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1-29 16:10:43 分类: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可以彰显出自己的见解,拥有更大的感触,心得体会的写作是能够让自己的感受有很好的表达的,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7篇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1

漫漫长夜,轮轮皎月。夜深人静的时候悄然翻开这本土黄色的书,那仿若大地般的色彩,似乎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涤,斑老的书皮,就像经历了书中余秋雨先生写的那不堪回首的历史,来到我们身边,是要告诉我们历史的点点滴滴。

借着茫茫月色翻开书,视野模糊了,我们渐渐走近了书中的情境与思考。像一群从未回过家的孩子,流放到一块熟悉却又陌生的土地,迫使我们不得不抬起头一点一滴地看下那个“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曾经被我们遗忘甚至唾弃的一切又重新来到我们的眼前。

再看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一般。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我们竟然不仅不争不抢,还把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再次来到我们的眼前。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成了我们国人文化中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已经缺失了曾经的鲜艳亮丽,那斑老的图画时候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虐踏。

看完《上海人》,我简直自愧不已。曾经傲人自居“我是上海人”,如今回首在思,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傻子,抓住一个羞辱自己的名号自霸骄傲。书中以徐光启为值得书写的开端,他能在一个愈趋封闭、衰朽、宋明新儒学占统治上峰的封建时代坦然开放的接受、传播西方文明,甚至受洗皈依基督宗教,他的影响决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文化交流者,他给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完全异质的文化血液,也树立了一个“新人”的榜样。是啊,上海人,有什么了不起?

至今还记得此书中,作者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这种形式习惯似乎已成了中国的一种病态: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深深叹息,曾经高傲的自尊究竟哪儿去了?

夜间跟着余秋雨一路依稀走来,又于夜色迷茫中渐行渐远,虽然征程漫漫,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2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感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3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从滚滚黄沙的沙漠边塞,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作者把每一个地方描绘的惟妙惟肖,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人为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从《道士塔》,《阳关雪》中,让我看到黄河文明的兴衰,写出历史的深邃苍凉。《江南小镇》开始的那一段描写,让我仿佛看到那小桥流水的景象。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联在一起。”我想这或许是这本书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写作功底,在他笔下,莫高窟,都江堰,藏书阁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在他笔下,那些过往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凄美的画卷。“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每个人的一生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段历史,当我们走过一段路时,停下来回过头看看自己曾走过的足迹,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而我们也在这遗憾中,坎坷中寻找这人生的真谛,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静静地合上这本书,仿佛也有一种想要游历山水的冲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间寻觅着历史的足迹。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4

文化苦旅就是一部大的文化图书,它从各个方面让我体味文化这个高深晦涩的词语,喜欢余秋雨他的平实朴实的话语,伟大的文字工作者让我有幸了解中国文化的小皮毛,文化的探索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成就感的过程。

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就很喜欢余秋雨这个性情特别的作家,他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在放下书本后久久的陈思,个人感觉他的文章有一种文化的深沉感,关于《文化苦旅》这本书也不例外的让我深有感触。现在的国人缺少的就是一种关于民族的归属感,我们需要在对文化的探究当中感受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就像余秋雨先生在书当中指出来的,我们要保护好传统的珍贵的中华文化,对于古书的保护的研究要加紧了,对于那些自认为可又有可无的历史认知要加紧的普及真相。对于中华文化的保护发扬研究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群体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凝聚力量团结一心去为之奋斗不息,只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上面站起来了团结起来了才是真的强大了。

余秋雨先生是明智的学者啊,知道对于文化的研究保护或者是弘扬是一件很困难艰苦的正途,我们了解到了这个现状是不是应该要做点什么,必须要担当起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从了解中华文化开始为了宣扬它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5

拿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并没有立即阅读,而是盯着封面上四个大字“文化苦旅”思索:书中会讲些什么呢?

稍加思索后开始拜读,全书是从家乡的“牌坊”着笔的,这也是作者决定苦旅的起点,特别是文中何老师所说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想想这样朴素的话语是何其的经典,走出去才能引进来,变才能通,通才能远,这不正是社会发展的前奏吗?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而作者却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是的,书就是路,路就是书,哪有人能把它们分的清,又岂能划分的清楚。在阅览群书行走苦旅之后,作者最大的醒悟就在于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确切的说,是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这种醒悟和当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何其相似。

阅读到“道士塔”和“莫高窟”篇章,给我一种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作者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眼中的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佛号、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身不由己,踉踉跄跄,被人潮所挟,被声浪所融,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

“世人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并且不予余力的为之奋斗,但有谁能想过,当你真正登顶后会发现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驻足久坐?世间美景皆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简单的絮语,这是何其深的人生感悟驻足高处不胜寒之地才有的至理箴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境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饥似渴的拜读完整本26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名虽有“旅”字,虽然描述的都是作者脚步所能丈量到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但全本读完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很有一种沧桑的气概和苍老的心境。这种沧桑和苍老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步子的艰难跋涉到心灵的强烈洗礼,从听闻到见证到感悟:"每到一个地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如梦起点的出发,中国之旅的感叹,世界之旅的寻源,人生之旅的积淀,文人的脚印和人生的苦旅两种镜头和滤光交替辉映,厚重的文化气息围绕墨香,萦绕我的心弦。读着读着,光与影的历史画面就会映入脑海,久久的连贯回放;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有种欲望冲破大脑,也想寻着作者的印记走一遍书中所描绘的地方,实地感受一下,无数高贵的生命支撑起的历史与文化的宽度与厚度。

文化瑰宝,苦旅传承,这也许就是作者笔下文字的初衷!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6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锈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数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篇7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