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推荐6篇
认真研究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撰写教案时,要考虑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1
【1】目的要求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重点难点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我跳了9分米”,小猫:“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组织活动,引导探究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说。)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2、师:那我们每天用的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量得课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师: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三、想想做做、内化新知
1、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说说谁的跳绳长?说明理由。
2、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填写在书上。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4、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看谁都能算对。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要相互评一评。
5、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各有多长,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6、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评价、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 出示“你知道吗”
说明在绘制图纸和标注商品尺寸时,常常有毫米作单位。
出示图,说说从这些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题1: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
60厘米=()60毫米
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
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
(请一生上来测量。)
3.测量结果是多长?
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
(板书:6厘米=()毫米)指名说。
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
汇报(多人说一说)。
1.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
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
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
7.出示例题2:
课桌的高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80厘米=()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
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板: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
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4)同桌互说,后汇报。
2.完成2。
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
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
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
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
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
6)生汇报。
3.完成第3题。
1)请你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
2)开火车汇报。
3)第一题你是怎么比的?
4)讨论:数据一样时,可以只看单位。
5)你还想说说哪题,你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4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
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
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5)同桌互说。
6)完成第5题。
1)指名读题。
2)师说要求。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3)生可以回家记录。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厘米=60毫米
80厘米=()分米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
1、知道1小时有多长
2、知道1秒有多长
3、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三、教学资源:
计数器、例题插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迁移情境
876—502 396—182 64—36 75—28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教师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时应及时评价。
二、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昨天在美丽的图书馆里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出示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民间故事书和童话书一共有多少本?民间故事书与儿童小说一共有多少本?童话书和儿童小说有多少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呢?
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少多少本?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吧!
三、合作探索
1、要解决“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这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列算式?
提问,接着让学生先试着计算这道题,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引导学生思考:这道减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335—185=
百 十 个
3 3 5
—1 8 5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十位上3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然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试着把这道题做完,并结合板演让这两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提问:那么要求“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光多少本?”这个问题的算式又该怎样列,你知道吗?
请大家独立解答。
评析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小组交流,用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
4、指导验算
提问:你会验算这两道题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道进行验算。
四、自主练习
1、谈话:今天啄木鸟诊所来了几个病号,请大家当一回医生,给这些病号检查它们为什么会生病?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谈话:小朋友们做题非常仔细,不信大家给小博士亮亮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谈话:在动物园里,一只长劲鹿在笑话一只不知自己身高是多少的大象,大象请大家帮忙来了。
出示图。长劲鹿说它的身高是610厘米,大象只知道自己比长劲鹿矮370厘米,你们能帮大象这个忙吗?
五、收获提炼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深化提高
“想想练练”第2题。
教学板书:
退位减
335—185=150(本) 210—185=25(本)
335 210
— 185 —185
150 2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结合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练习中积累学习情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和开放题的解答。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这几天,小朋在的学习非常出色,数学乐园里的熊博士要邀请大家去数学乐园游玩呢!大家想不起去啊?
二、自主练习
1、谈话:大家一起做做热身运动。出示口算卡片。
17—8 13—7 18—9 15—8
口算后,出示熊博士情境图:起点处(想想练练第5题)
熊博士告诉大家:要想进入下一站就必须顺利过这一关哦!
根据熊博士的提示:说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合作讨论: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会长我别与联系?
你能很快知道这几组题的结果吗?
2、谈话:我们已经顺利到达第一站了(出示情境图)一起看动物们正在干什么?都要去哪儿呢?
学生分组讨论:谁跑得最快?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谁能知道它们都要跑多远的路才能从起点出发到达游泳池呢?
你们能否知道它们分别还要走多少米就到游泳池了呢?
然后请学生动手试一试。
3、谈话:来到了竞技站了,熊博士要求大家认真列出竖式计算后再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表扬做得既对又快的学生。
三、综合练习
1、提问: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情境图。
你们能不能算出二班学生收了废旧电池多少节吗?
除此之外,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教师谈话:确实有那么一些少先队员一直很注意保护环境,总是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老师相信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也会像他们那样都能坚持保护环境,对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9题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们知道原来人类在太空生活的记录是多少天?
这位女宇航员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多少天?
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引导学生理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天数比169天多了多少天?
接着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四、思路拓宽
谈话: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不断提高,一座座电视塔和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不,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里的信息站了,大家一起看,出示情境图。
你们能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提出一些减法计算的问题,并且着解决这些问题吗?小组里互相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通过游玩,你获得了哪些本领呢?
教学板书:
退位减
713—329=384
713 384
— 329 验算 —329
384 713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
2、通过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的对比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些算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发展过程。
3、通过一些活泼、新颖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形成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进行对比练习。
含有多余信息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资源:
计数器、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史努比非常喜欢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可是今天它因为有事不能来到我们班了。不过,它告诉了我好几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呢?
二、专项练习
1、练习四中第1题(口算)
用卡片出示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用了3分钟就完成了这些口算题,你们行吗?
学生口算,口算后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重点巩固理解一百几十减几十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2、练习四中第2题(笔算)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在计算时错了一道题,我们的小朋友可要小心啊,争取一道也不错。你们能行吗?老师相们你们一定能行。
(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本子上先练习第一组3小题,分别指名3位学生板演。再练习第二组3小题。
(2)讨论比较: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分组讨论一下。
(3)集体点评。评析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四中第3题
我们已经知道在做计算题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史努比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告诉我这几道题一点儿也没有错,我相们我们小朋支一定不会输给它的。
(1)指名3人板演。
(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强调学生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练习四中第5题
(1)出示情境放大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河西村有28户人家,116人,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的人数一样多,要求花园村有多少人?
(2)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人数同样多”的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先列出横式,再用竖式计算。
(4)集体校对。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5)告诉学生:这儿有一个信息我们没有派上用场,并让学生找出是哪个条件。提醒学生在解决这些些问题时应学会正确地选择信息。
四、收获提炼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把取得的成绩和史努比比较一下,怎么样?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拓展提高
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后集体评析,对错误较多的应注意指导。
苏教版五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分析等量关系。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关键句所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方程的意义和根据等式关系解方程,现在我们继续来复习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分析,解决范例。
出示教材第101页的第10题:
“银虎”牌西装每套价格是800元,裤子的价格相当于上衣的3/5。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1)出示自主探究提纲: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各”字?
②题目中的关键句有两句,你认为这两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
④方程怎样列?
(2)互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交流,说说探究题纲的研究内容。
预设:其中的第②个研究内容,小结一下:第二个关键句是用来解设未知数
的,第一个关键句是用来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的。
(3)展示小组解决问题方案,并要求学生说出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4)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并口头检验方程的解。
2.共同整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板书: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
(2)追问:其中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第2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根据你的做题经验,你有什么好办法找到等量关系?
学生汇报后小结:找关键句子进而分析等量关系。
3.依据关键句子分析等量关系。
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水果店也有我们学过的数学问题。请看这些水果多新鲜呀!小玲的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它们的价钱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妈妈给出的信息,同桌说一说它们的等量关系。
(1)出示关键句子,说等量关系。
①买来4千克苹果和2千克的橙子共用34元。
②2千克的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
③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④1千克的桃子比苹果贵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⑤买橙子的价钱比苹果的3倍多5元。
⑥3千克的桃子比6千克的香蕉贵9元
(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很快写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不解答。
1.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2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妈妈和小东年龄相差2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东的3倍,小东和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3.王师傅要生产195个零件,已经生产了3天,还剩15个没生产。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4.海龟能活180年,比大象存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大象能活多少年?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做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有什么优点?
小结: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复杂的思考过程变得简单。
2.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方程法的同时,用算术法加以对比,使学生看出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思考过程是顺向的。
3.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学生是如何确定这道题的单位“1”的。
4.做第11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小红和小阳同时从学校背向而行,30分钟后,两人相距396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阳每分钟走多少米?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6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4个,7小时后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先让学生设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在哪个方面表现最棒?
小结:我们在做题时要根据题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关键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找准等量关系,从而准确的列出方程解答。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