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教案反思6篇

时间:2024-10-12 14:01:21 分类:教师心得体会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程评估的重要参考,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设置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迎春花》教案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迎春花》教案反思6篇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1

活动背景:

随着幼儿园艺术教学改革的进程,新的歌唱教学的理念已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来的是幼儿园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节性传统优秀歌曲的机会很少,而这些老的儿童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内容丰富,如同讲述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

人们常说“老的东西不能丢”,是啊,“老的东西”之所以经久不衰,它往往蕴含着许多的价值,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利用。因此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歌唱教学“迷路的小花鸭”,尝试用制作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学习歌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唱歌,并从歌曲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美好情感。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发展想象力。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幼儿人手一份图谱(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b"f)

(评析:开始部分的练声,既是为下面的歌唱活动作好准备,同时,也让幼儿在歌唱喜爱的小动物时自然地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在池塘边玩。

幼b:我看到小鸭子哭了。因为它想妈妈了。

幼c:我还看到了柳树。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评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打破了传统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谁?”等问题带来的局限性,它使幼儿能充分表达他们对画面意思的理解,使图片变活,也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讲述的故事。)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幼a:我看到老师做这个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动状)。

幼b:我看到树在摇摆(手臂挥动)。

幼c:我看到小鸭子在叫,这样是哭(做擦泪动作)。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熟悉旋律,同时也给下面的歌表演一个示范性的启发。)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谱,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词。教师唱,幼儿按序指图,师:碰到了什么问题?

幼:第1、2、3格是空格,没有小图片。

(2)指4、5、6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幼a:这是鸭子的嘴巴,我听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b:第6格画的是鸭妈妈,(引导唱):哭着叫妈妈。

幼儿指图学唱4、5、6句。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幼:在池塘边,柳树下。

边听老师唱,边随幼儿的回答填充1、2、3格,幼儿学唱1、2、3句。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评析:学习制作图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先采用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图谱的方法,既让幼儿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又教会了幼儿在贴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

幼:是小朋友看见了它。

提示幼儿在小图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贴进1、2两格,学唱1、2两句。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鸭抱起来。

引导幼儿贴第3格,连唱1、2、3句。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幼:啦啦啦

引导幼儿贴第4、5格,连唱第1""5句。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5、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6、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幼:哭的脸贴上面,因为小花鸭找不到妈妈就哭了,笑的脸贴下面,小花鸭回家了很高兴。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听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遍。

(评析:纯粹的语言提示也能让幼儿用不同的感情来唱两段歌词,但如此采用贴脸谱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歌曲所表情感的理解,而且将脸谱贴在段前也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这符合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

7、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活动反思

新歌教学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难题,特别对于新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受到知识经验和语言能力的众多限制,在记忆歌曲结构和歌词内容上表现出了困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我根据歌词内容绘制了优美的故事图片,从讲故事开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在此基础上教师清唱歌词给幼儿听,然后幼儿再逐句学唱,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在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法后,幼儿的学唱积极性虽然提高了,学得也比较认真,但真正的学唱部分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学唱的程序,仍旧是幼儿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跟唱。根据以上的认识,我结合填充图片的操作方法,又一次设计了活动,并在同年龄段的其他班实施,当幼儿在对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我及时告诉幼儿:老师还有一幅画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然后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所唱的内容逐句填充图片,因为活动中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活动,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歌唱活动同成人的区别,他们更多的是受到直觉行动思维的影响,鉴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操作机会,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学习分辨乐句,知道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3、能随音乐做蝴蝶飞舞的动作,并能愉快地与同伴交往。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情绪的乐曲;组织郊游,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2、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电脑、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梯形皱纹纸若干。

3、环境准备: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花园吧!我们的花园漂亮吗,看见什么了?

2、完整欣赏,充分感受。

①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交流:有什么感觉?听着音乐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赏,并观看课件,交流:听一听音乐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可随音乐自由表现。

3、听故事,看图谱,理解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讲述故事《两只蝴蝶》,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看课件欣赏音乐,说一说小蝴蝶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并跟随课件中的蝴蝶飞飞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着课件表现,教师小结提升。

4、跟着音乐表现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哼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表现乐句的开始(飞)、结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带上“蝴蝶翅膀”飞舞,结束时停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师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乐句结束时两个小朋友拥抱。

5、介绍曲名。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设置花园场景,提供蝴蝶头饰、道具等,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去充分理解和表现音乐。

活动反思

乐曲《化蝶》是中国优秀民乐《梁祝》中千古传诵的片段,教师节选的主要旋律舒缓、优美,同时电声音乐又弥补了交响乐、小提琴曲等版本在节奏感上的不足。

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课件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而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记忆。活动中课件的设计、运用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如,听第二遍音乐时,采用了整体教授的方法,小蝴蝶从画面的左下角随着音乐的节奏飞舞,每一个乐句结束时正好落在花朵上,既体现了乐曲舒缓、优美的风格,又能形象地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乐句的变化,还给孩子一个想像的空间。

倾听与表现完美结合。教师用“故事导入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将作品背景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展现给孩子,让复杂的旋律简单化,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结合课件倾听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视觉、听觉多种感官的参与,随后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学做小蝴蝶,创设了小蝴蝶在花园里找花朵、和朋友嬉戏等情景,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了一个表现的平台。同时,教师借助一些语言、动作的提示,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师幼互动中真切地体验和欣赏乐曲的内涵,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化解的巧妙。每一乐句的起始掌握对小班孩子来说是个难点,教师恰当地运用课件、形象化的语言、动作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先是在欣赏时用语言提示:“小蝴蝶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落在花朵上?”紧接着让幼儿再次欣赏画面,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表现音乐乐句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个别等形式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表现蝴蝶的动作,用纸折的花蝴蝶飞到自己的身上、飞到别人的身上等多种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表现自己对乐句的理解。同时,教师用自己夸张的动作、情绪感染幼儿,从而让幼儿在玩乐中轻松愉快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3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引发兴趣。

教师讲述谜面:“小小黄色的鲜花,张着小嘴吹喇叭,细细枝条弯着腰,向你报告春来到”。启发幼儿猜谜底。(迎春花)

二、出示图片,感知迎春花。

引导语: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花朵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小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花朵比较小,花瓣是黄色的,每一根枝条上开满黄色的小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金黄色的小喇叭,迎春花有淡淡的香味。迎春花是先开花再长叶的植物。

三、欣赏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迎春花》。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迎春风的特点。

四、棉签点画迎春花,教师介绍材料,讲解示范,提出要求。

出示树干底图,引入主题:这是迎春花的树,让我们一起为迎春花的树添上花朵吧。

引导语:今天我们要用小棉签来给大树画上迎春花,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出示颜料盒棉签,重点讲解、示范用棉签点彩的方法:用棉签轻轻的蘸一下水粉颜料后,轻轻点在纸上,点下去不要有小尾巴,还要把棉签送回家。

提出活动要求:

(1)哪里拿棉签,要把棉签都送回家。

(2)蘸颜料的时候,不能太多,轻轻点一下就可以。

(3)要在大树的树干上点迎春花,这样大树才漂亮。

五、播放轻音乐,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用棉签点画在树枝上,点出一棵迎春花。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能把颜色混在一起,颜料不能蘸太多。

六、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幼儿共同欣赏作品,观察谁的迎春花最漂亮。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画好的作品放在操作台,小朋友可以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通过棉签点彩的形式点画出花朵,换了一种绘画工具,幼儿的兴趣点高,多积极参与,但由于棉签点太小,加上部分幼儿点的数目太少了,完成情况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整幅作品还是算精致,并且从绘画中获得很多乐趣,多积极的参与。看到幼儿玩的这么开心,自己也感觉很开心,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开心的笑,很值得。存在不足的就是棉签点出来的点太小了,自己在示范画的时候,也没有用大棉签让幼儿更清楚的看到,并且自己在布置知识幼儿丰富对迎春风的认识,布置的太晚了,以至于,幼儿对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不足,在课堂讲述上,比较没有话讲,让幼儿感受讨论的比较少,下次可以采用让分组幼儿充分感受迎春花。(幼儿教育)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

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提供迎春花的不同角度的图片ppt课件一个

2、标记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宝宝们,美丽的春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花儿都开了,你知道哪些花开了吗?(请幼儿个别说说)(桃花、樱花、玉兰、蝴蝶兰等)

二、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感知迎春花的特性。

出示ppt图片??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种花,瞧,这是什么花?(迎春花)

它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请2-3名幼儿回答)

小结:迎春花,开黄花。

出示ppt图片二

师:哇!迎春花好漂亮啊,朵朵张开小嘴巴,我们来开一朵迎春花吧。(边说边做,可以做两次)

师:迎春花像什么呢?(小喇叭)

师:它是公园小号手,滴滴答答吹喇叭,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号手吗?(吹喇叭的人)我们来做个小号手,滴滴答答吹喇叭,(幼儿学吹喇叭)

师:滴滴答,滴滴答,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呀?(春天来啦)请2-3人回答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借助标记图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师:《迎春花》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边出示标记图,边示范朗诵儿歌。

2、借助标记图幼儿学儿歌

1)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老师念前半句,让幼儿接着念下半句。

3)幼儿随着老师的动作念儿歌。

4)请幼儿分批上前表演念儿歌。

四、结束。

出示ppt图片三

师:看,迎春花怎么没有叶子啊?(先让幼儿说说,再告诉幼儿迎春花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啊,迎春花原来是先开花后长叶的,还有什么花也是也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呢?(玉兰花)小四班门口的迎春花已经长出一些叶子了,等会儿我们一起去看看。

附儿歌:

迎春花

迎春花,

开黄花。

朵朵张开小喇叭,

它是公园小号手,

迎着春风吹喇叭,

滴滴答,滴滴答,

它把春天迎来啦。

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迎春花,知道了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能用简单的语句说出迎春花的基本特征,如:迎春花的颜色,迎春花的.形状,迎春花开花的季节等,语言表达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提高,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迎春花和银翘的区别,一个是4个花瓣,一个是6个花瓣,一个花大,一个花小。这场迎春花的风波,使我觉得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还必须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强自身修养。由此,我想到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像海面吸水一样,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儿歌中,孩子们最喜欢念这几句: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它是公园小号手,迎着春风吹喇叭……。并能根据儿歌进行创编动作,动作简单,但和儿歌本义接近,自然地融入到表演中,给活动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不会调节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只会一下子“唰”的过去,有点像在赶场一样;其次,作为新教师,在如何引导孩子,怎样从孩子的回答中提炼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当孩子回答的问题跟你想要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如何回应,是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有出色的表现。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探索身体动作的声音,即兴地音乐活动。

2、对音乐活动的扮演角色感兴趣。

3、跟随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表达的形象,培养幼儿初步的创编能力及幼儿自控能力。

4、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6、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7、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玩具小鸡2只;音乐磁带;小鸡头饰若干,狼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学着小鸡的样子进入教室,看谁最可爱。”幼儿跟音乐节拍学小鸡进入活动室。师:“每人找一把小椅子,坐好啦!”

2、幼儿坐好后,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这是谁在叫?”放小鸡叫声。幼儿答:“小鸡。”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那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仔细看。”

教师边朗诵歌谣边表演。

3、师:“小朋友们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举手或齐答。师:“哦,它们在抢一条虫子吃,在吵架。那它们这样做好不好?应该怎样做呢?(个别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4、师:“好,小朋友们小手准备,我们一齐拍手来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教师带幼儿手击稳定节拍,按节奏朗诵歌谣。

5、师:“好,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谁来说说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为小歌谣伴奏。”举手提示幼儿。“谁想到了举手告诉老师”(拍肩,拍腿,拍头,跺脚等)。幼儿想出一种就请他做一做,老师和幼儿一齐边打节拍边朗诵一段歌谣。

6、师:“小朋友们真棒!想出这么多伴奏方法。刚才呀,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想和老师一齐来表演小歌谣。好,请你来吧!”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我们现在就是两只小鸡了,小朋友们看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示范表演,身体按节拍动作,表演小鸡争执,朗诵歌谣。

7、师:“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现在,就请你来找个好朋友,变成两只小鸡,再想一想,我们刚才为小歌谣想出的好多伴奏方法,我们一齐来表演。”幼儿找一个伙伴,面对满按节拍边朗诵边动作。

8、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小鸡可喜欢你们啦!它给我们带来一段特别好听的音乐。”放曲一《小鸡》。

音乐停,师:“谁能说说,刚才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回答(捉虫,游戏)。师:“小鸡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找虫子吃、喝水、做游戏,它们晚得正高兴的时候,谁来了。。。?小朋友们听!”放曲二。

师:“是大灰狼来了!这时候,小鸡们,如果你们变成花的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你们了。你们变一变好吗?(幼儿做出各种姿态的花。有做的较好的就请到前面让其他幼儿学一学)。师:”小花们真漂亮,变成小花后就不能再动了,不然大灰狼就会发现你了。”

9、师:“好,小花真漂亮!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教师戴上小鸡头饰,“睁开!看看老师变成谁了?”幼儿齐答“小鸡”。师:“你们想不想变成小鸡呀?(幼儿答“想”),现在请你从小椅子下面拿出小鸡头饰戴在头上,我们都变成小鸡了。咱们一块儿去草地上做游戏吧!”

放曲一,教师带幼儿学小鸡“捉虫”、“喝水”。

10、音乐一停,师:“不好!大灰狼来了!小鸡们快变成小花的样子!”放曲二,幼儿做出各种花的动作,大灰狼来了转了一圈后走开了。

师:“大灰狼没发现我们,已经走了。小鸡们,那边有一片更大的草地,我们到那边找虫子吃吧!”

放音乐《小鸡》,幼儿随音乐游戏。

再次放音乐二,重复刚才大灰狼来了的游戏。

11、幼儿扮小鸡到大草地上做游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迎春花》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与练习四拍的节奏。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3、通过音乐游戏与表演加强拍子之间的连贯性及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在感受歌曲《小花狗》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骨头卡片、小猫、小鸭图片、手铃

2、歌曲《小花狗》、《小狗圆舞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以说唱打节奏的形式进行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好。(变换不同的形式进行问好,让幼儿熟悉节奏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已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卡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眼睛看老师,仔细看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看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骨头)

师:谁最喜欢吃骨头?(小狗)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

师:小狗看见骨头会怎么样呢?(把它吃掉、会叫)那小狗怎样叫?(汪汪汪)

教师小结:继续出示卡片,小狗看见骨头就叫“汪”,两个骨头就叫“汪汪”,如果没有骨头就不出声。

2、出示四张骨头卡片组成一个节拍,进行交换练习节奏(此环节重复进行)

3、以小狗唱歌为由引出歌曲

师:小狗玩累了听到有人在唱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唱的好不好听?(好听)

师:小狗也想唱歌,可是小狗怎样唱?(引导幼儿学习在结尾处唱汪汪)

师:教师领唱,幼儿在最后一个拍子处唱

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除了小狗会唱歌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唱歌?(小鸭子、小兔)那我们请他们出来唱唱吧!(出示小猫、小鸭子图片)

4、运用身体动作代替“汪”的节拍

师:小朋友唱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听音乐跟着音乐休息休息好不好?(好)(放音乐带领幼儿做动作)

5、听音乐用乐器演唱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看老师请谁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出示手铃)

师:每个小朋友两个小手铃,拿到的小朋友使劲摇一摇你手里的小手铃,看老师的手一收,看谁的小手铃收的最快没有声音。(幼儿玩手铃)

三、结束部分

1、音乐欣赏《小狗圆舞曲》

师:小朋友的小手铃真听话,现在把小手铃放好,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里也有只小狗,看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好不好?(好)(教师讲故事,带领幼儿放音乐跟随音乐玩游戏)

2、以说唱的形式结束整节课

师:小朋友玩的开不开心(开心)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玩好不好?(好)

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以打节奏的形式结束)

活动反思:

1、教师指导:音乐戏课程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上课之前让幼儿对打击乐器有所了解,带领幼儿玩手铃,以多种形式了解打击乐器。活动过程以小花狗唱歌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整节课以幼儿为主,教师引导,让幼儿多唱、多听、多玩。在熟悉歌曲后让幼儿创编歌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兴趣。

2、幼儿反应:以骨头卡片的形式体现乐句,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个别幼儿精神不集中,拿到手铃后秩序有些混乱,精力集中到手铃乱敲乱玩的现象。欣赏《小狗圆舞曲》时随音乐不太熟悉但是都可以跟随老师做动作。

3、反思:整节课比较顺利,幼儿挺感兴趣也很配合,但是时间过长,中间衔接不是很好,最后音乐欣赏可以作为另一节课单独进行,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这节课重点难点不突出,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幼儿对歌曲本身已经熟悉,所以在学唱部分很轻松。在玩手铃的部分有些混乱,需要课后让幼儿多接触多练习。

《《迎春花》教案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