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6-23 14:01:03 分类:工作心得体会

大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应该了解过心得体会吧,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做到清晰思路才行,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7篇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1

如何选贤任能,似乎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已有之,于今愈烈。如何更好地招揽人才,如何更好地引才、育才、聚才,要用好寸心知同舟济三春晖之人才三字真经。

寸心知——遇人才,如逢故人,相逢情更深。赢得人才才能赢得当下与未来,想要赢得人才,先得知其寸心。刘备顾草庐、诸葛隆中对被传为后世佳话,刘备寸心之间的关怀如洋洋暖流感动了诸葛亮,成了诸葛亮在风雨漂泊乱世里选择的归舟。反之,不识人才心、不解人才意,不知其能千里,致使人才陷于山野雾浓江湖夜雨,终将致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用好寸心知这三字经,才能让人才抒其意、畅其言、尽其才。遇人才当如逢故人,不尽欣喜,乐其言、听其意、感其心、成其美,用寸心知的真情,心怀爱才、惜才的真意,善于倾听人才的心声,让人才生发一见如故之感,用心中真情留住人才,让引来人才的梧桐树有根深盘。

同舟济——用人才,互为良友,同心而共济。人才济济于一舟,可度难关可创辉煌,海可让路行愈远,乘风破浪万里航。汇聚人才于同舟,既是为了凝聚人才力量、发挥人才优势,也是为了让他们互为良师益友,让所长毕现,短以长补,为人才群力添以柴火,以同心共梦合力划动梦想之双桨,水波中,每一下都是前行推动力的最强劲,每一下都是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用好同舟济这三字经,才能让人才的才能竞相迸发,在目标与梦想的催化作用下,在良师益友点滴长处的浸润下,从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全方位人才,把得好舵,也划得好桨,让人才的汇聚成为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充分开发人才的潜能,让人才之才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三春晖——待人才,如爱尊长,南北总关心。在如何对待人才上,袁枚曾言: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可见,敬重人才何等重要。我们敬重老人,会倾尽全力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改善老人的物质条件,对待人才亦需如此,敬重人才并不单单是言语和态度上的敬重,更要依靠行动的时时照拂和处处激励。要瞄准人才的需处发力,要花费大力气改善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营造温馨融洽的工作氛围和人才生态,真正成为人才的解渴甘露,让人才处处都能感受到组织给予的深切关怀和温暖。用好三春晖这三字经,南北总关心让人才觉得处处有温暖,这里就是家,给足人才阳光让人才灿烂,才能让人才安得下心,充得足电,有心有力有劲地为工作发光发热。

以寸心知的关怀引才,以同舟济的平台育才,以三春晖的生态留才,让人才回眸情更深,何愁凤凰不栖?人才不至?

?篇二】: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竞争的绝对力量。所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解难题。

笔者近期有幸参与乡村振兴课题的培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了解到我县产业尤其是农产品产业体系不健全,除却品种杂多、经营不善等问题外,也有创新型、技术型人才匮乏等问题。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将育用引结合,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十年磨一剑,百年树人育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要根除人才振兴瓶颈问题,得从本源出发,以教育才,打造培育人才的摇篮。要组织农业专家下乡进行定点专业辅导和培训,培育技术型农业人才;要提升教育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为人才成长营造更宽松的氛围,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要善用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人才。

不以言举人,悉尽其力用人才。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更需伯乐发掘,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之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把合适的人发在合适的位置是实现发展成效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库,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引导人才走向最适合的岗位,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求贤如渴引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人才,一方面是要把出去的家乡人才引回来;另一方面是要把其他地方的人才引进来。为此,政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出台优惠政策,将人才类别细分精准施策,如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其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专业的技术人才给予其更大的平台和更利于成长的环境等等,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人才兴,则事业兴,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才能抢占竞争高地,实现乡村振兴。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技艺传承、群众致富的乡村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破解乡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为有效破解乡村人才振兴难题,充分放大乡村人才的磁场效应乘数效应放射效应,通过精准引进、多维培育、关心关爱等措施,着力精心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充分放大磁场效应,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用人之道,重在拴心。探索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拿出十足的诚意,积极营造惜才、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氛围,为引进人才解决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政府+银行+保险+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依托特色产业和各类人才项目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吸引一批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引进人才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以人才振兴促进产业振兴。充分放大乘数效应,精心培育本土实用人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只有精准选派培训对象、设置培训课程、选优培训单位,才能最大程度放大乘数效应,提升人才培训效果。加强与高等院校、农校、科研单位和东部对口帮扶地区对接,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养计划、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养计划等,选派一批村党组织书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带头人赴外参加示范培训;与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签订长期协作协议,邀请其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县域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帮带提升培训,帮助成立专家服务组下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通过集中讲座、田间地头培训、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培养大批技能人才。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参加农业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充分放大放射效应,尽情释放人才工作活力。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只有建立健全一套公正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产生放射效应,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对于领军型人才,重点强化政治引领和精神激励,建立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关心关怀。对于乡村振兴一线的事业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设置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形式强化工作保障,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称,并及时兑现绩效奖励。对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专门预算,给予项目奖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如今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回乡创业也能大有作为,吸引更多的乡村人才回乡创业。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对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聚农人、强农技、兴农策方面下功夫,引导乡土人才深耕三农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聚农人,坚持引育并举,为乡村振兴储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农业农村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要吸引高端领军人才驻乡。实施引才入村汇聚工程,支持高科技领军人才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等落户。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吸引高校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要推动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成立农业专家技术推广服务团,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任、精准对接的原则,采取科技特派员+农户公司+科技特派员+农户等模式,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要鼓励本土人才返乡。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深入推进外出农民工创业工程,利用返乡创业园、电商产业园、示范园,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动员在外人才回乡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施选青推优计划,摸排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巾帼能人、致富能手、优秀青年等六类人群,分类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业。

围绕强农技,坚持协调联动,为乡村振兴搭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引领。要为产业引智。加强与名院大所紧密合作,共建实践(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带动乡土人才培养开发。要为产业增智。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开展菜单式培养,依托地方高校开设涉农专业、开办特色工艺班,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工程,在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集成支持。积极发掘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开展乡村企业家人才十佳名人评选。要为产业联智。立足当地农业产业优势,用好数字化平台,打造产、供、销一体的数字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科企融合。

围绕兴农策,坚持系统集成,为乡村振兴赋能。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强化激励保障作用。要真金白银激励。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企业家人才创业创新。启动县级农村创客平台建设,支持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创办众创空间、孵化园等双创基地,对乡村企业家人才领办的扶贫工厂(驿站)运营两年以上且成效显著的,给予一次性奖补。要强化配套支持。开展金融服务送到家,配备金融村官,推进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到户,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粮食、果蔬、养殖、经营贷款等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资源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乡村闲置公益设施,加强资产的运营管理,支持村集体以自营的方式开展创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开发,整理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以及四荒地、工矿废弃地、撤并后闲置的乡村办公用房和校舍、闲置标准化厂房等闲置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产业发展。要畅通上升通道。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办法,建立符合乡土人才发展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现有乡镇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累计工作满3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对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特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评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全面调动乡土人才的创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

: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4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如何实现党管人才,就是要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管就是管家,要做好人才的贴身服务工作。

作为管家,要精学专研。精是精通文件精神,学是学熟行业知识,专是专长业务流程,研是研透政策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随时能和人才聊到一块,能为企业和人才答疑解惑是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不管是项目洽谈还是人才引进,亦或是项目落地后的跟踪服务等工作,都经常需要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交流,这个时候如果组工干部自身对该行业知识了解不多,自然无法和人才深入地交流,自然无法对项目和技术无法相对准确地把握和定位。

作为管家,要贴心优质。贴是体贴人才,心是用心服务,优是优化业务,质是保证质量。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始终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多到人才企业去看,多到人才身边去聊,深入接触和了解企业与人才,用心尽力、切实高效地为他们解决在各方面碰到的问题与困难。二是要优化服务环境,在各项业务上让企业和人才最多跑一次,积极参与三服务活动,使企业在引进人才、项目开展、资金申请、政策享受上办方便事、办放心事。三是要注重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用组工干部的高效和高质量提振人才信心,让人才安心把精力都放在创新创业上。

作为管家,要勤恳气正。勤是基本要求和表现,是踏实苦干、任劳任怨,组工干部要敢担当、有作为。恳是真挚诚恳,人才工作知识更新快、行业涉及面广,因此既要学透上级文件政策精神内容,也要诚恳地向领导、老同志、同事学习,向人才学习,向群众学习。气是精气神足,新时代的组工干部面临更高的要求,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惧任何压力。正是作风正派,组工干部与其他部门、企业人才联系较多,只有自身公道正派,才能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干部人才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5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速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意见》一出,无疑预示着,农村人才振兴将迎来重大利好。各级党委作为一线指挥部,必须精确靶向、精细导向、精准定向,充分发挥乡村引才、育才、用才优势,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善用人才金钥匙,开启发展金锁石。

精确引才靶向,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的差异、乡村性质及发展定位的不同,推进引才工作趋于科学化、差异化、精确化,从实际出发,紧扣当地乡村振兴的需求,明确引才重点,明晰引才重心,遴选人才坚持以缺什么引什么用什么招什么为政策的根本遵循,不一味追求高精尖缺、只看帽子不看里子,彻底规避引来的用不上、能用的没引来的尴尬局面。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政府的引才工程做得怎么样,应该把话筒交给用人单位、基层群众,多走访几人、多调查几户,最终把那些群众口碑好、政治素养优、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引进来选出来护起来推上去。

精细育才导向,坚定补短板更延伸跳板。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是鸡与蛋的关系,人才培育工作,不仅要善于借鸡生蛋,也要善于孵蛋成鸡。由政府牵头,和高校结对,与企业联姻,组织实施分层次培训计划,同时要发挥引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带动本土人才培育。一树十获者,木也;

一树百获者,人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就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抛弃一时利益和局部利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程,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要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构建人人成才、人人发展的开发机制,才能既培养出高精尖缺、创新创业的顶天人才,又培养出土专家田秀才等立地人才。

精准用才定向,确保以人才优势促发展。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竖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键在知人善任,各级党委要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实现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与人才要素精准匹配、岗位缺口和就业技能精准对接,让田秀才土专家创业先锋致富能手等能工巧匠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组织部门要练就慧眼,不断增强观察力、辨别力和预见力,在激荡纷纭中冷静观察,在复杂实践中望闻问切,建立乡土人才库,充分发挥人才考核管理制度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努力营造公正客观、崇尚创新、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励广大人才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6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章节中对人才的建设工作进行了重要论述。干部为要,人才为先。各级党组织要学好用好《条例》,主动思考人才引育工作,催生干事创业动力,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需求侧,引育并重造人才。迈进新时代,奔向新征程。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站在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要始终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培育新的发展增长极。《条例》指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谋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国家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我们就打造什么类型的人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围绕发展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拓宽人才挖掘渠道,制定人才引进说明书,保证人才能够走得进来、用得起来,另外要加强人才的职能培训和教育管理,打造一批批政治过硬、德行过硬、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突出匹配度,人岗相适育人才。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是因为有着极为厚重的潜力和过硬的素养。但是,有潜力不一定生能力。如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就难以发挥,能力素养的彰显也就无从谈起。《条例》强调,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以用为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体现培育人才的原则就是要用好、用活、用实。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精准定位、科学培育的原则,根据人才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发挥人才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把人才安最合适的岗位,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给出提质增效的最优解。

吃下定心丸,强化关心护人才。对待人才要有鲜明的态度,既要栽下梧桐引凤来,又要小心呵护助成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于人才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关爱,让人才感受到组织的浓浓深情,才能更好地迸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好地建功立业,书写辉煌篇章。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着重健全机制,加强人才成长保护方面的建设,着重对人才急难愁盼的问题加以解决,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要注重人才动力激发和精神灌溉,对于人才作出的突出贡献成就,适当加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最大限度的激发潜能,进一步形成会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格局。

人才是时代的选择。新形势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核心要素,做实人才选用的新篇章,为党的伟大事业发展打造最强引擎。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篇7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竞争的绝对力量。所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解难题。

笔者近期有幸参与乡村振兴课题的培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了解到我县产业尤其是农产品产业体系不健全,除却品种杂多、经营不善等问题外,也有创新型、技术型人才匮乏等问题。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将育用引结合,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十年磨一剑,百年树人育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要根除人才振兴瓶颈问题,得从本源出发,以教育才,打造培育人才的摇篮。要组织农业专家下乡进行定点专业辅导和培训,培育技术型农业人才;要提升教育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为人才成长营造更宽松的氛围,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要善用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人才。

不以言举人,悉尽其力用人才。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更需伯乐发掘,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之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把合适的人发在合适的位置是实现发展成效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库,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引导人才走向最适合的岗位,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求贤如渴引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人才,一方面是要把出去的家乡人才引回来;另一方面是要把其他地方的人才引进来。为此,政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出台优惠政策,将人才类别细分精准施策,如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其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专业的技术人才给予其更大的平台和更利于成长的环境等等,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人才兴,则事业兴,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才能抢占竞争高地,实现乡村振兴。

《中央人才工作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