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美术教案优秀8篇
认真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教学步骤和时间,提高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教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科要求,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的教学内容,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墙美术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墙美术教案篇1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到了我们小班活动室里,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幼儿:想)那现在老师就把它们请出来吧!(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幼儿回答。)
2、蔬菜宝宝们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魔术,它制作出了一块漂亮的桌布,你们想看吗?(出示范画)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用蔬菜印章制作漂亮的桌布。
1、蔬菜宝宝变的的魔术真好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2、出示印画材料让幼儿认识。
3、幼儿探索蔬菜印画的方法。
选一个蔬菜宝宝,蘸上色糊,然后盖在纸上,用手用力按压,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
想换一种蔬菜怎么办?(引导幼儿要把蔬菜印章物归原处。)
老师小结:印的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不能将颜色重叠印,印完一个要等它晾一会儿,不碰到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蔬菜盖大印——制作漂亮的桌布。
(1)孩子们,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2)幼儿自选方形或圆形的纸张当桌布。鼓励幼儿选择两种以上的蔬菜印章和颜料印画,提醒幼儿画完后把蔬菜印章放回原处。
2。幼儿再次尝试,学习印画方法
四、展示作品,欣赏漂亮的桌布。
1。将幼儿印盖的“漂亮的桌布”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
2。你喜欢哪一块桌布?为什么?猜一猜都是用什么蔬菜印的?
【活动延伸】玩区角活动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用蔬菜做出各种小动物,如:小羊、小狗、小猫等。
【活动目标】1、能尝试用胡萝卜、藕、甜椒、黄瓜、土豆等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印画,初步感知印画的方法。2、通过蔬菜印画,感受这种特殊画法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想象。3、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材料:藕、萝卜、胡萝卜、花菜、葱头、辣椒等蔬菜,红黄蓝绿颜料和浆糊,做成基本颜色色糊,调色盘5个,湿手帕5块,长方形圆形的纸若干。
2、教师用蔬菜横切面印好的“漂亮桌布”。
经验:能认识常见的蔬菜
活动重点:感受印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习印画的方法。
墙美术教案篇2
课题: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
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18日——10月19日
活动一: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板书课题:8、今天我值日
活动二:
1、引导学生观察。
(1)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
(2)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札记:在回忆值日时的情景时,我让所有同学起来把自己负责的值日项目的动作表演一遍,这一下发现有许多同学的动作让我猜不出这是在干什么。原来上到三年级的他们还是不会用正确的姿势值日。好多同学不会使用工具,尤其是当今家庭很少用的拖把;还有的用的都是拙劲……没办法我借机又给他们上了一次劳动技术课,教大家怎样运用正确的姿势来扫地、擦地、擦黑板……讲完了,学会了,再画作业,嗬,还真不错!看来这次“跑题”跑得还真值得!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10月22日
活动一: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业,再同教师带来的优秀的学生作业相比较,请学生说说我们的作业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场景的绘画对一幅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室外打扫的卫生,只有通过背景来表现。
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
活动二:
将上节课化的作业添加上适当的背景并涂色。表现出值日时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动三:
展示个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札记:今天上完了课,一个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回家干活了!奶奶开始还不让,但后来激动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颇深:以美育德是美术教学多年来提出的口号,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呀!
墙美术教案篇3
第1课:椅子设计
本课是一节设计?运用课,我以故事游戏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设计、运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
第2课:民乐放光彩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成功学习的秘诀。这节课我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欣赏民族乐器的演奏场面,演奏中多种民乐的声音交替出现,有独奏的声音也有齐奏的声音交相辉映,气势庞大。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乐器的优美动听的、独特的演奏,从而引发学生内心对民乐的喜欢。很好的激发了
第3课:舞台美术设计
第一节主要以认识舞台美术设计,从舞台美术设计的各个环节下来认识一场舞台剧,后来分工的认识,从第一堂课,小组分工、导演确定到绘制流程。而第二堂课开始,基本上学生都已经准备好道具了,但也有一些班级第一堂课安排不出来的,这也是班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第4课:小小果壳箱 教学中我利用大量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果壳箱,穿插了一些设计导向提示,用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果壳箱的设计元素。还展示了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制作方法,并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创造,启发学生从既美观又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果壳箱的设计。
第5课:中华扇子
扇子虽然是纳凉的用具,但却有着丰富的种类和艺术形式。我紧紧结合教材,扇子的种类、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展开,包括扇面的表现形式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和感受、比较与分析,在欣赏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艺术感受与理解,并展开自己的艺术联想。
第6课:亭子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亭子图片及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哪些有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及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提供学生作业,拉近了学生的创作距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7课:夸张的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了解未知、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时也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五年级美术《夸张的脸》一课,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为本实施教学。
教学时我通过课件给予了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教材中的欣赏图例已经给了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很难的。我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补充了一些自己觉得更适合的作品图例进行教学,但第一节课教学下来,由于自己和学生的观念存在着差别,学生不喜欢我选定的那些唯美的表现内容,如哪些江南韵味的人物。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身边的图象资料进行表现,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学模特、报纸画刊上的一些人物图片等,以此减弱人物表现时的难度,而专注于水墨特点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同时教学时要设定好问题和探究的任务,开展广泛的交流。对于表现技法,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线、设色、点写等,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探究更好的表现方法,画出墨色的变化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第9课: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课属水墨画范畴,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该单调的为教技法而教技法,更不能按成人画法,依葫芦画瓢,而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学得主动、愉快、有创造。
第10课: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中我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的欣赏,向学生介绍了荷花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欣赏、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促使学生感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时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第11课:弯弯的小路
点彩画这一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感觉比较新奇,学习兴趣较浓厚。但用软性的画笔表现点的时候,画笔的各个不同接触面怎么点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点,对于很少用软性画笔作画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很难把握的。但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作业展示太简单,感觉还太仓促。
第13课:装饰纹样
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欣赏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我详细讲解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这样学习后,学生创作的作品效果很好。
第14课:做做陶艺
第15课:中国传世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朝代顺序和艺术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我点击课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表现现实生活、精湛的写生技巧、脸型丰满、设色工丽等。并通过课件再展现几幅具有唐朝典型特点的艺术作品。我在这节课上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评述,让学生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墙美术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准备工具:纸、马克笔、彩色笔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案《九年级美术上册《公益招贴画设计》教案》,来自网!
墙美术教案篇5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活动分析: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幼儿美术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墙美术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小区
小区是人们生活聚居场所,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恋、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不断完善,小区更是对未来的理想的不懈追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具体要求,本单元的课程为教育学生关注小区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首先从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小区的照片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平面示意图的表现进一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空间,住宅、学校、古建筑等从小区的区域划分、建筑的不同功能到人文情怀的渗入,为教学提供了相关素材。
学习活动的设置以为小区命名的活动形式展开,从对小区的整体认识出发,用简洁的形象,明确地表现小区的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确定主题。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社会考察,讨论研究小区的现状和发展,设计规划方案。教材以详细的图文资料,为选题、设计思路以及平面设计图的绘制做出示范。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小区规划模型,把设计思路付诸现实,以此完善体验探究、创造的过程。
评价建议设置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资料库提供了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关注。
学习大空间就乡村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了选题与素材,激发学生关注更为广泛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学会平面规划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规划模型基本的制作方法,并运用于规划设计。
能够和同学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学习任务。
能够了解所在居民小区的规划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
三、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首小区景色的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最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小区的图片和平面示意图替代,使学生能够将实地印象运用干规划设计与制作。
教材设置的未来小区的设计思路作为学习指南,从小区的整体布局、美化以及文化特点的体现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列举各种表现方法,为学习活动提供了范式和参考。教学中还可以考虑采用剪贴形式,用色块表现,用局部图片加以示意。
教材呈现的`制作步骤为制作活动提供帮助,教学中需要加以演示说明。
对教学任务的要求可以参照“评价建议”中列举的内容制定指标。
2.教学准备
有关小区的平面挂图;小区的景观及各种服务设施的照片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影片资料,制作);绘制规划图的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铅笔和色彩工具等;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剪刀、小刀、胶水、海绵、泡沫塑料板、塑料片等。
3.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在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将想像与创意付诸表现,在探索实践中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教学策略的整体思路是设计小区名——规划小区整体方案——制作小区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教学重点有所选择的侧重。以团体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进协作意识,由小集体到大社会的转换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积极创造、互相合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一课时可从设问的形式进入教学情境, “介绍你居『主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画出你家周围的平面分布图……”带领学生重新审视周边的小区,从居住环境、交通、小区的设施如商店、学校、游乐场所、绿化等方面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居住的社区,找出它的特色,并命名,展开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强调小区的基本功能和规划原则、注意事项,尤其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的重点。课后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社区建设的大体动态和最新理念。
第二课时就学生的社会调查展开讨论,确立小区的主题应以人为本。小区的功能(住宅、交通、医疗、购物、休闲娱乐、消防治安等)、风格(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文化(当地文化习俗、遗迹、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讨论可采取竞争的方式进行,小组代表阐述调查结果,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结合教材设置的设计方案谈一谈人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考虑,小区为人们提供的应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舒适的场所。同时还应强调小区的时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人的返璞归真的享受。从自然景观的协调、美感出发启发按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装扮我们的家园。
通过范式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平面规划图的绘制方法,运用有关地图的知识,了解比例、方位、图例以及绘图方法。设计图示标志,表现道路、绿化、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分组选择不同方式(包括手绘和剪贴)进,行表现,绘制平面规划图。
第三课时制作小区模型。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已确定的小区方案,制作方案不必求全,只要求尝试体验过程和制作质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进行制作。各组的模型以表现小区局部区域为主,最后汇集为一个大模型。课堂的模型制作应力求简洁、概括,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注意造型与材料质感和色彩的协调。立体造型的点、线、面在模型中的综合运用,材质运用中对于树、房屋、草地、水池、道路、路灯等不同质地的表现都需在教学中强调出来。
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制作结果,要以发展的眼光激励想、确定阶段,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与否;另一方面是制作阶段对于结构、层次、空间、材质、色彩等构成因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展开,可采用模型展览的形式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四、教学选择
本课制作规划模型的学习活动难度较大,所需工具材料、制作场地要求较高,占用课时太长,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考虑与学习大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容设计对换,将教学重点放在规划设计图上。
规划设计图的表现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我国古代的地图就常采用绘画方式,具体地点和完整布局并茂,详尽而生动。再如平面布局与照片图示结合的拼贴简洁明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建议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是本课编写所期望的目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居住环境,通过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引起他们对小区环境的关注。如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住宅的造型和色彩、标志性建筑、绿化带以及环境与心情等话题。收集学生在所居住的小区的留影,或拍摄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图片用于教学,更能够引起他们对课题的兴趣。规划图制作之前,应该有一些草图。通过小组成员的综合优化,再绘制正稿,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又能够培养协作意识。
设置真实的设计用途,在平面图上假设河流、湖泊或道路作为地形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考虑以改变小区环境为题,通过调查绘制小区平面图,通过讨论对现有布局进行改变,设计规划新的小区布局。
提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诸如用圆规画对称图形、等分圆周、中轴线的运用等等。规划设计的教学范图最好能够呈现绘制过程。手绘挂图运用剪贴方式,示范时逐步完成。也可以使用胶片分层演示。展示多种建筑、树木、花园、汽车等俯视图,帮助学生感受特殊角度的图形,有利于对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规划模型的重点应呈现规划布局,房屋建筑的造型要简化。先用泡沫塑料切出简单的几何体,再稍作挖切即可。
泡沫材料的切割最好使用加热的钢丝,不仅切割效果好,而且比工具刀安全。切割台的制作需要一个木架、一根钢丝和一台自耦变压器,可以请物理老师协助解决。
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代表当地特色的材质进行制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高粱梗、树枝、石头等进行制作。
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认识小区——设想小区——设计小区——制作模型的构思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设计大赛的形式展开,给小区设立一个主题,既有利于学生抓住小区的设计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使其积极地投入其中。
墙美术教案篇7
一、陶瓷的艺术造型与设计
设问:①古代陶器与瓷器有哪些区别?
②如何鉴别四大名窑?
二、名瓷的鉴赏标准
a根据各时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b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
c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
d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断。
(四)板书设计
设计依据:根据授课重点、难点要求,通过醒目、简洁的文字板书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本课通过对陶器的产生、发展及古代瓷器的介绍,使学生对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陶瓷的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进行学习探究,了解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陶瓷的制造工艺和主要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陶瓷装饰纹样、图案的含义。动手制作一个有特色的`陶器作品。
四、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模拟“陶瓷艺术博览会”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对陶瓷品鉴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件陶瓷工艺品。准备一些陶土、塑料刮刀或竹片、塑料袋、水粉颜料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四件。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流程安排:创设情景,活动导入。——欣赏分析,尝试探索。——表演体验,主动探究。——巩固知识,拓展探究——制作练习,实践探究——展示作品,汇报交流。——课后拓展
(一)创设情景,活动导入。
设置环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陶瓷艺术博览会”,并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小展区,在展区中布置好师生带来的陶瓷艺术品。
1.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陶瓷艺术博览会”活动,首先请大家来鉴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陶瓷艺术品。谈一谈,你最喜欢或者最为关注的一件陶瓷艺术品,同时说出你喜欢、关注的理由。如果在鉴赏时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交流时一并提出来。
2.学生分小组鉴赏、讨论,交流自己喜欢、关注的陶瓷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同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每一小组组长代表本组交流鉴赏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汇报归纳:喜欢陶器的古朴、喜欢陶器上面粗狂、简洁的花纹。喜欢造型独特的陶器。
墙美术教案篇8
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美术切入的艺术课,溶音乐、表演、语言表达、绘画、剪贴为一体,以故事相联系,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现,在愉快的学习中激发他们心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懂得环保知识。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小土粒的作用,学会珍惜泥土,感受拟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学会用简单的表情表达情绪,传递情感。
二、 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三、 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绘制出相应的表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美化家园的意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表情面具、电风扇、小纸片、范画(一片树林)、双面胶。
学具准备:图画纸、彩色笔、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给大家介绍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说它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天天都见到,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谁?
2.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3.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小土粒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音乐故事《小土粒的烦恼》,讲述过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节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小土粒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自由快乐地生活,每天看着花草跳舞,听着昆虫歌唱。可是,自从伐木工人来了以后,小土粒失去了安静美好的生活,每天听着嘈杂的电锯声,看到树公公痛苦地倒下,动物朋友们都走了,美丽的树林变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没法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玩耍休息了,它们被狂风吹得到处流浪,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它多烦恼啊!
2.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同学们思考能为小土粒做什么?(建个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里呢?(树林、田野、河边等)让
我们每个孩子都来当一棵小树,组成一片树林,把小土粒留下来。起立,表演树的姿态。
4.小游戏,给小土粒画表情:
① 出示一盘小纸片代替小土粒,让每个同学都接住它们。
② 播放风声:听,大风又来了。教师利用风扇将纸片吹向学生,
比一比谁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看表情面具,了解不同表情的画法。
④ 请你在小纸片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⑤ 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
⑥ 出示范画(一片树林),将有表情的小土粒贴在上面。
5.表演、绘制可爱的小动物:
① 小土粒在小树林安家后,小草更多了,小树长高了,变成了一片大树林(在范画上贴上大树),许多动物朋友都来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② 你能表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吗?老师要通过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么。放音乐《小松树》,学生表演。
③ 小动物真可爱,你们想不想画一只动物,让它参加在树林里举办的动物狂欢节呢?
④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
⑤ 请学生将画好的动物剪下来,贴在范画上。
三、 课堂小结:
1. 简评学生作业,表扬学生的大胆创作。
2. 你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小土粒,保护大地妈妈?
3.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土粒,了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爱护它、保护它、珍惜它,让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学思路拓展:
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植树绿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妈妈,观看环保方面的电影、电视和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