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8篇

时间:2023-10-02 13:03:37 分类:教师心得体会

教案应当灵活,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展进行调整和修改,我们可以根据教案调整课程内容和时间分配,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鸟的天堂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8篇

鸟的天堂教案篇1

【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鸟的天堂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1、齐读课题。

2、感情不够,再次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从你们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这的确是个很美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伴随着夕阳的余辉走近这棵神奇的树。

1、(课件:榕树)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作者看到这棵树发出了什么感慨?浏览课文1—8自然段,找出这句话。(课件: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齐读这句话

(2)这是作者的感慨,读得再浓一些。

3、(课件:课文如何描写它的美丽呢?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段,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随意汇报以下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课件)

a.强调了不可计数,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板书:茂盛)

b.齐读。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课件:气根)

(出示榕树气根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气根的形成)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课件:榕树的姿态)

a.体会“卧”的巧妙用法,突出了榕树的静态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说说应该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c.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这句话。

(4)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说明榕树生命力极其茂盛。(板书:生命力)

(5)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课件)

a.学生自由汇报,体会榕树的生机勃勃。

b.喜欢这句的同学站起来读。

c.师示范读。

d.生齐读。

小结:这是一棵茂盛、充满生命力的树,多么美啊!难怪作者感叹到______________。(课件:这南国的美丽的树)

四、引向读鸟,研读赏析

1、(课件:百鸟归巢)观看“百鸟归巢”的壮观景象。

2、(课件:小组合作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看看作文是如何描写这些鸟儿的,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以下句子: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a.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b.想象会有哪些鸟?

c.齐读。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来写?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姿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归巢“图。

b.还有哪些姿态?体会鸟儿的动态美。

c.男生读,女生读。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a.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并说一句话。

b.比赛读。

(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课件: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a.齐读。

小结:用读的方式感受鸟儿的美丽。师生共读12、13自然段。

五、问题探究,主题升华。

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

2、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发出了什么感慨?(课件:昨天是我的……的确是鸟的天堂)a.体会这句话的含义。b.齐读。

3、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只有保护大自然,才会有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之美,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认识大榕树的大和美体会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⑶ 领悟作者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情意目标:

⑴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⑵ 培养学生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⑶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 认识大榕树的大和美,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⑵ 领悟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

认识大榕树的大和美,领悟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新课:

音乐导入。

(点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

二、抓重难点,自主感悟

1、检查预习:

作者几经过鸟的天堂?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哪些段落写榕树?哪些段落写鸟儿?

2、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榕树与鸟儿这两个部分。

(点评:自然引入对重点段的学习,明确目标。)

3、自主学习:

自学,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写上你的感受。

(点评:培养学生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汇报交流,研读课文

1、说说你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点评: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多样感受。)

2、师点拨理解以下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3、指导朗读。

(点评: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理解。)

四、拓展体验,运用语言

创设情境:

小画眉了兴奋地唱着,它会唱些什么呢?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点评:1、开发学生上潜力,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2、因材施教,创设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

五、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1、创设情境:

说说树与鸟的关系。

2、激发环保热情。

(点评:充分挖掘语文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布置作业

1、口头:

朗读课文。

2、书面:

抄写喜欢的句子。

3、实践: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份导游词。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榕 树

大美

鸟的天堂教案篇4

教学目标:

⒈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⒉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⒊背诵重点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⒈读题

⒉从课文哪些地方,你一眼就可以领略到它是鸟的天堂。

二、 学习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自由读作者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必要的地方做上简单批注。

⒊学生汇报:抓住具体词句“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等从声音、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方面充分体验。

⒋有机进行朗读指导。鸟的天堂第2课时教案设计

⒌再自由读12、1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面到点}。

⒍按提示背诵12、1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写法。

⒎出示“群鸟回巢”影像,学生仔细观察,试着由面到点说一段话。

自由准备——相互交流——集体交流

⒏再读课文,感受动态的美。

⒐这么美的景象,巴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读

巴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时,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

三、 学习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巴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在有所感的地方写上批注。

⒊学生汇报:

主要学习6、7自然段,体会“大榕树”的茂盛、勃勃生机,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鸟与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⒋这株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仅仅它枝繁叶茂吗?体会“人、鸟、树”的和谐共处是它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⒌一起诵读这美丽的鸟的天堂。

⒍怪不得巴金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一起读,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 出示田汉经过鸟的天堂写的诗“小鸟天堂”,进一步加深体会。

五、 作业:

⒈按由面到点的写法,写一段话,内容可以是课堂上的图,也可以取自平时生活实际。

⒉背诵自己认为要背的段落2个。

鸟的天堂教案篇5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写景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 释题,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 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 板题(“鸟的天堂”),读题。 3。 释题: ① 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 ②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 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 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 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 ”(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 ”(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 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 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 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 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 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 回答思考问题。

3。 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 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 练读句子。(男、女分练)

6。 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 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1。 抄生字、词,组词。

2。 预习3、4段。

① 朗读3、4段。

② 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③ 思考课后题2。 ⑴ ⑵。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第三段。教学目的:

1。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幻灯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随巴金爷爷泛舟出游,一起到……(齐读课题)。

二、 讲读第二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作者以前来过吗?这第一次来鸟的天堂,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 请同学们边听(第二段的)课文录音,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①(示幻灯片)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板:远、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 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大、美”)

5。 请四人小组讨论,划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 告诉大家你的结果。

7。 自由读自己所划的'句子。

8。 大榕树真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文章里写得特别好的句子。

a:(幻灯)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 请1、2组齐读句子,很明显这个句子是写榕树哪个特点的?

b。 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用哪一个最好?(“数”是多音词。)

c。 这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大榕树的生长情况吗?

d。 读句子,体会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树!(配合想象)

范读――男读――(纠正)女读。

e。 你能看图复述句子吗?(示幻灯片)

(自述――个别――齐)

b:(幻灯)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 请3、4组同学齐读句子。

b。 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c。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并比较哪一个最合适?

d。 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的情况出现?

e。 指导读句子。

假设你眼前就有这么一株大榕树,阳光灿烂,刚好微风吹来,叶子上像有精灵在向我们招手。你想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心里对榕树充满了……之情?请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齐读――范读――个别――齐读)

9。 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请在前面加上“啊”字,读出来。(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0。 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 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 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静态”)

13。 (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找出马上举手。

2。 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 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 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

6。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齐读,轮读)

7。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多啊。

8。 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 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 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幽雅一样吗?

14。 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动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 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

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动、静态描写)。

一、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 的美丽景

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 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来的。(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动态的不同变化。)

五、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决课后题。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下一课。

鸟的天堂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

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 ;

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

一、信息酝情

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

“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 东 省 新 会 市 天 马 村 里 有 一座 小 岛, 每 年 都 有 成 千 上 万 的 游 客 到 那 儿 旅游。(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

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

[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

[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

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

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 榕 鸟

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 大

茂盛

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

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

[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三、重情入读,体验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拟分以下四个学习板快:

[板快一]:巧读绎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全段。

2、指名读第一句: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时,教师指导:榕树用上了它全部的生命力,你呢?全部都用上了吗?再试试好不好?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师感情充分渲染下,感染学生,学会如何在朗读中有声有色地表达情感)

3、指导朗读第二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那么多、一簇、堆、一点儿”等语言文字进行体会,领悟其精彩之处。)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如未将“堆”字语气加强,读出“多、茂盛”之感,教师配上动作范读,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双手顺着节奏相互交替叠上,作堆状)

4、指导朗读第三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欣赏录象: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②深情朗读:让我们轻轻地,用欣赏的语气,一起来读吧。

[调控策略]:学生读后,教师再范读。在“颤动”一词前面,教师作停顿处理,问:这一停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将品词、想象、朗读一气呵成。

5、师生接读第四句:这美丽的(生:南国的树)。

[设计分析]:这是写榕树茂盛的一段话,共有四句话,教师因文而异,通过范读、抓关键词品读、配画读等多种方式,在朗读教学中,时而析词解意,时而借图抒情,时而直抒胸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读好、读够味,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画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神韵和魅力。

6、体悟“闲笔”魅力

榕树茂盛这段,巴金爷爷的妙笔生花写得多神,同学们也读得很有感情。可下面这一自然段(出示课文第九自然段)语句似乎没那么精彩。请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巴金爷爷是不是随便写的?

让生发现:

① 写“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目的是?

② 谁能欣赏“岸上很湿”“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语句之妙?

……

[设计分析]:在精读榕树茂盛语段之后,巧读本段看似随意拈来的“闲笔” ,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平实的语句中,却包含着丰实的信息内涵。从中悟出“闲笔不闲”的魅力。再一,从动口读转到用心读,教学板块中形成了张、弛的节奏,课堂紧松有度,情趣自然活跃。

[板快二]:寻迹释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

1、发现方法:爷爷是怎么写它的大呢?

①发现了吗?巴金爷爷用了一个成语。

教师板书: 成语

(学生找出:不可计数)

②划出一个拟人句。

教师板书: 拟人句

学生找出后指名读: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调控策略]:若学生在读时将“卧”字强调了出来,则问:你这个卧字读得特别强调,能说说为什么吗?顺势理解“卧”一字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榕树独具的生命力;若学生在读时并没有注意将其强调,则由老师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卧”进行理解。

③再划出写榕树生命力强的动词。

教师板书: 动词

(学生找出“垂、伸、卧”等动词)

[设计分析]:这个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作者描写榕树所用到的三种方法,旨在为下面自由观察想象榕树并进行描述的环节设下了伏笔,让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能够仿用、还可活用,以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述。

2、观察并描述:

师:我们坐着小船来到鸟的天堂啦!我们像巴金爷爷一样用心来观察,也来描述一番吧!

[画面一]:鸟瞰榕树远景图

预设:远观榕树哟——

△ 远远看去那株榕树真大啊!

师:这巴金爷爷已用过了,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描写语言。

比如生成:

△ 这株榕树多么翠绿,卧在水中像点缀在蓝宝石中的一颗绿宝石。

师:是你的发现,有你自己的语言,好!

[画面二]:近看榕树枝条纵横图

预设:你们也逼近榕树啦——

提示:可不能再用“不计其数”了,还有其他的成语哩。

比如生成:

△ 榕树这纵横交错的枝条多像一张蜘蛛网。

师:“纵横交错”用得好!“蜘蛛网”作为比喻更是恰如其分!

△ 这无数的枝干,多像无数条蟒蛇相互缠绕着,你们觉得像吗?

师:多么栩栩如生的比喻!这枝干仿佛活了一般。能用上更惊叹些的语气来夸夸它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说话)

△ 大家瞧,这就是大榕树的枝干,它多像一条条粗细不同的巨绳捆绕在一起。

师:“粗细不同”?你从哪观察出的?能指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着图中的枝干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观察与描写相结合,体会想象是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设计分析]:学生上台指着图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面对着枝条纵横交错的奇观,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将其描绘,生动之处,让学生如解说员一般,指着图中具体的景物细细说来。教师煽情式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观察、表述,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一石二鸟。

[画面三]:夕阳下风情无限的榕树图

预设:从未见过在夕阳那暖暖的霞光笼罩下的大榕树,如此浪漫、充满无限风情的景象也是巴金爷爷不曾提到的。难道你们不也想“美”它几句吗?

……

[设计分析]:同样是鸟的天堂,巴金爷爷有他的观察点,我们有新的观察点。同样是鸟的天堂,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观察发现。这一板块的教学,通过文本感受、辞藻欣赏,以巴金爷爷的写榕树的“大”的方法作为凭借,再配上图片以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进行接下来一步步的观察与描述。不仅深化了对文字的感悟,还能尽情想象,进行充分的语言训练,鼓励个性化发言,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洋溢的舞台,让书本化身为学生丰富联想的翅膀。

[板快三]:画动情生

1、设悬念:写了榕树,不写鸟,行吗?

[设计分析]:设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关注。

2、初解:

[屏幕出示]: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指名一学生读后进行归纳: 这儿写了鸟儿的什么特点?

师板书: 多

热闹

3、读享情趣:

师:巴金爷爷把这众鸟纷飞的情景写的可有情趣啦!我们一起来读吧。

步骤一:

在学生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的时候,教师当起了导演,慢慢引入情境之中:嘘——这时候是非常安静的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师压低手势,引读)起初——(音渐长渐弱)周围是静寂的(读“静寂”二字前悄含一口气,读时轻轻叹出,创设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学生跟读。

步骤二:

①当学生读到“我们把手一拍”时,教师招呼起来:拍掌啊!(带领学生从寂静转为热闹)

②当学生热烈地拍起掌时,教师提示:是“一拍”啊。怎算“一拍”?顺势导入课文朗读,教师面露惊喜的表情:“我们把手一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三读“我们把手一拍” ,读中有了动作,读中有了表情,读中有了深深的震撼)

步骤三:

①在学生读到“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的时候,播放动画:一只大鸟鸣声一亮,拍打着翅膀从榕树那茂密的树丛间飞了起来,直入云霄。师提示:继续拍掌的话便会看到更壮观的景象。

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动画继续播放:紧接着两只、三只、四只……无数只鸟儿目不暇接地从树丛间的各处飞了出来,清脆地鸣叫着,有的高飞,有的盘旋,有的停落水边……

配合着画面内容,师生接读:这时候,到处都是——(生:鸟声),到处都是——(生:鸟影)。(充满动感的热闹场面,师生互动的精彩瞬间)

步骤四: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当起了演员,手指前上方,惊讶地叫到:“瞧,大的!”突然,又指向另一方向,惊呼:“小的!”再换角度:“花的!” 、“黑的!”……

(朗读同时,引领学生认识从形状、颜色、动态三个方面写鸟的“多” )

[设计分析:教师紧扣文本,巧妙地抓住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同时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更加多元。当动画的播放、学生的拍掌声、鸟儿的齐鸣声起时,整个课堂热闹纷呈,学生在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下,激情洋溢,师生配合接读众鸟纷飞一段,融画面、声效、语言、动作于一体,形成一个动感教学,有声有色,文字中的情趣充分得到体悟。

[板快之四]:说趣渲情

1、读画眉鸟的趣:

[屏幕出示]:画眉鸟在枝头的图与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指名读。

2、说众鸟儿的趣:

[屏幕出示]:群鸟戏水图

(学生上台指图进行描述,引导其说得具体,如外形、动作,说得生动,可以加上丰富的想象,将其拟人化。)

[设计分析;丰富的想象力的培养、充分的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利用灵动的多媒体手段,创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进行语言训练。]

四、流露真情

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比如生成:

△ 真想去看看巴金爷爷笔下那富有魅力的鸟的天堂啊!

师:我也没去过,好想去啊!你去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哦!

△ 我想去看看那儿现在还是不是这样美丽,有没有被人类破坏了。

师:是啊,这是大自然多么珍贵的礼物,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它。

△ 我们福州要有这样的环境该多好啊!我以后要创造出像鸟的天堂一样迷人的风景线。

师:我想,经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设计分析]:改去一般谈感受的做法,在品读课文意犹未尽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此时此刻真实感情的流露,呈现动感教学。

五、笔下见钟情

编写导游词:神州旅游公司要招聘几位小导游啦。考题就是为这个鸟的天堂写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回家好好准备,下节课就是神州旅游公司的招聘大会。

板书:

大 多

榕树 鸟 动词

茂盛 热闹

鸟的天堂教案篇7

情景说明: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难点:分辨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鸟的天堂”投影片一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学生走进“鸟的天堂”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1—4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内容告诉给大家,教育论文《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

师:(过渡)船快到了河中心,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许多株茂盛的大榕树。

板书:大榕树

二、与榕树对话

师:同学们,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吗?(出示投影片)

生:是

生:不是

师;从投影片上可以看出,榕树具有什么特点?

生:榕树很大,是一株

板书:远看——枝大叶茂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告诉给同学们,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投影片,学生观察,想象情景)

师:你会怎样赞美大榕树?

生:(给学生自由充分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

生:近看是一株大树。

生: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绿叶多,翠绿的颜色,明亮。很奇观。

鸟的天堂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

3、通过朗读,想象,同作者一起感受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质疑激趣

1、板书:

鸟的天堂

学生齐读题,再个别读题。

说一说:

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个课题的,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读课题。因为天堂里很美,小鸟生活在天堂里很幸福……)

2、通过课前自学收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天堂的美或是小鸟的幸福生活。

3、个别质疑,相机引出下环节。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完后,针对疑惑同桌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同学间解决。

2、建议由几名同学读课文。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可以多样。最后共同确定,因为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以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

3、带问题,听朗读:

⑴ 同学读的句子是否通顺,每个字的字音是否标准。

⑵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何不同?

4、生字词巩固,针对问题,重点指导。如:

“枝干”“不可计数”“应接不暇”“拨”等。

5、解决问题:

第一次:

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二次:

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鸟的天堂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