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音乐教案8篇

时间:2024-12-15 14:01:27 分类:学生心得体会

写教案是教师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们纷纷更新自己的教案内容,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4年级音乐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4年级音乐教案8篇

4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用竖笛吹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用竖笛吹奏歌曲旋律。

教学重点:

用优美生动声音表现歌曲;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声音统一、和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我爱银河》歌词。

1、听录音,集体练习歌词部分。

2、第一乐段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学生自己设计领唱、小组唱。

3、合唱部分要求唱得亲切动人、声音协调,各个音区的声音较为统一。

二、学唱歌曲旋律。

1、学生跟范唱带练习旋律。

2、学生分组练习。

3、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

处理歌曲:a、第一乐段:唱出对银河的向往、热爱之情。

b、最后一个乐句表现欢乐之情和青春的朝气。

c、乐句中的三个“银河”不换气,一气呵成。

d、每个乐句都是弱起,聆听音乐节拍。

4、按教师处理演唱歌曲。

5、教师唱分句,学生用竖笛练习歌曲旋律。

6、完整的吹奏歌曲旋律。

三、教师小结:

我们的合唱声音比以前美多了,但还需不断磨练,要真正唱出美的歌声,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4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

1、 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 认识力度记号f,p,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3、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 :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课题

1、谈话: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2、你知道回声吗?(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回声》

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有音乐家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当然,这个作品中的回声并不是对着山谷唱歌,而是两个合唱队模拟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知道这两个合唱队是怎样配合着表现回声的吗?

2、认识力度记号:像我们刚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乐中有专门的音乐记号,叫力度记号,刚才我们在演唱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强弱)歌曲里表现原声的用了哪种记号?表现回声的呢?

3、再次聆听回声(出示歌谱)感受乐曲中强弱的对比

三、发声练习 男女声分组唱,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下回声。处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表现叙述的语气。

四、学唱歌曲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友谊的回声》,先听一听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么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么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么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1、欣赏歌曲,随音乐轻轻唱一唱歌曲。

2、个别指导

a 、出示:我喊一声,喊一声,噢,噢,噢。问:这个记号是什么?(pp----很弱)师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声回声…可爱的回声。师独自唱一唱,请学生为老师伴奏(拍手拍腿)述:这里有一个休止符,表示后半拍起唱,请同学们在为老师伴奏的时候注意一下,这里的休止符是怎么把握的(师再唱,生伴奏)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师弹琴,生边拍手边唱,逐步脱离拍手拍腿)

3、随老师弹琴,生轻轻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着大森林”尾音指导。

4、学唱第二段,师弹琴,生轻轻唱一唱,个别地方纠正。

5、随琴轻轻唱一唱歌曲。

6、歌曲处理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我们要用怎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7 、 让我们带者对友谊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拍打节奏,轻声来演唱)

8 、纠正歌曲中错误的地方,跟琴演唱,提示带者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9、用强弱来打拍的形式,再次用情演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回声,你现在知道音乐中是怎么表现回声的吗?对,运用了两个力度记号,那就是强、弱。除了这两个力度记号,音乐中还有一些记号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现力度的变化过程的,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接着学习。

4年级音乐教案篇3

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教学内容

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纸、红纸,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嘎”,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学生自由练习。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六、自由练习唱。

?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二、泼水的故事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逐一提问:(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2)他

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小结: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4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

2、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准备。

教学重点: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难点:

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别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听录音范唱。

3.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等)。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4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打枣时喜悦的心情,以及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

2、动脑为歌曲编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了解歌曲节奏。

课前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红枣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树上的'枣吗?那么,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打枣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歌曲,名字叫《打枣》(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用活泼的情绪演唱。

2、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打枣》。

教学反思:

在本课学唱中,让学生体验打枣时的心情,用什么情绪来演唱歌曲是本课的宗旨,所以,创编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年级音乐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

2、有感情地延长《两只小象》,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大象的。课时建议:2~4课时。

二、教学活动距离

(一)

1.我来唱唱:歌唱《两只小象》。聆听歌曲,说说这首歌曲表现了小象的那些形象。

(活动分析: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学学小象玩耍的样子,或设计两只小象相遇,用长鼻子互相问好的情景,引导学生要懂得友爱。)

2.听唱法学习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跟唱歌曲。

3.随歌曲拍出强弱,指导学生进行三拍子的节奏体验。

4.反复聆听歌曲,说说歌曲有几个乐句。

(活动分析:提示学生想想,是通过歌曲的什么特点听出乐句的.划分?对前面教学内容中关于乐句划分的方法进行巩固学习。)

5.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并在□内画“√”表示。

富有表情□一个句子换一次气□

轻声、不喊唱□音和节奏准确□

6.结合歌曲,模仿小象的形态设计几个动作,进行歌唱表演。

(二)我来练练。

1.结合教科书中的节奏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活动分析:学生说说双响筒、沙锤、三角铁的音色特点,分别适合演奏哪条节奏谱?)

2.配合打击乐器的表演,为歌曲,《两只小象》伴奏。

(活动分析:指导学生进行三拍子的节奏体验,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三)我来跳舞。

1.结合教科书中的图片,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模仿表演,教师辅导。

2.学生自行分组表演。

(四)我来听听:乐曲《大象》。

1.聆听乐曲,提示学生:这段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与表现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2.了解这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中《大象》的选段。

3.再次聆听乐曲,在□中画“√”,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1)大象的形象是:憨厚的□滑稽的□可爱的□笨拙的□

(2)大象的动作是:行走□跳舞□干活儿□

4.反复聆听乐曲,尝试说说大象的肢体音乐是由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大象》《狮王进行曲》与《两只小象》,对比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体验不同情绪,是学生懂得人类只有爱护动物与动物共存,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4年级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演唱歌曲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二学唱歌曲

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也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师:“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7、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三、重点指导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呦|唱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呦|唱呦|的节奏特点。

10、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反思:

课堂中,学生对歌曲中的衬词较感兴趣。编创的动作也很有创新。

4年级音乐教案篇8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

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

(三)听并学唱歌曲。

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

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个和尚

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

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乐谱:

(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

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

(二)分组搭架“大风车”。

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

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

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

(四)结束全单元课程。

教学评价

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

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

《4年级音乐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