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4-05-20 09:04:18 分类:培训心得体会

基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所写的事迹材料才是有意义的,通过事迹的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不同人生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一位坪山高级中学的学生曾在BBS上留言:“我曾在校园的一角看到一位女士弯腰捡起干净的地面上一片树叶,并将其扔进垃圾箱,她就是我们的校长——廖翠华。”

在坪山高级中学执教以前,廖翠华曾先后在湖南常德市汉寿一中、深圳市龙城中学、龙城高级中学、布吉高级中学任教并历任年级组长、副校长等职。2006年8月7日,廖翠华和她的班子第一次来到坪山。当时一所新办的高中正在筹备之中,当年9月1日就要开学。

可当时的坪山高中与其说是校园,不如说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建筑材料,门前是一个大洼坑,没有一条水泥路可走。虽然一幢教学楼已经建好,但水电全无,时值风雨交加的台风季节,工程连抢修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开学了。面前的局面对毫无校长领导经验的廖翠华来说,不亚于是“蜀道之难”。

一切都是全新的挑战,为了让700多名已经录取的龙岗学子顺利入学,廖翠华带领她的班子开始了艰苦的筹建工作。工程因台风受阻,4位校级领导亲自蹲在挖掘机前督促协调;教师没有宿舍可住,为不耽误岗前培训,廖翠华调兵遣将,使全体教师得到妥善安置;食堂无法开伙,她带头吃了40多天盒饭,嘴唇都起了泡。是什么让她如此坚毅?“没有任何别的理由,孩子在等着入学读书,是教育神圣的信念使我们无所畏惧。”廖翠华说。

坪山高中是一所典型的生源薄弱学校,由于招生批次的限制,该校连续几年招生创下深圳市最低。学困生、后进生比例曾达到80%以上。按照校督导室专家的说法,这所学校不是起点低,而是没有起点,但廖翠华并未因此放弃,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立校、人才强校、质量与特色兴校才是学校发展的制胜法宝

由于学力基础薄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脱困措施,大面积学困生将会在学校“空转”三年,廖翠华和她的班子殚精竭虑思考对策,先后赴东庐、杜郎口、拼茶等学校实地考察,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大胆进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案,从记忆入手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习惯与能力,进一步针对学困生个性辅导。

近4年来,坪山高级中学师生各级各类获奖1200多人次,2010年4月两位高二学生在美国获电脑机器人灭火大赛世界冠军,在历年区统考中学生学习进步率全区高中排名第一,2009年首届高考,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率重点为2307%、本科为459%、专科为267%。创造了“没有起点,创造起点,高出优出”和“素质教育,全面结果,特出杰出”的教育奇迹。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刘四清同志,男,49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20xx年9月开始担任华容三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近10年来,他始终以务实进取的心态为三中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而身体力行,坚持用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管理学校工作,把一所生源质量差,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山区薄弱高中打造成了岳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一、不懈追求,创实绩

20xx年9月刘四清同志任三中校长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全天候负重,针对三中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不高的实际,形成了“以内因促外因,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确立了“文化要争,特色要创,渠道要广,合格要保”的办学目标。在管理上,充分利用奖励性绩效工资对教学工作的调控作用,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德育上,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看成工作重心;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控制教学难度和进度,学会放弃,确保基础。音美专业生分文理科各组建一个强化培训班,以第一轮复习和低难度的模拟训练为主,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xx年到20xx年,在县一中择优招收全县前1000名学生的不平等招生政策下,三中高考升二本人数仍然每年保持在100人以上,连续多年获得市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的荣誉。20xx年,刘四清同志针对华容三中实际,邀请长沙的艺术学校来到三中参与合作办学,大力打造三中的音体美小专业特色教学。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出成果。20xx年,应届高三298人参考,

本科上线共141人,其中一二本上线54人,特别是音美专业过二本线41人,其中21名音乐专业生全部过二本线。20xx年,三中301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150人,其中一二本上线64人,17名音乐专业生全部上二本线,体育专业5人上二本线。同时,高一抽考、高二学考成绩也名列全县前茅。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修了高三教学楼,教工宿舍楼,教室全面装配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三中以厚重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校风,浓厚的学风,严谨的教风,成为华容教育独特的风景。学生家长发自内心地说:“孩子交给三中,我们就是放心。”

二、勤勉工作,做表率

刘四清同志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勤恳做事”的信条,他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他任职校长近十年,爱人和小孩都在华容县城工作和读书,他坚持正点上下班,每周在学校至少住五个晚上。任职以来,他从没离开教学一线,坚持在高三年级坐班。从未因私离开校园,从没因私而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他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师生了解情况,双休日心系学校安宁,寒暑假筹划校园建设、教师培训,即使假日也总是忙忙碌碌。作为校长,他一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编写了《教师如何进行学案式备课及撰写教学后记》、《专任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十多篇理论文章,还亲自撰写《华容三中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华容三中教学质量形成性奖励方案》等,他亲自指导并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立志爱国,和

谐超越》,真正做到了“力为教育教学所使,情为师生员工所系,爱为师生员工所施”。用他自己的一言一行化作了一种发号施令所无法比拟的力量,践行着他“勤勉奉献”的座佑铭,成功地担当起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的职责。用教师的话说是:“刘校长用勤勉的作风和赤诚的精神带动了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廉洁自律,树正气

在现在社会公信力不高,人们对政府和领导充满猜疑和不信任的环境下,刘四清同志却赢得了三中教职员工的普遍信任和衷心拥护。每年度的行政班子民主测评,三中的满意度非常高。因为刘四清同志深谙“手不长”是做人和工作的至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从无以权谋私的行为。始终奉行“三不”原则,即不贪财、不送礼、不宴请。十余年来,除了假期回家和妻女团聚,在学校里的日子,他坚持一个人买菜做饭,无特殊原因不参加外面宴请,教师们经常在菜市场碰到他。新来的教师说:“听闻刘校长亲自买菜做饭,真是耳闻不如目见。”他公私分明,私人请客自掏腰包,不公款私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不义之财,不需、不敢、不行。”不仅如此,他对上级单位发放的奖金都保持淡泊的态度,在同事中再分配。坚持福利待遇大众化,不和教师争高低。这一点在与他共事多年的教师中留下了可贵的口碑。与此同时,他还从制度上为自己设置“警戒线”,学校所有基建项目和物资采购,全部民主决策,从不一人说了算,他只参与事前的决策和指导,把握方向;远离项目的运作和实施,摆脱是非;留心事后的反映,加强监督,不留漏洞。学校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并及时公开。学校校

务、财务透明,无“密”可保,随时随地接受上级领导和教师群众的监督。20xx年,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县“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刘四清同志还热心公益,尽管他并不富裕,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八年前他就开始坚持每年出资4000元,资助两个湘西的贫困学生读书,现在他还资助两名本校的学生。他说:“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的行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且还会把这种思想和理念传给我的女儿。这是我人生的志愿,也是我引以为豪的事情,我希望在我离世的时候,可以无愧地说,我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四、以人为本,聚人心

刘四清同志不只用人格力量赢得了全体教职工的信赖,更用他那人本管理的思想,凝聚着全校的力量,激发着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他坚持民主管理,每周一次校委会、每两周一次教职工大会,每学期一次民主理财,每年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雷打不动。还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意见乃至批评。各项制度,各种基建项目都是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施的。他始终认定人是工作的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每学期与每位教职工至少谈心一次,对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工作想法和生活上的困难、问题,他了如指掌。他认为,只有让教职工体会到自己“受到尊重、说话有用”才会产生责任感。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教师节,在学校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都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福利,解决教职工的生活困难。刘四清同志对教职工的关爱不只表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精神上,对退线教师,做好“尊重”文章。退线干部周炎坤老师六十华诞,学校特意邀请湘鄂边诗词爱好者一百余人,在校

举办了隆重的诗文吟诵会,并将与会者唱和的诗文编撰成书,命名为《烛影摇红》,赠送给周老爱好诗词的朋友。包曼容老师患食道癌在河南省林县动手术,他和值班校长冒着严寒,乘车两千多里前往探望。包老师不幸逝世,他在第一时间赶到其家里,和其他在校的老师一起为包老师安排后事。治丧期间,他和校长室的同志自始至终守在学校,为包老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亲执花圈,送包老师上山。对青年教师,做好“培养”文章。把管理的镜头瞄准青年教师的闪光点,抓拍优点,及时肯定,聚焦亮点,大力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为培养青年教师,学校每年为每位青年教师订阅二百多元钱的专业刊物,每年都组织他们外出学习交流,尽可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能手。

五、创新思路,谋发展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证明,校长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华容三中“关注过程、重视形成”的目标管理,使教职工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过程重于实绩,态度重于能力”的导向和制度,使教师养成了同心协力、勤勉工作的氛围和习惯;“不求大求深,只求小而精”的集体备课和教研要求,为教师业务成长提供了平台;“人人都要上好一堂课,人人都能上一堂好课”的任课决策,将许多青年教师推上了毕业班的讲台。

近两年来,华容三中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华容三中六十周年校庆为时不远,二是全县迎来教育信息化推进建设的高潮。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xx年,华容三中正式启动“校庆”工程。刘四清校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自任职以来,方德顺同志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爱,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的赤诚之爱,这爱既滋润了孩子,也成就了他的事业,更升华了他的人生理想,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小学十佳新锐校长”、全国“学校管理创新示范校长”、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园丁”、“中华杰出英模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工作者、贵州省小继教第一阶段先进管理工作者、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贵州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六盘水市“劳动模范”、六盘水市“十大杰出青年”、六盘水市人民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对于他的业绩,《六盘水电视台》多次在“乌蒙之星”栏目以《脊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加强研究,提升自我

任教之初,方德顺同志就意识到,毕生心血将奉献给小学教育这份事业。担任校长以来,由于市实验小学规模较大(近3000名师生),他虽然没有上课,但一直坚持听课、进行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他现在不仅承担着六盘水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的任务,还承担着国家教育质量创新管理决策顾问的任务,多次承担市、省、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评委的任务及六盘水市小学高级教师评委的任务。与此同时,不仅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开发和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任务,该课题并评为全国优秀子课题,其成果荣获全国和省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三等奖等,主论文被评为省级一等奖和发表,而且现在正承担和实施着市级课题2项,参与市级课题研究5项。几年来,他发表和获奖的教育科研及管理论文30余篇,20xx年以来,《全面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推及素质教育》发表于20xx年《现代校长》第一期;《寻找丢失的羊》发表于《六盘水教育》20xx年第二期;《加强税收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将康发展》发表于《六盘水日报》20xx年4月28日第三版;《赞凉都夸实小》发表于《少儿时代报》20xx年6月18日第八版。《全面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发表于《现代校长》20xx年第一期。课题成果《开发和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获全国结题成果三等奖、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省级三等奖、《全面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获全国二等奖、《浅论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有为》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被作为全国第八届学术年会研讨的.三个议题中的一个议题,《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

新时期德育内容的研究与探索》获省基础教育论文一等奖、《刍议“以学定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获省一等奖、《课堂应成为学生的舞台》获省一等奖、《充分利用课件优化课堂教学》获省三等奖。

二、加强指导,提升教师

几年来,在他及班子一帮人的积极工作下,学校坚信并一直践行着一个理念: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教育好教师;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并持续地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实施了常规管理科学化(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评),科研管理常规化(坚持把科研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做到人人有课题,树立“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意识),课程管理强制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品牌建设人文化(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师生共同成长,双向成才)的“四化建设”,并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制度管人,以情感待人),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能力用人,以实绩评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由“教书型”向“科研型”、由“科研型”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心智同步,德育为先;能力为首,乐学为先;习惯为主,创新为先)的战略发展计划。

以科研网络为支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奖励条例为杠杆,以课改实践为归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由他承担的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子课题被评为全国优秀子课题,该课题同时荣获教育部新一轮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结题成果三等奖,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近年来,学校教师多次在各级优质课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论文百余篇,50余人次获全国、省、市劳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

在抓好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自身提高的同时,他还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由他指导、由张蜀南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自己去吧》获全国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小白兔和小灰兔》获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棉花姑娘》获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由他指导、袁野老师执教的作文课《编写动物童话》获全国作文录像课评选一等奖、语文课《口语交际——推荐一本好书》获全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由他指导、吴明兰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和《生命生命》分别获全省语文录像优质课评选二、三等奖。

三、加强管理,提升学校

近年来,学校不断践行科学与民主管理,坚持“三个面向”、“两全方针”,办好有特色的实验小学(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色),不断完善“三园式”(获取知识的学园、健康成长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学校,加强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化,师德教育经常化,业务学习系统化。开展了以学教育理论、深钻课标、教材、探讨教法与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四一”(每期备一节最佳教案;上一节最理想的达标课;每学年探讨一个教改项目;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活动及“说课”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鼓励各科教师成为教学骨干,教书育人行家。学校坚持“三个创新”:理念创新——育人为本,科研兴校,教学相长,双向成才。主动发展,和谐育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后劲,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围绕“校风正、治教严、教风硬、学风实、师资强、设备齐、环境美、质量高、有特色、有吸引的合格+特色”的示范性实验小学的目标,为少年儿童编织幸福的童年。管理创新——淡化结果,关注过程。常规管理科学化(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评),科研管理常规化(坚持把科研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做到人人有课题,树立“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意识),课程管理强制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品牌建设人文化(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师生共同成长,双向成才)。方法创新——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制度管人,以情感待人),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能力用人,以实绩评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由“教书型”向“科研型”、由“科研型”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心智同步,德育为先;能力为首,乐学为先;习惯为主,创新为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仅20xx年以来,学校就先后被授予为“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国学校管理创新模式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国家级、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十几年忘情工作,十几年不懈奋斗,沿着教改的道路,方德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教育战线上谱写一曲耕耘者之歌??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校长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骄傲。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是新立小学的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履行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在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中心校领导、同事的高度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1、自从他担任校长以来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每天早来晚归,一心扑在提高学生质量上。主动帮助各科教师分析学生成绩波动的原因。主动利用空闲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提高成绩。在xx年至今x学校学生成绩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2、 xx年,由于年代久远,学校校舍突遇大风破损严重。一天夜里,忽然下起了大雨。x校长害怕屋顶被风吹开,赶紧出去查看,一块铁皮瓦眼看着就要被大风吹掉了。他顾不得回去叫人,迅速往屋顶上爬。由于雨后垛滑,他一下子掉了下来,左脚脖子被扭伤了,他虽然疼得钻心,可硬是又爬到垛上,把铁皮盖钉好。之后,他一瘸一拐地,带着一身泥水,艰难地回到了临时的学校值宿室里。第二天早晨,他的左脚脖子比平时粗了一倍多。他让妻子借来了一副双拐,仍然不停地在工地里查看着……妻子埋怨他,但是更心疼他。x校长只是抱歉地说:“我欠你和孩子的,只能退休后再报答。”9间教室维修成了,围墙修好了,校园绿化了,厕所修好了投入使用了,可x校长的脸晒黑了,胃病落下了,风湿病复发了,体重也足足掉了10多公斤……

3、“看见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眼里都是这些孩子的身影和他们无助的眼神,不伸手帮一帮他们我睡不着觉啊!”一个偶然的机会,x校长得知10岁的将要辍学会家务农,她心疼这孩子小小年纪过着如此艰辛的生活,就决心尽自己微薄之力,改变这孩子的命运,为交了1000元的资助金,把他重新拉回了校园念书。由于辍学,基础很差,x校长心急如焚,x校长组织学科教师为他补课。说:“我会一门心思把书读好,不然对不起x校长,也对不起学校老师和众多关心帮助我的人!”

4、x校长上任不到一年,和平镇新立小学在校园规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花草成畦,树木葱绿,校园里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校园四周栽种了360多棵榆树、各种花卉,通过自培自育,美化香化校园,,校园内树影婆娑,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在植树造林得劳动中x校长拖着一双肿胀的双腿坚持劳动两手满是血泡但他从不休息。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榜样

5、 xx年暑期正是老师休闲度假的好时光,而x校长却穿迷彩服拎着油漆桶很早就来到校园来粉刷学校,足足连续工作了五天五夜吃住在校。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工作,学校焕然一新,而人却累倒了在xx年末学校被评为镇级校园文化建设一类校。

6、 x校长却是个热心肠的人,他非常关心同事们的生活,家生活贫困妻子身体不好常年在家养病,没有工作全家四口靠x老师苦苦支撑着,x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xx年---xx年中x校长从自己家里拿出6500多元资助了x老师家,x老师全家感恩不尽。不仅x老师一家受到x校长得关心,像,等都受到了x老师不同程度的捐助。

x校长对待工作认真对待同事热情,他正用,他的真情用他的汗水来浇灌这片希望的土地,来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把,来点燃了教师心中的希望。为xx学校的放飞,他将永无止境的奉献着,辛勤的耕耘着。他已经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一名平凡工作者的不平凡之处。x校长正满怀信心地沿着自己的路走着……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挥毫写尽育人谱嫩江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83年,该校以校园环境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而被嫩江人民所赞誉。2009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为全省县域高中发展的一面旗帜。真正使嫩江县高级中学唱响潮头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有一个出色的领头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冯锐。1998年,冯锐同志到职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率领党政一班人,坚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理念,不断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全面实现了跨越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着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夙愿。近9年来,学校荣获市级先进党支部、省级创新教育实验校、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等奖励30余项,[大秘书网-d找文章,到大秘书网]受到前来视察工作的中组部、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的较高评价。冯锐本人也先后获得了省级劳动模范、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县级“十佳公仆”、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党员先进性教育先进个人等20余项殊荣。

冯锐同志195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参加工作就在教育战线,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走向领导岗位,在多年的实践中,他积累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技能和丰厚的教育经验。他与人合著出版了《高考考场作文技巧》一书,主持开发了《嫩江与大豆》等20部校本教材,撰写的《走进wto——县域高中的发展与对策》等20余篇理论性、经验性文章,多次在国家、省、市会议上作经验介绍,《黑龙江教育》、《黑河教育》及黑河市、嫩江县电视台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抓班子带队伍凝聚人心谋发展冯锐同志一直把抓班子、带队伍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勤政务实、廉政节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建设了一支钢班子、带出了一个铁队伍。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凝神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教研”的工作局面。学校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在学校执行党的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中负有重要的责任。这是冯锐对党支部工作的总体评价。

他坚持用《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去规范支部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树立党员在教职工中的表率形象及先锋作用。他坚持民主集中制,能够正确处理职位和权位的关系,每个基建项目发包、每个学生的校费收缴等事宜都通过集体研究决策。在收缴学生校费工作中,他带头堵住人情关,不少收;堵住亲情关,不漏收。面对金钱的诱惑和感情的投资,冯锐同志经得起考验,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他还创新了工作机制,实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使党政班子成员摆正了“政治核心”与“教学中心”的位置关系,给党支部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发挥领导、监督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教育活动,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他经常教育党员要用理论学习提高自己,以自身修养感召人,以能力水平影响人,以工作实绩带动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党员们都能严守组织纪律,服从工作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任何报酬做好工作,全体党员都能勇挑重担,并坚持站在第一线去做好工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给群众做出表率。冯锐同志率先垂范,带领班子成员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打造出一支肯吃苦、讲奉献、能创业的教师队伍。在植树绿化劳动中,他冒着小雨,在泥泞和垃圾中与大家一起参加义务劳动;他头顶烈日和学生一起到农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给学生讲解嫩江大豆的前景。

“解决贫困生的困难,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冯锐在大小会议上经常讲的一句话。他带头捐资助学,并且组成说客小组,走访拉赞助。省交警总队、团省委、省教育厅和县委组织部、纪检委等各界干部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结成了百余个“希望工程”链条,仅嫩江糖厂一家就资助10名学生。受到资助的学生在来信中说,在我濒临回家种地的边缘,你们给了我无声的资助,我在大学里祝福着:好人一生平安!党支部是高中人的脊梁。冯锐同志提出,安居才能乐业,要把教师利益放在首位。学校先后以低于市场最低价格的优厚标准,解决了70余户职工的住房问题,2002年一次性免费解决了7户贫困职工的住房。锅炉工孙东华同志患上了癌症、党员教师于桂香同志截肢手术,冯锐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前往护理;出院后,他多次携班子成员一起前去探望。在为孙东华同志送葬那天,家属含着热泪感激地说,老孙忘不了冯书记、我们家人忘不了你们嫩江高中呀!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素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把身边党员看似平凡的事迹作为典型,把每位同志的闪光之处作为囊中的宝贝,把师生心中期盼的事情作为重点,营造了大家相互学习、反思研讨、共同提高的活动氛围。他要求党员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先进性”。在嫩江县中小学“端正校风师风促发展”听证会、全县廉政工作报告会上,冯锐分别作了《注重积淀长效发展》、《身先垂范勤政务实》的报告。他领导下的党支部、他身边的人和事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受到全县各级领导、教育系统同仁的称赞。筹资金搞建设改善环境强基础1998年以前的嫩江高中,地势低洼、面积狭窄,校舍简陋、设施陈旧,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面对当时嫩江县连年遭受洪涝自然灾害而学校亟待发展的境况,加之铁路沿线高中都是老牌省重点校的严峻竞争现实,刚到职的冯锐深感担子沉重。此后的9年,他用透支生命的代价,实现着那句“一定要改变高中面貌”的铮铮誓言。他多次召开党支部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广开思路,谋求快速发展的出路。还多次向县领导介绍学校现状、提出发展规划。他诚恳的态度、坚定的信念、远见卓识和可行性的建设意见,赢得了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第一次在学校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发展战略。此后又召开了10多次现场办公会议,给予了扩大招生规模等倾斜政策。从此,冯锐同志的纸上宏图不断付诸现实。“不能走等米下锅的老路,要敢于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冯锐同志多次走市、进省、到京,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想千方、设百计,几年累计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动迁300多户民宅,使校园面积扩大了5倍,达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米包括体育馆、宿舍综合楼、科技实验综合楼、高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在各项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冯锐在建筑工地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严把质量关口。

1999年,体育馆选址在常年废弃的80米见方的大水泡处,许多人都劝他怕出现危险。冯锐请来专家勘测水坑附近的地质,反复进行论证,终于把水坑填平、用桩基础建起了体育馆,并在此成功举办了50年国庆万人大会。坚持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主导思想,实现了资源共享。原县运动场地被居民的垃圾所包围,常年废置,要开运动会得盼老天别下雨。冯锐大胆提出与县体委资源共享的理念,由学校投资修建体育场。在施工过程中,他带头跳进污泥中,和老师们一起清理散发着刺鼻臭味的垃圾,挖沟排水,换土施肥。由于他患有骨质增生、加之过度劳累,使得他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走路也一瘸一拐。在他和教职工的辛勤劳作下,修建排水沟527延长米、回填三合土5万立方米,把多年低洼的体育场平均提高70公分,给孩子和全县人民创建了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随着硬件建设的逐年到位,冯锐又加强了环境和设施建设。建起了含47个品种即2万多棵树的生态园林,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安装了百余盏路灯、彩灯、草坪灯;三百多个板块八个主题的文化走廊星罗棋布;“托起未来”巨型雕塑擎天而立;以校标为造型的校门喜迎八方来客;原教学楼门窗和师生桌椅更换一新。学校全面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目标,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成为国家级校园文化建设课题先进校。在此基础上,又新增加图书6万余册,建成了两个双语阅读教室和电子图书馆。先进的语音室、双套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及天文台、学校网站、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还在全省县域高中率先达到了班班有投影、教师人人有电脑的标准,光线网入校到桌,拉近了与发达地区高中办学条件的距离,为嫩江孩子提早接受优质教育搭建了平台。抓教改搞创新提高质量创名校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们对优质教育强烈需求的境况,“我们怎么办?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办学效益。”冯锐同志的态度斩钉截铁。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冯锐同志敢于打破教育大锅饭,在全县率先实行全员目标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机制,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实质问题。他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重新组合优化教师队伍,在县内竞选骨干力量;在校内实行高职低聘,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在2009年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中,他又一次在全县公开选聘了10余名骨干教师,为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开辟了先河,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面对学校名师优生不多的境况,冯锐组织了近百名教师赴北京、上海、西安、哈市等地听课、考察。有7名教师赴长春11高中培训学习一个月,化学组教师全员赴龙江一中一学就是一周。在基建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外出培训400多人次,业务水平快速提高。

为了年轻教师的发展,他制定了“一年上岗、三年胜任、五年能循环”的目标,相继结成了20余个骨干教师带新教师的师徒对子,为教师发展搭建大舞台。他还多次邀请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省教育学院专家到校传经送宝。“科研导航”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冯锐提出用“高含量”换取“高质量”,出台了课题牵动、科研带动战略。他本人承担了国家、省、市级7个课题项目已有5个结题。在他“把问题变成课题”的理念引领下,学校确定了包括3个国家级、5个省级在内的52个科研课题项目。有近百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和说课、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各类奖励。2004年,学校在全省率先编撰了《新课程实验工作制度汇编》,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冯锐通过“拜师聘师”、“素质达标”、“名师工程”等举措,不断锤炼校级名师、打造拳头学科、优化教师队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办学效益快速提升。冯锐抓住学校中心工作,挤时间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研讨,大胆尝试分层次教学实验。他认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从深处转变教育思想,转变从教角色,重点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促使学生形成“我要有更好发展”的内因渴求。冯锐挤时间深入班级听课、深入教研组研究课、深入教师办公室讨论课,多方采纳建议。并将自己的先进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带头抓教研、搞课改。教研组确定了“教材在于用、学生在于动、课堂在于活”的指导原则;备课组按照课改要求重新梳理章节,进行教案设计。

相关处室进行学科学法转变辅导;学年组开展师生问答、主题班会辩论;老师们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并撰写了《关于嫩江县垃圾污染》等调查报告300余篇。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学生的负担确实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确实加重了,教学实效确实提高了。冯锐坚持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为首位,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他坚持“心育为德育之本”的理念,不断丰富学校生活,丰富学生的思想。野营拉练、才艺展示、“春芽”文学社、校园电视台、校本剧演出、秋季运动会、“十佳学星”评选等各项大型活动,只要冯锐没有出差,就必须要参加。他既是学生的好老师、好校长,更是学生心中的好朋友、好家长。冯锐同志以“科学管理、提升效益”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人才立校,科研兴校,合作强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视点高、落点实”的德育理念和“多重尺子”的评价理念;创建了“服务师生、共享资源、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科学的办学思想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近几年来,学校有多名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仅2004年高考,学校有“七项指标”分别列黑河市第一;2009年高考,文理科过600分55人,有6人进入黑河市理科前10名,创造了黑河市高考上线率“五连冠”的纪录。2002年的全省第二批创建示范高中总结会议、2004年的全省县域高中教育工作现场会均在高级中学召开。这是嫩江县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两次教育盛会。会上,省教育厅把嫩江县高级中学树立为“全省县域高中发展的一面旗帜”。嫩江高中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班由原来的24个增加到41个,学生由1400人增至2300余人。冯锐同志凭借自己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用痴心谱写敬业歌,实现了嫩江高级中学的跨越式发展。在“十五”目标超标准实现的基础上,他正带领嫩江高中党政一班人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超前谋划,奋力拼搏,他将为嫩江教育事业的快发展再创辉煌。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6

一所创办才5年的学校,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就在全区20多所学校中名列前七;2009年第二届学生毕业,更是取得全区第一、全市前列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而它的背后则有一位好校长——孙迎到。

2005年9月,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孙迎到被任命为首任校长。办学伊始,孙校长没有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与大家一起讨论,首先把育人目标确定为:“会做人做事,会求知创新,会沟通合作,会关心适应。”

提出这样的育人目标,与孙迎到20多年的教育经验分不开。1987年毕业之后,孙迎到就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红岭中学担任两个实验班的英语课程,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6年里,他把这两个班级从初一带到高三,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自己也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三等奖、广东省南粤教师特等奖、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

2005年7月,孙迎到担负起福外的筹建工作。他回忆说,那段时间只能用“辛苦”两字概括。除了体力的劳累,他还一直在思索: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国内教育界,一所学校被冠以“外国语”,就意味着是一个品牌。福外的中长期定位是“区域内的品牌学校”,他认为,不应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首选,首要的是让学生“成人”,即让他们成为有礼貌、有教养、自觉做事的人。

一所新学校,建立规章制度,以制度来刚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福外,人文管理、情感管理也无处不体现。办公室主任曹桂臣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上午,老师们正在备课、上课,某老师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老人病危,速回!这位老师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孙校长得知情况后,马上告诉他,先放下手头的活儿,赶紧回去。至于请假手续,等处理完事情后再回来补。学校还请旅行社为他订好机票,到机场就能搭上航班。另外,诸如老师们的子女升学入读、毕业求职等看似“份外”的事,都积极帮助解决。曹主任说,这些看似小事,却能给教师莫大的激励,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情留人比增加工资的吸引力更大。

在孙迎到的带领下,福田外语办学5年,成绩斐然。中考成绩2008年首届开门红;2009年、2010年再创新辉煌,成为全区、全市的新力军;2009年通过规范化督导评估,先后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奖励。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7

罗海珍现任高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工会主席、党支部委员,是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在职研究生。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执教为民的要求,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作为座右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三增两讲一提高”的教育活动,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工作踏实,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成绩显著。曾被评为高州市优秀女职干部、优秀妇女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一、教育教学,追求高效

罗海珍校长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关心学生,执爱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罗校长自费订阅《数学教学参考》等5种教学杂志,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确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形成最优的教学特色。任现职前,罗校长曾任级长、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教育教学效果非常突出。例如1998年的初三(5)班,中考有13人考上高州中学线,有32人考上一、二中分数线,任教的数学平均96.3分,排在高州市前列。邱剑梅同学被评为茂名市三好学生。任现职之后,罗校长的教育教学经验愈加成熟丰富,先后任教高一、二级数学,每学年考试平均分、优秀率均排在全级前列,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均居同类班之首。培养的尖子生邓建福同学基础扎实,今年高考以150分满分的成绩摘取广东省理科基础状元桂冠。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大好形势,如火如荼的新课改,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罗校长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确定教研专题,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几年来,罗校长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2篇获国家级奖励,有3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13篇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有个5个课例被评为高州市优秀课例。

二、管理艺术,追求科学

任现职后,罗校长被全体教工推选为工会主席,分管体育、艺术、卫生、女工、女生工作。罗校长意识到随着职位的提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如何把工作做好呢?罗校长深入钻研有关书籍,向兄弟学校的领导请教,随领导到外地考察,悟出一个铁的真理:管理就是质量。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罗校长拟订、修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例如“教代会制度”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为四中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财务内审制度”,保证学校财务收支平衡、合理,杜绝腐败现象。“体卫艺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去年高考,体育生张春宏、伍文海分别以总分720、704分居全市前列。今年高考,体育生陈德康以总分462分居全市第一名。去年高考,美术科31人参试,全部上线,音乐科9人参试也全部上线,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带领学校田径队参加高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也取得好成绩,总分获得全市第4名。组织文艺节目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均获奖,广场文艺晚会的每次演出都得到上级领导一致好评。“卫生制度”的严格实施,确保校园干净、整洁、优美,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也多次被评为高州市优秀卫生单位。

三、关爱女工,追求和谐

学校有女教工111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2.3%。女工工作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学校工作。只要把女工工作做好了,学校才能发展。针对女工工作忙,家务重,业务时间少的职业特点,罗校长经常组织女工开展文体活动。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十佳女园丁”、“优秀女教师”、“优秀女职工”,激励女工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如女工生病、住院、生活困难、思想有负担或家庭喜事、丧事,她都是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据不完全统计,她慰问生病女工10多次,个人捐款上千元,例如白荣盛老师患风湿病,步履艰难,罗校长到处为她求医问药,有时还帮她做家务,送小孩上学,使她切身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她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病魔战斗,完成省级课题“分层教学”的研究,并被评为省级教改积极分子及茂名市“十佳好军嫂”。陈爱萍老师患血小板减少症,经常出血不止,尤其月经期间病情加剧,非送医院急救不可。罗校长除了经常探望她,关照她,还主动代她上课。有些女工会闹家庭矛盾,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罗校长便对她们悉心开导,循循善诱,消除矛盾,建立和谐的家庭。有些女工因为子女升学试考得差,升不了城区学校而愁眉不展,罗校长便想方设法找领导解决。

在罗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女工刻苦钻研业务,争做业务型的名师。她们团结协作,关系和谐,为四中的教育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妇女系统先进单位。

四、自强不息,追求完美

人类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出人才,必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自强不息是罗校长的人生写照,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罗校长人生目标。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罗校长毅然参加华师大研究生班的学习,学完《政治》、《教学研究方法论专题》、《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等11门课程,完成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理论”毕业论文,领取“华南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去年9月至11月,罗校长又撇下家庭,将读高三的儿子交给丈夫照顾,只身踏上广教“广东省校长培训班”之路。经过艰苦努力,自修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当代教育实践》、《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等5门培训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结业。去年她还被推选为茂名市第九届党代表,为茂名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鼓与呼。

罗校长是位优秀校长,19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教育这块沃土挥满辛勤的汗水,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谱写完美的人生。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