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1-23 12:04:37 分类:工作心得体会

出色的心得体会促使大家应对挫折和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语言组织能力有一个锻炼的,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7篇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1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其次,它又是方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2

一、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升旗仪式,学生都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实施《国旗法》以后,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严教,勤学,团结,奋进。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20__年,北京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奥运做贡献”、“弘扬奥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奥运意识,发挥奥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三、寓教育于参观游览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烈士墓,让孩子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四、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每天阳光运动2小时,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锻炼好身体,贡献力量。

五、观看爱国教育电影,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观看了“大地震”等电影,

学校还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报告会,“一二·九”报告会,观看“老山英模报告团报告”录像等,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六、演唱爱国歌曲,开展演唱活动。

演唱爱国歌曲,开展演唱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我们审定了《歌唱祖国》等40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录制成《校园歌声》专辑。每天在校园播放,并提倡学生学唱。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不少章节的史事记述,我们采用正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比较和对照方法讲述,不仅使学生辨善恶、明爱憎,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祖国进步献身的精神。爱国歌曲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珍宝,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七、开展军事训练,树立国防观念

军事训练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刀真枪的刻苦训练,体验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感情和军人的追求,从而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

八、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弘扬民族精神,热爱我们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我们的各科教学中,生活中,学习中。让孩子从小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我们为人师表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3

蔡正建局长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公平正义、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准确把握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熟练掌握法律解释方法,追求“三个效果”的统一等六个方面逐一阐释,内容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为镇综合执法人员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进行执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规则思维,以法律规则为依据,运用法律规则中的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权利本位思维,公民权利是权力的边界,党政官员在处理涉及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利益的事务时,要从公民的权利角度考虑。权力控制思维,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会膨胀甚至腐败,因此,法治要求权力受到控制,这也就是所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程序优先思维,程序要求公开、公正、参与和效率。

此次培训学习,增强了全镇执法人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的意识,提升了业务水平,为依法履行职责、高标准完成综合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4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自查,找出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宏观指导多,应及时掌握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农民的疾苦。二是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应多为农民办实事、好事,增强服务和求真务实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在工作作风中,存在与群众沟通少,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谈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为民、务实、清廉,首要是为民。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靠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取得胜利。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代表群众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种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麻木不仁的态度和作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加以纠正。要深怀爱民之情。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在于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为人民鞠躬尽瘁。党员领导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总是想着群众,多与群众交朋友,努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做到爱民、为民、富民,不断加强同群众的联系。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看上去琐碎,却是事关一家一户生计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关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困难大、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增多。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领导干部特别要善于协调和处理群众的利益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办理有着落,事事落实有回音。对一些符合政策规定,能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对一些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要讲清楚道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认真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为民、务实、清廉,根本在务实。务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衡量其政绩;要进一步改进干部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要把干部实际为群众做了什么,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作为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贪图虚名,搞假政绩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要力戒浮躁之气。浮躁之气,败坏了党风,也影响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它反映了一些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是思想不正、党性不纯的表现,实质是个人主义在作怪。克服浮躁之气,最根本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做工作要立足于当地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养成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作风。

落实为民、务实、清廉,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群众的绿色期待:官大官小,公仆就好;钱多钱少,干净就好;说多说少,务实就好。如果都这样,你为官,无事不成;你为人,无时不乐!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塑造起国家公务员的高大形象吧!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党的干部个个都是好公仆!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5

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有一天放学时,一位老师看见两个男孩正在往门锁里塞木片,也许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在晚上溜进学校。第二天早晨,校长找来其中一个男孩儿,但他拒绝说出他伙伴的名字。于是校长生气了,告诉男孩,他的破坏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任何一个孩子破坏公物,都会给纳税人增加额外的负担,这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男孩最终因不与校方合作而被罚停课五天。

这是书中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如果我是校长,面对一个拒绝说出伙伴名字的男孩,完全没必要生气。因为对一个信奉个人处事原则的小男孩,讲私人财产和公众善行的价值,简直是对牛弹琴,他只是拒绝当一个“告密者”。

无论我们多么充满善意,成人的言语和行动所要表达的情景,仍然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景根本对不上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我个人是深有感触的。

我小的时候其实很喜欢跟妈妈分享一些有趣的事,但是每次我手舞足蹈的讲完,她总会跟我说:你怎么尽关心这些没用的,你得好好学习呀!

还有一次,我跟妈妈说学校里大家抢零食的趣事,她立马就跟我说:不要随便抢别人的东西啦,也不要总是吃别人的东西呀!

这使我立马就没有分享的欲望了,没法沟通,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一次又一次,就造成了现在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其实基本上交流很少的局面。

有时候和孩子的交流就是这样:孩子希望得到的反馈和家长真正给到的反馈永远在两个频道上。

一个机智的教育者(父母),知道什么该说而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提而什么不该提,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者介入孩子体验世界的能力。

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每一点变化都很敏感。

“我真的很想听你练习小提琴。”一位母亲说道。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情景,练琴对孩子和母亲来说,本应是一种十分惬意的体验,可此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义务。母亲在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孩子就不能表现出一些激情?不能对我的全心奉献表示感激呢?”

因为孩子从你的话里听出了你并不喜欢“练琴”,“练琴”只是一个契约,一个义务,到最后是面红耳赤的例行公事和讨价还价,所以练琴还没有开始,孩子就在心里希望早早地结束了。

多像一些拿着手机催促孩子读书的家长,孩子同样能感受到你不喜欢读书,那读书就是被迫完成的任务,孩子又怎么会真的喜欢读书呢?

在另一个家庭里,一位父亲从琴盒里拿出大提琴,兴致盎然地调着琴弦,一首舒缓的曲子从大提琴中传出。这不是告诉你该练琴了,而是一种诱人的邀请。

成人的行为和气氛会在无形中感染孩子,如此诱人的邀请与一声断吼“该练琴了!”,高下立判。

这样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正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作为一本教育现象学名著,它其实更像一本故事集。

范梅南教授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教育敏感与教育机智的重要性,真正解释了教育现象学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

虽然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可以确保我们获得教育敏感和机智,教育机智也不是简单的情感或可以学习的习惯。但它可以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和教育过程而形成,可以通过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文本阅读和反思来生成。

范梅南说: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作为教育者,我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才不辜负孩子给予的信任,才能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心]。

— end —

关于作者:

玖千,98年自由幻想家,用阅读体会浪漫,用文字放飞思想。我的生活态度: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梦想拥有一间大房子,两只小动物 ❤️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6

翻开《教育有悟》,初读感觉这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由95篇教育随笔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所记录的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之间或发生在孩子们自己之间的小事,也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学生考试作弊啦、新生点名啦、教师板书啦、课堂上表扬啦……故事中一幕幕场景,有些我们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书记录的事太平凡,但细想,教育,不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吗?

这本书分五个板块,其中第一章节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为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对象,其一言一行莫不形成反馈,使教师从中学习、体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使整个教育成为一个双向动态过程。而其中的第三章节是关于针对后进生一些教育的机制,它告诫我们只要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后进生”不等于“后进人”,事实甚至相反,教师们只要把“生”当“人”,就不会再有“后进生”了。因为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

书中所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抽象的理论,有的只是生动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思考。内容鲜活而真实,文笔朴素而流畅。朴实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我被故事内容所吸引,所感动,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学生为你做私事了吗?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你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了吗?哪怕只是换个谈话场所;你尊重学生的“杂念”吗?哪怕它有时会扰乱课堂;你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辩解吗?哪怕他确实有错……

它又如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为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诉我们如何激发中间生的学习热情;它告诉我们如何让班干部乐于奉献而毫无怨言;它告诉我们爱得不恰当也会造成伤害;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宽容的魅力……

感谢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们让我们更多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与体会,让我们静静地吸吮“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如何用爱温暖学生,亮丽自己!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篇7

?教师的挑战》他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看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对教师、对学生深沉而理智的关切。他就是佐藤学教授,一位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亲临一万多间教室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者。在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谈谈令我感受颇深的三点:

一、关注课堂中的“小事”

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这样的大学教授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他对此有自己的主张。在《教师的挑战》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

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他所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却弥足珍贵。佐藤学在书中介绍的教师是在任何学校都可以遇到的寻常教师。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与教室中的孩子们才是开拓未来的教育改革者。

二、尊重与信赖

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滨野老师的课堂正是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滨野老师能够接纳每个学生的想法,他不仅仅拘泥于“好的发言”,而且对所有人的发言都寄予期待,在他看来“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这使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轻松地交流,从而使整个课堂更加丰富而深入。

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只会对那些“有能力”的学生产生尊重和信任,却很难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学生。只有摘下“能”与“不能”的有色眼镜,才能看到每个人挑战固有学习水平的情景,才能看到他们个性化的创造。

三、倾听与合作

佐藤学认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但如何在学生中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助合作的关系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却是个难题。在《教师的挑战》中,佐藤学给出了一个特别的答案,他认为:要构筑合作互惠学习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能力,这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认真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心声。

书中的山崎老师、涩谷老师和胜沼老师,虽然都是普通教师,但在佐藤学看来,他们都是儿童心声的倾听者。山崎老师从不贬低任何一个学生的发言,他尊重每个孩子的思考和感情,并看到每个孩子身上潜在的可能性;涩谷老师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学习氛围,她重视奇妙的发言,并把那些妙趣横生的发言串联起来,用学生的思考力来推进课堂;胜沼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斜侧面位置上侧耳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学生们将胜沼老师作为亲密的倾听者,从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胜沼老师则珍视每一个人的发言。

在佐藤学看来,如果教师以身作则,成为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那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合作关系就会水到渠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时刻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能力的人。我们要“保障所有学生的挑战性学习”,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才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教师要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门,在那里可以找到与我们共同成长的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但我们对学生的爱与执著是共通的。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教育情怀的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