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5篇

时间:2025-03-16 09:01:17 分类:教师心得体会

理想的教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方法,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5篇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还记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还记得吗?

我们是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

?新知探究】

(一)、定义:

1、请你摸一摸哪里是圆的.面积?

2、师: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引导学生操作:

师:(拿出一个圆片)我们怎么剪?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直径、半径)

生:(圆的大小由直径或半径决定。)沿直径或半径剪。

师剪第一刀,再问:第二刀怎么剪?

师:我们要把圆通过剪成多份并用拼的方法转化成学过的规则图形,为了计算上的方便,我们把圆平均分成多份。

将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2份、4分、8分、16份,分别罗列排好。请学生观察四组图。

师:随着等分份数的不断增加,你有什么发现吗?

a:随着等分份数的不断增加,曲线越来越直。

b:随着等分份数的不断增加,每一小份越来越接近三角形。

(三)拼摆推导面积公式。

1、拼摆

师: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操作,演示学生的作品。

师:转化后的图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面积不变。

课件出示:把圆等分成不同等份时的图形的趋势。

2、推导面积公式

小组讨论:长方形各部份相当于圆的什么?

请你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汇报:(2~3名学生说,老师说,全班说推导过程)

(4)学生齐读圆面积公式(s=πr2)。并说说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半径)给直径怎办?(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

?知识梳理】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半径2分米

(2)、直径10厘米

2、一个雷达屏幕的直径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判断对错:

(1)圆的半径越大,圆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2)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6倍。()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图。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师: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2、提问: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已知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直径或半径?

3、引入:我们已经研究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周长和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理解,唤起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l)初步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或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3)出示例7第一幅图。思考: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5)猜测: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学生回笞后,明确:圆的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两幅图,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

圆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2、交流归纳:观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明确

(1)圆的面积是它的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圆的面积可能是半径平方的兀倍。

3、教学例8。

(l)谈话: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的面积大约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圆的面积究竟应该怎样来计算呢?

(2)操作体验:教师演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3)提问: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图形?追问:为什么说它像一个平行四边形?

初步想象:如果把圆平均分成32份,也用类似的方法拼一拼,想一想,拼成的图形与前面的图形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4)进一步想象:如果将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类似的方法拼一拼。闭上眼睛想一想,随着份数的增加,拼成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一个什么图形?

(5)交流后,教师出示推导图。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6)在集体交流中借助图示小结: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7)追问:如果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和宽应该怎样表示?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怎样来计算圆的面积?

(8)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一长×宽

圆的面积=

(9)追问:有了这样一个公式,知道圆的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面积了?

4、教学例9。

(1)出示例9,提问: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自动旋转x器?

(2)想象一下自动x器旋转一周后喷灌的地方是什么图形,x的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4)集体交流。

5、教学例10。

(1)请同学读题,解读题意。

(2)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

(3)分析解题过程。

(4)明确各个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l)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学生列式后用计算器计算。

(2)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指出:已知周长求面积,先要根据周长求出半径。

5、作业:练习十五第2、5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圆柱,谁能说说这位新朋友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吗?

1.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两个底面,侧面,高)。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同学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观察一个长方体,我们是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尝试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①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②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结:

在计算圆柱形的表面积时,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有时候给出的是底面半径,有时是底面直径。)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二第6,7题。

四、课后思考。

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在计算表面积时都可以用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来计算呢?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

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

把圆片分成十六等分,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2πr)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πr)

2.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桌布。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件:出示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镜框配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圆的面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圆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圆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能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2. 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边答师边演示课件。

生答: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 × r s=πr2 师小结公式

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3. 利用公式计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刚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谁刚才猜得较接近。(学生计算并汇报)

(2)出示例3,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3)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ai课件出示)

2. 测量一个圆形实物的直径,计算它的周长及面积。

3. 课件演示

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并计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即最大圆面积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 第97页的第3题和第4题。

2. 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篇5

?第一课时】 圆的面积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等活动,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圆面积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叙述: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餐桌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这不,小明家就新购置了一张圆形的餐桌。为了起到保护作用,妈妈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去配一个与桌面相同大小的玻璃桌面。这可把小明难住了,这玻璃桌面该多大呢?同学们,要想帮助小明解决他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面积的求法。(板书题目:圆的面积)

2.看到今天的课题,你都想知道什么?

3.什么是圆的面积?在哪?摸摸看。

(学生摸手中圆形纸片,并用手指出圆的面积)

过渡语:圆的面积怎样求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其它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二)复习旧知识

1.你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图形的面积求法吗?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课件演示)

3.问:其它图形呢?(学生简要叙述其他面积推导过程)

4.小结:这样看来,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

(三)学习新课

1.请你猜猜看,圆的面积公式应该怎么推导出来?

(生:转化成已知的图形进行推导)

2.怎么转化?想想办法。任意的分成几份行吗?

(生:沿圆的直径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

3.下面请大家动手实际拼摆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能否实现。请看活动要求:

(1)以组为单位,先摆图形。

(2)看看拼出的图形的底和高与圆的关系,并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3)有问题及时记录,以便讨论。

(学生动手拼摆并贴在白纸上)

4.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边不是直的,是弯的)。

5.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6.是的,边不是直的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已拼成长方形为例,当我们把圆平均分成四份,拼成的图形是这样的;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成的图形是这样的;把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的图形是这样的;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是这样的。

7.同学们请你对比大屏幕上拼得的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8.看来,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曲线越接近于线段,拼得的图形越接近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当分成无数份时,曲线也就变成了直线。这个问题解决了么?下面继续小组合作,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9.汇报不同推导方法:

转化成长方形的:

长方形的面积=a × b 圆的面积=c×r 2

=π r × r

=π r 2

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 × h

圆的面积= c × r 2

=π r × r

=π r 2

转化成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面积= 1× a × h 2

圆的面积= 1c×4r 24

c× r 2 =

=π r 2

转化成梯形的: 梯形面积=1×(a+b)× h 2

15c3c×(+)×2r 21616

1c××2r 22

c× r 2圆形面积= ==

=π r 2

10.观察一下,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将圆转化成已知图形去推导的)

11.总结:由此可知,我们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可以用全部的小扇形推导,也可以用一个小扇形推导,当然也可以用部分小扇形推导。

现在我们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已经推导出来了,小明的问题可以解决了我吗?要想解决它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圆的直径、半径或周长)

(四)巩固练习

1.求圆的面积(单位:厘米)

r=3 答案:s=28.26(平方厘米)

d=20答案:s=314(平方厘米)

c=125.6答案:s=1256(平方厘米)

2.小明测量出桌面的直径是2米,你能算出玻璃桌面的面积吗?

答案:3.14×22 =12.56(平方米)

3.判断

(1)直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3)圆的半径越大,圆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6倍。 ()

4.听故事解题:

巴依老爷买来一群羊。

巴依老爷说:“阿凡提,快把新买的羊赶倒圈里去”。

阿凡提说:“老爷,这个长方形羊圈太小了!”

巴依老爷:“什么,太小了?你不把羊全部赶进去,哼哼,你的工钱就别拿了!要不,你自己花钱买些材料,把羊圈围大些。”

阿凡提想:“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既不花钱另买材料,又能够让羊圈的面积变大呢?”

同样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帮阿凡提想个办法吗?并且请你说明你的理由。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圆环面积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画圆环、剪圆环的活动过程中,初步感受圆环的特点、形成过程,进而探索出圆环面积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圆环的特征、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方法回顾、铺垫回忆一下

我们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用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生: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利用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遇到不会的想会的,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解决。 板书:不会

想 会

新 旧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研究新问题。

(二)创设实际应用的问题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光盘,看,这是什么?

(1)动画光盘(2)歌曲光盘

(3)空白封面光盘

2.想知道这张光盘的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欣赏学生的校园活动照片。

这些照片见证了我们同学6年来快乐的校园生活,非常珍贵。想不想把它珍藏起来?老师打算把这些照片刻成光盘,等你们毕业时当毕业礼物送给你们好吗?

3.现在这张光盘的封面还空着呢,你想不想亲自为它设计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封面呢?要进行设计,我们先了解一下哪部分是可以进行封面设计的。

4.小组内摸一摸准备的光盘实物,再让学生实投指一指。

师课件演示(由实物抽象出线条图形、涂色图形)

5.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由两个圆组成,它们的圆心是相同的。(课件点击出圆心)

6.师说明:这样两个同心圆所夹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圆环。

板书课题:圆环

外面的圆我们叫它外圆,里面的小圆我们叫它内圆。两个圆周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环宽。

《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