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11-05 12:07:51 分类:学生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心得体会是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和情感,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7篇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1

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学校主办了一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邀请了xx大学的李教授讲课。时间差不多是一个小时,但是李教授从自身的言传身教说起,给大家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家庭教育课,我听后受益匪浅,有这些体会写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只有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良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先来看看家里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

“叫你好几遍了,还不起来?要迟到了”

“赶快洗洗,吃早点!”

“回来啦!你去看书吧,饭好了我叫你!”

“吃点儿水果吧”“喝一杯牛奶吧”“要不要吃点点心”

“孩子!只要你考上理想的学校,其它的事情都不要你管”

家长的这些好意,无意中会毁了你的孩子。1.家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2家长无意中改变了孩子的心态。3家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生存的能力。4.家长无意中埋下了心理不健康的隐患。

从细节来剖分:劳动本身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劳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还可以为今后的创造性思维积累素材;劳动还可以培育孩子的一种责任感,我是家庭的一员,这些事情是我应该做的。哈佛大学学者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

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这些就是要父母以身作则,如果父母整天将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下班回来东西随便扔随便放,而去要求你的孩子将东西放好摆放整齐,我想那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让孩子养成一种爱学习的习惯,自己回到家里就去看电视玩游戏,而让小孩子去读书也是会收效甚微。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是需要家长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做起,像餐桌的文明:招呼长辈,不搅菜碟,夹菜不过盘中线,不满盘乱挑,不要让孩子霸着喜欢的菜就不放….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了生活是最关键的。

第三,家长要加强与小孩子的勾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跟孩子交上朋友.

第三 教会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有教养的人身上都会体现这些素质1 守时 2谈吐有节 3态度和蔼 4语气中肯 5注意交谈技巧 6 不自傲 7信守诺言 8关怀他人 9 大度 10富有同情心。

摘自陈丹青《教养》:所谓教养就是细节。别人给你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坐椅子不要翘起来。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洗了手不要随便甩手,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扶。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

在说到同情心的时候,李教授还说了他在读大四的儿子有一天跟他说,他所在的学校有个同学父亲得了绝症,需要大家的捐款。她同意了她儿子的捐款,但同时也跟她儿子说,如果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与其去作无用的治疗,倒还不如让自己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她还说她以后死了,不要墓碑,也不要有骨灰盒。因为她平时的教养,和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所以二个月前她的先生不幸离世,她和她的儿子都很坦然地接受了。就这一点,我们真的要感谢李教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出来给我们做公益讲座。她是用她的心在给我们做示范,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成长吧,家长也不是万能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当上好的家长。

最后也谢谢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在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和烦恼。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2

一、家校共育:

1,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携手同行,给予彼此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犹如没有根须的浮萍随时都有可能被浪沙埋没,而缺少学校教育的孩子犹如未经风沙洗礼的花朵容易枯萎。所以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2、在生活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的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让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成为“编外教师”。而也有个别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撒手不管,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让老师扛起。自己做起轻松的“甩手掌柜”。

3、这种对教育理解的偏差,让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从而导致家校共育的教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家庭的熏陶,学校为孩子提供学习知识、培养素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平台。而家庭让孩子感悟爱与亲情,帮孩子树立健全的人格。

4、所以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责任边界模糊,就会阻碍家校之间的顺利沟通,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所以理顺家校关系和摆正家长与老师的角色关键在于“共同合作”。

5、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所以家校各司其职,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本职责任,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6、家校共育,目标在“育”,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

我会紧跟学校的.步伐,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尽最大努力做好“家校共育”这项工作。

二、如何教育孩子:

1、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很多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

2、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一面,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

3、很多的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教育孩子的契机有很多,比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3

聆听武校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我颇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个事例,尤其令我感触深刻。

武校长讲到,电力工程队在深山中架设电缆时,由于沟深壑险,把电缆线从一座山梁扯到对面的山梁上去,极为不便。聪明的施工人员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放飞风筝,让风筝落在对面山梁上。然后,把“风筝线”逐渐变得粗起来。当“风筝线”粗到足以承受电缆的重量时,最后顺利地把电缆牵引过去。

这个聪明办法令人拍案称奇,其过程更是耐人寻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细细的风筝线能成功地牵引电缆吗?地球人都知道,当然不能!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别是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家长恰恰忽略了那个让“‘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由这件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初接班这个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一多半男生长期不交作业……我从每天早晨组织学生搞接力赛跑做起,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意识。这种意识,迁移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风班貌渐渐好转。鉴于学生不爱学习,我就从读故事书抓起,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总之,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长”……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父母们惯有的家长概念在英文中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4

(本文共1261字,阅读只需1分钟)

学做优质父母,是家庭的必修课

——观看陕西省中小学家庭教育公益直播心得体会

在读一本家庭教育类的书,看到老师在群里通知有同类讲座时,我像是雨后的春笋,早早地守候在直播间等待汲取更多的阳光。

初为人父人母,教育经验必然是有限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多向教育专家学习是最有效的渠道。

主讲人曹老师

本次直播讲座曹老师围绕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和如何运用积极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注入动力展开阐述,引导父母学习用更恰当的方式化解孩子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培养人格健全、动力十足、阳光自信的孩子。

在讲到父母的影响力时,心跳不禁加速,开始有了担忧的情愫,害怕的感觉,迫不及待想继续听下去,想学习更多的为人父母的方法。

在讲到亲子关系上,分类很详细,从母子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父女关系、隔代教养关系讲到多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使每一个家庭成员,每一种家庭情况都能知道该怎么做,心中一下明朗和开阔。

我在用手机观看

母子关系,母亲要学会放手,接纳儿子的缺点,认可儿子的优点;

父子关系,父亲要放下身份,和儿子像哥们、朋友一样交流和相处;

母女关系,母亲要学会成就女儿,做一个有自我成长的女性,成为女儿的榜样,让女儿懂得成为女人的意义;

父女关系,父亲要成为女儿的粉丝,让女儿得到并接受男性的尊重和欣赏,从而增强女儿的自信心,为女儿积蓄力量,锁定方向,成为不可替代的权威、力量和安全;

隔代教养关系,老人要和子女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式,不插手子女的正常管教,有助于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多子女家庭关系,父母在培养大宝的责任感时,要提升其防挫能力,在照顾二宝时不娇纵,使大宝无原则性退让,通过不介入争吵或同等待遇处理双方的矛盾,促使孩子们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我在认真观看

在讲到优化亲子关系的方法上,从积极情绪的力量、利他大于利己、正确的表扬与批评等展开讲解,促使家长要重视陪伴、重视孩子的情绪、重视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孩子。

牢记父母是榜样的身份,利于和成就孩子,而不是利于自己,打击、控制、强迫孩子。

面对孩子的优秀表现表扬孩子时夸具体,多鼓励,为孩子创造集体性的激励环境,面对孩子的错误的言行时,要拒绝不合适的惩罚方式。

指缝很宽,时间很瘦,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这次讲座的内容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合情合理、清晰易懂,所有的案例和数据都让人信服,使人不由自主地思考,想象着哪个方法可以运用或者已经实践到某个亲子环节中需要保持。

我们家的亲子关系还是非常符合老师所讲的,比如孩子喜欢角色扮演过家家,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会假装动物说话,跟她一起做游戏;孩子发脾气,我会拿出一张纸让她画出自己的愤怒有多大,当她在画的过程中,心情缓解,我想要孩子配合的事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我们还会每天带孩子去运动,今天就去了山坡比较多的沣西公园,我们一起上坡下坡,玩了两个多小时,运动真的使我们快乐。

带孩子去爬坡

我相信很多家庭会因为这一次的讲座,家里少了鸡飞狗跳,多了母慈子孝的场景,相信会有越来越来越多的父母跟我一样意识到学做优质父母是一个家庭的必修课。

#师者说#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5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学会自己进食,两周岁时会自己穿简单的衣裤,在托儿所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经$2老师的夸奖。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时,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断的给她尝试的机会,并加以鼓励,直至她成功。孩子从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岁时,她说她是个大孩子了,提出要独自睡一个房间,当时我心里没底,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发现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时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后来,我一般不会再特地起来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好,我很放心。这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经常会自豪地和小朋友们提起:她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

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直至良好的习惯形成。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6

一直以来周围总有不少人询问我,为什么你的孩子这么乖,这么好带?我总是笑着回答:她生来就是这么乖这么好带!其实,这中间是有因果关系的!

朵拉自打出生,我就顶着舆论的压力把她经常抱在怀里,人都说放下她,放下她,不然以后就放不下了,可是我就是想抱着她,只要她一哭,我立刻抱起她来,以至于让别人都认为我太溺爱她了,不让她哭一声,事实上是:我想让她的.内心富足一些,有时候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并不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个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妈妈半步的婴儿,一个要吃奶都从来没有遭到过拒绝和拖延的婴儿,一个从来都没有被强行喂过一口饭的婴儿,她能不好带吗?

朵拉现在10个半月,不认生,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如果认识的人还会主动让别人抱她,如果第一次见,打过招呼后会看着人家微笑跟人“啊,啊”的说话,但就是不主动让人抱,记性非常好,今天认识的人,明天见了,离30米外就开始大声喊人家,别人在她身上拍打一下,周围一圈人,你问她谁打她的,她会用手指出那个打她的人来,她不干好事了,你装作生气打她,她会给你扮个脸来取悦你。有意识自己给自己穿鞋,虽然鞋子都反了,但还是会拿起来往自己脚上放。

我一直觉得,孩子在不受家长控制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所以朵拉现在是满地爬,满家翻腾,没有一样东西能放过的,开柜子,翻衣服,端盆,拎空桶,把空箱子盖在自己脑袋上,推着板凳满家跑,除去睡觉,就没有停下来过。我只是保证她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就行,其余随她自己去吧。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篇7

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组织的观看家庭教育公益课活动, 看了几位专家老师的讲解之后,更能让我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都说孩子是天上的天使,因为喜欢爸爸妈妈才忍痛割掉翅膀来到我们身边,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咿呀学语到背上书包,孩子与我们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在刚会说话的年龄段,孩子还会喜欢模仿大人,学起来不仅快,还有模有样。所以,父母在孩子眼中是模范,是榜样。因为父母是他(她)最爱的人,也是最敬佩的人。既然是“老师”,虽谈不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父母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成为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去学习。

二、孩子成长有关键期

经常看育儿类视频或书籍的家长们知道,孩子性格、习惯等的形成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再想培养或更正就会很难。这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才能发现孩子的关键期,从而给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世上几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考试选拔才能上岗,唯独做父母这样一件长期而又重大的事却没有任何考试就稀里糊涂的当上了。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有的不知该怎么做,有的仅是照搬自己的童年经历,有的是看了很多专家的视频,今儿这么着明儿那么着。我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是必要的,但不可全都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自己家庭的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育儿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以致用才可以。

三、家长们要学会控制情绪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作业之前,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血压升高,火冒三丈。好不容易摆脱了脱离了把屎把尿,又到了孩子要上学校。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相信困扰着很多家庭。要么反复催着才写,要么写得乱七八糟,错误百出。父母在一旁是指手画脚,急得大声咆哮,孩子则被熊的梨花带雨,胆战心惊。这个画面应该都有过,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画面大错特错。孩子写作业家长们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尽量不陪同②事先讲规则③讲题先安慰④语言无暴力⑤指令要具体⑥控制好情绪。⑦多表扬少批评。家长们要接受,允许孩子不会做,接受允许孩子犯错误。学习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认同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进步,你的一句话会让孩子的内驱力更加强劲。有句话说的好: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坚持做,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四、高中之前严格控制手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本身是一名老师的原因,我对孩子玩手机这个现象特别敏感,也特别反对。家长们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孩子从小就接触手机,习惯了就不会上瘾了,不新鲜了。另一种是我坚持的观点,一刀切,干脆一点也别上手玩手机。前者有没有成功案例,肯定有,但那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控制好玩手机这个时间和内容,比较累。后者呢,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点,不用操心还得控制孩子玩手机。我也承认现在手机上面好多个app做的都很不错,孩子可以在上面学到很多知识,但我认为那些知识上学的时候也会学到,没必要非得这么小就都学到。再者开发大脑不一定非要指望手机里的app啊,之前没手机的时候不一样出科学家嘛。所以,我认为,与其让孩子冒着近视,颈椎病,上网瘾的风险玩手机,倒不如一刀切,从小不接触手机。有的家长问了,已经有些上瘾了咋办?那我建议你先给孩子定规则,规定时间,内容和玩手机的前提。逐步淡化,还有加上亲子活动,外出旅游等项目。

总之,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必须重视的内容, 既关乎小家的前途,又影响着整个国家这个大家庭的命运。以上是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

《家庭公益小课堂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