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读书》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09-11 14:02:42 分类:学生心得体会

大家应该知道心得体会是一种使用率很高的一种文体,所谓心得体会是一种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书·读书》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8篇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1

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是一本个性十足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呐喊的人。整本书贯穿着浓浓的为教育的忧虑之情,还有他的信仰教育应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实这本书是不需要再做什么摘抄的,读完此书,我们只需记住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做题的机器。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由的人,否则培养出来的也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人。

读完此书,可以发现吴非老师与李镇西老师的思想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中国教育中的种种恶习,都在努力培养健全的人。不同之处在于吴非老师脾气似乎更大,看不顺的一定要说出来,而且说到深处、痛处;而李镇西老师似乎圆滑了许多,他更多地去享受教育的快乐,并且把大家也带入教育的快乐之中,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中国的教育。两位老师的风格都是我喜欢的,因为他们都很真诚,都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不过吴非老师批判的太多,虽然所言皆属实。但是光谈负面形象未免使广大教师产生失望的心理。作为教师,我还是希望能更多的获取正能量,把自己小小的班级带好,让他们感受成长的幸福。当然,在吴非老师别的书中有介绍。

所以,这本书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唤醒,正如书名:不跪着教书。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2

暑假闲来无聊从网上浏览到一本书不跪着教书,我感到非常好奇,教书和跪着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我细心地阅读了吴非先生写的这本书。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

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校长经常提醒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但是,自己却常常以忙、累为借口推脱。事后我反问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源了吗?尤其是书中讲到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及时反思,对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缺乏深度的思考。想想自己也一样,有时经常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及时去反思,时间过了也就忘了。现在我告诉自己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的缺乏思考教师就会成为教书的机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激励自己多思考。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后,我体会到:教师要挺直了身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经常弯下腰去俯视学生的优缺点,要不时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的心贴心的交流,偶尔还要跪下去仰视孩子们的天真和纯洁还有我们时刻在说的闪光点。这样我们教师才是该站的时候如青松,该跪的时候如阶梯!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3

读了这本书,给我的感悟很多。用几个词概括就是读书写作、微笑、尊重、智慧。

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那么怎样不被淘汰,就需要学习,可以是一次次的挑战中吸取经验,也可以是读书并思考。读书应成为习惯,培养出自己的读书气。霍勒斯·曼说:“一所没有书籍的房子,犹如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读书就是修炼内功,很好,而只读书不思考也不行。学而不思则罔,写作就是最好的思考方式。

教师所谓的亲和感,就是要学会微笑。卡耐基说:“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孙蒲远说过:“教师的职业要求你不能把烦恼挂在脸上,这是职业道德。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沃尔顿先生创立的沃尔玛公司能够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一,不得不提他的名言:“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可见微笑的重要。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是最具魅力的。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老师的微笑同时让自己收获幸福!每天向学生露出几次真诚的笑,你会发现,课还是这么上,作业还是这么批改,但是,教育效益却提高了。老师的微笑,让班中一些因为性格内向、胆怯而不敢开口的孩子如今在微笑的信任感召下,胆怯的心理被融化,从此不再拘谨,大胆爱表现;老师的微笑,让原先沉闷的课堂在微笑的鼓励引导下,如今有了生机,学生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一言我一句,课堂活力四射;老师的微笑,让一些厌学怕学的学生在老师微笑的启发辅导下,对你所教学科兴趣已日渐浓厚,学习越来越主动,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能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书里面有一句话很好,“人无论做什么总是在做善事,就是说,按照他相应的智力水平,按照他的理性的理性的具体程度,做他认为似乎善的、有用的事情。”所以,我们应时时事事能够以善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去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滋味来,请用上你的大脑;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就来,请用上你的智慧。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智慧即多动脑,多想方法。做人需要智慧,教育也需要。对待学生,教师需要智慧;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智慧。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隐喻了教师的智慧形象和智慧性格。教师之所以能够为人之师,首先是因为他心智聪慧,有能够引导学生发展的基本智力保障。睿智的'人是有知识的人,是注重充实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的人。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示范者和实践者。一个睿智的教师,时刻需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观念先进,是教师的智慧。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4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 “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5

我寻着一件宝贝,那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也就是管建刚先生写的这本《不做教书匠》,它让我原本杂乱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讲求科学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实

我寻着一件宝贝,那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也就是管建刚先生写的这本《不做教书匠》,它让我原本杂乱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讲求科学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实现了。

1979年从槐芽高中毕业,二十岁的我曾有美丽的梦想,正如管先生所说的,上课之余与学生聊海阔天空,谈人生的理想与抱负;课间与学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童真的乐趣,我是有过这样的日子,但那已成为永远不再的过去…如今,在这个教育本质被严重异化的年代,而我又从偏远的山村调到了繁华的小镇继续我的教育工作,眼前的教书生活却已远离了我的理想,那样苦,那样累,沉重的包袱有时甚至压得我难以正常呼吸。我想过逃避的方式,想过应付工作的方法,但是,出生农民的我,从小受到母亲“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教育。我时时告诫自己,不管怎样,绝不能对不起学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一个家庭的希望,而这个花朵将来能结出怎样的果实,这个家庭有怎样的希望,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

因着母亲的教育,我不论是做人还是做教育的工作,都能这样的要求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深深体会到:面对学生,我的笑容更灿烂;面对学生,我的批评更有力;面对学生,我的道理更服人……

因着母亲的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无悔地走着。这学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声有色,虽苦也甜。

我无愧于我的学生,因为我明明看到:他们中有些从刚开学进来的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了现在勤奋学习的少年;有些从看见老师害怕拘谨变成能活泼自信地与老师交谈;有些从刚进来的顽劣不讲理变成现在的知荣辱明是非……

我无愧于我的学生,因为我还从家长的一个个电话中,听到了他们惊奇于孩子的改变和对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动的呢?这才是真正值得我快乐的事情,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追寻的高尚的快乐!这正如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所说的:你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

今后的生活,教育仍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想我会比以前更执着地去追求做一个智慧而有时代气息的老师,就摘录管先生在书中的一些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悟吧!

是老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

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他们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

把苦难当做锤炼自己的机会,如此你带一届学生的心得,将超过别人一生的教学所得;

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辜负家的希望,而祖国的将来也会一片辉煌!

梦,在人的眼里总是美好的,理想化的,寻梦的历程,更是充满了希望,就让我们——教育的同行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6

迫不及待地拜读完吴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对人生、对生命无比崇敬和热爱的教育思想者来自心灵的强烈呐喊,充满了坦诚,诗意,也充满了慷慨亦或犀利。在我眼中的吴老是那样的年轻美丽,虽然他已年过半百,或许是因为他的思想吧!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寥寥几语发人深思:中国人曾经有着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我们的下一代人很可能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这个重担势必落在了教师身上,试想教师如果是跪着教书,那他的学生只能是趴在地上了。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得要有铁骨,站直了教书!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在《永不凋谢的玫瑰》中苏霍姆林斯基让小女孩懂得了爱,懂得了感恩,她用手中的玫瑰花送给了奶奶和妈妈,教师就要有这样的思想,让学生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一位合格的教师,必定拥有独立的思想,他就像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我们得时刻想到,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在追求一种幸福,不简单地把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不轻易地接受家长的馈赠》文中提到这样一个难题:家长请你赴宴,并让校长代邀,你不想去,可是看到校长很爽快地答应了,你不知如何是好,那个家长是市委书记,因为工作忙,顾不上孩子,想请老师关照孩子,于是宴请全体任课教师并送礼。这种事情很多老师都遇到过,大多数人虽心有不愿但还是赴宴了,吴老在这里的做法是干脆地回绝。没有这个习惯,不破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要能在教学上、品格教育上与学生沟通就行了,除此之外,不宜与家长过多接触。因为那样对孩子不利,有可能会有优越感,同时教师的位置被动摇了,也丧失了他的职业自尊。我作为市区的年轻教师,看完后真是受益匪浅。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而应该从学生的发展和维护教师的神圣地位出发,委婉拒绝,在我的心目中不存在特殊学生,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我美丽,因为我有思想”,教师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学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一名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写信向吴非表示敬意,他却感到苦恼和遗憾,因为这是一名非常“听话”的学生,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高中三年,竟“从来没有向老师提过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好象是犹太民族说的“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吴非因没有在有限的时日内引导他接受正确的学习理念而后悔,不得不佩服吴老的自我反省精神,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孩子探索学习、勇于发现的精神应是从小培养的,那我们是不是更改反省呢?因此,我们及时启发学生的发现和创造意识,让他们真正地超越自我,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不仅如此,我清楚地听到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灵魂深处或者说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椎心泣血的呼叫:“名校,你在追求什么”?这是他对百年名校南师大附中,也就是他自己任教的学校发出的质问。因为,“我们不能不忧伤地看到,名校的实际价值,几乎等同于‘高考升学率’了”,教育是不能像工业生产的。此外,吴老的大学母校找了他好几次,让他填一张校友联谊的表格,只因为他是“正教授”级,吴老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真的佩服吴老的勇气和魄力,一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思想。教师因思想而美丽!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7

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应该多读书,特别是有益于我们教师发展的书籍。《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是这个学期学校要求人必读的校本教研培训教材,通过阅读收获颇多,感触较深,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本书作者:管建刚,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xx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广大教师。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阅读《不做教书匠》

1、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2、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堂。

3、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本书,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管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师所说: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书中八个篇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 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 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深深地感动了我。

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有智慧,在第八章“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中,管老师提到:不管做什么工作,机械性的作业永远也做不出成绩来,机械的结果只是使工作越发无聊,人生越发混沌。不管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绩来,请用上你的智慧。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这本书像一个知己、一个老朋友,他慢慢给你阐述一些道理,让你从阐述中明白那个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而且很容易被同行们所接受。回顾自己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只是管老师所说的教书匠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

最后,我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这是多么美好的希望,相信也是我们大多数从事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集体要求研读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多。心中时常充盈着阅读的快乐!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我必须多读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这是对学生负责最好的方式。要让学生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以自觉的阅读行动去感染学生,把读书的快乐带给学生,使孩子自觉读书,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良好习惯!

多一点微笑,多一些宽容

管老师说“教育在欣赏中微笑”,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好,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个不快乐的人,绝不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他缺乏热情和自信,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其实,满腹牢骚并不能改变什么。

老师每天要对自己的学生露出灿烂的笑容,不是成天板着脸。记得,我在书上看到《微笑给了谁》一文,文中的老师总是很严肃的表情,从来没在课上微笑过。一个学生非常讨厌这个老师上课。一次,老师的嘴角终于露出微笑,这个学生上课从此来劲了。尽管老师的微笑是给窗前走过的女朋友。试想,我们有多少老师在课堂上笑过,也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笑过。很多老师都担心笑了会管不住学生,上课的纪律差。我以前也不给学生好脸色的,课堂的纪律不成问题,但学生学得很压抑,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这几年,我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看了书后,我想,我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毕竟他们是孩子。我会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宽容。

当学生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时,我上课提醒一下,或一个眼神,或让他同桌回答问题,或到他身旁摸摸他的头,或来一句“你又在从事地下工作了”,这样也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听讲,又不会打乱课堂秩序。

做个快乐的教师吧!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所有赐予。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快乐!那么,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结束自己的读后感。 “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理想的目标进军吧!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篇8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还没打开书就被封面作者的自序所深深吸引,“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十年动乱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短短的一百多字,读完后居然有些莫名的激动,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带着好奇与疑惑翻开了它。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思想与主题,记录的都是作者见到或者听到的教育现象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作者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分析得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书·读书》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