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12-22 17:01:25 分类:学生心得体会

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重要文本,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经验,在不懂阶段的生活中我们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一起来写心得体会吧,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7篇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1

在儿时的记忆里,只要季节的脚步一跨进腊月门槛,古老而新鲜的年味就日渐浓烈起来。孩子们总以过年为乐事,老早就掰着指头算计开来,巴望着春节早些到来。因为在春节期间,可以把平时背不完的草背篼、做不完的家务事全都抛在一边,轻轻松松玩耍几天;平时在吃、穿方面的奢望,春节里也会得到一次小小的满足。如果能讨得长辈们的喜欢,说不定还能得到几个少得可怜又弥足珍贵的压岁钱。因此,大人们都说:过年,实际上都是为娃娃们过的。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论吃,大鱼大肉并非节日才吃得上;说穿,新衣靓衫并非节日的盛妆;年龄如我辈者,也决不会再在乎那几个压岁钱了。此外,原有的一些过节的好风俗,譬如腊月二十四(传说中灶王菩萨升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打扫“阳尘”的习俗,也因为如今家居装饰如宫殿一般的豪华而无尘可扫,连最重要的过节仪式———吃年饭,也被贪图便宜的.人们简化成到酒馆饭店里撮一顿了事。“忙年忙年,过年就得忙。”其实,忙也是一种心气,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的心气。忙才有味,忙才有趣。但如今这年月,你所需要的一切商家都为你准备好了,不需你操心,不要你费神。即便你想忙,恐怕也忙不起来了。“忙年”变成了“闲年”,年味就更加淡化了,以前那种过年的感觉,怕是要成为一份永久的追忆了!

尽管如此,春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细想起来,春节并非光阴流逝所带来的一种必然,而是人们本身的一种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难免会让人生厌,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劳作免不了让人生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充实一下生活,找一个理由来松驰一下神经,让热热闹闹的气氛给平淡的生活营造一份别样的滋味和美丽,岂不很好么?于是,便有了春节,有了像老人一样慈祥、满含着温馨和抚慰的春节。

春节是一种凝聚,凝聚着祥和安泰,凝聚着欢乐喜庆。

春节是一汪净化灵魂的清泉。那四处绽放的礼花和急促欢欣的鼓点,振奋起人性向善的共鸣,平时深陷在世俗纷扰中难以脱身的人们,在流光溢彩的年节里都露出了孩子一般纯真的笑脸。

春节到了!春节到了!在辞旧迎新的更替中,我们的生命之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港湾。醉卧在年节的怀里,让我们尽情地欢歌尽兴地享乐吧。短暂的栖息之后,必定是又一次艰辛而又辉煌壮丽的扬帆!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2

年味淡了,还是年俗新了?

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寄予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可今年的春节长假,这一习俗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手机上“抢红包”的热潮席卷了全国。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红包暴雨”让传统红包黯然失色,也让春节年俗开始散发日渐浓郁的现代气息。长辈赠红包、领导发福利、朋友送祝福、同事抢红包……今年过年期间,不少市民的手机微信群里可谓热闹非凡,“红包雨”下得格外猛烈。

“手机红包”掀起的新风潮在社会各界引发争论不断:有人觉得它给春节增添了趣味,有人却认为它冲淡了年味,扭曲了年俗的本来面貌。

“大多数抢到的红包都是几元、几角,大家就是过年图个开心热闹,家人、单位同事、朋友都建了群,边抢红包边聊天,也增进了感情。”记者发现,微信群中派发的红包比现实中收到的要“薄”不少,而参与抢红包的人却较多。“经常有朋友拿出一元几角钱分成几个红包,大家抢得热火朝天。”对许多人来说,红包金额多少并不是重点,主要是通过红包金额背后的寓意来传达欢乐、送去祝福、表达心意。

然而,“抢红包”这种形式在许多人看来却不欣赏。家长们在看到自家孩子春节这几天整天抱着手机“抢红包”,完全不顾其他,心里会是既失落又无奈。“好不容易盼个过年团聚,孩子们却只顾着在手机上抢红包,把家里人冷落在旁边。”今年62岁的张大爷告诉记者,以往过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说说话、串串门的氛围令人怀念,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

而“抢红包”正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曲”。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除夕当晚,网络支付宝“咻一咻”网友互动共计3245亿次;微信红包除夕全天收发量达80.8亿个,是羊年除夕10.1亿个的8倍。游子千里归家,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好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有媒体评论,“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噼啪作响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饺子、热火朝天的民俗表演,都难以“叫醒”一些埋头于虚拟世界的人。

难怪有人质疑,“抢红包”是淡了年味,还是新了年俗。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把它当成春节小插曲,没事抢个红包增添过年气氛,是好事,但如果为了区区几个红包,忽略父母或长辈期盼交流的眼神,未免得不偿失。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3

文/楚国良

春节习俗之五:对联 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过年有写对联,贴年画(以前叫贴门神)、挂灯笼、剪窗花、(送贺年片)等民间风俗。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贴门神。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寄托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了一家一户对新的美好愿望,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最初用桃木制成,把捉鬼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用于驱鬼避邪。《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享受着先代的遗泽,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人们把它看作是最早的对联。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家家都换掉桃符,用纸写上这种讲求对仗、格律的联语,贴在大门两边,真是“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以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春节习俗之六:门神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一个叫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今天,在一些地方,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叔宝。

因为民间有钟馗捉鬼的故事,所以,又有绘上钟馗画像的画,贴在门上驱鬼避邪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随着历史的变化,挂门神有时也换成贴年画,而内容上也从门神扩展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历史人物,都被画在年画上了,如赵云、黄忠、岳飞、郑成功等。

现在,年画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有福字、寿星、仕女、儿童、花鸟鱼虫、山水风光、民俗民风等吉祥如意,平安祈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题材图案入画,并且,还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真是五彩缤纷,应有尽有。

春节习俗之七:灯笼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不仅用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过年挂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起初,是人们挂在大门前的大红灯笼,灯火通明,长夜不灭,消灾保平安。

过元宵节时,更是大量的灯笼挂出,增加了节日气氛,也是这种习俗的延续,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灯笼,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花灯的风气至今仍广为流行。在民间,家中多是自己制作灯笼,是用削好的竹条为骨架,捆扎成圆形或花鸟鱼虫等各种形状,骨架外层蒙上各种纸或绸布,有的还绘上喜庆的图案,题上诗,灯内点上蜡烛照明。供儿童玩耍或悬挂在大门前、院内屋檐下,增添节日喜气。

后来,市面上专门扎灯笼卖的店铺里,又制作了各种形状样式的小灯笼,满足儿童购买选择,也增添了儿童游戏乐趣。以后,挂灯笼又增加了更多的内涵,逐渐发展成为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灯会了。

春节习俗之八:祭祀

祭祀,在世界上,各民族、各地方历来都有这一风俗。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恐惧,产生敬畏,因而转向祈求神灵的保护,便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

祭祀,初多为自发的集结方式,后来逐渐被以头人为主,由巫师带领的形式所替代。祭祀的方式、用品也由单一,逐渐发展为复杂、多种形式。

商朝时,人们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于子孙。因此他们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祭祀方式从集结活动,逐渐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方式。而祭祀内容也有所相似及不同之处。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中华民族的重要祭礼活动有“五祀”,其中春节的祭祀尤其重要,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因它是祭祀祖先的,关系家族、家庭平安和来年风调雨顺,取得好收成、富贵发财的大事。所以,人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这时都要恭恭敬敬地办好这次祭祀活动。

但因各地习俗不一,祭祖形式、祭拜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

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汉族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祭祖贡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春节习俗之九:爆竹声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民间过年是在爆竹声中开始的。

鞭炮,原叫“爆竹”,或称为“庭燎”。我们祖先最早是用树枝、竹枝、竹竿点燃火堆,竹竿在燃烧时会发出哔剥的爆裂声,借声音来驱鬼除邪。这就是爆竹的初始,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是“爆竹”这一名称的起源。

到了唐代,火药发明后,人们将火药装在竹筒内引爆,又称为“爆竿”。宋代时,改用纸制筒,盛火药引爆,仍旧称为“爆竹”“爆仗”“炮仗”。以后,又逐渐发展,把单个爆竹连接成上百个一串,像一条长鞭,点着后响声不绝。因为形似长鞭,所以就取名“鞭炮”。随着不断改进,又出现了烟花,烟火架等品种,花样不断翻新,品种越来越多。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除旧迎新的时刻,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高潮。那经久不息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声不绝耳,响遍十里八方。五彩缤纷的焰火烟花,划破长空,各种烟花的彩色图案,在夜空里忽明忽暗,无穷尽地变化着,让人们的视眼目不暇顾,成为除夕夜最壮观的人间美景。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而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春节习俗之十:守岁夜话

我国民间在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一词,最早源于西晋,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曾留下许多关于守岁的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久坐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和谐、平安、幸福的气氛跃入纸上。

团年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围炉夜话,“环坐红炉唱小词,旋斟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宵醉,一别参差又几时”“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人们在一起畅忆往事,憧憬新年,寄托希望。

而除夕夜还有许多习俗名称,如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叫“团年”,除夕夜大家相互问候称为“馈岁”,相邀共进酒食呼为“别岁”,夜晚不眠至天亮为“守岁”,孩童燃放鞭炮为“驱岁”,相互间赠礼为“贺岁”。

春节习俗之十一:压岁钱

在守岁夜,长辈要发“压岁钱”给孩子压岁。

“压岁钱”之称,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的时候,山中有一个独角大口的怪兽,叫“年”。每当岁末来临,它就走出山里,到人间掠夺食物,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

为了不受“年”的干扰,使家中顺利渡过年夜这个难关,保全家平安,大家采用了许多办法来驱赶它。如放鞭炮、贴门神,放食品在门外,让它取食等方式,保佑平安渡过这一关口。“年关”也就是因此而来。

另外一说: “压岁钱”初始叫“洗儿钱”,据《资治通鉴》载:时杨贵妃生子,“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线钱”。王建有诗曰“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除贺喜之意外,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代,此风俗流入民间,初为不流通的币制,叫“压胜钱”。到清代,逐渐变成“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用线钱穿辍”,叫“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有的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就把一些礼物(后来演变成放钱)放在孩子睡觉的枕头下,为孩子压岁壮胆,保平安。这种方式叫“压岁”“压岁钱”。

第二天早起后,孩子们找到礼物(钱)后,就要向长辈拜年,谢谢长辈压岁,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而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红包挖掘出来,抢掠一空,呼啸而散。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4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我调查了春节的民风民俗,内容如下:

了解民风习俗,首先要弄清春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

春节的民风民俗: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

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会倡导身边的人保护和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把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5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6

活动背景:

第四单元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我们的家乡春节习俗也很有特色,如果我们不留心,那么这些这么有意思的过年习俗就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改变。这次我们选取了农历新年这个传统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新年习俗作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春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成立学习活动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3个小组,选好组长:

第一组:春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

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

2、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实施阶段

第一步,按专题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函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第二步: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第三步: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成果展示:

1、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手抄报,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2、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篇7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为弘扬传统春节文化,了解人们对春节文化,习俗的态度,以及调查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022年12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欢岁迎春调研队成员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某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走访实践。

实践队员先通过网络对本地的春节民风习俗进行大致了解,后通过实地走访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当地居民信息,了解他们对于春节习俗的看法。实践队员了解到绝大多数居民对春节持期待态度,原因主要是可以和家人团聚,享受团圆的氛围。在对当地居民进行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与当地居民就春节习俗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有关当地春节习俗的一些独特之处与春节惯例。比如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随后实践队员把所在地有关春节习俗的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分享给小组成员。经过对比得知,除一些小的差异之外,我国春节各地的习俗大部分还是一致的,由于千百年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信仰,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春节文化,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节文化。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了解到了传统的春节风俗,看到了基层群众在春节的传统活动,并了解到了生活中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美好传统,春节的一碗水饺,不仅是对美味的享受,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领略春节风俗,继承美好传统”,让实践队的队员们更好的融入到了传统习俗中,也更好的了解到了传统习俗的承载。而实践队也会带着这份承载,让优良的传统习俗走进家家户户,让优秀传统,通过青春之力发扬!

作者:李树臻

2022年12月26日

《看春节习俗的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