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心得体会200优秀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要知道我们在写心得的时候如果随意对待,这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矛盾论心得体会200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1
为了确立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从哲学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37年毛泽东创作了《矛盾论》,反对唯心论和庸俗的形而上学,从根本上否定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根基,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观点,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模式。《矛盾论》对于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调矛盾法则,深入唯物辩证法本质
?矛盾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成果,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矛盾论》深入唯物辩证法本质,即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性和矛盾双方的差异性问题,寻找阻碍当时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强调:“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主要论述了以下方面: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根本不同的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宇宙发展过程以及宇宙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宇宙观是截然相反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在相似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巨大的,这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毛泽东运用“孵鸡蛋”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释了辩证法并不否定外因的作用,阐明了发展的根本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存在,承认其客观性,强调问题意识。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马克思也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事物的矛盾就是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不断前进和发展,就要勤于发现问题,乐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毛泽东引用列宁的话强调:“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教条主义者对于革命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不加以分析,妄想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观点去解决问题,结果可想而知。“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根据事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切忌一概而论。
讲究实事求是,是即根据实证、求索真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准确领会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学认识事物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基础。
紧抓主要矛盾,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什么时候主要矛盾搞清楚了,革命建设改革就高歌前行,什么时候搞错了、搞偏了,就会跌跟头、走弯路。
明确了主要矛盾,就明确了中心任务,明确了我们党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抓住主要矛盾,并不是意味着放过其他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矛盾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不存在同一性。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他指出,“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刘颖 隋少楠)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2
?矛盾论》是对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正确方法,提出并解决了抗日民族运动的理论问题,指导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矛盾论》也为认识之后的社会发展供给了有力的哲学武器。
?矛盾论》的第四部分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文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文章在这一部分,准确地分析了1840年到本文创作时的1937年,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国内革命战争阶段,再到当时抗日战争的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情景,抓住了各阶段的主要矛盾。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新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跨入了新的世纪。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如何正确分析把握当前的矛盾问题,是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关键前提。
在党和国家做出新的战略抉择前,胡锦涛同志于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次重要的战前动员。在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可是,我注意到,通篇讲话中没有异常指出矛盾之所在。胡锦涛同志虽然没有在讲话中说到这些,可是我们能够经过他提出的治国方略相对应的看出党中央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分析和把握。
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提高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团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此刻它的目标已经发展到建设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这一论断,中国的社会矛盾应当是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对应方面,说明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诸多矛盾,需要树立这样的目标以解决相应的矛盾,并且解决这些矛盾应当是深刻而艰巨的任务。
所以就能够认为,党中央把这四方面矛盾看作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矛盾,并且这四方面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根据《矛盾论》,主要矛盾仅有一个。那么,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呢?或者这是否说明应当有一个更本质的矛盾隐藏在它们之后,把它们联系在一齐呢?
建国以后,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确定是这样的已经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确定能否在今日仍然不变呢?
新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并还处在邓小平时代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规模已排行世界第四,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治民主不断发展完善,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开放,社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复杂进程中。异常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提高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说明我们对于社会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社会个体的需求进一步关注,而社会个体的需求也进一步丰富。这种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随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个体对于自身利益的要求不断增多,物质生活条件、思想文化自由、政治民主参与、法律地位平等,还有很多方面都成为了个体需求的要素。
于是,就有很多人提出,社会矛盾不能再以原先的眼光来看待,也要解放思想,发展新认识新观点。比如,有学者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既不是官方普遍认为的社会生产落后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是近来某些学者提出的公共品供给落后与公共品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是权力的代表性落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他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指数总体已经到达小康水平,而社会政治指数却仍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少地方和单位公仆们(官员)权力代表性落后于主人们(民众)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构成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认识。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很多旧的束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可是还存在很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不配套、不完善、不相适应的事物。比如上头这位学者提出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一齐,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经济发展是要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不搞清这些存在的相互联系,突出权利意识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叶障目、管中窥豹的。
?管晏列传》中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化、政治、民主都以衣食冷暖为基础,这也是人的根本权利生存权,是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那么我们先来看,生存权解决了没有。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地理上的东低西高,在经济上却呈现出东高西低,尽管社会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可是我们的小康还是初级的,还要以全面的小康社会为目标。截至2006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148万人,城市、农村还存在很多的低收入人口。几年来,国家加快建设全民社保体系。为什么社保体系的建立这么迫切?就是因为广大的社会群体缺乏保障,生存权受到了较严重的威胁。
在社会总体迈入了小康社会后,我们的发展质量却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质量问题来说,远有假酒致命案,近有xx奶粉事件;教育费用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负担,尽管国家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很大,可是离解决问题还相距甚远;还有医疗质量、价格问题,房价高企问题等等。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带来的剧烈变动更加重了这些矛盾。如果我们无视这些社会问题,把权力意识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厦就会在缺乏基础和支撑的情景下倒塌。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已经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尽管权利意识也是人民群众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是在化解类似以上基本矛盾前,权利矛盾还不能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且,社会主要矛盾的传统观点并没有出现社会环境上的本质差别。我们一向坚持的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了物质礼貌和精神礼貌的社会需求,与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一致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所以也仍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隐藏在富强民主礼貌和谐对应方面背后的主要矛盾。
实际上,党中央对这个问题是有回答的。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不是攻击一点,不计其余的,是和稳定与发展并存的。我们不仅仅要把握主要矛盾,还要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才能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坚持清醒,为努力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3
我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发现了其特点。
特点之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arr;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arr;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arr;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arr;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
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
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特点之二,例证丰富。
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作者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x》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举的例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这些足以见出作者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之三,语言准确而生动。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作者论述运动的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时有这样一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作者像连珠炮似地一下罗列了十数个词汇来说明矛盾的统一的状态,个个不同,但个个精当,个个准确,让读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统一状态,是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作者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作者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
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4
↑点击上方“湖南检察”关注我们
?2017年199期】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八十周年,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雨沧桑,“两论”依然放射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更加体现了学习“两论”的政治、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我们检察干警要学习经典、坚持运用、继承“两论”的哲学智慧,用“两论”来指导和实践于工作和生活。我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学习了两篇经典著作,结合工作谈三点感受:
一切从实践出发。《实践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一切从实践出发。本人在进入检察院之前,是名副其实的三门干部,从学校考入省院没有具体承办过一起案件,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因此,2014年有幸到浏阳检察院挂职锻炼,办理了60多个审查逮捕和公诉案件,实实在在的办理了这么多案件,经过了具体的实践,加深了我对法律和案件办理的理解,为我能够荣幸的成为一名员额检察官打下了坚厚的基础,同时在组织协调、材料起草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所以,作为一名受益者,我觉得青年干警应当多下基层进行实践,加强锻炼,也建议省院党组能够继续推进挂职锻炼交流的通道,或扩宽该渠道,让青年干警去基层实践。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矛盾论》中主要的观点就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产生问题,认识矛盾就是认识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解决问题,因而坚持矛盾的本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在开展工作中,也应当以问题为导向,目前在侦查监督一处负责的是立案监督工作,今年以来,立案监督办案数据有大幅度的下滑,我们进行调研后发现,由于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是被动受理,而办理立案监督案件需要主动出去寻找案源,司法体制改革后,许多地方变成了大部制,还有侦监部门员额制检察官的缺乏,导致了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的弱化,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调动基层办理监督案件的积极性,案件办理数据有较大的提升,但是本质的问题还是应当以问题为导向,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面对监督的弱化,我们除了进行引导、督促以外,建议走监督专业化的方向,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等方法来防止改革对监督的弱化。
省检察院侦监一处 郭燕宁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5
今天重新温习了一下《矛盾论》这篇文章。
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学会了矛盾学说就可以辩证的看待问题,就可以辩证的去解决问题,所谓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可是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了连认识世界都认识不清的问题上。所以要如何认识世界,就是我们能否正确的改造世界,能否正确的去应对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应对人生中的问题的一个关键,那么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就是要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只要把世界的本质搞清楚了,那么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本质服务的,本质就是唯一条件。不过话虽然说的轻松,可是大部分人却对世界的本质毫无正确的认识,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完全意义上认识,那么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这一篇文章就指出了世界的本质,那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既然矛盾是世界的本质,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只要我们搞清楚了矛盾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我们不就认识了吗?一个大问题就被我们转化成了一个小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判断之一。说到矛盾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说这个简单啊,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嘛。没错,老师平时是这么跟我们强调的,而且在很多明显就是对立的事情上,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两个存在的中文字,比如说对和错,火和水,左边和右边,这些事物很明显就可以看起来他们是存在矛盾的,那么我们再换另一个事物,一个人去上学,你觉得这件事情存在矛盾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矛盾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切的事物无论在运动的过程中,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都是存在矛盾的,换句话而言,任何一个看起来没有矛盾的事物实际上都存在着矛盾,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不出来呢?因为我们对矛盾的定义错了,矛盾是什么呢?矛盾不单单只是对立统一,矛盾最正确的定义,最完整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事物的内部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事物外部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着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好,我们现在给矛盾下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可是我们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既然是关系,那么我们就要找出关系这个东西,这一条线牵连着的左右两方,也就是说是什么跟什么有什么样的关系。比如说一个人去上学这件事情,那它的内部是什么呢?就是他个人,他可能不是很热爱学习,或者说他在学习认识上没有别人那么好的天赋,先天的起跑线比较低,以及他的外部。比如说可能他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或者说他喜欢玩游戏。想要在家里看电视,想要在家里玩这个就与上学这件事情产生了矛盾,所以一件事情看起来没有矛盾,实际上它是存在矛盾的。矛盾,就是世界上的唯一本质。大部分人可能背了无数次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可是却不能用这一个定义来解决生活中一些事情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哲学,是战斗哲学,你不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他对你来说就毫无用处。只有当我们能够把具体问题具体拆开来分析,并且用矛盾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我们就算是真正的理解了矛盾这个定义。
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如果我们连矛盾是什么都不正不实不清,又怎么能用它来分析世界呢?不分析好世界,我们又要怎么样去改造世界呢?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这些事物,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矛盾论心得体会200篇6
在东方卫视10月2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64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邱文平老师,解读二十大报告。
张维为:
这使我想起2017年11月我在荷兰参加的奈克萨斯辩论。主持人当时抛出第一个问题就是:拿破仑曾经说过,权力背后总有某种不安,今天这种不安是否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因为整个世界的权力都充满了不确定。接着我们几位学者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当在场的法国哲学家贝尔纳·亨利·莱维提出了一个观点,这观点和与会的西方学者比较一致,颇有代表性。他说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走向孤立主义,西方自由主义传统面临着来自中国等反自由主义国家的挑战。他说,“中国专制主义”模式乘势走强,这造成了西方权力的广泛不安。
我是这样说的: 西方权力的不安不是源于中国,而是源于西方权力脱离了人民,如中国先哲孔子所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就是人民,脱离人民就有覆舟的危险。西方今天乱象频出,这是西方政治权力既脱离本国民众,也脱离世界人民所致。而中国坚持权力为民,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祉,所以得到人民的支持。
我当时引用了益普索2016年的民调结果:9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这个比例在美国是37%,在法国只有11%。所以我对这位法国哲学家说,你们要把自己的国家先治理好,权力要与人民在一起,这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道路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特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人的千年古训,政府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的品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品质,唯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中国过去数十年迅速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和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要大力改善民生。这种治国理念使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消除绝对贫困的奇迹,使我们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层,使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美国,这一切都给外部世界带来了强烈震撼。
报告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就在二十大召开的前几天,美国公布了它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声称尽管美国要努力约束“危险的俄罗斯”,但中国被它界定为“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这个报告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也逐渐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日益推进这一目标(的国家)”,认为“未来十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的十年”。
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相比,我们的二十大报告也用相当长的篇幅聚焦论述国家安全,“安全”这个关键词在报告中出现了数十次。报告强调“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在涉及军队建设的部分,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这段话中的“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是一种新的表述,可以理解为在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要充分发挥我们人民的力量,我们要拥有使我们的敌人闻风丧胆的强大的止战能力。
谢谢大家。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邱文平:
党的二十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必将永载史册。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不仅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要开始解决世界的问题。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感慨,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其实就是一部吃不饱饭的悲惨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大概是中国最后一代挨过饿的孩子。而中国人吃饱饭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大会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设为国家的理念,将小康社会作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中国人通过四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几千年来第一次不担心吃饭问题,第一次拥有了人的尊严和追寻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其实是惊天动地的成就,没有挨过饿的人很难深刻体会。
二十大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另一次长征,是中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起点。国家如同人一样,在解决了温饱之后,精神的追求、自我的实现以及世界的承认即是人的核心追求,也是一个伟大国家必然的发展方向。对充满历史感的中国人而言,世界舞台的中央,不过是回到我们本来的位置。
伟大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和美西方日益没落的帝国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帝国主义对中国歇斯底里的攻击,对中国的复兴形成了巨大威胁,对此我们不能不有所警惕。
美西方构建的国际体系是剥削和掠夺的帝国主义体系,对中国主张的共同富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无法接受,也不愿接受。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美国以中国为首要战略对手的共识已经达成,国内外斗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这场无法回避的斗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少人对西方的媚态就是这种软骨病的症状,他们会对中国做双标的两分法:西方代表了先进,中国代表了落后;反体制的才是真知识分子,为体制辩护的就是走狗;将共产党等同封建王朝,否定共产党的人民性;盯着中国脏乱差的问题上纲上线,对中国爆发式的政治、经济进步视而不见,却会为西方所有的恶行辩护,还自诩为所谓的“独立思考”。最为可悲的是,许多出身贫寒家庭的精英人士以自己的出身为耻,鲤鱼跳龙门获得身份地位后,他们居然会鄙视自己父辈的工农出身,对理想信念随口敷衍,满足自己的贪欲变成了最大的人生目标。这种权贵思想是封建残余和西化思想的合流,正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要反对的目标。
二十大之后,国内外斗争形势会更加激烈。这里我们要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拜登,正是他们自己撕掉了美西方所谓“民主灯塔”的画皮。当它们露出狰狞的本来面目,以阴谋和战争破坏世界和平,对中国展开无耻的污蔑之后,鼓吹西式“民主”“自由”的鬼话实在难以自圆其说,“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正是对他们的回应。善良的中国人民不再被假象所迷惑,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的觉醒,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人深感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无法阻遏的历史大潮。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念,其本质是消灭剥削,让广大劳动者获得人的尊严和公平的收入。前提是要解构贵族和资本构建的“精神鸦片”:美西方编织了一整套完整精密的政权、神权和国际体系,及其花样百出的理论体系,本质上都是剥削者对劳动者洗脑的套路。非洲政治家就犀利地指出,西方8个最有钱富豪拥有的财富是40亿穷人的总额,这难道符合“人权”“民主”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更是共同富裕的人类梦想的实践,这种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模式必将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回响。
无论制度如何差异、文明如何不同,真正的政治家都会为自己的祖国付出一切,而政治小丑则会毁掉自己的国家。默克尔退休不到三个月,一票遭人操控的政治网红就将欧洲带入到凛冬之中,票选民主的幼稚和无能彰显无疑。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非常清晰,并不单纯依赖选举,而是选举和选拔并举,综合考察来遴选领导人,保证了国家不会出现外国代理人,政治家出卖国家利益的几率微乎其微。这也是美西方疯狂攻击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因,因为通过颜色革命颠覆中国其实是成本最低的方式,自从在苏联解体中尝到甜头后,美西方对中国一直也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但它们没有考虑过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政治艺术最为复杂的国家,它们“守株待兔”的样子实在是很可笑。
延安《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圆桌讨论】
主持人:谢谢两位刚才的演讲。张老师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解,人民情怀、责任担当、全球视野。如果大家读过党的二十大报告,就会发现“人民”这个词它贯穿始终。不光是专门有章节阐述我们的发展要以人民至上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和指引,过去的十年工作总结,未来的工作展望、蓝图规划,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感,都落实到人民的身上。所以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人在读报告的时候非常强烈的一个体会。
张维为:“人民”这个概念在中国是神圣的。我们这代都记得,当年周恩来总理一直佩戴的徽章,是“为人民服务”的毛主席像章。中南海新华门,“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写在了门口。我们国家名字叫“人民共和国”,还有我们的“人民军队”、“人民教师”、“人民邮政”等等。
邱文平:像我伯伯90岁了,他是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历朝历代有哪个王朝给人民建过房子?经历过封建时代的老人,看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激之心,他说这不是为人民服务,是什么呢?只有人民共和国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这样的作为。所以人民不是虚假的,是实实在在落地的,是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创造这个世界,我们要保护好和服务好他们。
主持人:所以刚才张老师说“人民”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词。我觉得这个解读本身就非常有力量,充满了震撼感。人民的获得感,不光是物质上的,也有公共服务、国家安全、整体安全,这全部都是人民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报告当中把人民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相信大家未来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这方面的感受。在报告中也有一句话,说到10年前的时候,党内和社会上一些人也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但是10年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变化。我想这个变化的力量到底在哪里?
邱文平:我记得十几年前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反腐要亡党,不反腐要亡国”。但我们现在看这10年,我们反腐力度之大,亡党了吗?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如何保证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提出了人民监督,那么在这种权力监督下,自我革命绝对是第二种原则。人民监督会让社会保持一种风清气正的氛围。党的初心是为了什么呢?西方诟病我们,“一党专政”“独裁就为了压迫和剥削老百姓”,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那么我们自己的共产党做法证明了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制度保障,这才能保持党的颜色永不变色。
主持人:我想两位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能够扭转这样一种忧心忡忡,让大家变得有信心?我们看到了党有巨大的自我革命的勇气。可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如此巨大自我革命勇气的政党。另外,在报告当中也通过10几个方面的介绍,总结了过去这10年的伟大发展成就,我们做到这些的来源又是什么?
张维为:我认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我们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是中国模式,现在也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些概念里面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民本主义,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等等,都要落实到民生改善,这非常重要,我们国家不允许政治机器空转。
主持人:所以这10年来,我们总结的我们的发展经验、伟大成就的时候,就是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散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我们扭转这个局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非常好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邱文平:我们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非常之伟大的。苏联其实非常僵化的,对马列主义具有非常僵化的解释,所以它的计划经济一点弹性都没有,本质上带有一种霸权体系下的特色。而马克思主义从进入中国之后,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经典特征。所以毛主席专门讲了,谁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呢。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功,后面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直到今天的习主席的思想,其实是一代一代在适应新的发展的一种新规律和新方式。这种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自我革命能力,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张维为:我们整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案例,对于政府的作用、市场的作用、国企的作用、民企的作用,都有很好的论述。我们最新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包括政府的作用、市场作用、社会的作用等,它已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包括我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一部手机、全部搞定”的实现,我们汽车产业正在引领全球等,某种意义上都是这个理论的结果,我觉得这是扎扎实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结果。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连发12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发展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通过我们的实践,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相信大家可以深刻去理解的话,恐怕会在这里头感受到更多的理论带来的魅力和思想的伟力。报告当中也特别说到,我们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月20日,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那一场有外交部参加,讲述中国特色的大国关系。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就说,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大家一听到“斗争”这两个字可能理解不一定很全面,所以我想请两位给我们一个解读,怎么来理解中国外交的斗争。
张维为:“斗争”这个词实际上在中国政治话语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愿意研究一下它的出处,可以看看毛主席的《矛盾论》,它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对矛盾进行一种有力量的处理。有的人把斗争描述成青面獠牙,不是这个意思。它可以是激烈的斗争,可以是心平气和的斗争,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一种斗争。你要展示强大的硬实力,强大的软实力,把事情说清楚,这些都是斗争。
这也是我们的节目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把中国与美国进行比较,跟一些其他西方国家比较。我们还喜欢把美国单挑出来,一项项比,扶贫我们也比过,言论自由也比过,人权也比过,民主也比过。我们有我们的问题,但它的问题比我们严重多了。
有人说,张老师,我们不要比烂,我说比烂不是中国人发明,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发明。他说过我们的民主制度不好,但其他的制度比我们更差。他发明的“最不坏制度”谬论已经坑害了无数国家,很多人真的相信这个,以为西方民主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现在证明这不行。英国自己也深受其害。
主持人:对“斗争”这两个字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它可能有很多种形式,但它的核心就是有力量的表达。
邱文平:我蛮喜欢下围棋的。下围棋里面有个“势”这个词,这个词其实翻到西方蛮难翻译,做事我们占这个势。西方的国际象棋,很简单,吃掉一匹马,就是我赚了你就亏了,没有第三种选择和缓和的余地。
其实有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朋友”,我说你是不是搞反了。西方国家除了西方七国集团之外,它有什么朋友呢?我们真正的朋友遍天下。这种“遍天下”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开始这样做。这种无偿援助的模式就是共产主义的模式,实际上是不计回报的。当年我们那么困难,对整个非洲地区的援助到今天,从纯粹功利角度来说,你是浪费国家资产,我们这么穷你还给人家;但是后来证明,我们进入联合国很大程度上在于非洲国家。今天非洲和中东地区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关系,源于当年我们确实是基于无私的援助精神,完完全全有异于西方的帝国主义和掠夺。我们长远的布局到今天,这种友好关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不断地积累,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形成了一个大局放在这儿。
张维为:我觉得“势”这个词。英文可以叫overall trend,外国人或多或少能听懂。
主持人:刚才张老师解读这个报告,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全球视野。以中国现在的体量,它做的很多事情,本身就具有全球意义和世界意义。所以想听听两位的解读,报告释放出来那么多的信息,总结过去的工作,规划未来的发展,这会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怎样的启发?
张维为:首先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我们和非西方国家接触非常多。最近和非洲朋友的接触,和中东朋友都有接触。你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中国有很多期待。他们觉得中国代表未来,非常明确的。
中国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你到哪里去都是中国的商品,中国的广告,中国建设的项目。有些是间接的,比方我们宇航空间站。他看你人能够到太空去,在宇航站工作。这给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加分,这意味着你可能什么都能做到世界一流,你生产的飞机一定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你什么都可能达到世界最好的品质。
邱文平:说起中国式现代化,其实背后隐藏的文明型概念,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文明型国家”。中国过去有多么穷有多么落后,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就说你这么穷,人口这么多,能发展起来,你这个经验我是可以用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我们非常感兴趣,原因就是你这个经验,我是可以吸取的。
【问答环节】
观众1: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张桐语,是复旦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的问题就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世界各国一定会密切关注二十大所做出的各种政策以及规划。请问,西方各国会不会根据我国的这些政策以及规划,从而改变他们的对华政策,以及甚至是他们本国自己的政策呢?谢谢。
张维为:我想很多国家读我们的二十大报告,会读出很多东西来,也会做一些政策调整。但是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它已经明确把你界定为竞争对手,而且是最主要竞争对手,它是会读错、读歪、读斜的。比方说,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是人类现代化的另外一种选择,他马上就说是你要输出你的模式,这是一定可以预见的。因为西方的媒体我们太熟悉了,都是老套路,我称之为懒汉做学问,懒汉做媒体,西方就是这样,几个元素一放,什么“专制独裁”,什么“侵犯人权”,什么东西都往这个扯。
我觉得对于主要的西方国家,特别美国这样的国家,不要抱什么希望。只有经过交锋以后才能更好地交流,现在交锋阶段还没有过去,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对很多非西方国家,他们一定会有一些政策的变化。比如,泰国一定是仔细研究这个报告的每一个字,看它将如何促进泰中合作,如何促进泰国的经济发展,它估计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或者进行措施调整。
邱文平:我们要注意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成天宣扬基于共同的价值,现在发现德国也开始这么做。如果说基于共同的价值观,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愿意接受我们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曾经不断分析美西方构建的一种国际体系,它骨子里是根本鄙视其他文明的。还有一个,西方世界也在分裂。像日本媒体报道,就提出中国主张的中国式现代化,其实是不同于西方帝国主义构建的掠夺、战争和殖民的特色。当然日本人它是感同身受,有深刻教训的。
我们从历史上也能看到很多,当年拿破仑组织大陆同盟来对抗英国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他让整个欧洲不要跟英国做生意,但是英国当时也是世界工厂巨大的发源地,后来发现这个联盟是漏洞百出,根本就拦不住。因为每个国家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话,不可能不去做生意,不可能不去赚钱。所以像美西方这种价值观体系,我觉得整个系统是在崩溃的。
张维为:实际上西方一些人真的做过测试的,就是说如果西方对中国也采取跟俄罗斯一样的制裁会怎么样?就很可能是我们说的“惊涛骇浪”和底线思维。但最后我看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登的文章,他们发觉行不通,就是杀敌1000,自损恐怕1100、1200,大概这么一个比例。但是不能排除,他们还是有一些愚蠢的政客会做这样的决定,所以我们中国还是需要有底线思维。
总的来说,中国现在心很定。我们知道你们这样做的话是要失败的。我们的节目反复的预测,成功预测贸易战要失败,科技战也将失败,科技战失败的迹象已经比比皆是。它宣布这么多的制裁,要这个脱钩那个脱钩,这个断供那个断供,最后美国企业自己首先吃不消了,它不得不给特许、给许可证。所以中国许多企业没有感到多大的威胁。中国崛起不可阻挡,你是做汽车行业的,你一定知道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的汽车产业革命。
邱文平:中国领袖一般说话都是比较平稳的。就是说对于前景的话,中国人比较谦虚,对自己利好的不怎么说的。惊涛骇浪这是大的方向。
观众3: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裴思雨,来自新疆喀什,也是一位媒体从业者。中国式的现代化一定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就想问一下在未来我们如何更好地规范财富的来源,如何更好的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让我们真正的共同富裕?谢谢。
张维为:总体上我看中央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我们要在共同富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35年之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要在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富裕,发展还是第一要义,饼要做大做好。中国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东西我都要先试验一下,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在进行试验,是到2025年,也就是说比全国提前10年,就要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目标。现在浙江在努力克服三大差别,一是收入差别,一个区域差别,一个城乡差别,这三个方面都有试验。有很多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邱文平:在中国,我们叫企业家,不叫资本家,所以中国的企业家和资本家是有很大区别的。像华为的任正非,你能说他是个资本家吗?他是一个很强中国特色的企业家,有责任感和家国观念,还以一种共同富裕的精神在经营他的企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一个问题就说你是否认同共同富裕,是否愿意将劳动者所得的收入返还给劳动者、让劳动者得到应得的报酬,所以说西方是用高额税收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中国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果当企业家有这个概念时候,他就会有很多种方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