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漏教案优质7篇
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教案,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文漏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课文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动笔读书的方法,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章的重要段落、重点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并进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3、拓展延伸:
⑴ 给《囚绿记》写一段总评;
⑵ 写一封信:致“绿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划、作批注、感情朗读等方法读出自己对“绿”的独特感受与体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总体方案】
自主──互动──探究──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绿,是生命的舞蹈者;绿,是大自然的天使;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机;绿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让人向往啊!同学们,刚学过朱自清的《绿》,你们也曾经与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鲜润的、可爱的、奇异的、无以比拟的绿,你们的心也曾经随着作者的文笔,在摇荡,心灵深处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绿拨动着……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朱自清《绿》的两段文字:“那醉人的绿呀!……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人此叫低女儿绿,好么?”
2、绿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离合的神光招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有关写“绿”的文章──《囚绿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将与作者分享“绿”的另样风韵与品格。
二、交流阅读感受、整体把握内容
1、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用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较深入地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否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荡?你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与联想?(学生交流,生生、师生互动)。
2、小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动笔读书,这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感触、体悟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你们谈的感受都离不开一个“绿”字,而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囚绿记》,也紧扣一个字来写的,你们说说应该是什么字?(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注意引导)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紧扣一个“绿”字来写,都写了哪些与“绿”有关内容?能否在“绿”字前面添上一个字来表达每一个与“绿”有关的内容。
(学生交流,反馈老师引导,形成共识,老师板书)
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三、重点研读、深入感受
1、研读4~5段:
⑴ 要求:请画出写作者“择绿”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学生活动,并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
择绿:一见钟情
(渴盼、热爱)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⑶ 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2、研读6~7段:
⑴ 要求:画出作者“赏绿”的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学生读书,勾画并作批注,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赏绿:留恋、欢喜 心心相印。
⑶ 学生活动:“我了解自然之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现了作者和绿作无声的心灵交流。对着这满藤的绿,如果这时你是作者,你会对这“绿友”说些什么呢?
3、研读8~11段:
⑴ 请你画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发现与阅读感受。
⑵ 学生活动并反馈,老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点:
① “我”囚绿的原因:爱之深、占之切。
② “囚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质。
③ “我”的深深自责。
⑶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①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之声的歌唱”。
② “它的尖端总朝着……我对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
1、作品的主题内涵你怎么理解?
(提示:可以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怀念着圆窗和绿友”,并希望注重和它们见面,这里除了表现对“绿友”的思念之情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
3、小结:
本节课学习过程:
捕捉阅读的第一感受→研读课文,找重点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体会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4、拓展:
⑴ 给《囚绿记》写200~300字的总评;
⑵ 以作者的角度写一封信:致“绿友”,以表达深切的思念。
课文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课文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整天”、“刻苦”“懒样洋”、“慢吞吞”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对话了解懒狮子的内心世界。
4、通过对比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应该从小学会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读准14个生字的读音,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认识词语“狮子”,揭示反犬旁在汉字里通常都跟动物有关。
二、课文通读,生字学习
1、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检查识字情况
三、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读第一自然段“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问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呢?生找答案,引出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四个词语,结合图片理解“滚、扑、撕、咬”。这是狮子在捕捉猎物时的本领,小狮子是怎样练习这些本领的呢?理解“整天”,把句子补充完整。小狮子从早上练到晚上,从日出练到日落,这叫什么?用文中的词来回答,理解“刻苦”一词。那它是怎样刻苦的呢?理解“非常刻苦”。师过渡:这是一只刻苦的小狮子。另一只小狮子又在干什么呢?幻灯片出示,理解生词“懒洋洋”,试着读出这句话。师过渡:这真是一只懒洋洋的小狮子。
3、懒狮子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文3——6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第四自然段中出现了一个生词“慢吞吞”,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并指导朗读。“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苦”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它第二次出现在课文里,在这里是怎样组词的?“苦头”(读)。在前面是怎样组词的——“刻苦”,谁刻苦?刻苦地干什么?幻灯片出示,生读,师:第一只小狮子的刻苦在懒狮子看来就是在吃苦头。第五自然段体会小树对懒狮子的担心,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懒狮子心中的骄傲、神气、得意,试着读出来,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懒狮子的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又会对懒狮子说些什么呢?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理解词语“将来”,体会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担心,指导朗读。理解什么是正真的狮子——只有学会生活的本领,才是真正的狮子。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课文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犹豫”、“呻吟”、“无可奈何”“一本正经”,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用智慧解救了妈妈。
3、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找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向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亲近人物。
1、你们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这个人是谁?认识吗?(看爱迪生的照片)
喜欢他吗?他有哪些故事?(生: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5课,这也是爱迪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1、瞧,课文中的词语朋友来看望你们了,会读吗?
出示词语:医生 请来 需要 手术 急性阑尾炎。
犹豫 呻吟 无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经 发明
(指名读、齐读)
2、一些词语朋友走了,留下了这几个词语,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
3、你们刚刚说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做手术却遇到了困难。读读这句话。(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
5、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现场有哪些人?(相机板书:爸爸、妈妈、医生、爱迪生)
6、此时你最想体会谁的心情?
(1)、体会爸爸的心情。(师:爸爸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无可奈何”
(师:“无”是什么意思?“无可奈何”就是什么意思?)
(2)、体会妈妈的心情。(师:妈妈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呻吟”(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然后教学生推测出词语的意思),请学生表演一下。
(3)、体会医生的心情。(师:医生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犹豫”。
医生为什么犹豫?
(4)、体会爱迪生的心情。(师:爱迪生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爱迪生很焦急?(“攥”是怎样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指出:紧紧的握拳)
师:(听钟表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紧张,担心,着急)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
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读一读者揪心的场面。(出示第2自然段的前面3句话)
指名读,齐读。
7、当爸爸无可奈何的搓着手的时候,当妈妈痛苦的呻吟时,当医生犹豫时,爱迪生紧紧在焦急吗?他还在?(相机板书:想办法)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突然,爱迪生说“我想出办法来了”。)你体会到爱迪生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激动)你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8、到底爱迪生了什么办法?自由度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
指名说(相机板书画图)
师: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在危机时不慌张,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板书:急中生智)难怪医生做完手术,这样夸奖爱迪生(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9、从这件事中,爱迪生体会到了照明对手术来说是多么重要,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心愿。读了课文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出示第4自然段)从他的话中,你有什么发现吗?(两个“太阳”)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第2小题。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简”、“急”。
观察字形。什么结构?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课文漏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特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结尾列宁说的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学汇报
(掌握自学方法,养成预习习惯。)
1、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2、汇报朗读情况。
3、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4、汇报自学的词、句。
如:“躲避、隐居、巍峨、深渊、狭窄、头昏目眩、峭壁”等词语。多音字“刹”。
5、从这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初步挖掘文章的内涵,体会人物的特点。)
6、质疑。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写列宁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想一想,说明了什么。做批注。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列宁的特点。
3、指导朗读“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这一自然段,体会它的作用。
4、理解文章结尾列宁说话的含义。
5、鼓励质疑。
(教师讲清在生活中既锻炼意志又注意安全的道理。)
三、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高尚品质。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实践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既锻炼意志,又注意安全?
板书:
14 登 山
去: 出发晚了走近路
回: 仍走近路 (靠近深渊的小路)
自觉锻炼意志 临危不惧
课文漏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漏教案篇7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 ) 澄chè( ) jué( )起
chān( )合 泥niē( ) mián( )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a.草木丛生的样子。 ( )
b.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 )
c.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d.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3.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4.女娲造人的目的是
( )
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
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
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
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
5.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归纳各部分大意。
①第1~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3~10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11~16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17~18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过关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á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者,引縆(gēng,粗绳索)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1.用白话文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者,引縆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在这则神话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合理的想像,丰富补充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娲澈 掘 掺 捏 绵 2. a.莽莽榛榛 b.神通广大 c.兴高采烈d.灵机一动 3.d 4.b 5.①为什么造人 ②怎样造人 ③怎样造更多的人④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
1.所以富贵之人是用黄土做的;贫*的人,是用泥绳形成的 2.女娲造人3.补充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确定人的形象,第一个人被造出来后的情形以及女娲怎样想办法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等内容
?提示】
“点将过关”第1题:“……者,……也”是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用判断动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