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4-01-29 12:01:03 分类:培训心得体会

能够引起读者深入思考的心得是最值得阅读的,为了让自己的感受有很好的文字表达,一定要认真写心得体会,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8篇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1

一般来讲,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是充满趣味、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浅薄的知识并获得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气氛和环境,就要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展开教学工作,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形式又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来实现。我们知道幼儿自身的特征,爱玩、好动、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教学中来。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放出来,并配之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中,慢慢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动听的声音再加上美丽、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逐渐沉浸在视听享受中。如我们在小班音乐教学《走路》时,把歌曲中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的形象用生动的图片呈现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出来,并配上它们走起路的动态姿态,幼儿在学习时被生动的动画吸引,十分投入,于是很快就能跟着节拍唱起来。教学中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2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xxxx〕1号)总体部署,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为组织实施好我省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xx年,通过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20学时、校本实践应用30学时),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一)立足整校推进,形成整校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模式。组建校长领衔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定并落实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校本研修主题,指导教师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织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发展规划领导力和信息化指导能力。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研修新机制,整校推进、全员参与,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聚焦教育扶贫,建立提升“两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精准帮扶体系。以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对口帮扶“两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面向革命老区,通过帮扶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开展乡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形成常态化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教学模式。面向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建立“双师工作坊”带动形成“双师教学”的有效模式,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

(三)推进教学创新,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模式。以名校长和名师为培育对象,引导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升名校长和名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领导力和教学创新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强化校本应用,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引领,中小学校要对照能力标准找准方向,教师要对照能力标准找准问题,整校推进中要以方向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在校本研修中去应用,在校本应用中去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优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教师选点、选学、应用、测评的工作机制,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应用指导,打造各级培训团队。

由高等学校专家、教师培训机构专职培训者、教研员、电教技术人员、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校长及学科骨干教师等专兼结合,组建省、市、县三级培训管理指导团队。由校长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主任、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等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整合“国培”、“省培”、“市、县培”等培训资源,采用分级负责、分批分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对培训管理指导团队和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市、县培训管理指导团队负责指导学校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学校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

(二)突出示范带动,建优建强试点学校。

建立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省、市、县分级遴选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试点校要涵盖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环境、不同发展水平的城、乡(镇)、村学校,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为目标,精心打造,生成经验,保证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有示范引领,实施有经验借鉴。

构建“学校有规划方案、教研组有研修计划、教师有学习任务”的整校推进机制,建立“应用驱动、成果导向、骨干引领、教师选学、组内互助、学校推动、整体提升”的混合研修新模式,形成教师应用能力、教研组应用效果、学校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经验。

(三)突出经验推广,分批推进全员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教师培训机构,指导培训管理团队总结试点校经验,通过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分享成果,形成示范带动、分批推进、分类指导、全员覆盖的有效机制。xxxx年试点先行,省教育厅遴选100所试点学校实施整校推进、全员参训,打造试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引领团队。xxxx年分批推进,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由试点校带动小规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培训。xxxx、xxxx年按照试点校带动与批次间结队滚动相结合方式,大规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培训。xxxx年兜底总结,力争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四)突出问题解决,提升校本应用能力。

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学校制定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和教研组研修计划。教师个人自诊问题点、自定技术应用点、自主选学课程,学科骨干指导,教研组同伴互助,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创新融合,推动信息技术校本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突出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遴选一批优质学校依托研修平台,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的方式,对100所革命老区学校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根据老区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帮助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帮扶老区学科骨干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指导能力,指导老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推动老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形成常态化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教学模式,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以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需求为导向,采取乡村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名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通过市(县、区)优质学校与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结对子”的方式,建立100个“双师工作坊”,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突出教育创新,探索智能教育模式。

面向学校信息化基础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强、教师信息素养高的地区,遴选50位名校长和100位名师,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示范培训。采用项目驱动、深度体验、行动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及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迭代开发、优化升级,形成100个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范案例,完善研修课程,融入最新技术内容和应用成果,形成“产、学、研、培、用”为一体的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引领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整合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校外科技活动中心、企业等多方资源,组建培训团队,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通过实施专项培训、组织多校协同的跨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培育100所跨学科教学示范校,建设一批优秀的本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

(七)突出应用考核,促进校本应用实效。

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统筹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建立“省抽检市、市抽检县、县普查校、校测评教师”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

省、市重在抽检所属地区各级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应用研修方案和教研组计划落实情况,检查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研修成果。县区普查重在抓严进口、抓实出口,“进口”采取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应用方案报备审核制度,严把质量关;“出口”依据《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对教师应用能力、教研组应用效果、学校应用水平进行严格考核。抓实校本应用考核,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以评促提升,保障整校提升实效。根据抽检和普查结果,及时调整和干预实施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全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八)突出过程监测,构建监测评价体系。

建立应用成果导向的能力评估模型,通过测评系统,充分利用教师网络空间、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等开展测评。重点考察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课堂应用效果、自主学习与专业发展等能力,使发展测评成为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过程性监测评价体系。

(九)突出成果导向,实施“十区百校千人万课”工程。

培育10个示范县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分类打造100所示范校,探索在不同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遴选1000名学科骨干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培育信息化教育教学标杆,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成果,遴选10000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示范课,生成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促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成果,出版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通过开设专栏、召开现场会、举办优秀作品展览等方式进行成果推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负责过程管理和支持服务等工作,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专家指导团队,为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规划、评审、验收、评奖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提升工程2。0列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项目的组织管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培训规划,做好与中小学教师其他专项培训的融合与衔接,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绩效考核体系范围。

(二)明确主体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整合培训、教科研、电教等机构资源,建立县级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指导团队,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打造本地骨干培训者和项目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系,示范带动、分批推进、分类指导,确保整校推进、全员参与;严格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规划和校本应用研修方案备案审核制度,严格普查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应用实施情况和培训实效,推动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效提升。

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规划和信息技术校本应用研修方案,指导教研组制定研修计划,指导教师自诊课堂教学问题、自选技术应用点、自主选学,组织全员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支持。要严格检测评价过程,制定“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学校总评”的工作实施细则和评价量规,确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效,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落实经费保障。省级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支持省级试点校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依托省级财政资金保障省级能力测评抽检和全省高中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市、县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确保开展全员培训,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四)建立制度保障。省教育厅将各地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和教师教育工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能力提升工程2。0学时纳入继续教育学时范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训情况和运用水平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竞赛、评选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和命名整校推进示范校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和项目实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确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实施。

(五)做好监管评估。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报教育厅审核备案,省教育厅采取专家评估、参训教师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测、督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县级培训机构和信息化管理团队,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应用培训进行过程性督导和质量评估。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承训单位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各市县参训学员选送率、报到率和结业率等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实施效果等作为教师教育项目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3

非常感谢领导能给予我参加培训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在这当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课堂中甚至生活中都没有运用过的信息技术。

一、深刻的认识了信息技术

在这之前,我所理解的信息技术就是电脑的操作运用,懂得浏览网页,懂得播放视频、懂得鉴赏音乐,懂得用word进行文章的编写,懂得ppt的课件制作,这些就是信息技术。但是经过陈展虹教授的介绍,我才发觉原来智能手机的操作、平板电脑的使用、甚至是vr技术的探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而且这些信息技术,如果使用得当,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进一步探索微课制作方法以及ppt课件应用技巧

现代科技技术急速发展,在这被科技渗透生活的今天,我们的教学课堂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更多的科技技术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阮高峰教授和黄林昊教授的2天培训中,两位教授手把手的教了我们很多制作微课的方法,例如录屏式、摄像式、交互式等等,这些操作都非常简单,很方便、实用,而且2位教授还把他们发现的一些好的教学app和软件分享给我们,例如camtasia studio、皮影客、字幕通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收获多多。陈展虹教授着力讲解了office20xx中的ppt制作技巧,通过学习,我发现以前我制作的ppt非常粗糙,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例如太过于阅读型,一个页面中文字太多,没有突出重点;文字颜色的搭配不协调;背景颜色太跳跃,反客为主,容易转移注意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向3位教授取经,争取将自己的ppt课件制作技术更进一步,也争取能在微课的制作上有所收获。

三、承担坊主责任,做好平台培训工作

黄顺英老师非常详细的讲解了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平台的`一些步骤和操作方法,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坊主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坊主责任重大,在之后的研修3个月时间中我也会继续向黄老师请教,尽力将坊主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全。

本次学习,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良多,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不足,我会把这此培训作为我学习新技术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都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4

我有幸参加此次培训培训。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礼物,做为有13年教龄的教师,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培训,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刚开始时,我对此次培训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网络的.层面上,只会上网找找资料,看看图片,观看别人做好的现成教学实例,学习别人总结的教学方法,查找教学课件素材等,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的学习,我才知道,并非我想像那样简单。这次培训,我既感到劳累,又感到充实。我学到好多的知识,这对我以后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有最大的帮助。

1、在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的理念。培训是用先进思想武装每一位学员的头脑,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训练每一位学员的技能,从而达到使思想和技术融为一体,使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有机整合,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2、培训过程非常辛苦,但收获不少。培训中,它使我们一些素不相识的同仁之间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友谊,它使我感觉到了团队的重要,团队团结一致更重要。

3、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只有拥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4、本次的培训学习收获颇丰,非常感谢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机会的各位领导。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5

20xx年12月19日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30多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30多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6

“技术进步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在5月23日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教育与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上,古巴教育部部长埃娜·委拉斯凯兹·柯比埃拉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一旁的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董事会主任安德鲁·施莱克尔。

“两者并非正相关。”在施莱克尔看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使很多国家做好了拥抱教育信息化的准备。但是,乡村学校装上了电脑连上了wi—fi,孩童背包里装上了ipad,就能够画出更美教育愿景吗?对此,施莱克尔表示,自己保持审慎的乐观态度。从技术进步到弥合教育鸿沟,仍有许多路要走。在他走过的许多国家,“技术反而扩大了鸿沟”。

施莱克尔语惊四座,会场里响起了掌声。

循着掌声,论坛主持人、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展涛幽默地问鼓掌的不丹代表:“请问您为什么鼓掌?”

“如同施莱克尔所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缺少信息设备,而是老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这位不丹代表说,自己曾去过一所乡村学校,学校电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公布过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现在全球80%甚至90%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人们都有移动设备,至少是手机。第二个数字是105个国家的手机持有量,至少一个人有两个手机。

移动互联设备有了,谁来培养移动互联学习的能力?“运营商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高同庆认为,“以信息化撬动教育公平,运营商不应该只扮演一个硬件供应商的角色,而是应该承担起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培训”。

对于一些国家的教育来说,信息化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决策。卢旺达副首相、教育部部长斯坦斯勒斯·伯内德·劳卡巴姆巴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拥抱信息化。”经历了战乱和种族大屠杀的卢旺达,“是一座从瓦砾中建设起来的国家”。

劳卡巴姆巴表示:“我们使仅有的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此时,信息化提供了一种技术的解决方案。”

与卢旺达一样,教育信息化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教育发展的支点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7

我是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的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湘西州教育部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只有五天的时间,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一堂堂授课,虽然略感生涩,却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接受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

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深入领会了解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评价、反思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

以前我们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篇8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2、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相当模糊,通过培训发现原来计算机只不过是处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已。授课的.关键在于帮助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方法和能力等。要想上好,上成功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积极交流、认真切磋、热情帮助。

培训后的打算:

1、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为巩固并扩大培训成果,我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信息技术2.0工程培训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