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学时培训心得8篇
心得体会的格式规定不严格,不过里面的内容要具体,心得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书面材料,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6学时培训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16学时培训心得篇1
我参加了小学数学90学时培训,分两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培训,第二阶段主要是实践活动.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培训总的感觉是:有压力、有动力、有快乐、有收获。从这次培训的内容就不难看出赵老师良苦用心,其中既有底蕴深厚的特级教师,也有专业精湛的导师,更有我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风格不同,观念各异,但是他们炽热的爱教之心都深深震撼了我。一位位睿智的教师,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每天和不同的名家大师进行思想上的冲击,感觉真的快乐而充实。
每天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讲演,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我推敲,我在收获甜甜果实的同时,我心里也有酸酸的感觉,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汗颜。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新的,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辨证的,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太少。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在不经意间我错失了许多。
理论必尽是理论,我们应该要用于实践,因此,赵老师为我们安排了第二阶段的实践培训,听名师上课,评课,设计教案,上课,磨课,等。在这几天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磨课、听课这两个环节。我们这组上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首先,设计教案,再和导师交流,上课的学员进行磨课,学员上展示课。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
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 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机会,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内驱力。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呵护学生学习兴趣的萌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16学时培训心得篇2
短短半年市优靑班的培训已经结束,在这回顾与小结之际,有太多令我难忘的事情,其中包括程老师精心为我们设计的每一次的培训任务,还有同伴们之间的那份真挚的友谊,接下来就来谈谈此次培训中的收获:
一、集体教学活动
在这次培训中,程老师尽可能地安排我们多听课,从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我觉得一次成功的活动有很多因素决定,首先最重要的是孩子,必须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教材,哪些是现年龄阶段要给予孩子的,是可以提升他们的已有认识和水平的,把握价值点,确立活动目标并进行设计活动,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目标的。只有方向找准了,才不会在航行时偏离目标,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个别化学习活动
在个别化学习材料的观摩中,我觉得闵行一幼的区域材料给我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版面内容融合了很多的知识,而不单单是一个版面一个知识点或技能。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花了很多的心思。如在《春天的朋友》的版面中,有三只蝴蝶,可以让幼儿用各种图形对称得装扮;有栅栏及排序条卡,按照排序条卡在栅栏中有规律地插花;还有池塘中的青蛙,青蛙身上有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在青蛙周围贴上相应数量的小蝌蚪。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版面,却包涵着很多知识点。
三、游戏活动
听了林茅老师关于角色游戏的讲座后令我受益匪浅。我很同意林老师说的观察是指导的前提,只有有效地观察后才能有目的地指导。反思自己在观察幼儿的角色游戏时,有时只看到幼儿的表面现象,因为很少去分析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有时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案头工作的检查,观察与记录也是草草了事。听了林老师对幼儿在游戏背后的分析后,我觉得很有道理,感觉能通过游戏看到孩子的本质,也很想做这样的尝试,在以后的活动中,要从观察孩子入手,学着了解孩子,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童话世界。
四、教研活动
对于教研活动,我的看法是:
1、详细的教研方案。正所谓“有效教研‘预案’先行”。一份好的“教研预案”能帮助教师明确本次教研的内容以及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并改变教师在教研中参与热情不高、讨论问题漫无边际等现状。在教研活动呈上一份教研方面供教师参考、解读,使她们更直接、更明确教研主题与目的,在聆听时更具目的性,同时也能思考组织教研者这样设计教研活动方案的原因。
2、多样的教研形式。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预设观摩课例、分组讨论、问题争论等教研形式,既可充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又让他们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3、到位的经验提炼。在组织教研活动时,教研组长要及时概括、提炼教师反馈的内容,提炼是否到位,这要看教研组长的能力、水平与经验。将研讨内容概括、提炼到自己预设的内容中,不让其偏离教研目的,这种应变能力正是新手教研组长需要长时间学习、锻炼的。
在这次培训中,程老师给我们创设了很多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很荣幸有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就半年过去了,真希望继续能参加这样的培训,再有半年也好。在这半年时间里,我想说:我收获着,快乐着!在培训中,程老师在各方面都非常照顾我们,每次培训都考虑得很周到,在最后回顾之际,特别要感谢我们的程老师,要对您说一声:您辛苦了!
16学时培训心得篇3
7月6日开始,我很荣幸的参加了省初中科学90学时集中培训,使我收获很多。回忆培训的足迹,发现在即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科学理论得到了升华,并且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做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自制教具和开发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能力。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1.做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科学实验教学上需要更加花大功夫,科学实验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程的同时还要强大的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a.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
b.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c.训练操作动手能力;
d.理解与巩固科学知识;
e.证实科学事实与理论;
f.感受科学现象真实性;
g.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更加坚定了我教学改革的决心。新世纪的老师,应该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做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在一些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仅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该发展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合作与分享。
3.课堂紧扣考纲,切忌拔高和超量训练消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科学教育应该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省教研员王耀村老师指出,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片面加大知识传授;忽视科学方法教育;脱离学生实际;重复进行超量训练。”一些学生逐渐出现厌学现象,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对他们要求过高,练习超量和出现重复,以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更多注意这一点,因材施教。
4.弥补了很多知识的缺陷。科学难教,因为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相关的很多知识,教师本身对这些知识很多不很理解。每次上地理和生物方面课的时候,非常担心学生深问问题,因为很多知识在课本以外时,老师自己都不懂,仅仅查参考书及上网查询,总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现在好了,有现成的地理专家陈久和及生物专家来教我们,补充了我很多地理及生物盲点。我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5.对于我这种年纪较轻的教师而言,以后的教育路很长还要教育大量的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培训拓展了一些与教学知识的视野。例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原始问题”的研究,这块问题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也是必考知识。因为此类问题的特点有:客观性、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蔽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计算结果的发散性。解决原始问题的能力的途径有:建立和强化应用知识;从整体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建立正确的简化模型;学会挖掘和挑选有用的数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
6.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还有开发和创造实验的能力。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应多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教师实施科学实验中的目标与定位必须要清楚,科学教师应该多动脑筋,创造性的实验,把实验教“活”。科学实验在不违背科学原理的同时,还应该朝着这些方向去开发:“奇”如魔术,“险”如杂技,“趣”如游戏。教师在有些时候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实验,例:“逆”向而行,故意失败1次实验,“小”题大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环节故意放开一些,夸张的进行教学,吸引学生长期有趣的去学。朱慧军老师说:“上课有时如疯子,学生才会更喜欢。”例如:讲解人体小肠有多长的时候,用绳子从老师口袋拉出。相信这样的讲解方式,一定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终身难忘,同时学习的兴趣也是愈加浓厚。
培训结束后,我又将走向一个新的起点。新教师的我会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不断促使自己进步,更加重视学生实验教学及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平时也应注意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过程,一生教育路,应做一个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
16学时培训心得篇4
11月18日-12月18日为期12天的90学时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这12天的培训中,我不仅聆听了多位专家及一线教师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而且也结识了很多同行,收获了友谊。回顾短暂的培训历程,作为学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我们小学数学90学时培训的班主任裘老师是个工作很负责的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了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地的名师给我们做专业讲座,让我们直接接触了小学数学的前沿信息,拓展了视野,感受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们的专业素养是多么的精彩;第二阶段是四位城区的一线教师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工作的热忱;第三阶段是学员分组交流,所有学员畅所欲言,参与互动。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每个阶段的感受和收获。
一、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从区教研员邵汉民老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讲座开始我们7天的理论学习,接着杭州市数学教研员平国强老师为我们作了《数学能力形成三个阶段》的专题讲座,上城区任敏龙老师作了《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的讲座,金华市特级教师朱向阳作了《寻找数学教学中间地带》的讲座,上城区教研员姜荣富老师作了《提问的空间与时间》的讲座,杭州教科所心理专家姚立新老师作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最后由江寺小学俞波老师作了《抓住数学教学的细节》的讲座。他们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独特见解,并用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来诠释深奥的理论,让我们深深佩服。在这里我进一步学到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这些讲座中,值得一提的是姚立新老师的讲座,姚老师运用生动的典型个案、调查数据、心理测试以及原理阐述等手段,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师压力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压力管理的方法,讲座生动有趣,整个过程中教师们充满欢声笑语,以帮助我们老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让我欣赏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
这一阶段主要是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研讨,我们分别观摩了高桥小学顾青峰老师的《梯形的面积练习》、高桥小学沈洋老师的《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形成性练习评析》、银河实验小学的赵丽君老师的《认识时间》和陈炳良老师的《掷一掷》,其中陈老师的课例让我感触最深,《掷一掷》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是三年级的内容,新教材把它放到了五年级上册,它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说实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这部分内容都是随便上上的,不太会花精力去好好设计,而且这种活动课很难把握的,但是陈老师敢上,而且上的这么精彩,能看出陈老师的功底很深,把课堂完全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三、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这一阶段,我们把班级学员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先是在4位教师上好课后,我们一起讨论,一起研讨,对4节课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有的学员点评了这几节的亮点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的学员对这些课提出了困惑,有的学员提出了这些课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每一小组派一位代表在全班面前交流。最后两天,我们就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或者这次培训的所思所想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了解到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通过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
在这12天里,我欣喜自己又获得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于理念,巧在于设计,赢在于实践。一节好的数学课一是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要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90学时的集中培训已经结束了。我在收获甜甜果实的同时,心里也有酸酸的感觉,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惭愧。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不多。我把这次培训活动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所得的收获和思考带回课堂,一如既往地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展现成果,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积累,为教学谱写新的篇章。
16学时培训心得篇5
暑假里,连续八天的集中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本次理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有朗明仙老师带来的《立足语言的语文课堂》《现实背景下的儿童诗教学》,刘荣华老师带来的讲座《增强文体意识加强语用教学》,省教育厅教研员方张松的《理想课堂与课堂文化重建》,朱国华老师的《图说——在美的思悟中升华》,江平老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与读写结合》,陈琴老师的《“素读”课程简介》,朱晓斌老师的《语文教学的心理学智慧》都让人印象深刻。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和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全国阅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想法。每位专家对语文教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老师,犹如一道道文化大餐,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启迪。
在本次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琴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座《“素读”课程简介》,我被陈老师吟诵经典作品时抑扬顿挫的腔调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折服,曾几何时,我和很多中小学教师为了教学成绩好点,而整天磨书,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走。以前我认为经典诵读,都是以学生们以各种朗读方式去诵读咱们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比如《三字经》、《论语》等。听了陈琴老师的一席话,我明白了所谓的素读教学法,就是选择本民族以及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经典读本为教材,尽量剔除源于教师本人之“望文生义”的诠释,只作适当的字面对译,通过反复诵读获得积淀经典的童子功,以求它的厚积薄发。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而诵读经典是他们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启蒙课业。”
陈琴这种经典素读其实就是还原了诗歌本身的味道。为了把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作品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她率先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并为每一个孩子在小学6年的母语学习进行了整体规划: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与此同时,她的语文课几乎颠覆了自己沿用多年的模式,不再以课本为唯一读本,大量的古今名著被搬进课堂;不再以机械的抄写为训练手段,取而代之的是“速读”、“素读”的并行——读大量的课外书,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读整本的书,背整本的书。她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基本上突破了识字3000字的常规量,二年级开始就进入大量的自主阅读期,由童话童谣开始,直到世界名著。到五年级结束,陈老师统计过,每个孩子平均阅读量突破了300本,优秀的孩子都能突破500本。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老师的指导下,形式多样的吟诵,学生“吟”得很带劲,可以说是玩中学。陈老师“吟诵”的功底,吟诵得有腔有调,任何一句诗,从她的口中出来,就变得那么婉转动听,韵味悠长,传递出独特的意境。这让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陈老师吟诵起来。
听完这次的讲座,我的脑袋里不断地对自己说:“原来诗歌也可以这样读”!因此,这次的讲座也让我认识了一种经典诵读的新的方式,更新了自己原有的概念。不过可惜,这次讲座,时间只有一天,我对这种经典素也停留在认识上,只是了解到有这样一种方法而已。对于如何去运用这种经典素读的教学法,利用这种素读法,自己心中也产生了一种疑问。同时,今天的讲座中,我看到陈琴老师很有一种文艺功底,可以利用一些韵律去读经典。所以这种素读法,要求老师对音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现在广大的老师对音律都是一知半解,对使用这种素读教学法也充满难度。
在陈琴老师的讲座中,我看到这位勇于开拓教师的足迹,她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同时又是坚实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清晰的,同时又是浸润着心血的;每一次转折是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陈琴老师每年每月每天都有背诵的要求,正如陈琴老师所说,每天积累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学生就会得到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会无比地璀璨夺目。的确,作为一名教者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上好每一节课,让课堂高效起来。我轻声对自己说:我将追随陈琴老师的足迹,向陈琴老师学习,多买书,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像陈琴老师一样敬业,像陈琴老师一样勤奋,做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通过九十学时的培训,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特别好,对我这个从事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学者型的老师,我想播下希望的粟籽,必能收获秋天的果实。
16学时培训心得篇6
短短数十天的90学时培训结束了,课程紧张而丰富,虽然个人带着一点出来放松的私心,但听了很多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讲座,我觉得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我在这次培训中重点关注了如何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希望借此能够提高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其中,孙义农老师和方张松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z老师的心理讲座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刻不容缓。无论是从教师自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教师都有必要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是有些时候大家忽视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识的否认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一个正常的人都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呢?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复杂情感的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用发展性原则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我的触动很大,其中提到的增强来访者的自助能力是我目前做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每次我找学生谈话,或者学生主动跟我聊天,提到了一些问题时,我会帮着一起想办法,但是却没有做到“增强来访者的自助能力”这一点。有一些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了方法,但是当他们遇到了其他的问题时,他们又会来找我,自己并没有提高自我帮助的能力,过度地依赖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所以我想,这是我以后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一点,我要想办法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z老师的讲座“打造理想的课堂”,提到了有效教学的问题,这与我们长中的有效课堂有着很多相似的东西。其中提到了一点——“教师的语言智慧”对我的启发很大。方老师认为“提问是课堂质量的生命,重点是问题指向水平;反馈是教学效率的难点,重点是专业导向水平;评价是师生关系的核心,重点是中性以上原则”。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第二年的新教师,以及没有读过师范专业的我来说,在教学上方老师提出的语言智慧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地帮助我成长,也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是我细想了一下,其实语言智慧在班主任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一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以管理寝室为例,一开始我管得过于紧了,一旦寝室扣分了,马上把学生叫过来批评,可是这样一点效果都没有,每周依然在扣分。后来我改变了谈话的方法,我用比较温和与耐心的语气让他们明白卫生习惯与学习习惯其实是相贯通的,打扫卫生经常扣分的同学在学习上也会存在一些粗心马虎的毛病,在处罚上适当宽松,卫生打扫方面扣分了可以原谅。但是如果因为违反了寝室纪律,比如说晚上寝室熄灯后还在讲话的,这样的错误是要严肃处理的。我会以比较严厉的语气批评讲话的同学,让他们明白有些“高压线”是绝对不能去碰的。慢慢的,寝室的卫生打扫和纪律有了明显的改观,连续几周都没有扣分。
经过这次培训,在专业教学上我听到了很多专家的理念,拓宽了我的视野;在班级管理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这些讲座不是针对班级管理,但是其中一些相贯通的理念和做法完全可以借鉴过来。新班主任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张伟琴老师讲座对我而言依然历历在目,用心经营班级,是啊,作为班主任必须要用心,同时还要学会用智慧来完善自己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
16学时培训心得篇7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摘要:高职语文是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一门基础主干课, 对发掘和传授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一份重要责任,语文应实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侧重于学生能力和思想修养的培养;课堂教学、课外引导双管齐下,突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高职语文设为各专业的公共课,根据各专业实际需要,适当开设语文选修课;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现行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真正发挥其工具性特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落后于时代,对口头表达、应用写作、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达不到职业院校的要求,很多学生也认为高职语文的学习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际帮助,缺乏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仍以卷面考试为主,重点仍放在让学生去记忆语文知识而忽视对口语表达、应用写作、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有准确的理解能力,还要在口语表达、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高职语文教学要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
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越开越少,除了一些文科性专业仍保留有限的课时以外,一些理工科院校和理科专业语文课都已经停上。许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纷纷改行,有的重新进修教起了专业课,有的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的靠上一些普通话、写作、文学欣赏之类的选修课来凑足学校的课时要求,高职语文教师越来越被边缘化。
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方法来说,很多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只着重于知识传授,课堂形式较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职语文的教学应理论、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以学生将来的就业为主要方向,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掌握一定的技能,听得懂,说得清,写得规范,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延伸教学空间,树立大语文观,突出语文的可持续性特点。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然处于一种 "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相对封闭状态,在信息内容多样化和信息传递多渠道的今天,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现代
社会,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随时学习语文,学会把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具备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并最终产生可持续性作用。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延伸语文教学空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要结合课本,拓展课外阅读,延伸、深化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利用一切手段加大信息量。
其次,学生要扩大阅读面,要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前人今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关注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从历史或现实角度认识生活,了解人生,汲取营养,从而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话中是非、美丑,善恶的批判能力,提升审美层次,养成高雅气质,完善人生境界。
二、要打破传统教育空间概念,让语文课堂向社会延伸。
高职语文教学应力争带学生走出课堂几次,到大自然中寻找生命足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毅力,获取灵感。
三、力求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工具性,只重视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语文就会丧失灵魂,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同样,只强调人文性,而忽视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和表达,也会使我们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
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无法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掘这些人物和精神蕴涵的内在神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课堂教学、课外引导双管齐下。首先,高职语文教学应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对课本进行大胆地删减整合,本着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上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把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相结合,以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高尚品德、美好情操来影响高职学生,让他们在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基础上,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培养其美好的品德情操、良好的审美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创新理念和独立自主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企业,企业强调高职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高尚的品性。语文课作为人文课程,无疑担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任,这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基本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4月。
[2] 李自庆。《对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xx 23
16学时培训心得篇8
5月21日至31日我参加了由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培训。这个培训既有理论培训48学时,又有实践培训42学时。它以学员提出的实际问题聘请专家和优秀教师来讲座、指导。我觉得自己在培训中获益匪浅。
金华市教研员孟佩娟给我们解读了20xx年12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已经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从“双基”变为“四基”,二是从“两能”变为“四能”。 “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四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 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特级教师俞正强介绍了他转化学困生的实际故事。他那来自自己教学实际的鲜活例子,幽默而又发人深省的讲解,使大家产生共鸣,深受启发。他说如果优秀的原因是相同的话,困难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很多对学生的伤害是以爱的名义发生的。他介绍他曾用扑克牌来训练学困生的计算能力。但他也说,能否转化学困生也要看缘分,补课并不是转化学困生的最好办法。
兰溪市教研员倪新璐介绍了复习课的现状。他说现在有许多老师把复习课上成(1)单纯地疏通知识点,忽视方法能力的培养,
(2)局限于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3)忽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4)教学模式单一,上成练习课。
他提出复习课的教学原则有四条:
(1)突出自主性,
(2)体现系统性,
(3)注重针对性,
(4)追求发展性
我们还听了许多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进行了分析评课。
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在理论上搞清了正确方向,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有了许多新收获。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加以实施,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