫组织、东盟、欧盟、亚太经合组织、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美国、老挝等相关国家通过专家研讨和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了20多次技术交流,及时分享了中国有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等防控经验和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成就也作出了积极肯定评价。世卫组织牵头多国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来华开展工作,通过到我国的实地考察、与我方的沟通合作,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对中国抗疫进行了积极公正评价。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用创纪录的短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我们看到中国采取了扎扎实实的防控行动,减缓了疫情扩散速度。事实自己会发声。谭德塞强调全球防疫的关键是阻断传染链。现在需要的不是恐惧和谣言,而是理性和团结。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3

抗击疫情岂能逞“匹夫之勇”?

一个支部便构筑起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便代表了一面旗帜,一枚党员徽章便昭示着一份责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步入全球抗疫阶段,全国党员干部要以团结一心替代“匹夫之勇”,与病毒“过招”,争抢工作进度,用初心使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提士气,忌兵乏车朽输气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新春的爆竹声中打响,国家一级响应如同冲锋的号角不断鼓舞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士气,他们彰显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第一时间行动,昂扬姿态前进,“党员徽章”印证了行动,“红袖章”冲锋在一线,“红马甲”贡献着力量。不输气势,各地党委党组织成立专门的抗疫领导小组,做好周全的措施筹划,出台细致的工作方案,以先进典型激发党员干部热情,用先进事迹感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封封家书、条条新闻、种种考验,冲在前,顶得住,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营造了“万众一心齐抗疫”的工作氛围。那些在朝阳与月光下来往奔波的身影,是奋战一线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工作热情燃起红色火焰,激励身边的干部群众共战疫情。

“造装备”,忌单枪匹马陷敌阵。从国家一级响应,各地党委党组织织起防控网络、设置监测卡点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防控不是单枪匹马的个人行动,也不是随口说说、随意看看、随处走走的简单工作。严实纪律、严控责任、严守卡点,各地党员干部强化自身“装备”,以科学防疫理论武装头脑,拿正规医疗设备做好防护,用现代传媒结合通俗方法加强城乡防疫宣传。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即是人民群众的坚实后盾,各级党组织筑起的“堡垒”不可轻易撼动。统一管理、区域消毒、上门服务、垃圾清理,各行业党员干部们相互协作、“同仇敌忾”,誓将新冠肺炎病毒隔绝在安全线外。

重团结,忌势单力薄闷头干。企业复工复产、学校逐渐开学、经济升温向好,关键时刻不仅不能闷头苦干逞“匹夫之勇”,更需要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气,团结基层干部、退伍军人、群众志愿者等,联合基层党组织一道,压实防控责任,稳控境外疫情输入威胁。“同呼吸,共命运”,疫情防控已步入全球抗疫阶段,“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面对国外疫情肆虐以及境外病例输入增多的威胁,党员干部以舍我其谁的信念、深入一线的决心、“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态度,果断采取措施、积极交流合作,积极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及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做贡献。

抗击疫情不在一朝一夕,党员干部岂能逞“匹夫之勇”?只有坚持不懈、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才有国家与人类的光明的未来。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4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对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席提出的四点主张切中要害,赋予这一时代命题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商量。一要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安全问题是双向的、联动的,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共同治理。各国政府和政府间组织要承担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三要坚持法治精神,实现公平正义。国与国之间开展执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两国各自的法律规定,又要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四要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各方应该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努力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全之路。

习主席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中,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贡献。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还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并倡导国际执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

中国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深度开展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提出责任共担、社会共治的国际禁毒合作方案,联合各国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打击电信诈骗等执法行动,全面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框架内的执法安全合作,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5

一是从政治方面,明晰了这项创新成果的战略愿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其作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和哲学理论,成为新时代国内、国际重要的战略愿景。其中国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者共同构成了未来30年中国大战略的主干。从现代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就是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建成更高版本的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西方推崇强权政治的现实主义逻辑,可以避免不断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中国作为新的引领性国家为世界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战略愿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化到心灵深处,将责任担当、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包容大度等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从经济方面,坚定了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反观世界,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成为不少国家的通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成为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重要原因;南北贫富差距明显,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我国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三是从文化方面,理清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文明进步,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强调彼此之间要弘义融利、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是基本原则,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合作与共赢是核心,有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接续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同时,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

四是从生态方面,增强了保护美好地球家园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新冠病毒,就是前所未见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健康危机,是一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我国在做好国内防控、化解危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和赞誉。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头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做到绿色、低碳、环保,而且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生态危机的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构筑全球治理生态体系。

五是从安全方面,拓展了防范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做出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各国共同安全的“四点主张”,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之路。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大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维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动性风险,紧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潜在风险,进行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在谋求我国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用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6

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内容收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个专题第六篇《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文章中。细读总书记的这篇讲话全文,笔者深切感受到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全球高度,希望能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和衷共济,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局面贡献力量。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中国始终秉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准则。中国是一个讲究道德礼仪的国家,历来崇尚“以和为贵”“以和邦国”,几千年来,和平早已流进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入中华儿女的骨髓。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年来,我国采取亲诚惠容的外交关系,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当前,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中国一如既往站在大国立场,团结一切力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伟大形象。

坚持互利共赢,为打造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注入活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复杂多变深入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平等互利、开放合作的对外开放政策一以贯之,在国际上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活力,彰显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倡议:要深化核能、航空航天、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合作,加快推动绿色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中国强烈希望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

坚持命运与共,为共同营造良好的新环境解决难题。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战争,而是极端的气候,以及突如其来的疾病和自然灾害。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冰川融化、自然灾害频发、疾病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2019年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辞上向全世界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在不断推动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地球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解决了很多难题。中国积极为有一个清洁、安全、和平的生态环境,提供中国智慧。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全世界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呵护我们的地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地球。我们希望:全世界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不断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让子子孙孙都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7

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全世界共同战疫行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最好的诠释。作为党员干部,通过反复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尤其是最后一篇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切体会到,五个坚持、五个建设的内涵明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一定要认真学习领悟,深刻认识、理解、把握、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五个方面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引领者。下面,我从这五个方面入手,谈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是从政治方面,明晰了这项创新成果的战略愿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其作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和哲学理论,成为新时代国内、国际重要的战略愿景。其中国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者共同构成了未来30年中国大战略的主干。从现代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就是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建成更高版本的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西方推崇强权政治的现实主义逻辑,可以避免不断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中国作为新的引领性国家为世界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战略愿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化到心灵深处,将责任担当、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包容大度等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从经济方面,坚定了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反观世界,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成为不少国家的通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成为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重要原因;南北贫富差距明显,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我国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三是从文化方面,理清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文明进步,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强调彼此之间要弘义融利、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是基本原则,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合作与共赢是核心,有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接续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同时,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

四是从生态方面,增强了保护美好地球家园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新冠病毒,就是前所未见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健康危机,是一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我国在做好国内防控、化解危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和赞誉。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头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做到绿色、低碳、环保,而且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生态危机的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构筑全球治理生态体系。

五是从安全方面,拓展了防范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做出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各国共同安全的四点主张,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之路。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大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维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动性风险,紧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潜在风险,进行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在谋求我国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用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篇8

“99分”也是打败仗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对防控要求不能降低。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是一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人民战争,决不可慢一步、掉一分,必须画好党群“同心圆”,扫除复产“绊脚石”,做强科技“支撑轴”,壮大国际“后援团”,巩固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

画好党群“同心圆”。彻底战胜疫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始终做到党群一心是关键所在。应当看到,全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但是疫魔狡猾、形势多变,仍要时刻防范反弹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继续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根据疫情发展新变化新情况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内紧外送、咬紧牙关,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低风险地区要适度转移防控重心,重点加强基本民生服务,精准做好因“疫”致贫、返贫人员的帮扶工作,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加强心理援助,对“鳏寡孤独废疾者”要安排好日常生产生活,对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要组织开展健康体检,走好“最后一公里”,实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三线出击”“三战胜利”。

扫除复产“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只有确保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疫情防控才会更加有力。坦率地说,在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活动骤然“降温”,消费零售、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受到较大影响,个别行业更是面临停滞风险。要变压力为动力,抢时间、争空间,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打足工作“提前量”。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各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信心,提升投资意愿、消费意愿。从微观来讲,既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又要及时开辟物流“绿色通道”,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经济社会大循环,还要根据发展形势调整就业支持政策,就地就近开发一批临时性、过渡性、公益性岗位,引导就近就业、本地就业,促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做强科技“支撑轴”。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既是一场与疫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争分夺秒,按下科技战“疫”快进键,以最快时间完成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离病毒毒株等基础性科研工作,跑出了中国“加速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是,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初步。从哪里来?如何传播?还将持续多久?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要组织精锐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尽快研制出安全有效快速检测设备、诊疗药物和防控疫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增强社会信心。要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加强应急科研攻关的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开展疫情发展趋势研究,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模型库,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壮大国际“后援团”。共同抗“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注释。战“疫”伊始,我们便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全基因序列,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诊疗方案、开展技术交流。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国际社会也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我们宝贵支持,有的国家倾囊相助,生动诠释了“礼轻情意重”时代内涵;有的国家领导人不顾感染风险,毅然来华访问,送物济困;许多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也纷纷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写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抗击疫情,中国决不缺席,中国仍将努力!

《抗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