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心得体会最新7篇

时间:2023-01-06 18:09:16 分类:学生心得体会

高质量的心得体会是会让读者看完之后过目不忘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参加完学习和活动之后内心产生的想法所组成的文章,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研究心得体会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研究心得体会最新7篇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1

英语成为大众沟通的语言,已被广泛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很经常都能看到或听到英语的存在。这就躺卧不由得觉得,当代的文盲应该就是不会说英语的人吧。

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特别对外国电影情有独钟。外国电影把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都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在欣赏外国电影的同时总是被里面的说话的氛围所感染,他们把整个英语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整个情绪都抬升起来,毫不约束的使用任何词语,显得一切是那么真实。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英语,希望能听原汁原味的电影片。而这一次,我参加了了名为《品味英语原声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英语研究性小组后,收获颇丰。尝试着不看字幕,仅从人物的动作,事态的进展,以及自身的英语基础来推测、理解他们所说的话;亦或是就着英语字幕,就当在做阅读一样,自行的翻译、诵读、寻找语感……渐渐地,习惯了之后,当自己看到情绪激动时也会冒出一两句英语,或是在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刚好遇到相似的情景,也会不由自主的“show”两句……慢慢地,对英语也不再那么拘束,很有“想说就说”的豪迈。而且,也许是听多了,渐渐也就适应人物讲话的语速,以至于有时在听听力时就有“讲的真慢啊”的感觉。

“只要自己敢勇于去尝试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这也是我参加了这个研究性活动所得出的结论。所以说品味英语原声电影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有效途径之一,并且也能从电影中了解更多地区的不同文化,增长文学见识,同时也更能让我们从中了解一些人生哲理和一些生活技巧。所以请尝试着动动自己的口,让我们感受另一种语言的魅力,让自己感受另一个世界的美丽。

相信自己,你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2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在于“学习”而不在于“研究”,有独特价值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获取知识,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我认为,这也存在着相应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但操作困难、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尚待完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使学习流于粗浅和表面化,容易与知识的学习相割裂。如网络文学,人的个性张扬有了比较宽松的释放空间,发表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但当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机会帖些不文雅的东西,粗俗的东西,使文学的崇高、神圣也贬值,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无不使学术界中的某些专家学者所担心。平台的构建是否健康、正确,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棋子!

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说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以我们的小组而言吧,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快乐中秋节》,看起来其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

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

其次,促进同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们在学习研究中都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一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有人说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很自私,不爱帮助人。然而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分明的看到了热情帮助人的同学,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团结互助组,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找资料的,有画画的,有整理稿子的,有采访的……大家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学到了一技之长。还有,我们孩子对中秋节略知皮毛。通过查阅采访后,大家加深这方面的了解,说不上精通,也说得上熟悉了。这也算得上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飞跃!

在我们研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利用因特网来查找资料,而且也要求我们要学会与他人交换经验、意见,以便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正所谓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学习应该是“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如果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学会了方法,我们将会知道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快乐。研究性学习也要求我们要有主动性,并具有一定的恒心,主动性和恒心是坚持学习的前提,也是我们培养某些能力的条件。自己可以利用别人的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把自己的资源提供给他人共享,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感想:

一、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学生应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为这不仅仅是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的方式,更是为学生将来开展个性化的工作打

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自从确定课题以后,研究小组同学就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去图书馆借书、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双休日还去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汇总。通过这样的寻寻觅觅,查查找找,不断修正,研究小组同学对这一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键是培养了学生的治学精神,使他们具备踏实严谨的作风,体会做学问的艰难曲折;同时进—步明白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这种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

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研究性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尽情地发挥。在指导小组成员研究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基础课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却是令人大为赞赏的。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之后,他参与到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空前地高涨,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幅度地提高。

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和孩子们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大家都置身于求知的领域,对谁都是一片空白,我们涉足于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硕果。所以,我想说:“真的很感谢研究性学习!”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3

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即将结束,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和实践中我收获颇丰。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及研究的价值,在学习以前曾经一直认为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一名教师,我的任务就是教好我的课,教育好我的学生,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 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但现在通过这次小课题研究后使我转变了看法,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照样可以写出研究性的东西。我们教师的研究取材就应当取材于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例如在我们的平常教学课堂上有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教研价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积累还应当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的能力。

首先,导语设计中,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力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体现这一原则。从实践看,学生感觉新奇,他们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知识探讨环节,并且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的无所谓习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结束语教研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内容,或进行总结,或延展拓展,或引入下节课内容,或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总之,学生对枯燥的语法有了重新的认识,部分学生在课后还能向老师继续请教一下课外知识,这让老师非常欣慰。

通过这个活动,我与其他参与研究的老师们都感到了学生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比以前有意思了,学生重视了。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对老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学前沿动态,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一、以游戏为主调动兴趣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与欣赏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欣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我经常网上查找有关画家的成长故事,比如:《徐悲鸿三请齐白石》、《齐白石和他曾孙的故事》《唐伯虎学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赏讲解,生动有趣的穿插到教学上。学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语言表达上,概括上,了解画家的成长上,进一步认识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优秀的作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更多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少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从临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画起

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一些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同时,在临摹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猴子的基本画法之后,要求儿童能够画出除书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动态。

四、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指导儿童学习水墨画创作时,要用新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如儿童刚开始接触水墨画时,教师可运用演示法,拿一支饱蘸浓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看似漫不经心(实是极精心)的勾、点上一些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点、线、面。然后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呀?我们在这基础上勾画,它又可以变化成什么?接着老师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点的狼毫笔稍加勾点,一幅姿势不同、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图跃然纸上。真棒、真有趣!学生们群情激荡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随意点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点面改画成什么?学生边讨论边思考,教师稍加勾点,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便展现在眼前,学生学习兴趣浓烈,思维活跃,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书法艺术,打国画基础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写意画的用笔与毛笔字的书法用笔同源,也就是说练习毛笔书法有助于画写意画。所以,小学国画教师在思想上要明确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小学书法教学联系起来,把儿童在书法课堂上掌握到的运笔、控笔能力援引到国画课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少儿在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小学国画课的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与学习写意画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见影之事,它需要过程,需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之路。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中国画法的基本绘画技能,其绘画兴趣将会与日俱增,艺术百花园中写意儿童画表达这朵小花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这样,我们的民族瑰宝、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传承和发扬下去。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5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6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做研究心得体会篇7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习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

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一、以游戏为主调动兴趣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与欣赏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欣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我经常网上查找有关画家的成长故事,比如:《徐悲鸿三请齐白石》、《齐白石和他曾孙的故事》《唐伯虎学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赏讲解,生动有趣的穿插到教学上。学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语言表达上,概括上,了解画家的成长上,进一步认识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优秀的作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更多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少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从临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画起

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一些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同时,在临摹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猴子的基本画法之后,要求儿童能够画出除书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动态。

四、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指导儿童学习水墨画创作时,要用新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如儿童刚开始接触水墨画时,教师可运用演示法,拿一支饱蘸浓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看似漫不经心(实是极精心)的勾、点上一些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点、线、面。然后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呀?我们在这基础上勾画,它又可以变化成什么?接着老师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点的狼毫笔稍加勾点,一幅姿势不同、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图跃然纸上。真棒、真有趣!学生们群情激荡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随意点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点面改画成什么?学生边讨论边思考,教师稍加勾点,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便展现在眼前,学生学习兴趣浓烈,思维活跃,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书法艺术,打国画基础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写意画的用笔与毛笔字的书法用笔同源,也就是说练习毛笔书法有助于画写意画。所以,小学国画教师在思想上要明确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小学书法教学联系起来,把儿童在书法课堂上掌握到的运笔、控笔能力援引到国画课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少儿在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小学国画课的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与学习写意画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见影之事,它需要过程,需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之路。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中国画法的基本绘画技能,其绘画兴趣将会与日俱增,艺术百花园中写意儿童画表达这朵小花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这样,我们的民族瑰宝、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传承和发扬下去。

《做研究心得体会最新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