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参考7篇

时间:2023-09-13 12:04:27 分类:教师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取决于具体情境,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际关系,并提高与他人的相处能力,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参考7篇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1

20___年11月5日下午,有幸参加了关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聆听了济源一中王晓琳老师的精彩报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令人深省,让我受益匪浅。

我想每一位新任教师和我一样,希望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全能教师称为学校领导眼中的骨干力量,成为家长与社会认可的优秀教育者,无论这种成长的源动力和目的是什么,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成长是新教师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此次报告会,王晓琳老师围绕“今天怎样做老师”这个主题,和我们交流了教师成长路上的一些问题。

我的感悟之一:要学会在不断的遭遇中提升自己。王晓琳老师举了她在当班主任时遇到的困难,并且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化压力为动力的。一个教师成为了优秀教师乃至卓越教师,不仅仅需要漫长岁月中的潜心修炼,也需要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例如一个教育或教学事件一个共同体,一次演讲,一本书等等这种“遭遇”既可能导致原有经验的突然飞升,也有可能导致原有经验的突然逆转。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这时候要积极面对,寻找方法,把这当做一次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感悟之二:打造品牌班级。能让孩子们铭记终生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班级的魂。这魂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品牌。《中国教育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流的班级管理靠文化,二流的班级管理靠制度,三流的班级管理靠班主任。所以,如何建立班级文化就成了提升班主任水平的重点了。品牌班级首先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班级就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作品,从教室的布置到班名、班歌、班旗等都应体现独特的班级特色。其次,班级要有精神凝聚和文化铸造。如果没有在学生心里形成班级文化那么做再多的,也只是外在,只有班级精神和文化才能把凝聚一个班集体。

我会用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困难和挫折,善于实践,不断反思。对生命的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初为人师,我正慢慢体验其中的乐趣,园丁之路刚刚开始,祝愿自己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2

专业阅读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共识。可是,作为在路上的探索者,我们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慨!如何开展这种阅读活动,中心校的刘主任曾经向我问过这个问题。当时,作为私下闲聊,我讲述了我的想法,不想后来刘主任竟然就这一话题在我乡一小学开了一次相关内容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交流会”。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领导让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现在看到当时的讲稿提纲,觉得略有可取之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当下教师专业成长中流行的是看一些这种课堂兵法,那种治班宝典之类速成的著作。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日盛,教育也不能幸免。如何能够短平快,如何能够立竿见影,好像是一本秘籍,得到之后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真的有这样的好书吗?我的经验是没有!这些像是快餐文化一样,充满着实用和功利的色彩。对于急于成长的青年教师,这些正能够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可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专业阅读首先要回归经典。例如我国古代的《学记》、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卡尔维特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教育论著无论何时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命力。对于这些书我有三点想法:

一、要耐得住寂寞

我看书的速度不是很快,一本大约三百页的书平均会看到两周。这些书毕竟不同于小说,很难有一口读完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还要在思考半天。在熙熙攘攘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坐下来看这些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书籍真的是很困难。

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有的时候我拿着这些经典,我感觉我好像穿越着作者的一生。他们都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可能不会有机会用若干个几十年去摸索那些经验。但是我很幸运我能够看到这些书,用几周的时间去经历那几十年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书值得细细品味,反复阅读。现在回头看看,当我的生活阅历尚浅,工作经验不足的时候,大师的理论体系甚至于某些话都是很难理解的。很多东西,要交给时间去沉淀。

三、把握经典的再现性

经典之所以代代被传送的原因,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很精彩,而是因为在实践中那种鲜活的生命力。“教学相长”“学不躐等”“寓教于乐”等等古老的教学思想,完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实践。当我看到魏书生老师的某些做法,我总会千方百计的在我们教室里进行本土化实验,虽然没有魏老师那么神奇,但是我们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3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丛书》中的一本。在阅读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这本书是编者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共同努力的结晶,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区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的标志。这本书特别适合于在第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因为书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实验区体育教师自己积累的经验,是发生在第一线教师身边的事情,是新课程改革中生动的故事。具体心得如下:

一、争做反思型教师

在这本书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需要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做法如下:

1、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2、要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

3、经常记录并剖析“关键事件”,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变事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的发展。

4、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帮助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多种可能,增强陈述自己行为的理论基础。

二、深化师生教育观念改变

这本书中还涉及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掩卷深思,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领悟体育的内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当然也要让学生知道体育室中考科目之一,分数也很重要要计入中考总分的。

三、师生间的德育渗透

1、学生需要的品德教育。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给人带来快乐。要让学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理地释放出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既要让学生参与到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应该是面对现实,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通过自身每一次运动成绩的提高,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改进,每一次拼搏中困难的面对、克服,去审视自己所蕴含的潜力,即是战胜了自我的极限,超越了自我。在于拼搏的过程,依靠比别人多流的汗水和顽强不屈的意志,才能最终从失败中崛起,胜利后也不会目空一切,努力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体育教师的具体情感包括:

一、热爱之情(包括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

二、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快乐、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四、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4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每一位语文教师也是谈起习作教学有太多的疑惑和心酸。我们明明一心想要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最后结果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是方法不得当?是平时阅读活动没有开展好?还是没有上好一节节习作指导课?

基于所有语文教师同样的教学困惑,今年下半年在进修学校赵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全县开展了以“习作指导课”为主题的磨课班培训。我们赵营乡全体青年语文教师也在在杨咏志老师和姚金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习作指导课”为主题的专业培训。目前紧张而充实的习作培训已经结束,可我们对于习作教学的研磨学习才真正开始。

这期培训杨老师和姚老师先是组织大家花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去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然后针对自己所教年级的八个单元的习作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个过程是重新解读教材的过程。我们整日与教材做伴,却从未深入解读过,里面很多的知识结构我们没有很好的领会到。

接着我们针对杨老师选定的一个单元设计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我们五年级要求设计的第八单元的习作。说实话,我一直想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却一直忽略了习作指导课上40分钟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然后是观课议课,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培训总结。

培训过程紧张忙碌,有条不紊,也收获颇丰。每一次习作设计修改的过程就是自己用心去完善课堂的过程,每次录完课堂实录静下来观看的过程也是剖析问题的过程,每次总结反思的过程也是将零碎收获上升为经验总结的过程。

通过这次以“习作”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培训,我从心底重视习作指导课堂40分钟。本着尊重课堂、尊重学生的角度,我们如果愿意在40分钟里与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读、说、写的文学海洋里,那么学生也会在精心浇灌中茁壮成长。

同时,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上应让学生充分重视习作提示,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学生在平时的考试写作中也会认真阅读卷子上的作文要求,不至于出现偏题、跑题、审题不清的情况。

在习作选材时,尽量引导学生多留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和表达,让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人经过文字的打磨都能成为我们作文中熠熠发亮的珍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方法,善思考,还需要有阅读的积累。阅读本身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每一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善阅读的人,引导着孩子们在阅读写作的诗意长廊中尽情徜徉。

培训虽已结束,思考从未停歇。成长,一直在路上。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5

近日,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我更清楚的了解,我们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很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活动、晨间锻炼、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好的发展。

在学习活动方面,材料中指出:目标的适宜性、活动内容和过程与目标的匹配、座位的安排、对活动流程各环节的细致预见、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回应方法,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我觉得这几点在设计组织教育活动时特别受用。

首先,活动设计一定要紧扣目标,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活动的成败,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以及领域目标科学地确定目标,以确保目标的适宜性。在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往往容易被所谓的新颖所蒙蔽,走花式套路,内容设计多而杂,但没有抓住活动的重难点进行思考,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活动设计也需要形散神不散,时刻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其次,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有全盘规划,包括幼儿的座位安排也应该根据活动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教学具的呈现和摆放方式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细节,以达到最优化的空间动态。在组织形式上,也应灵活应用多种形式,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分组活动,还可以通过区角游戏,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切切实实的做好引导者,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牵引幼儿深入学习,触类旁通,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在做活动设计时,作为一名在教育机智方面还有所欠缺的新教师,应预先考虑幼儿可能有的反应,为自己准备几种不同的回应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当被幼儿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住时,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勉强回答,更不能否定和回避问题,而可以提示幼儿从哪些渠道寻找答案,或承诺与幼儿一起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法。当然,在我们日常的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反应是有的,但一般我们就是按照自己预定的答案就把幼儿引到我们的环节中,对幼儿的另类回应做出的应答较少。通过学习后我也试了一下,发现这个办法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这样也能更好的接受来自幼儿的反馈信息,给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教师通过关注所有的孩子,倾听他们的表达,引导他们的互相学习,缩短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最后,我觉得有效的教育反思是提升自身教学素质的关键。有效的教育反思区别于一般的流水账,它是对教材分析、目标制定、环节安排、策略运用、幼儿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发现活动中的不足与亮点,思考改进的方式方法,总结积累有效的教育经验,使教师能够逐渐的举一反三,掌握教育活动设计组织的要领。

总之,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无论是对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对具体的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等内容,我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工作三年的新教师,我会从最基本的根基出发,边学习理论边实践,使自己具备良好的从教心态、健全的教育能力,做好明天花朵的培育者。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6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我听了教研室薛主任、白老师、姬老师和崔炉中学齐校长的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短短三天的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他们的讲座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学习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双领四清”教学管理机制、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其中深深打动我的是崔炉中学齐向东校长大胆实践创新,不甘平凡的精神,促人反省、催人上进。下面是我这几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在课改实施以前,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有时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内疚。众多的学生喜爱读课外书籍,也喜欢谈论看过的某一篇小说之类的文章,却不喜欢语文课。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语文课不够吸引学生呢?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单调老套,虽然有时也尝试用现代的多媒体,引进一些新颖的内容,但也只是一时的。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变成了无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课堂了。试问你所教的学生,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再看一看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了学生什么东西,除了用来应付考试,还能做什么呢?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具性知识,它还负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新世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崇尚学习我们不会落伍。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篇7

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的是教师。作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教师,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诸多的困惑,如何赢得个性不同幼儿的尊重与喜爱,如何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等等问题。而通过阅读《教师成长手册》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为新教师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通过学习,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在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都是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运动、生活、游戏、学习及离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手册中的小贴士和教师的亲身案例更让我受益良多。

幼儿通常喜欢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可谓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户外运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运动活动中我坚持从从三方面来指导。一是用器材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二是观察幼儿运动、适时介入,最后一点是师幼互动、潜移默化。

观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幼儿在于运动器材的互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观察中,教师要明确哪些是孩子们共有的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适时地帮助、指导。在适时的时候介入,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例如当我发现孩子不玩玩具在一旁观看时,可能是孩子没有找到玩伴,或者没有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时候我会及时介入,给予指导,以充当孩子玩伴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型。当孩子不专注且在各个游戏中转换或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也及时介入,进行指导。有时候在挑战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桥中,个别幼儿出现胆怯情绪,表示不愿玩,加上有些幼儿可能缺乏自信,我会允许他们先观望并耐心等待、观察,适时发出邀请,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对活动也产生兴趣。而当在最后跳下来中,我也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给孩子们加油,当他们成功完成后,用“耶”的声音赞扬他们,孩子们在老师鼓励下也显得信心十足。

另外,教师要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的运动经验及活动意愿的前提下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运动活动。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在学小乌龟爬过山洞的游戏大部分孩子已经很熟悉了,有的孩子走了一趟下来就玩别的去了,有的则随便爬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爬山洞和爬竹梯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性,让孩子学小乌龟先要爬过山洞再要越过小河最后才胜利。

提供并及时调整的运动活动场地及环境布置。提供的材料需要幼儿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和智慧,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运动能力,创设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并且做及时地调整。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掌握和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运动实际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及时地创设多层次的、难易程度不一的活动环境,让班级多数幼儿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在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山坡中设置两个坡度不一的山坡,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挑战高难度的,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尝试低难度的。

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同时又能体现老师的指导,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不仅在运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遵循这个原则,在其他的学习、游戏、生活中,我们也要贯彻这种理念。

《读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参考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