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6篇

时间:2023-10-11 09:01:39 分类: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使用教案来规划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教案的适切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教学具图片-认识钟表

2.教具:活动钟表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表

1.出示挂表

教师:小朋友,看看你认识它吗?

2.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什么?(秒针)

有点长的针叫什么?(分针)

最短的针叫什么?(时针)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

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

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

小朋友记住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提问: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交流:说说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3.出示时钟

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

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

4.教师拨表针

让幼儿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5.给幼儿提出疑问,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

三、认识整点、半点

1.观察钟面,认识整点。

课件:认识钟表图片

(1)看看这4个钟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所表示的时间就是整点。

看好时针,它指在数字几上就是几点钟。

2.出示钟表图片

观看表面指针,幼儿口报时间。

四、教师编故事,幼儿拨钟表指针。

早上7:00小朋友该起床了,洗脸刷牙吃早点之后,8:00来到幼儿园,8:30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

9:00要上课了,11:00准备吃午饭了……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记录自己在哪个时间做的什么事,第二天来了和小伙伴交流。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和12个数字。

2.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半点时时针走一半分针走一半,认识整点和半点。

3.对认识时钟活动有兴趣,喜欢参与。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知道分针走一圈和一半的意思,认识整点和半点。

教学难点:

认识半点。

教学准备:

一个大钟,8个小钟。

教学过程:

1.谈话进入:7点了,老师该起床了。我是怎么知道7点了?出示时钟,指到7点。

2.老师讲解钟面,12个数字代表整点。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时针的腿短,走的慢,分针的腿长走的快。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个数字,这就是整点。老师拨时间让孩子们认读。

3.当分针走一半的时候,时针也走一半,让孩子们说说分针和时针走一半时是在哪个位置。多强调几遍,让孩子理解一半的意思,就是半点。多练习巩固半点的认读。

4.两人一组看时钟,老师读数字孩子拨时间,重点拨半点。

5.两个孩子合作,一个人拨时间一个孩子读,然后交换。

6.老师简单总结:整点就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半点就是分走一半时针走一半。

7.结束。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看整点。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看整点难点:会在钟面上拨整点

三、活动准备

圆形时钟一个,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部分

1.师幼互相问候。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那大家听好了,“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你们猜到了吗?(谜底:钟表)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分针时针

师:小朋友们,上节活动我们已经认识钟表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钟表的构成:数字和指针,长短粗细都不同,最短最胖的是时针、比时针长一点的是分针、有细又长的是秒针

2.认识数字1-12,了解他们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整点,需要小朋友们再来熟悉一下钟面上的数字排列,那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呢?我们在按着从1-12这样的顺序来数就叫顺时针方向。我们在按着从12-1这样的顺序来数就叫逆时针方向。那么在最上面正中的是谁?(12)和它是一条直线的是谁?(6),那么和3是一条直线的是谁?(9)。

3、认识整点

1)教师先出示几幅整点图,请幼儿观察。

师:那他们的位置我们已经了解的不多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

“现在是7点整(8点),小朋友在干什么?”(起床,上学)

2)引导幼儿发现这三个时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分针都是指向数字12。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三个时间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分针都指向12,7点时时针指向7,8点时时针指向8,9点时时针指向9)

3)与幼儿一起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向数字12上,时针指的数字几就是几点整。

4)教师示范拨钟表,幼儿说出几点整。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现在几点了。“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重合(即12点整)

5)教师小结:分针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了几就是几点整。

6)引导幼儿把一日生活环节与时间对应起来,如早餐时说“现在8点钟,我们吃早餐吧”,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整点,现在我们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现在8点了,小朋友吃早饭了”

“现在10点了,小朋友户外了”

“现在12点了,小朋友午睡了。

7)教师说时间,幼儿拨钟表。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时间,你们播动自己手中的钟表,看看那个小朋友播的有准又快。(好)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说的时间,开始了:7点/8点/3点。开始播指针。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和老师播的时间的是不是一样的。

三、教师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是不是都已经掌握整点了,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你报我拨”的游戏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别人。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6、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再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探索尝试活动,总结水的性质。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尝一尝、看一看、抓一抓,去观察、发现、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没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让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幼儿主体,教师主导”为理念,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给幼儿创设应有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提高创造性思维。这样孩子们就会有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本活动巧妙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vcd,轻音乐《梁祝》。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vcd,幼儿观看。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幼儿发散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评: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获奖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

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评: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

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

出示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评: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

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评: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五、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

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体验师生同场表演的快乐。

(评: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附:顶纸板记录表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