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史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诚实表达,帮助个人释放情感和情感压力,生活的曲折与坎坷教会了我们宝贵的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坚韧,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组织史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1
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团中央组织部组织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培训学习。此次培训,共有全国x省市,xxx余名团干部参加。在这次培训中,团中央组织部就团的组织工作基本知识和新形势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举办了一次开放式论坛,知名专家学者为我们开设了有关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当前经济形势及热点问题、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以及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创新等5个讲座。为期7天的脱产培训虽然短暂,学习内容也有所局限,但我感到收获颇多,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共青团工作的实质内涵更多了一份理解。xxx余名团干部的风采,让我对共青团工作更多了一份热情,对团的工作岗位更多了一份热爱。
心得之一:共青团工作要“以青年为本”
作为一名团干,我是初学者,从未参加过团干部培训班,在团组织建设上基本属于“门外汉”。以前总认为,团的工作无非就是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点活动,活跃活跃气氛,出点宣传亮点,如能上上报、上上电视就很不错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玉林所作的《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创新》讲座,给我很多启发。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青年团员的带言人。共青团工作必须要着眼于青年,团工作的对象服务于青年、力量来源于青年、内容体现于青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共青团工作“以青年为本”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其中心点就是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体现青年的三要,即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因此,共青团工作要充分发挥组织青年的作用,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青年服务;要充分发挥引导青年的作用,努力在广大青年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充分发挥服务青年的作用,多为青年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要充分发挥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倾听青年呼声,反映青年诉求。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共青团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团的性质,又能为广大团员青年所接受、所欢迎。
心得之二:共青团工作要立足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这次培训中,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讲座是主题内容之一。专家学者的讲述,给我们共青团工作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要立足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突击队,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发挥作用,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青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依靠力量,青年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他们面对的是社会转型期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各种利益矛盾、社会问题逐渐显现,青年群体社会流动加剧,不断进行着分化重组,新兴青年群体和新青年组织不断涌现,社会问题青年化和青年问题社会化愈演愈烈,青年群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一些与社会和谐主流不相称的现象和趋势:一是青年价值诉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二是青年就业水平呈现高期望低水平趋势。三是青年社会参与呈现社团化志愿化趋势。四是青年网络问题呈现泛滥化复杂化趋势。五是青年生存范式呈现两极化对立化趋势——“相对优势群体”和“相对弱势群体”。这些现象和趋势既表现为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同时也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青年的代言人,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团结、教育、凝聚青年的独特优势,从青年特点出发,贴紧青少年需求,反映青年诉求,代表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要,通过塑造“和谐”青年,促进青年“和谐”成长,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心得之三:有为方有位
“开阔视野、展示形象”,是xx市监狱局团委和xx团市委对我们参加培训提出的共同要求。这次培训,重庆团市委共派出22名团干部参加,其中监狱系统有6名。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学员谨记要求,认真上课,专心听讲,力求多学的知识;积极参加活动,充分把握机会,展示重庆团干部形象。在联欢会上,永川监狱团委书记李娟和璧山县法院团支部书记朱亦桦的印度舞蹈迎来阵阵掌声;以我们监狱系统学员为主打演员的小品《警察女友的故事》博得阵阵由衷的捧腹笑声……让众多的团干部记住了“重庆团”,在14个省市中赢得了一席之位。这与大家的精心准备分不开,更与大家齐心协力奔着“展示形象”的精神分不开。李娟说:“我们是重庆团市委的代表,我们的形象就代表着团市委的形象,我们一定要处处为团市委争光添彩。”我们做到了。联欢会上的掌声与笑声,联欢会后对我们的幽默打趣、联谊交流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给了我一个启示:有为方有位。我们常常抱怨共青团工作不受重视,在监狱工作中没地位。其实,只要我们自己重视自己,紧紧依托党建带团建,牢牢把握监狱工作大局,围饶监狱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工作,带领、吸引、凝聚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监狱各项工作,只要我们做出成绩,一定会得到肯定,受到重视,一定会在监狱工作中拥有一席之地。
心得之四:团的舞台同样宽广
xxx之行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作为团干部,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我们任重而道远,共青团工作需要我们付出与奉献,需要我们的激扬与热情。让我们相互激励,在共青团工作岗位上挥洒青春吧。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2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工作条例》,这是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严格遵守和执行条例规定,笃定初心、践行使命。
进入新时代,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就要求必须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设立的最接近广大群众的组织,是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实现小康的重要力量。党组织是基层领导的核心,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的团结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快更好地克服发展道路上重重困难。
为人民服务是党建立以来始终保持不变的宗旨。基层党组织也要时刻牢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思想上坚持服务理念,行动上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首先要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党员要自觉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自觉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在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
要联系实际,注重结合,不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组织生活要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突出多样性和实效性,将党内组织生活打造成党员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3
上周五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收获颇多,另外也有了一些新的感触,在此分享一下。由于专业的原因,可以说我的大学学习有很大一部分是围绕着类似这种拓展训练或者团体活动进行的。所以对于这次培训,我是了解并期待着的。
对这次活动的了解是指虽然活动内容可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但是主旨都是团队的合作共赢,大方向不会变。最开始看到场地布置的时候我更加确定了这一点,一般模式就是“拉圈——分组——进行游戏——总结收获”。这种模式的“阴险”之处在于:拉圈的时候一般关系较好的会挨着,而分组又会把这些关系拆开成对立面;游戏的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但是整个活动考察的又是整个大团队的凝聚力与配合度。在这种细节方面就首先给大家带来了暗示,会有人带着竞争的心态去完成任务。
而期待就比较明显,除了刚开始的摸索,我之前做过的活动对于我们的专业团队来说有点熟能生巧的节奏,没有了挑战性。而我现在加入了新的家庭,所以更期待新团队中大家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也很期待我们公司员工的表现,看看大家当前默契的磨合度有多高。
活动一开始,我觉得我们组就占有很大优势,虽然是考验沟通能力与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但是计算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组内有两位财会专业的,再加上我们对游戏规则的了解,认为应该可以顺利完成这项任务。
接下来就像标题所展现的,我们的内心发生了红与黑的碰撞。红呢就是已经了解了规则,要想成功必须不管反馈如何,无私地与大家进行合作。而黑呢就是既然我们有了优势,就利用优势一鼓作气的完成任务,然后再来分享,所谓的先成功再成仁。最后我们决定在不影响团队优势的情况下,与其他团队合作。教练总结时念的我们一组的纸条,说唯一的缺陷就是少了真诚的付出。我们在最初写纸条的时候探讨过这个问题,尽管知道写出我们的条件会增加真诚度,但是可能人性的本能就是防备,我们最后还是没有写上。结果有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传出去的那个组可能也是因为比较谨慎,拒绝合作。这样往复耽误了几轮才收集全所有信息。到最后总结的时候,我们既庆幸最开始时的小心翼翼,没有“误交朋友”,也在反思是不是真的递出“敲门砖”就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结果。
团队合作,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很难,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曾经没有悟出的东西。上学时参加活动会成功是因为相互的信任是第一要素,我信任其他人,更明确知道他们也信任我,所以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在新的团队我意识到尽管我们之前缺乏的是相互的信任感,但更重要的是缺乏一颗先付出的心,不管结果如何,会不会得到回应,但是真诚的付出总是比不作为要有用的多。虽不知社会中尔虞我诈、刀光剑影到底是什么情形,但是至少公司目前是大家共同的港湾,公司的同伴是我最应付出真诚、信任的人。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4
3月25日—26日,公司高级管理研修班正式开班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学习,由王慧奇教授主讲《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我认真聆听了两天的授课内容,收获很大,受益匪浅。王教授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既有先进理念的导入,又有鲜活案例的列举,既深刻又生动,既平白又有内涵,课堂上始终紧紧抓住学习者的主神经,使全体学员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归结起来,本次学习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团体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客观地讲,在单位工作时,由于具体工作及繁杂社会事务影响,自主有效的学习时间不多,造成学习不系统,内容零散,多是报刊上文章泛泛的学习。公司这次举办高级管理研修班,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100名中层干部及管理人员共聚一室,共同听课,摆脱了繁杂事务影响,暂时把各自负责的工作搁置一边,静下心来聆听教授的教诲,感觉每个人又回到了在学校的感觉,另外,团体学习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学习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它能有效激发群体智慧,所以说团体学习氛围浓厚,大家精力集中,研究深入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努力改善心智模式,大力吸纳新鲜理念。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心智模式”即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像,通俗地讲,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它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心中,源于对过去事物的认识过程,但又参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它影响着人们看世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可能直接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经过王慧奇教授的讲解,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必须致力于改善心智模式,改变思维定式,要善于吸取新鲜理念,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实践,由理念创新实现工作创新,进而实现业绩创新。改善心智模式基本在于“自省”,关于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照镜子,找差距。古语“日三省乎己”就包含了改善心智模式的意愿和方法。改善心智模式关键在于“纳谏”,就是以开放心灵容纳别人想法,经过分析加工,最终为己所用。
三、系统收获观点思想,有力指导实际工作。
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通过两天来的学习,通过王教授的点拨,通过个人的感悟,我系统地收获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思想,比如“知识本身是材料,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在用人上要悟性好的,不一定要学历高的;要观念好的,不一定要经验好的”、“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如一个良好的系统”、“你永远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但是你永远改变不了一个不合适的人”、“命运就是一连串的选择,选择比努力重要”、“抓住关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上我仅列举了一些观点思想,这些观点思想可能在我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也曾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但通过这次学习,得到了系统性收获。这些观点思想必将在今后对我们实际工作产生有力的指导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参加公司高级管理研修班第一次集体学习的几点体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体会和收获会越来越多,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5
本次团组织生活的主题是《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次团组织生活中同学们不仅积极的参与讨论,而且大家还通过诸如猜书迷的小游戏寓教于乐,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在这次团组织生活中我学习到了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整体观像一根红线鲜明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放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整体观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释放了巨大的影响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整体观加以扬弃,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的东西,弘扬其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它的积极意义,还将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被蒸煮的今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家庭、社会、国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一直到现在都有积极的意义,而当代的大学生、研究生却对这些思想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这些思想对一个人的人生思想能有很大的改变。因为当代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是在初中、高中面临的升学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课外的知识去了解中国的文化思想,所以这些思想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们没有起到作用。而在大学里,一下轻松的环境更容易使大学生们迷失生活的方向。所以我希望中国的经典文化思想,能对大学生、研究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起到指导的作用。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6
自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xx〕17号)实施以来,xx区积极探索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改革,为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凝聚思想共识。坚持政治引领,凝聚改革共识。通过工作会议、论坛研讨、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途径,持续释放改革“信号”,了解基层学校对此项重大改革的思想认识,分析研判潜在的困难问题,梳理汇总各方建议,形成广泛共识。调研显示,区内超过85%的受访者赞同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用党建理论研究带动基层实践创新,立项实施或参与研究《健全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行性研究》《xx市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4项市级重点课题,课题组成员直接参与了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起草,深刻把握改革的核心要义。
选优配强干部。坚持将配强干部推进改革作为关键举措,稳妥推进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具备建立独立支部条件的单位基本建立独立支部,并合理配置(总)支部委员;优化班子配备,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x%;推进校级副职交叉任职,副书记普遍分管或兼管德育;党员校级干部基本进入支委班子,学校党建与行政力量实现整合;完善干部培养机制,强化党务、行政岗位“双重”锻炼。
建强组织体系。坚持建强组织体系,完善组织制度。推进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修订“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党组织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地位、作用、权责、工作方式等,并组织小班化专题培训提升(总)支部委员履职能力,开展专项督查检验全覆盖落实。
组织史心得体会篇7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下称《指南》)。新版指南将“全员检测”变为“区域检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之前的“全员”表述,容易让大家误解为在全市范围内搞大规模检测,这次修订,改成“区域”,更加突出强调科学和精准地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
焦雅辉说,针对当前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为了更加提高早发现的能力,这次在核酸检测时间方面,也作了相应的修订,要求在更短时间内尽可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传染源。
与第二版相比,新版还修订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作出这些调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23日就此接受记者专访。
吴浩的名字广为大家所熟知,更多是缘于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特殊经历。疫情初期,吴浩和相关专家提出了“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的建议。
吴浩频繁奔赴各地疫情防控一线,指导社区防控工作,参与了11个省份,20场重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在吴浩看来,新版《指南》将第二版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可以让核酸检测目标更为明确。吴浩说:“区域是有几个定义的,区域既可以是全员,也可以是小部分、小单元,这样可以让各个地方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防控策略,而不是‘一刀切’。”
未来什么情况下会采取全员核酸检测?吴浩进一步分析:“一个地方出现了多点疫情,规模性反弹,又没有明确来源的,这个时候做流调意义不是很大,必须要第一时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病人。之后再采取流调方式,找相关点位,否则将错失时机。所以区域核酸检测是含全员核酸检测的。”
?指南》中的“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具体要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确定,并动态调整。吴浩说,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以及社区的防控资源。吴浩表示:“这也是根据我们前期的经验和基础以及分级差异化的防控策略。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是核酸检测也涉及很多人力、物力以及资源动员的问题,如何在核酸检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又能减少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这是一种考验。”
新版《指南》还明确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这又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吴浩说:“这是一个轮次的问题。现在奥密克戎传播非常快,如果不能在24小时之内完成,而是48小时至72小时完成,将导致这部分人在社会上流动后,另外一批人又加入到检测人群中,这将会因产生交叉,而无法清楚判断一定时间段内到底有哪些人感染。显示不出阳性病例是哪个时段感染的,或者还将产生密接或次密接人群,这对后面的防控将产生影响。”
记者注意到,在新版《指南》中防范区和其他区域取消了5混1,增加了20混1,吴浩说,这样做可以更好提高效率和效益。吴浩表示:“科技手段的进步可以做到这点,这样做并不降低筛查检测效果。所以我们现在提出动态清零,很多人觉得好像看不到头,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用时间换取空间,科技的发展,检测的效率,药物研发的进展,我们不断调整的策略都是一个目的:就是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22日表示,目前疫情处于高位平台阶段,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多地采取了方舱医院的方式,收治轻型患者。吴浩认为,方舱医院模式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紧张问题,确保正常医疗服务需求。吴浩表示:“现在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大,这些人不需要治疗也可能会恢复,但是他们具有传染性,如果把他们放到医院或者是住院又挤占了医院的资源,是浪费,可又不能放到社会上,而把他们放到方舱里集中隔离和观察,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