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优秀8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这种实践对于提升写作能力非常关键,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重要总结和思考,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1
读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个人认为《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对于我这位不合格的妈妈来说,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读了刘维隽老师的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一书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有新的家教方法。让我从中的到了新的育儿经验,同时也增长新的知识。
刘维隽老师这本书,是在自己小外孙女小荷,结合西方的教育方式为题材。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入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利用陪在孩子身边玩耍。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从事情的各个方面来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判断能力等。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是利用一个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如何去感受到我的爱。同时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他会听你的,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教会了我如何把握孩子在不良情绪时怎样去安抚他,让他乖巧的解开心结。也让我懂得了陪孩子一起玩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现在工作忙,工作压力也大。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但我认为还是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从玩耍中培养孩子的性格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让他自己去判断什么谁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需要什么和自己要要去做什么等。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习惯养成中最好的老师。就是陪孩子做一个游戏或是一家人出旅游货是一起在外面吃顿饭对孩子的帮助和熏陶因为是很大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2
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们的总园长朱x女士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为幼教必须要有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社会意识。因为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是为未来世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用未来社会的眼光、标准培养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环境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3
经过日常观察 ,孩子们的各种习惯令我很头痛,幼儿教育礼仪心得体会。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排队,吃饭就像“大闹天宫”饭菜满桌“飞 舞”,吃完饭不知道送碗,饭后还乱跑乱叫,上课吃零食的吃零食,玩手绢的玩手绢可以说没有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上课。后来经过了解,原来这些小朋友有很多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大家都知道爷爷、奶奶大部分都比较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很多孩子都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上学期我们尝试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发现孩子们的品行确实好了很多。本学期把《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在开学期间我根据各阶段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礼仪教育”计划,现将对幼儿开展的礼仪教育做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渗透,丰富礼仪认知。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语言活动《谁做得对》时,我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然后通过欣赏歌曲,使幼儿懂得了不小心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要说“对不起”,请求别人的原谅。可见,有计划的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学到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2、开展实践活动,内化礼仪品质。
教育家蔡元培认为:“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心得体会《幼儿教育礼仪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是由“行”到“情”,再由“情”到“知”的转化,然后将知、情、行合而为一的过程,要重视为幼儿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内化礼仪品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因此,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
(1)游戏活动
在区域角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并学会了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幼儿在“泡泡超市”中,学会了招待客人的礼仪。
(2)任务活动。
事先设置好任务,让幼儿去完成,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得到训练。如派幼儿去其他老师那里拿教玩具、去传达室向爷爷拿活动室钥匙等多种任务活动,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反复练习,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知、情、行的统一。从这次活动不难看出,要把一种礼行为转化为幼儿内在的品质,光靠说教是不够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3、家园互动教育,养成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一方面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另一方面教师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家教园地的作用,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4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的领域,你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你要以哲学和心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学和脑科学作为学前教育的敲门砖,再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进入一个更为具体的层次,学习如何针对儿童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因循其规律来实施教育,你还需要学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等课程。如果你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幼教机构的管理者,或者课程研发人员,也有相应的选修课程来支持你。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从艺术实践到科研方法的训练,从教学实习到科研实习,都有着较为严谨和完善的管理。
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用心体会,在实践中灵活掌握。
本门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以全面的阐说,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最必需的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他们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教育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我要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它。而在这个都是教育引导极其重要的时代,这无疑给我提动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学习。
学前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这期间养成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一生。学前教育要避免错误的想法:重知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读多少的汉字,学会几百、几千乃至几万的加减法。在学前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能力的培养,包括:
1、自理能力如能够立的进餐就寝、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
2、交往能力,学会与人分享、懂得轮流等待、能够主动方的鱼陌生人打招呼等。
3、分辨是非的能力,要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清好与坏、丑与美、善与恶。
4、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连贯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要说出的事情,我良好的倾听习惯。
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发展设计一些游戏,但0~3岁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应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兴趣点,我们更多的是要提供丰富有益的材料,让宝宝在各中刺激中接受信息,让宝宝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发展。维果斯基也曾说过:三岁以前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纲学习的。我们在和这一年龄段宝宝做游戏时,不能刻意的追求一个什么目标,以自身的想法去束缚和限制孩子,要求他们学这学那,对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爱怎么玩,就让他们怎么玩,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新”开始。
学前教育重要的是有颗心!因为它接触的是特殊人群,所以其实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是用来补充和完善自身教育能力的,爱心、耐心、细心,学前教育是很关键的,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很愉快的环境中接触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加强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些是很关键的。只要是这样做了,孩子以后就会很好的去学习,去生活。
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渗入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宝宝画从自然表现步人艺术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宝宝灵感的动力。因为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发生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充满活力,带有适中程度的紧张以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利用主客体的对立、矛盾,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运动和静止、勇敢和懦弱、快乐和悲伤”等差异明显的矛盾,使幼儿在完全相的精神状态下,出于无意识的冲动,唤起情感和美感。如课题“打针”,宝宝都有亲身体验,打针时既要表现出勇敢地面对现实,又有止不住的疼痛,宝宝在画面上表现的那种哭笑不得、惶恐的表情,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利用快乐与悲哀、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等宝宝内il,抗争引起强烈的美感体验。依据上述分析,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应更加重视引导宝宝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宝宝对事物包含力的式样的感知。例如:我们组织的线条练习课题“小雨和雨”,不仅仅要求宝宝画出雨线,更重要的是体验下雨时,黑压压的`感觉。启发孩子们将这种不同力度的体验用或粗或细的线条、轻和重的色彩表现出来。这门学科对我来说助巨!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5
为保证日常保教与时俱进,发展教师主观能动性,在园长、业务院长的引领下,我们积极自主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新理念,补充自身知识储备,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作为一面镜子,从中发现自身保教方面存在不足,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此次讲座帮助我们老师进一步理清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关系与区别,让我们能够更有方向性、目的性地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应用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去。以下是我关于保教方面的一些感悟:
环境与资源方面:我们准备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种类比较丰富,适合各种活动的需要,基本都是有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和使用的。比如我们的自主游戏材料和个别化学习材料等都是有标记的,通过图片形式让幼儿便于取放和使用。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游戏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幼儿选择材料、摆弄材料、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我们运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将各个活动区域的材料划分清晰。我们在摆放游戏玩具、用具的柜子上粘贴不同图片;将自主性游戏中各式积木、娃娃、汽车等玩具、废旧材料等按照不同类型放在小箱子里,画上图案,粘贴在相应的部位,以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某处。
师幼互动方面还有欠缺的是我们组织的形式以个别活动或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探索的活动比较少。指南上说到在小组和个别化活动中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医院探索以及运用材料;提供幼儿互动与互相学习的机会,关注并支持同伴间自发的合作。我们可以多提供一些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多产生同伴间自发的合作。例如可以创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环境,环境中结合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朋友树”,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一棵树。还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友爱,怎么样才是合作。比如故事《大狮子与小老鼠》,能唤起幼儿参与讨论与交流的激情,从而得出“原来强大的和弱小的之间也能合作互助”的道理。在活动区里投放利于合作的材料,如提供幼儿合作组画的图画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玩具,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技能。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
2、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
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指南的一点思考,以后会更努力继续钻研《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不断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第一部分“总则”、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和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各项具体的要求。
要达到这些具体要求,教师不可能在一次、两次的培训中完成,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并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完成。
下面结合《纲要》的学习,谈谈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几个问题。
一、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的理解
?纲要》在“总则”中强凋,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并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组织实施”中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对幼儿发展的认识和对幼儿学习的理解,渗透了更多的人性的东西,体现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幼儿个性、能力和学习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
过去我们较多地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人小学做准备,而忽略了幼儿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幸福、快乐,以至于我们过多地强调认识,强调幼儿要学会什么、掌握了什么,而不顾幼儿的实际能力与需要。
而实际上,幼儿不仅是为将来活着,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为现在而生活。
幼儿应有时间慢慢地渡过他们的童年。
在幼儿阶段,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扩展和提升,它需要与周围环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
对幼儿来说,学习的东西应当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的,而能学的东西并不代表是他们一定要学的。
要落实《纲要》中所提出的上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重新确立自己的幼儿观、幼儿教育观、幼儿学习观,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多、较深的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和幼儿如何学习的知识。
教师要对幼儿这个群体的特点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交往、沟通特点,了解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
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每个幼儿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各自应付外界环境的方式,也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家庭,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一个幼儿园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较深厚的关于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是否对幼儿个体有较充分的了解,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信息的能力。
然而目前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只停留在一些条文式的`年龄特点上,而对幼儿在身体、情感、社会及认知的发展并无整体的把握,反映在课程中,就是教师无法根据幼儿一定年龄阶段典型发展状况的知识去准备学习环境和安排合适的经验。
在对待幼儿个体上,教师对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已有的知识经验、特殊的学习方式了解得很少,从而导致了课程中反映幼儿个体兴趣、需要和经验的内容较少,更缺乏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
因此,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是对在职教师,还是对正在学校学习的教师),首要的是加强教师的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特殊儿童教育学的学习。
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应提供给教师更多、更好的关于儿童社会的、情感的行为知识,提供给他们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知识。
当然,作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包括教学的、科学的、文学的等方面的内容。
另外教师还要有指导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知识。
通过学习,教师要能够对幼儿的学习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行为有正确的理解,要能对幼儿个体成长中表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给予重视,要能帮助所有的幼儿克服遇到的障碍,获得更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只有以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为基础和幼儿相处,和幼儿一起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
二、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与人、与事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幼儿园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具体的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些活动材料应当是变化的,具有挑战性的。
同时教师应当给幼儿足够多的时间去自由摆弄、操作这些活动材料。
在幼儿与各种活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提供幼儿相互交流、沟通(包括幼儿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
但我们现在的幼儿园,能真正提供给幼儿足够真实、具体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活动材料的并不多。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将一些并无挑战性的材料交给幼儿,而并不考虑这些东西的真实、具体性以及是否与幼儿的生活有关,这就造成了幼儿并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材料。
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十分的少,以至于幼儿无法进行自发性的探索性学习,他们大多数时间只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当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应当让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
课程的设计应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因为这些方面是以综合形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并非狭义的学科领域的学习。
但目前我们相当多幼儿园的课程只限于一些学科领域,并且这些学科领域是不相关联的。
教师注重的是某些技能的训练,或是如何将计划中设定的内容教给幼儿。
这样的结果,既没有考虑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无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同时也忽视了幼儿在兴趣上和能力亡的个体差异。
幼教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尽管“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但应当看到,这些年的改革,较多的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实质――课程。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建立适合幼儿发展的幼儿园课程问题。
1.关于各领域发展幼儿园的课程应当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身体的、情感的、社会的以及认知的,它是以综合的方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
在课程实施中,一方面教师要传授一些领域的基本技能(如美术活动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技能等);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理解各领域的工具性质,将各领域作为幼儿认识环境、事物的工具(如语言、数学、科学等)来处理。
2.关于研究性学习幼儿园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周围环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性过程,它是幼儿将学习、掌握的各种技能综合地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同时也是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技能的过程。
这种研究性学习(有称“主题研习活动”、“主题探究活动”等)与以往的“主题”活动是不同的,它强调的是问题的研究,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领域仅仅作为研究问题的工具、手段,而不是相反。
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积极参与,强调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强调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某些问题,并且研究性学习还能使幼儿获得更多新的经验。
对相当多的幼儿来说,研究性学习同时还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因而这种学习活动也越来越受到许多幼儿园的重视。
3.关于课程计划的制订以往教师制订课程计划,多以学科方面的知识作为主线,很少考虑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尤其是较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而且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往往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年龄班幼儿的课程计划,除了在某些学科内容上作一些调整外,每学年的变化是不大的。
因此,要使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计划方式有一个较大的改变,教师就必须对幼儿个体的需要、天赋和兴趣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家庭/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相互作用方式、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等)制订课程计划,以使课程适合于所有幼儿。
在制订课程计划中,要考虑动态问题,即课程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环境、幼儿以及幼儿所接触到的事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计划无确定的要求,对于具体幼儿园来说,幼儿的某些领域的发展是可以作事先考虑的,如动作发展,可以按其规律(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大动作到小动作)进行某些活动内容的安排,但只能是根据具体年龄班的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订。
4.关于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和认知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如何与幼儿相互作用。
现在有一定数量的幼儿园不太注意教师与幼儿相处方式以及相处的质量,许多幼儿园在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因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教师与幼儿相处,我们过去习惯称之为教育技巧,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策略,实际上教师与幼儿相处问题涉及到教育观、儿童观,也涉及到儿童发展观、学习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技巧或教育策略问题。
因此,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十分的重视。
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应当直接、迅速对幼儿的需要、愿望以及发出的有关信息作出反应,并努力使自己的反应适合幼儿的特点和水平。
(2)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各种不同的交流机会(包括倾听并作出反应、集体语言活动和文学活动、一对一的交流、小组学习讨论等)。
(3)教师要通过支持和鼓励(包括通过注意或靠近)来促使幼儿成功地完成任务(允许幼儿在学习中犯错误)。
(4)教师要注意幼儿行为中出现的精神紧张信号(如新来园的幼儿对环境不熟悉、有的幼儿担心自己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走等),并进行一些消除紧张的活动(如身体接触安慰或语言安慰、倾听幼儿诉说等)。
(5)教师要接受、理解幼儿出现的各种行为(如游戏中抢玩具、打人,做错事后撒谎等),教师要杜绝自身的一些不正确行为(冷落、笑话他们,当他们做错事后对他们吼叫等)。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7
我花了一个上午认真读了《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在这本书里我真的是学到了不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或者忽略了的育儿知识。
首先看第一部分:无穷的宝库。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无限的宝库,等待父母去启发、去发掘,第一部分提到的特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所有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作者提到孩子的各种能力,可能都是父母比较容易忽略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影响深远的,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习一下。比如想象力让孩子拥有超能力,而想象力的游戏,就是想象力最佳的训练方法,读了这部分后我会更有目的地培养女儿的想象力了。
对于自然力的`无穷力量我深有感受,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是身心快乐的源泉,大自然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开心和喜悦,虽说小区花园也不错,但一有空时我和老公都会带女儿出去外面玩,让女儿尽情地拥抱大自然。说起神通力我还有点陌生,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孩子的神通力,总是希望我们能够去发现和赏识,不要只是把孩子送去潜能开发和学习,父母本身也需要开发,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也能让孩子将来的人生越来越成功!
再读第二部分:危机就是转机。当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时,作者提醒父母不要急,不要慌,好好地静下心来,危机就是转机,应付危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其实很多小孩子的问题多缘于父母的问题,比如缺乏耐心易让孩子成为多动儿,父母要思考很多的问题,是否自己不够有耐心啊,有时我就是这样,如果女儿调皮撒赖时我就容易激动,很快失去耐心,今后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行。说到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闭症,小区里有个小男孩就有自闭症,虽然我没跟他父母深谈他们自己本身是不是有安全感的大人,但我只到看到他出来时,我都会鼓励女儿去跟那个小男孩交流。
?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让我受益良多,希望有机会再一次捧起来深读!
看幼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8
伶牙俐齿”是否反映了孩子在智能及情商方面的优势?从科学的角度,这个命题尚未形成定论。不过,“能说会道”多多少少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某种自信。在这个越来越注重人际沟通的时代,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三心二意”的浅见,晒出来,博大家一笑。
镜头一:“三心”---“雄心”、“细心”和“耐心”。
“雄心”,意在提前塑造孩子在语言上的“成熟性”。有一种教育理念认为,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表现,过于早熟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这种观点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具体到语言能力上,我们认为,适当超前的培养方式会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具广度、深度和活跃度。比如,我们所有的家庭成员在孩子掌握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大约2岁-3岁),就经常使用成人化的语言与他对话,而不仅仅以简单的口语进行交流。我们在跟他讲某个道理,告诉他某个现象的时候,甚至偶尔会运用一些成语或书面语,并进行释义。也许一次两次听不懂,但久而久之,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会与同龄孩子有所不同。
“细心”,很容易理解,就是要留心观察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点滴变化。不要让孩子的话轻易地从你耳边滑过,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说了一句很有“想法”的话(无论是逻辑的严密,还是措辞的优秀,或是表述的流畅),我们可以及时鼓励他,明确告诉他这句话讲得很好,很出色;同样,如果某句话表达有明显的语法问题,我们也可以及时纠正指出,以帮助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
“耐心”,也是语言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孩子能说了,有时就会变得啰嗦,甚至,由于想要使用“不寻常”的字眼来完成表述,他在表达时会有些停顿和跳跃。我们需要耐心地听他讲完,不催促,不打断,在他讲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用眼神或表情来予以鼓励。此外,能说的孩子往往也善于发问,一些刁钻古怪的想法会成为他“骚扰”家长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无论多么荒诞不经,都要耐心地进行解答,而不宜敷衍了事。因为,家长在语言表达上的认真态度也会对孩子形成正面激励和示范效应。
镜头二:“二意”——“创意”和“诗意”。
“创意”,鼓励孩子创建属于他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虽然上面提到,在孩子出现语法错误的时候有必要及时纠正,但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个所谓的“错误”只是不合“常理”,却可能体现了他的想象力,就不妨让其自由发挥而无需加以限制。正如成人世界一样,“创意”往往不全都经得起推敲,但正因为有了创意,事物才会发展。语言能力也是如此。“创意”还表现在运用其他载体,比如西方古典音乐,来辅助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家庭试验,也无法论证其有效性,所以就不展开了。
“诗意”,不单单是指教孩子背唐诗宋词。这里的“诗意”,旨在培养孩子的语言审美能力。当然,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背唐诗。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背唐诗没什么好处,过几年都忘了,工夫白费。对此我们不能苟同。中国的古体诗词,四五岁的孩子当然没法理解其涵义,但是,诗词中的韵律感和文字组织结构却可以极大增强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以及敏锐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感”。另外,像成语、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书面语,其实都具有这方面的功能。请放心,孩子即使不懂,也会形成印象,这种“诗意”的印象很可能将作用于他今后的人生。
啰啰嗦嗦了这些,希望不全是无用的絮叨。对孩子的教育,永远不存在“最好”的方式。就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也不能说做得有多好。我们也在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的职责,就是为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路径。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